一、口服卡托普利对肺心病患者心室功能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帅垠琦[1](2020)在《三桔咳喘口服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评价三桔咳喘口服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为推广三桔咳喘口服液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与临床数据支持。2.简要整理张晓云教授中医治疗肺心病的经验,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经验,为临床治疗肺心病提供可借鉴的学术经验。方法:1.临床研究(1)采用Excel生成随机数的方法将69名(最终完成64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两组受试者进行基本情况及基线水平情况的比较,确保受试者基线水平一致。(2)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三桔咳喘口服液,连续观察14天。分别在治疗前,治疗第7天和治疗第14天观测中医证候总积分、血气分析等指标。(3)收集数据,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并对三桔咳喘口服液的疗效及安全性做出评价。2.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经验3.概括总结张晓云教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经验。结果:1.临床研究(1)总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愈显率12.5%。试验组:总有效率87.5%,愈显率40.6%。在临床疗效上,对照组与试验组之间的统计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中医症状体征、痰液总积分的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次要症状积分在治疗前对比已经具有统计学意义,故通过(治疗前-治疗后)的次要症状积分差值来对比,组间对比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3)肺功能比较:FEV1/FVC在治疗14天后,两组比较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试验组优于对照组;FEV1预计值百分比在治疗后,组间比较并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试验组未优于对照组。(4)血气分析的比较:试验组Pa O2、Pa O2测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5)炎症指标的比较:两组C反应蛋白水平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6)营养指标、电解质水平的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优于对照组。2.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经验中医全程参与、畅通气道、慎用利尿剂、强心剂等。3.张晓云教授治疗肺心病的经验天人合一,三因制宜;辨病与辨证结合。结论:1.两组的治疗方案在此临床研究中均表现了有效性,但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三桔咳喘口服液在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过程中,疗效肯定且安全性高。
陶海澜[2](2020)在《心康方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心康方联合西药治疗痰瘀交结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从而进一步探索化痰散瘀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的防治作用。方法:将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确诊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患者且中医证型为痰瘀交结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0例,给予西医标准治疗(抗感染、解痉平喘、氧疗、利尿、维持电解质平衡。);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康方。两组疗程均为10天,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相关观察指标:临床症候疗效积分、B型钠尿肽(BNP)、心脏彩超(肺动脉收缩压PASP)、动脉血气分析(PaO2、PaCO2)、外周血炎症因子(IL-6、TNF-α)的变化。结果:研究过程中两组均脱落3例,经统计学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方面,无显着差异,具有可比性。两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无显着差异,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有显着差异,观察组降低中医症候积分更明显。在治疗效果上,对照组有效率70.27%;观察组有效率91.89%,两组患者的有效率有显着差异,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PaCO2和PaO2无显着差异,治疗后两组PaCO2和PaO2有显着差异,对照组PaCO2更低,PaO2更高。两组治疗前BNP和PASP无显着差异,两组治疗后BNP和PASP有显着差异,观察组降低BNP和PASP更明显。两组治疗前IL-6、TNF-α无显着差异,两组治疗后IL-6、TNF-α无显着差异,观察组降低BNP和PASP更明显。结论:心康方(化痰散瘀法)结合西医治疗对于改善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呼吸衰竭及右心衰竭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更明显效果。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患者炎症反应有关。
黄春兰[3](2019)在《消水圣愈汤及中药足浴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运用消水圣愈汤及中药足浴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阳虚水泛证),并观察其疗效性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阳虚水泛证)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四川省中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于呼吸科住院且符合纳入标准及不符合排除标准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消水圣愈汤及中药足浴,两组疗程均为14天。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近一年急性加重住院次数以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心功能分级、BNP值、病程中是否使用利尿剂,并整理数据资料,利用SPSS2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的性别经卡方检验,年龄、病程、近一年急性加重住院次数经独立样本t检验,均P>0.05,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评分、BNP经独立样本t检验,NYHA心功能分级经秩和检验,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疗效性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3.两组治疗方案均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生活质量,但两组间经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治疗后的BNP经独立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BNP下降幅度经秩和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NP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5.两组患者治疗中使用利尿剂的人数经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水圣愈汤以及中药足浴可减少利尿剂的使用。结论:运用消水圣愈汤及中药足浴联合西医治疗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阳虚水泛证)能明显缓解病人的症状体征、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降低BNP值、减少治疗中利尿剂的使用,比单用西药疗效更确切,安全可靠,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黎辉[4](2019)在《“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评价“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临床效果,为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提供有价值的理论和临床依据。2.简要整理张晓云教授的学术思想,为中医药治疗诸多疾病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的学术经验。方法:1.临床研究(1)临床研究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单盲的设计方法,通过采用中心分层区组随机的方法将预计的96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因时间的限制,实际共纳入89例受试者,病例纳入后,对三个中心的病例分布、完成情况、基线水平进行比较,以保证三个中心的受试者分布均衡和基线一致,具备可比性。(2)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或鼻饲参苓白术散合五苓散汤剂,一次100毫升,每日三次,疗程总共为14天,观测时点为治疗前、治疗第7天、治疗第14天、出院后第3个月。(3)按照研究方案中已拟定的在相关时间点观测或者记录:受试者症状体征积分、心功能分级、MLHFQ总积分、肺功能、肺动脉收缩压、六分钟步行试验等指标的情况,研究结束后,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对“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疗效做出评价。2.张晓云教授的学术思想概要通过跟师学习,以张晓云教授临证经验为基础,并结合张晓云教授发表的论文,对张晓云教授的学术思想作简要的概括。结果:1.临床研究(1)两组受试者临床总疗效比较:治疗组: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愈显率为63.6%。对照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1.8%,愈显率为40.9%。两组受试者临床总疗效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两组受试者症状体征积分情况的比较:两组受试者的中医证候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的痰的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的次要症状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的体循环瘀血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3)两组受试者的心功能分级、MLHFQ的总积分的比较:两组受试者心功能分级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MLHFQ总积分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4)两组受试者的肺功能比较: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FEV1/FVC比值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FEV1%预测值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5)两组受试者的肺动脉收缩压比较:两组受试者的肺动脉收缩压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6)两组受试者的血气分析比较:两组受试者PaO2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PaCO2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红细胞压积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7)两组受试者的六分钟步行试验、NT-proBNP水平比较:两组受试者六分钟步行距离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NT-proBNP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8)两组受试者的炎症指标比较:两组受试者白细胞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C-反应蛋白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9)两组受试者营养指标、电解质指标、再住院率的比较:两组受试者前白蛋白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白蛋白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Na+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受试者K+水平的数据对比所得的差异显示出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受试者再住院率之间的差异显示出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未优于对照组。2.张晓云教授学术思想(1)重视中医基础理论,提倡理论联系实际;(2)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3)与时偕行,中西并重;(4)注重以人为本;(5)注重调摄脾胃;(6)注重疏畅情志;(7)用药贵在精准结论:1.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西医治疗方案均可有效的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健脾渗湿”法联合西医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疗效优于单纯的西医治疗。2.“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高度安全且疗效肯定。3.张教授认为中医是一门极为特殊的医学,它根源于博大精深的祖国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医先哲们耗其毕生心血所总结的诊疗疾病的领悟和经验,是历代中医先哲们的智慧结晶和名族文化的成果展示,其底蕴深厚,范围广泛,需恬淡虚无,集思广益,追根朔源,方可窥其真正内涵,又能药到病除,拔刺雪污,解除病痛,予患者以健康的体魄!对中医的学习,张教授认为当从细节出发,注重中医基本理论的同时更应该辨识细节之间的不同;在辨证上,强调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中西并重的诊断观点,更需要有“治未病”的远瞻眼光;在治法上,当重视脾土的功能,脾旺则万物生化,正气充足,有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后期的恢复;人为社会的人,疾病不仅仅是身体不健康的反应,它的发生发展也常常受到社会的影响,故在治疗时应当关爱、关心患者,更有助于病痛的祛除和身心健康的恢复,而又因现代社会的复杂性,很多人的发病往往多由“因情致病”或“因病伤情”,故在治疗时当重视对情志的调节,而肝主疏泄,可调畅情志,脾又可养肝疏肝,故用药方面,善用逍遥散、小柴胡、参苓白术散等方治疗诸疾。
高秋萍[5](2011)在《川芎嗪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和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心力衰竭(心衰)的疗效。方法:2007年9月~2010年11月治疗肺心病心衰15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常规治疗两组相同,治疗组每日给予川芎嗪120mg静脉滴注和卡托普利75mg口服,疗程14天,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25%,对照组总有效率74.29%。治疗组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χ2=7.74,P<0.01)。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疗效显着。
梁启军[6](2010)在《益肺活血汤治疗肺心病初期家兔模型机理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实验设计和检测指标选择的指导理论:三维宏观态势理论1三维宏观态势理论任何生命体只有物质、能量、时空三个生命维度;生命过程就是生命的自利、自洁和自稳的维持过程。以物质、能量、时空三个维度体现的人体生命首先是一个物质、能量摄入、贮存、利用和排出的动态过程。对于不利于自体的物质,包括多量的人体正常需要物质、有害的理化物质、细菌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过多积聚的自体生理产物等,人体在长期化中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善的自稳免疫机制,在宏观上表现为祛其外出、自洁人体的宏观免疫态势。宏观上人体正气祛邪外出的路径选择或者最小化邪气的损害有以下五个基本态势:一是从哪里进来就从哪里出去,因为进处即是易出处。二是从最近或最便利的人体大型外通腔道祛出。三是通过到达体表最近路径祛出,比如形成瘘道。四是通过微观路径趋出。五是就地限制包裹,但祛邪外出总是人体宏观免疫的最终导向。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过程中,人体的宏观免疫态势就会表现出来;同时人体正气和邪气各自情况也就通过物质维(以正气虚实和邪气盛衰为表现)、能量维(以体温和热性为表现)、空间维(以病位为表现)人体生命三维参量变化表现出来,因此正邪斗争总的态势就呈现出来。中医是从人体固有的生命三维、用宏观态势描述法客观地表述人体生理病理规律和现象,运用二分法描述人体正气与邪气,把人体所有自利己体的物质功能作为一个整体,称作正气,而所有致病因素作为另一个整体,称作邪气,正气顺应上述宏观免疫态势对邪气形成祛之离体的总斗争态势,然后根据此态势确定总的治疗原则——三维纠偏、因势利导、扶正祛邪。因此中医是三维宏观态势医学。与中医理论相对映,传统中药学描述的是三维一势:1)药性——能量维,2)五味——物质维(成分),3)归经(特定组织、器官即空间选择性作用)——空间维,4)升、降、沉、浮(四气)——运动方向的宏观态势。中药复方的总配伍原则也是三维纠偏、因势利导、扶正祛邪。2三维宏观态势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复方实验指标选择思路2.1体现生命物质、能量、时空三维,即体现中医八纲辨证的虚实、寒热、表里之纲:物质维指标——一切关于宏观和微观具体生命物质的指标,都属于物质维。能量维指标——体温、ATP、ATP酶、主观的冷热感觉等指标。时空维指标——与时间、季节、空间、环境、体积、大小、部位等相关指标。2.2体现生命整体或局部运动态势:趋向多动、多语,或趋向沉静等体现整体运动态势的指标。趋向多饮多食、血凝气滞等体现局部运动态势的指标。2.3体现扶正祛邪的中医基本治疗思维:扶正指标——体现组织修复、功能趋向完整或提高的指标。祛邪指标——体现内、外邪气变化的指标。体现正邪斗争态势和祛邪离体路径的指标——前者含在扶正、祛邪指标之内,后者如汗出、陈痰咳出、瘀血排除、积便排出等。二、益肺活血汤治疗肺心病初期家兔模型机理实验研究目的:在三维宏观态势理论指导下,选择检测指标,通过对益肺活血汤治疗肺心病初期家兔模型的实验研究,初步揭示其治疗机理,为益肺活血汤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也为研究中医、中药、复方提供一个理论思路。方法:购进北京沙河通利试验养殖场普级家兔大耳白40只,许可证批号:scxk北京2005-0003,雌雄不拘,每只2kg左右,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肺心病模型组、益肺活血汤治疗组、卡托普利治疗组,每组10只。正常对照组不造模,肺心病模型组、益肺活血汤治疗组、卡托普利治疗组一并造模。参考浙江医科大学俞秋棠家兔肺心病模型建立方法,从兔耳缘静脉注射0.7%三氯化铁溶液,隔日1次,复制肺心病模型;从行为学、二维超声心动图判断肺心病模型已造成,停止造模。造模结束后,每只家兔从耳缘静脉取血、观察血液宏观形态,然后按需留取血浆或血清,检测指标AngⅡ、ET、TXA2/PGI2、NO、TNF-α取血后,正常对照组和肺心病模型组依前法喂养,以备用的益肺活血汤膏粘剂喂药益肺活血汤治疗组,以卡托普利喂药卡托普利治疗组,每天均喂药,喂药20天。因实验中途每组家兔均死亡两只,给药结束时每组均余兔8只,共32只。首先观察各组家兔行为学特征,随后耳缘静脉取血,观察血液宏观形态、提取血浆、血清,做造模结束时相同指标检测,然后杀死家兔观察心、肺宏观形态学特征,并取材家兔肺组织,做心、肺切片、检测肺组织细胞增殖和凋亡现象及ATPase活性变化。结果:第一部分:从各组的心、肺宏观形态、心、肺颜色和色泽、赘生物有无、心肌与浆膜关系改变等方面的差异,显示益肺活血汤疗效良好。心、肺切片从心肌变化、肺小动脉变化、血栓改变、炎性细胞行为等微观形态学方面也证明益肺活血汤的疗效。第二部分:血管活性因子AngⅡ、ET、TXA2/PGI2、NO及TNF-α检测结果,用方差分析、q检验分析如下:益肺活血汤可以显着提高血清NO含量(p<0.01);有降低血液中AngⅡ、ET含量及TXA2/PGI2的比例的趋势(p>0.05);对TNF-α无影响(p>0.05),且治疗后各组间TNF-α无差异(p>0.05)第三部分:益肺活血汤有明显促进肺组织细胞增殖作用(p<0.05),各组均未观察到凋亡现象。第四部分:益肺活血汤有明显提高肺组织Na+-K+-ATPase活性作用(p<0.01),对Ca2+-Mg2+-ATPase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结果分析:肺心病虽有诸多证型,但肺气(阳)虚兼血瘀是主要证型;益气(阳)活血是肺心病中医治疗的主要方法和普遍思维之一。益肺活血汤是中医大家董建华院士治疗慢性肺心病的临床验方,是在补中益气汤和血府逐瘀汤基础上加减而成,方中黄芪、党参、白术、甘草补益脾肺之气,柴胡、枳壳、桔梗、陈皮理气,川芎、牛膝、当归、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生地黄养阴生津。全方单从药性上看,黄芪微温,白术、枳壳、陈皮、川芎、当归、红花温,党参、桔梗、甘草、桃仁、牛膝平,赤芍、柴胡微寒,生地黄寒;微温、温、平、微寒、寒药量的比例是10:42:40:11:9,全方温性突出,实是温阳为主的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之方。在形态学方面,心、肺宏观形态学特征、心、肺切片、血液宏观形态的差异就直观证明益肺活血汤有疗效。益肺活血汤治疗组肺组织细胞增殖现象明显强于其它组,既是补益作用的体现,又是补益作用的佐证。Na+-K-+ATPase活性的实验结果表明提高Na+-K-+ATPase活性是以益气温阳活血化瘀之法立方的益肺活血汤治疗肺心病的机制之一。实验证明益肺活血汤能明确提高血液中NO的含量,仅有降低血液中AngⅡ、ET含量及TXA2/PGI2的比例的趋势,所以对血管活性物质影响方面,有待进一步研究。益肺活血汤对TNF-α无影响,表明抗炎或祛邪不是其主要作用,治疗后各组间TNF-α无差异表明益肺活血汤是安全的,无致瘤作用。结论:此次实验从组织细胞修复角度(促进肺组织细胞增殖)、能量代谢角度(增强肺组织Na+-K+-ATPase活性)、血管活性物质角度(增加血管舒张因子NO的含量等)、抗炎及副作用角度(治疗前后TNF-α的变化及治疗后TNF-α的含量无统计学差异)初步揭示了益肺活血汤,即益气温阳活血化瘀法对肺心病的治疗机理,并初步否定了最不希望出现的副作用——致瘤作用。实验指标选择也充分体现益肺活血汤扶正(促进肺组织细胞增殖、增强肺组织Na-+K+-ATPase活性)、纠正病理态势(调节血管舒张和收缩物质的、消散血栓、降低血液粘稠度等)等方面疗效,证明益肺活血汤的疗效是客观的,值得进一步研究。
张子臻[7](2009)在《益气升陷活血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系统研究益气升陷活血方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通过模型动物观察该方药对心力衰竭的主要指标,如心肌细胞凋亡、肿瘤坏死因子、脑钠肽、水通道蛋白等细胞因子及心脏结构的影响,从而揭示益气升陷活血方治疗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本课题运用研究者在国内外首次提出的“升补宗气”的理论和方法,设立对照组,进行了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并根据文献采用腹主动脉结扎法制备了慢性心衰模型,进行了动物实验研究,观察了益气升陷汤对模型动物的心功能、心肌细胞凋亡、心室重构、血浆Nt-proBNP水平、血浆TNF水平、水通道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1、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在面色苍白、下肢水肿、小便短少等症状体征方面改善较明显。2、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改善(P﹤0.05)。3、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能更好的提高患者心功能,减少心血管大事件发生率。4、实验用方药未发现毒、副作用。5、凋亡细胞分析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能显着降低慢性心衰大鼠心肌细胞的凋亡发生率(P﹤0.05)。6、中药治疗组动物血浆脑钠素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7、中药治疗组动物血浆肿瘤坏死因子的水平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8、益气升陷汤中剂量组能明显降低AQP2 mRNA的表达。[结论] 1、临床研究表明:益气升陷活血中药能明显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提高患者心功能,且无明显毒副作用。2、动物实验表明:益气升陷活血中药能降低血浆肿瘤坏死因子水平,减轻心肌细胞凋亡,抑制心室重构,从而增强心脏功能
常生杰[8](2007)在《三拗芎葶合剂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心房利钠肽、C型利钠肽影响的实验研究 ——三拗芎葶合剂治疗痰瘀阻肺型肺胀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中药复方制剂三拗芎葶合剂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血浆ANP、CNP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对HPH肺血管结构重建的防治作用及肺血管活性物质之间的调节作用。方法利用常压缺氧的方法复制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雄性SD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三拗芎葶合剂中、高剂量组及卡托普利组,每组10只。在造模两周后饲喂相应药物,连续用药28d。采用改良右心导管法测定大鼠血流动力学参数,以放免法测定血浆CNP和ANP水平。处死大鼠后,称量肺湿重wW、右心室自由壁重(RV)和左心室及室间隔重LV+S,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LV+S)及肺渗出指数(wW/BW);利用图象分析方法,测定肺小动脉病理及其形态计量学。结果(1)三拗芎葶合剂及卡托普利均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的mPAP、wW/BW、RV/LV+S;三拗芎葶合剂各剂量组与卡托普利组疗效相当。(2)三拗芎葶合剂及卡托普利均能部分逆转模型大鼠的肺血管重构,降低血浆ANP和CNP水平。但治疗组的上述各指标仍未完全恢复到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三拗芎葶合剂能有效降低肺心病模型大鼠的肺动脉高压,部分逆转肺血管结构重建,改善右心功能,可显着降低大鼠血浆C型利钠肽和心钠肽水平。
卢云[9](2006)在《“宣肺平喘、温阳利水”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周围性水肿的临床疗效分析及其对内分泌因素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多中心、随机、对照、平行、单盲临床研究,对“宣肺平喘、温阳利水”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周围性水肿疗效进行评价,并观察其对内分泌因素中ADH的影响。试图揭示“宣肺平喘、温阳利水”法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水肿治疗作用的部分机制 研究方法:以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医辨证属痰浊壅肺、肺气郁闭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所有合并周围性水肿的患者进行对照观察。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即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以中药治疗,以宣肺平喘、化痰止咳、温阳利水为治法,方选三拗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去白酒)、桔梗汤合苓桂术甘汤加泽泻。西医常规治疗采用控制性氧疗,积极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降低肺动脉压,纠正心衰,营养支持,预防及处理各种并发症。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加安慰剂治疗。两组均治疗14天。观察疗效性指标(总体疗效、中医主症积分、西医体征积分、血清电解质、血气分析、自我生活能力评分等)、机理性指标(ADH)、卫生经济学指标及安全性指标。 结果:治疗组在总体疗效、改善症状体征、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酸碱失衡、生活能力改善、缩短住院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均无明显副作用。水肿消退时间,对照组在3天优于治疗组,但7天、14天以后无差别。同时治疗组在降低血清ADH水平方面优于对照组。 结论:初步研究提示,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周围性水肿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能具有提高总体疗效,改善症状体征,纠正电解质紊乱、纠正酸碱失衡、缩短疗程,改善生活能力等优势,且有较好的安全性。同时此治疗方法对激素ADH的分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提示抑制ADH分泌可能是“宣肺平喘、温阳利水”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周围性水肿的部分机理。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探索适合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周围性水肿规范治疗提供有益借鉴。
胥方元,杨大鉴,干锦华,李万成,孔古娅[10](2005)在《卡托普利对实验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及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利用测定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来探讨卡托普利对野百合碱(MCT)诱发肺心病肺动脉高压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3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肺心病模型组(M组)、卡托普利组(CPT组),每组11只。予MCT(50mg/kg)腹腔内注射复制大鼠肺心病模型后,分别给CPT组及N组大鼠连续灌胃卡托普利(25mg·kg-1·d-1)和等量生理盐水21d。采用改良右心导管术测定肺血流动力学参数,以非平衡法测定血浆ET-1水平;处死大鼠后,称量肺湿重(wW)、右心室自由壁(RV)和左心室加室间隔(LV+S)重,计算右心肥厚指数(RV/LV+S)。结果:卡托普利能明显降低肺心病模型大鼠的平均肺动脉压、wW及血浆ET-1水平(P<0.05,或P<0.01),轻微抑制RV/LV+S的增加(P>0.05)。结论:长期使用卡托普利能有效降低MCT所致肺心病肺动脉高压,改善心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显着降低血浆ET-1水平有关。
二、口服卡托普利对肺心病患者心室功能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口服卡托普利对肺心病患者心室功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三桔咳喘口服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 |
2.1 病例来源 |
2.2 病例选择 |
2.3 不良事件的处理 |
3 研究方案 |
3.1 技术路线 |
3.2 样本含量的估计 |
3.3 治疗方案 |
3.4 观察指标 |
3.5 疗效判定 |
3.6 统计分析方法 |
4 统计分析结果 |
4.1 病例分组情况 |
4.2 脱落与剔除病例统计 |
4.3 基线分析 |
4.4 试验数据分析 |
4.5 对数据分析结果的解读 |
讨论 |
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之间的关系 |
2 研究三桔咳喘口服液的意义 |
3 研究基础 |
3.1 中医对肺心病病名的认识 |
3.2 中医学对肺心病病位的认识 |
3.3 中医学对喘证病因、病机的认识 |
4 三桔咳喘口服液处方分析 |
4.1 桔梗汤 |
4.2 香砂六君子 |
4.3 瓜蒌薤白半夏汤 |
4.4 三拗汤 |
4.5 合方分析 |
5 三桔咳喘口服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机制讨论 |
5.1 祛痰止咳,改善通气 |
5.2 改善胃肠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
6 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经验总结 |
6.1 强调中医全程参与 |
6.2 畅通呼吸道 |
6.3 慎用无创呼吸机 |
6.4 慎用强心剂 |
6.5 慎用利尿剂 |
6.6 慎用糖皮质激素 |
6.7 慎用碱剂 |
6.8 慎用镇静催眠药物 |
7 张晓云教授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经验 |
7.1 天人合一,三因制宜 |
7.2 辨病与辨证结合 |
结论 |
特色与创新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中医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研究进展 |
1.1 中医病机 |
1.2 中医证型 |
1.3 治法方药 |
1.4 讨论 |
2 现代医学对肺心病合并呼衰的研究进展 |
2.1 肺动脉高压的发生机制 |
2.2 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 |
2.3 现代医学对肺心病失代偿期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 |
3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示例) |
(2)心康方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肺心病的相关流行病学 |
1.2 肺心病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呼吸功能改变 |
1.2.2 肺血管结构及功能改变,肺动脉高压(PH)形成 |
1.3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中医研究现状 |
1.3.1 肺心病的中医渊源 |
1.3.2 肺胀的病因病机 |
1.3.3 辨证及治疗进展 |
1.4 基于肺胀“痰瘀交结”的相关研究 |
1.4.1 “痰瘀交结”的中医研究 |
1.4.2 化痰散瘀法改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炎症水平及高凝状态的研究 |
第二章 心康方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的临床研究 |
2.1 病例选择 |
2.1.1 病例来源 |
2.1.2 诊断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病例终止、剔除标准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分组方法 |
2.2.2 研究方法 |
2.2.3 观察指标 |
2.2.4 疗效评定 |
2.3 统计方法 |
2.4 研究数据结果 |
2.4.1 患者的基线资料 |
2.4.2 中医症候积分比较 |
2.4.3 有效率结果分析 |
2.4.4 血气分析结果比较 |
2.4.5 PASP、BNP结果比较 |
2.4.6 IL-6、TNF-α结果比较 |
2.5 依从性及脱落病例分析 |
2.6 安全性分析 |
2.7 结论 |
第三章 讨论 |
3.1 立题背景 |
3.2 立题依据及创新性 |
3.3 关于心康方的研究 |
3.4 疗效分析 |
3.4.1 中医症候积分的分析 |
3.4.2 治疗效果及有效率的分析 |
3.4.3 PaO2和PaCO2的分析 |
3.4.4 PASP和BNP的分析 |
3.4.5 IL-6和TNF-α的分析 |
3.4.6 安全性的分析 |
3.5 结论 |
3.6 问题及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3)消水圣愈汤及中药足浴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研究目的 |
2.研究材料 |
2.1 病例来源 |
2.2 诊断标准 |
2.2.1 西医诊断标准 |
2.2.2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
2.2.3 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 |
2.3 纳入标准 |
2.4 排除标准 |
2.5 病例剔除与脱落标准 |
3.研究方法 |
3.1 分组方法 |
3.2 治疗方法 |
3.3 观察指标 |
3.3.1 一般资料 |
3.3.2 安全性观察指标 |
3.3.3 疗效性指标 |
3.3.4 疗效判定标准 |
3.3.5 中医症状积分量化表 |
3.3.6 安全性评价标准(见附录 8) |
3.4 统计学处理 |
研究结果 |
1.一般资料 |
2.疗效性指标治疗前比较 |
3.疗效性指标治疗后比较 |
4.安全性指标观察 |
讨论 |
1.现代医学对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的认识及相关研究 |
2.中医对慢性肺心病失代偿期(阳虚水泛证)的认识与现代研究 |
3.消水圣愈汤及中药足浴方的立法依据及方义解析、现代药理研究 |
3.1 消水圣愈汤的立法依据 |
3.2 消水圣愈汤的药物组成及方义解析 |
3.3 消水圣愈汤中组成药物的解析及现代药理学研究 |
3.4 中药足浴药物组成及分析 |
4.本研究与BNP的相关性 |
5.本研究的研究结果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西医诊断标准 |
附录2 :中医诊断标准 |
附录3 :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 |
附录4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附录5 :心功能疗效判定标准 |
附录6 :生活质量评分表 |
附录7 :中医症状积分量化表 |
附录8 :安全性评价标准 |
附录9 :临床观察表 |
附录10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专着及科研成果 |
(4)“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课题来源 |
3 研究对象 |
3.1 研究对象的来源 |
3.2 研究对象的选择 |
4 研究方案 |
4.1 试验技术流程图 |
4.2 设计类型 |
4.3 样本含量估计 |
4.4 治疗方案 |
4.5 观察指标 |
4.6 疗效的判定 |
4.7 安全性判定 |
4.8 盲法的设计 |
4.9 质量控制 |
4.10 数据管理 |
4.11 统计分析 |
4.12 不良事件的记录和处理 |
4.13 伦理委员会审批和知情同意书 |
5 结果 |
5.1 病例分布情况 |
5.2 试验完成情况 |
5.3 基线分析 |
5.4 疗效分析 |
5.5 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肺动脉高压、COPD、肺心病之间的联系 |
2 探索中西医结合治疗CPHD合并心衰的现实意义 |
3 研究基础 |
4 科室治疗肺心病的临床经验 |
4.1 慎用镇静剂 |
4.2 慎用强心剂 |
4.3 慎用利尿剂 |
4.4 慎用碱剂 |
4.5 慎用激素 |
5 祖国中医学对肺胀病的基本认识 |
5.1 祖国中医学对“CPHD”和“CPHD合并心衰”的病名认识 |
5.2 祖国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病位认识 |
5.3 祖国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病因和病机的认识 |
5.4 中医学对肺胀病的治法认识 |
6 探讨“从脾论治”在肺胀病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
6.1 从脏腑功能来看脾肺的关系 |
6.2 从六经辨证来看脾肾的关系 |
6.3 从气机升降路径来看肺脾肾的关系 |
6.4 从痰湿瘀的生成路径来看三者与脾的关系 |
7 “健脾渗湿”法治疗肺胀病的立论依据 |
7.1 脾土虚弱为肺胀病发病之本 |
7.2 痰湿内生为肺胀病发病之关键 |
7.3 瘀血阻滞为肺胀病可见之兼症 |
7.4 “健脾渗湿”为肺胀病的基本治法 |
8 组方及方药分析 |
8.1 参苓白术散 |
8.2 五苓散 |
8.3 合方分析 |
9 临床研究结果的讨论 |
9.1 治疗后临床总疗效的情况 |
9.2 治疗后中医证候总积分的变化 |
9.3 治疗后痰的总积分的变化 |
9.4 治疗后次要症状的总积分的变化 |
9.5 治疗后体循环瘀血总积分的变化 |
9.6 治疗后两组心功能分级的变化 |
9.7 治疗后受试者的MLHFQ总积分的变化 |
9.8 治疗后肺功能的变化 |
9.9 治疗后肺动脉收缩压的变化 |
9.10 治疗后六分钟步行试验的变化 |
9.11 治疗后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 |
9.12 治疗后NT-proBNP水平的变化 |
9.13 治疗后炎症指标的变化 |
9.14 治疗后电解质的变化 |
9.15 治疗后营养指标的变化 |
9.16 治疗后再住院率的情况 |
10 “健脾渗湿”法治疗CPHD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机制探讨 |
10.1 祛痰抗炎,改善通气功能,改善肺功能 |
10.2 利尿强心,保护心肌细胞,改善心功能 |
10.3 改善低氧血症,控制感染,有助于降低肺动脉高压 |
10.4 改善胃肠症状,改善营养状态,增加御病能力 |
结论 |
创新与特色 |
问题与展望 |
张晓云教授学术思想概要 |
1.重视理论,提倡理论联系实际 |
2 辨证论治与辨病论治相结合 |
2.1 体现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
2.2 明确疾病的诊断,避免治疗的盲目性 |
3 与时偕行,中西并重 |
4 注重以人为本 |
4.1 关爱患者及其家属 |
4.2 尊重和平等对待患者 |
4.3 以中医整体观为治疗原则 |
5 注重调摄脾胃 |
5.1 用药首当不伤脾胃 |
5.2 重视补益脾胃 |
5.3 重视养护脾胃 |
6 注重疏畅情志 |
6.1 擅于疏通开导,建立信心 |
6.2 擅用柴胡逍遥,调畅肝气 |
6.3 强调自我调节和心理治疗 |
7 用药贵在精准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肺心病合并心衰的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
1 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研究进展 |
1.1 古代中医家对肺胀病的病因病机的研究 |
1.2 古代中医家对肺胀病辨证治法的研究 |
2 现代中医对肺心病合并心衰的研究进展 |
2.1 现代中医学对肺心病合并心衰的病名认识 |
2.2 现代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病位认识 |
2.3 现代中医学对肺胀病的病因病机认识 |
2.4 现代中医学对肺胀病治法方药的研究进展 |
3 总结和展望 |
4.西医学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治疗研究进展 |
4.1 控制感染 |
4.2 保持气道通畅 |
4.3 纠正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 |
4.4 利尿剂 |
4.5 正性肌力药 |
4.6 血管扩张剂 |
4.7 抗凝剂 |
4.8 其他治疗措施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6)益肺活血汤治疗肺心病初期家兔模型机理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English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理论研究——实验设计和检测指标选择的指导理论:三维宏观态势理论简述 |
1 中医学的三维宏观态势医学本质 |
1.1 生命的维度 |
1.2 人体宏观免疫态势 |
1.3 传统中医是三维宏观态势医学 |
1.3.1 传统中医维度是三维 |
1.3.2 传统中医的宏观态势思维特性及治疗大原则 |
2 中药维度和中药复方配伍原则 |
2.1 中药维度 |
2.2 中药复方配伍原则 |
3 三维宏观态势理论指导下的中药复方实验指标选择思路 |
实验研究 |
引言 |
1 肺心病中医治疗的主要思路及与此次实验设计的内在关系 |
2 实验路径 |
3 此次实验具体指标选择前述 |
实验第一部分 益肺活血汤对肺心病初期家兔模型行为学、心肺宏、微观形态及血液宏观形态的影响 |
实验第二部分 益肺活血汤对肺心病初期家兔模型血管活性物质Ang Ⅱ、ET、TXA_2/PGI_2、NO及抗炎因子TNF-α的影响 |
实验第三部分 益肺活血汤对肺心病初期家兔模型肺组织细胞增值和凋亡的影响 |
实验第四部分 益肺活血汤对肺心病初期家兔模型肺组织ATPase的影响 |
全文总结性讨论与结语 |
肺心病中医药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一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西药治疗进展 |
文献综述二 中医药理论(包括经络实质)研究进展 |
附录:病理切片 |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另有一篇待发) |
致谢 |
(7)益气升陷活血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及立题依据 |
1.1 概述 |
1.2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 |
1.2.1 心力衰竭与心肌细胞凋亡 |
1.2.2 心力衰竭与肿瘤坏死因子 |
1.2.3 心力衰竭与脑钠素 |
1.2.4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辨证论述 |
1.3 立题依据 |
1.3.1 病因病机 |
1.3.2 临床研究 |
1.3.3 实验研究 |
第二章 益气升陷活血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及实验研究 |
2.1 临床研究 |
2.1.1 一般资料 |
2.1.2 治疗及观察方法 |
2.1.3 疗效判定标准 |
2.1.4 入选标准 |
2.1.5 疗效比较 |
2.2 实验研究 |
2.2.2 实验二 |
2.2.3 实验三 |
2.2.4 实验四 |
2.3 原位杂交染色结果显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典型病例及临床思维与决策过程 |
3.1 典型病例 |
3.1.1 病例1 |
3.1.2 病例2 |
3.2 临床思维及决策过程 |
3.2.1 病机分析 |
3.2.2 辨证要点 |
3.2.3 分期分型 |
3.2.4 疗效探微 |
第四章 结果与分析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
5.2 本文的主要创新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致谢 |
(8)三拗芎葶合剂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心房利钠肽、C型利钠肽影响的实验研究 ——三拗芎葶合剂治疗痰瘀阻肺型肺胀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实验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实验动物及分组 |
1.2 饲养及饲养环境 |
1.3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1.4 实验药物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 |
2.1 模型复制方法 |
2.2 给药方法 |
2.3 测试方法 |
2.3.1 一般情况 |
2.3.2 血流动力学指标 |
2.3.3 血浆ANP真CNP水平测定 |
2.3.4 心肺组织的取材,制备及称重 |
2.3.5 肺组织病理形态学检查 |
2.4 统计方法 |
3 结果 |
3.1 一般状况观察 |
3.1.1 活动,摄食,精神状态 |
3.1.2 体重变化 |
3.1.3 生存率及死亡率 |
3.2 肺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 |
3.3 心肺组织重量对比 |
3.3.1 肺组织重量 |
3.3.2 心脏重量 |
3.4 各组大鼠血浆ANP水平比较 |
3.5 各组大鼠血浆CNP水平比较 |
3.6 病理形态学的变化 |
3.6.1 病理学取材方法 |
3.6.2 病理学结果 |
3.7 小结 |
4 讨论 |
4.1 三拗芎葶合剂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防治机理探讨 |
4.1.1 三拗芎葶合剂对模型大鼠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 |
4.1.2 三拗芎葶合剂对模型大鼠心肺组织重量的影响 |
4.1.3 ANP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
4.1.4 CNP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
4.1.5 三拗芎葶合剂对模型大鼠血浆ANP,CNP的影响 |
4.2 三拗芎葶合剂可部分逆转实验大鼠的肺血管重建 |
4.3 中医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认识 |
4.3.1 病名归属,文献回顾 |
4.3.2 病因、病机与治法 |
4.4 复方三拗芎葶合剂的组成及方义 |
4.5 三拗芎葶合剂各组成药物的现代药理研究 |
4.6 肺动脉高压动物模型的评价 |
4.7 阳性对照药的选择 |
4.8 结论 |
5 问题与展望 |
5.1 存在问题 |
5.1.1 模型方面 |
5.1.2 实验方面 |
5.1.3 药理方面 |
5.1.4 其他 |
5.2 展望 |
5.2.1 肺动脉高压治疗在研究目标上的局限性 |
5.2.2 目前研究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热点 |
附件一:制剂过程 |
附件二:低氧舱简易图 |
附件三:病理图片 |
参考文献 |
临床病例报告 |
综述: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
1 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机制 |
1.1 低氧性肺血管收缩(HPV) |
1.2 低氧性肺血管重建(HPSR) |
2 中医药防治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药理研究进展 |
2.1 单味中药(或提取物)的研究 |
2.2 中药复方制剂研究 |
2.3 辩证论治研究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目 |
(9)“宣肺平喘、温阳利水”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周围性水肿的临床疗效分析及其对内分泌因素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研究内容 |
1.试验目的 |
2.课题来源 |
3.对象与方法 |
3.1 合格对象选择 |
3.2 研究设计 |
3.3 观察项目及评分标准 |
3.4 疗效评定标准 |
3.5 疗效评定方法 |
3.6 统计学处理 |
3.7 质量控制 |
4.结果 |
4.1 病人基础资料 |
4.2 基线齐性比较 |
4.3 临床疗效比较 |
4.4 治疗后不良反应分析 |
讨论 |
1.对老师本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经验的理解 |
1.1 导师中医治疗经验: |
1.2 西医治疗经验 |
2.协定处方之组方分析 |
2.1 药物组成如下: |
2.2方义及药物分析 |
3.疗效分析与机理探讨 |
3.1 两组患者的可比性 |
3.2 疗效分析 |
3.3 ADH分泌增加和SIADH的区别 |
3.4 抑制ADH分泌初探 |
4.结论 |
5.目前存在的不足: |
6.努力方向: |
附件 |
祖国医学对肺心病急性发作合并水肿的认识 |
1.古代文献有关肺心病水肿的论述 |
1.1 对肺心病水肿症状的描述 |
1.2 对肺心病水肿病因病机的论述 |
1.3 对肺心病水肿治法方药的论述 |
1.4 对肺心病水肿预后及转归的论述 |
2.肺心病水肿中医现代研究概况 |
2.1 对肺心病水肿病因病机的研究 |
2.2 现代中医对肺心病水肿病因病机的研究 |
2.3 对肺心病水肿治法方药的研究。 |
肺心病水肿西医研究概况 |
1.发病机制 |
1.1.右心功能不全。 |
1.2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变化 |
1.3 抗利尿激素 |
1.4 心钠素 |
1.5 肾功能不全 |
2.肺心病水肿的西医治疗 |
2.1 利尿剂 |
2.2 血管扩张药 |
2.3 正性肌力药 |
2.4 抗凝药 |
2.5 单药为主治疗 |
参考文献 |
申明 |
四、口服卡托普利对肺心病患者心室功能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三桔咳喘口服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D]. 帅垠琦.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20(02)
- [2]心康方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右心衰竭的临床研究[D]. 陶海澜.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3]消水圣愈汤及中药足浴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阳虚水泛证)的临床疗效观察[D]. 黄春兰.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4]“健脾渗湿”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心衰的临床研究[D]. 黎辉.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19(04)
- [5]川芎嗪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 高秋萍. 中国民康医学, 2011(24)
- [6]益肺活血汤治疗肺心病初期家兔模型机理实验研究[D]. 梁启军.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0(12)
- [7]益气升陷活血方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研究[D]. 张子臻. 天津大学, 2009(12)
- [8]三拗芎葶合剂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浆心房利钠肽、C型利钠肽影响的实验研究 ——三拗芎葶合剂治疗痰瘀阻肺型肺胀临床观察[D]. 常生杰.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7(07)
- [9]“宣肺平喘、温阳利水”法治疗肺心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周围性水肿的临床疗效分析及其对内分泌因素的影响[D]. 卢云. 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6(12)
- [10]卡托普利对实验性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及血浆内皮素-1的影响[J]. 胥方元,杨大鉴,干锦华,李万成,孔古娅.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