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力抒写教育扶贫新篇章论文

奋力抒写教育扶贫新篇章论文

奋力抒写教育扶贫新篇章

文︳张学锋

习近平总书记到重庆调研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时指出,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主要是让贫困家庭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不失学、辍学。云阳县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着重围绕让贫困孩子“能上学、上好学、学成才”,统筹施策、精准发力,不断深化教育扶贫举措,实现义务教育有保障“零问题”,并获评全国“营养改善计划优秀奖”“远程培训优秀县”“阳光校餐示范县”等荣誉称号。2018年8月,云阳县顺利通过国家第三方验收,实现高质量脱贫摘帽。

1.3.2 操作考核结果。穿刺针两次以内进入颈内静脉为穿刺置管成功,3次及以上未能成功穿入颈内静脉为置管失败,改由带教老师进行操作。穿刺置管时间由穿刺针破皮开始计时到导管固定完毕结束。记录两组穿刺成功例数并计算成功率,穿刺置管时间,以及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及其发生率。

科技创新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关系及其时空分异研究——以“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九省市为例………………………………………徐秋艳,张秋炜(4):63

坚持夯基垒土,让贫困学生“能上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贫先治愚,要把下一代的教育工作做好,特别是要注重山区贫困地区下一代的成长。云阳县组建教育扶贫领导小组,始终紧盯“义务教育有保障”这一标准,不拔高不降低,聚焦特困地区、特困学生和特殊群体“三特”对象,因地因人因材精准施策,确保全县无一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因贫失学。

对特困地区特别用力。坚持把办好百姓身边的每一所学校作为工作重点,聚焦薄弱补短板。三年来,针对特困地区,投入近3亿元,实施“全面改薄”校舍场地等建设项目182个,完成9所农村初中学校校舍场地改造,全面实现教育装备标准化。在全面实施农村义务教育营养改善计划的基础上,年均投入上百万元,免费为海拔1000米以上的学校学生每天提供1盒牛奶,确保每一名学生营养充足、健康成长。全面实施“暖冬计划”,近年来相继投入近1000万元,为海拔800米以上的52所学校教室和14所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全部安装取暖设备,惠及师生1万余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云阳县秉承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目标,加强城乡教育统筹,均衡配置教育资源,努力提升农村教学水平,让贫困学生也能享受优质教育。

对植物体的标记方法有: ①“植物营养室”培养法。在密闭的植物营养室中,通入放射性气体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②植物地上部引入法。将示踪剂配制成浓度合适的溶液,通过涂抹、喷雾、注射等方法将示踪剂从植物的地上部引入植物体内。③植物根部引入法。即将示踪剂加入栽培介质如水、沙、土等,供给植物生长。

在农村教育品质提升上下功夫。通过提高教育品质,更加适应社会需求、巩固普及成果、推动均衡发展、实现精准扶贫。探索教育联盟试点,制定《教育发展联盟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小初高贯通衔接教育研究”实施方案》,组织94所学校组成小初高学校联盟20个,40所城乡学校建立“1+X”结对帮扶体系,实施“小初高贯通衔接教育研究”项目58个,切实把乡村小规模学校办成老百姓身边形象好、环境美、质量高的精品学校。创新校园文化建设,近三年投入资金1000万元,推动办学理念与文化建设深度融合。全县学校花草树石、景观小品等外显文化具有美感,游戏运动、兴趣特长等器材伸手可得,艺术工作坊、文化长廊等场地彰显特色,基本实现了校园山、水、园、林、路、房使用功能、审美功能和教育功能的和谐统一。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设名师、名校网络课堂,促进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宽带网络校校通”建成率、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率、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开通率均为100%。建成深度贫困镇村城乡学校“远程互动课堂”录播教室15个,让农村的师生不出校门,也能和城里的师生同步上课、同步做作业、在线互动学习。

坚持均衡发展,让贫困学生“上好学”

对特困学生特别用心。建立健全学前教育到大学阶段贫困学生资助体系,实行教育系统、乡镇(街道)属地“双线负责制”和部门、乡镇(街道)、学校“三位一体”联动机制,精准落实各类资助政策,确保贫困学生资助不减标、不掉项、无遗漏。新一轮脱贫攻坚以来,累计发放贫困学生资助资金4亿元,年均受益学生近4万名;发放生源地助学贷款2.2亿元,惠及学生3万余人次。率先在全市开展对享受国家普惠资助政策后仍不能顺利完成学业的3615名特困学生,实施差异化资助,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上学“一个都不少”。

对特殊群体特别用情。成立特殊教育指导和资源中心,对全县1284名特殊适龄儿童(肢体障碍),采取“轻度障碍随班就读、中度障碍集中就读、重度障碍送教上门”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公平接受教育。对全县重度残疾儿童,制定“一人一案”成长计划,每周开展1次送教上门,每次施教不少于3课时,并给予定额临时救助每年1000元/人。对特殊儿童及其家长,重点围绕生活自理教育、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和提高未来生活质量等方面进行康复训练指导。累计送教11万人次,实现了残疾少儿受教育“全覆盖”。

在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始终把乡村教师作为解决乡村教育问题的重要支点。确保教师下得去。通过公开招聘、转岗培训、教师分流三大途径,实现农村中小学英语、音乐、体育、美术等专兼职教师全覆盖。2015年以来,累计补充农村学校教师1155人,其中补充边远山区学校139人。确保教师留得住。全面落实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政策,根据艰苦程度、学校规模、海拔高度、离中心城镇和县城距离等因素,制定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标准。落实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结合政策,将职称评聘、评优评先、交流调动等机会向边远贫困地区教师倾斜,累计提拔200余名优秀乡村教师担任学校中层以上干部。确保教师教得好。深入推进东西部扶贫协作,先后组织160余名学校管理人员及教师到山东、上海和北大清华等名校挂职锻炼、培训学习。实施云阳县名师工作室百千万工程,开展全县教师大比武、大练兵活动。落实“送教下乡”制度,把优质课程、优质讲座送到乡村学校,广大乡村学校教师教学技能和水平进一步得到夯实和提高。

康熙二十三年(1684),康熙帝第一次南巡时至寄畅园,曾在卧云堂中小憩,问及园主家中长幼情况,并对堂外一株巨樟表达了喜爱之情。第二次南巡时,正值梅花盛开,与大红山茶相映成趣,康熙帝亲书“品泉”两字赏赐⑳。康熙三十八年(1699)四月初七,南巡返程途中,康熙帝驻跸定堰,赐原任左春坊秦松龄御书“山色溪光”“松风水月”㉑。康熙四十年,康熙帝游赏寄畅园后书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㉒。康熙四十二年,康熙帝游寄畅园后安排秦氏子侄秦道然到九皇子府中教书。

坚持质量导向让贫困学生“学成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确保贫困人口子女都能接受良好的基础教育,具备就业创业能力,切断贫困代际传递。云阳县坚持把“让每一名贫困学生都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工作目标,开辟多元成才通道,让贫困学生拥有更多的成才选择。

深化感悟教育立德树人。在全国首创“感悟行三元育人模式”教育,加强对贫困学生思想政治、传统美德、成功励志等教育,引导贫困学生常怀感恩、自强不息。在全国率先整体推行文明礼仪教育,并按小学、初中每周1课时、高中每两周1课时开设课程。“云阳县道德感悟教育网站”被评为“重庆市优秀德育网站”,“云阳县道德感悟教育工作室”被评为“重庆市名班主任工作室”,文明礼仪教育案例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优秀案例。

优化高中教育圆梦大学。坚持把高中阶段教育作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重要支撑,集中开办“阳光雨露班”“留守少年班”“春蕾班”,给予免学费、免课本费、免住宿费和特困学生奖学金资助,让更多农村孩子圆梦大学,让更多贫困家庭扬起了脱贫致富的希望。2015年以来,25名学生被北大、清华录取,其中建卡贫困学生2人;本科录取1.95万人,其中建卡贫困学生3579人。

丰富艺体教育多元成才。积极探索穷县办大美育的发展路径,足额配备美育教师、开齐开足美育课程课时。在沙市、红狮等边远贫困乡镇学校打造举重、摔跤、跳绳等体育竞技项目,7所学校被教育部命名为特色示范学校。近3年,获得国际大奖37人次、全国大奖271人次,培养出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举重冠军、仁川亚运会举重冠军、全国古典式摔跤冠军等多名优秀运动员。通过艺体特色教育,让更多贫困学子走出重庆,走向国际,改变人生命运。2018年,云阳被确定为“重庆市学校美育改革和发展实验区”,并作为全市唯一代表参加教育部美育教育改革发展调研座谈。

提升中职教育授之以渔。云阳坚持把农村职业教育作为提高贫困人口劳动技能、带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最直接方式,推行“订单培养、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中职教育新模式,逐户引导不能升入普通高中的贫困学生就读职业学校,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增强脱贫致富能力,实现“职教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目标。2015年以来,1688名建卡贫困学生通过中职教育直接就业或升入高职院校,中职和高职院校贫困学子就业率分别保持在98%和95%以上。

(作者系中共云阳县委书记)

标签:;  ;  ;  ;  ;  ;  ;  ;  ;  ;  ;  ;  

奋力抒写教育扶贫新篇章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