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执政党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新发展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关于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简称“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新发展。它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加强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一、执政党建设经验的凝炼化
先进性,是我们党的生命之所在,也是党获得执政地位的最基本的依据。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实现了各族人民的解放。历史证明,我们党是中国社会最先进的政治力量。在成为执政党以后,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保持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并且通过不间断的理论探索和具体实践来解决这一重大的历史课题。早在全国胜利的前夕,毛泽东同志就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醒全党,务必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这篇著名报告的核心思想,就是要在执政的条件下继续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在随后展开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基本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在探索加强党的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的理论与途径。其中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留下可资借鉴的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领导全党开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局面。他深刻地总结了我们党领导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及教训,对在执政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观点和主张。他立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着眼于我们党的先进性,提出了要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这是在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史上第一次明确了执政党建设的目标,开创了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新时期。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凝炼地阐明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纲领和任务,深刻地揭示了我们党的先进性的本质特征,系统地概括了党的建设,特别是领导全国政权以来党的自身建设的历史经验。这些经验对于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加强党的建设,继续保持我们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择其要义:
第一,先进的政党必须掌握先进的思想武器。“三个代表”既是主观愿望,更是客观的实践的结果。党的先进性,只能通过实践,特别是实践的结果来检验和证明。这就需要我们既要了解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又要了解在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特殊规律;既要了解具体的国情条件,又要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以正确的思想和理论来指导实践。在当代,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导引着新的生产力、新的生产方式和新的经济形态的出现。劳动生产率有了极大的提高。以科技发展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冷战结束和两极争霸格局的瓦解,激活了国际间各种政治力量的摩擦与争斗。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严重威胁着世界的稳定与和平,加剧了世界范围内的矛盾和冲突。在国内,改革进入了攻坚阶段,发展处于关键时期。在前进的道路上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矛盾,许多新的问题有待解决,许多新的领域有待认识和开拓。在这种急剧变化且又异常复杂的内外环境中,要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体现“三个代表”,实现中华民族的全面振兴,就需要我们党保持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毛泽东同志曾经十分形象地指出,我们的眼力不够,需要借助于马克思主义的望远镜和显微镜以观察世界、认识社会、指导实践。邓小平理论就是当今时代的望远镜和显微镜,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先进思想武器。
我们党历来重视党的思想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当代中国具体实践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当今时代,只有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中国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它成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要在实践中真正体现“三个代表”,就必须高举起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需要坚持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马克思主义,结合中国社会和世界的发展变化与具体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其次,需要自觉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用邓小平理论指导实践的最重要的方向。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毫不动摇地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再次,立足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自觉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唯物主义态度,防止僵化和教条,保持马克思主义的生机与活力。这是我们党始终能够成为“三个代表”的思想保证。
第二,先进的政党必须具有强健的机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和实践的主体。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从根本上说,是最广大人民实践的成果。我们党的先进性,既表现为党通过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路线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前进方向,而且还体现为党是人民群众伟大社会实践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党在领导人民向既定方向前进的过程中显现了“三个代表”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党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保持强健的肌体,发挥组织优势,成为坚强的领导核心。
我们党有六千多万党员,有数百万个基层组织。要发挥这一巨大的组织优势,首先,就必须坚持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通过制度建设保证民主集中制的有效执行,进一步发扬民主,疏通和拓宽党内民主渠道,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全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健全各级党委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更好地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领导干部要模范遵守民主集中制的各项规定,严守纪律,防止个人专断和各自为政的现象,反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行为。全党都要自觉维护中央的权威,在思想上、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一致,保证党的路线和中央决策的有效贯彻执行。其次,要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这是我们党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和体现“三个代表”的关键。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要加快干部制度改革步伐,扩大民主、完善考核、加强监督,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坚决反对和纠正用人方面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把群众公认是坚决执行党的路线、实绩突出、清正廉洁的干部及时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去。再次,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紧紧围绕党的基本路线,着眼于党的中心工作来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用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新问题,改进工作方法、工作作风和活动方式,认真做好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增强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党的基层组织应从各自的特点出发,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职责,努力成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和带领广大群众进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战斗堡垒。
第三,先进的政党必须具有优良的工作作风。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实现“三个代表”的过程,就是党的各级组织通过宣传和组织工作,使人民群众认识自己的根本利益,进而团结起来实现这一利益而不断奋斗的过程。为了推进群众实践的顺利发展,需要我们党不断加强自身的作风建设。其一,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人民满意、人民高兴、人民赞成、人民拥护作为党的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其二,认真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党的各级干部都要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把对上级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统一起来,为人民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其三,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向各族人民群众学习,从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
为了保持我们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必须坚决同一切消极腐败现象做斗争。要把反腐败斗争同纯洁党的组织结合起来,在党内决不允许腐败分子有藏身之地。我们党执政已经五十余年了。在这半个多世纪里,什么时候党的全部工作体现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党的自身建设就健康顺利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就蓬勃发展。什么时候偏离了“三个代表”的要求,党的建设就会出现挫折,社会主义事业也因此而蒙受损失。“三个代表”的论述告诉我们,从根本上看,党的先进性要体现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中,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党的自身建设,必须紧紧围绕这个总目标来思考、部署和展开。
二、执政党建设目标的系统化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新时期党的建设目标,即把我们党建设成为用邓小平理论武装起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能够经受各种风险考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领导全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三个代表”的论述,使这一目标更加具体,也更加系统。这就是要在现代历史条件下,把我们党建设成为有战斗力和创造力的党。
首先,我们党要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还落后于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党必须在一个相当长的不可逾越的历史时期中,领导人民去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现代化。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以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为根本的判断标准,脚踏实地建设社会主义。这就需要我们:
第一,自觉地坚持全面改革。改革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自觉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和环节,来适应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的历史要求。一切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符合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要求或允许的;一切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东西,都是违背人民根本利益的,因而是社会主义所不允许的。只有坚持改革,不断调整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不相适应的方面和环节,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进步。改革是全新的事业,没有现成的模式和经验可以因循,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实践与创造,大胆探索、大胆试验、大胆创新。一切适合于社会化大生产和有利于发展生产力的办法,包括多种所有制成分、多种所有制形式、多种公有制实现形式,都可以探索和试验。
第二,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要自觉地学习和把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其规律。学习和把握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及其规律。21世纪的世界经济将是以知识为主导的经济。知识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和消费将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内容。它所引发的变革将不仅仅局限于经济本身,国家的管理结构、人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等等,也将发生巨大变化。许多国家都在抓紧制定面向新经济的发展战略,以争取科技、产业、经济和综合国力的优势。面对如此态势,我们应该以更大的气魄学习、借鉴和掌握一切于我有利的东西,使我国的改革和建设更加健康与快速的发展。我们党的战斗力和创造力,就表现为党能够领导人民创造先进的社会经济制度与体制,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其次,我们党要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现代化建设需要强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需要在全体人民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之成为凝聚和激励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精神文明建设的着眼点是人的素质与能力的提高。为此就需要:
第一,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全民族的教育科学文化水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现代社会中最具革命性的力量。科学实践和科学知识又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先进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动力。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教育事业是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发挥我国巨大的人力资源的优势,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大批各类专门人才,关系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必须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第二,推动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华民族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深刻地影响着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立足当代中国的现实,用科学的态度批判地继承我们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全民族的自信、自尊与自豪,汲取历史的智慧和经验,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任何先进的文化都不可能离开世界文明的主流而将自己置放于一个封闭的文化圈中。吸收全人类的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博采众长,在全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中繁荣和发展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文化,这也是推动先进文化发展的重要方面。
第三,努力学习和掌握精神文明建设的客观规律。教育、科学与文化的建设有其各自的特殊规律。要取得领导精神文明建设的主动权,就必须努力学习和掌握这些规律。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各种文化的相互影响愈益强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贯彻“双百”方针,努力促进先进文化同先进生产力的紧密结合,满足各族人民多方面、多层次的精神文化需求。坚持改革与创新,探索和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文明和文化建设的制度、体制与具体机制。我们党的战斗力和创造力,就表现为党能够领导各族人民既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又吸收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创造出充盈着时代气息和中国气派的社会主义文化。
再次,我们党要成为领导社会主义的制度文明建设的坚强核心。我们党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党的全部工作,包括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都是为了实现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我们党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同制度文明互为里表。社会主义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包括法治建设在内的各项制度建设要充分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党在领导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稳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
第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执政党的使命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掌握管理国家的权力。要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力和自由。同时,要发展和扩大基层民主,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管理基层和自己的事情。
第二,建设廉洁高效的政府。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企分开,根据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
第三,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和法律,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必须受到人民和法律的监督。要深化改革,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依法行使权力的制约机制。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直接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部门要公开办事制度与办事程序。把党内监督、法律监督和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依法加强对宪法和法律实施的监督,维护法制的统一;依法加强对党和国家方针政策贯 彻过程的监督,保证政令畅通;依法加强对各级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滥用权力,严惩执法犯法、贪赃枉法的行为。社会主义的制度文明,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需要从具体国情出发,有步骤、有秩序地推进。我们党的战斗力和创造力,就表现为党能够领导人民建设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高度概括了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历史地位和历史作用,非常清晰地阐明了执政党建设的目标。始终把握“三个代表”,党就具有强大的战斗力和创造力,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坚强核心与中流砥柱。
三、执政党建设检验标准的具体化
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包括党的自身建设,都必然要接受历史和人民的检验。“三个代表”的论述,为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以及作风与纪律建设确立了一个客观的、具体的,因而也是最具权威性的检验标准。党的各级组织是否发挥了核心领导作用,其工作是否有效?每个共产党员是否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其表现是否合格?都可以用“三个代表”来对照,都可以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建设的实际成果来检验。为了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我们党就需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党的各级组织,要发挥政治优势和组织功能,在市场经济利益格局多样化的条件下,把人民群众组织起来,为共同的事业而奋斗;要发挥党组织的决策功能,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对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作出科学判断和决策;要发挥党组织的服务功能,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增强人民对党的信任和信心,增强党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全体共产党员都要自觉地发挥表率作用,成为学习的模范、团结的模范和本职工作的模范,成为现代化建设的当之无愧的先锋。党的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始终不渝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要确立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任何时候都不动摇;要善于从政治上认识和判断形势,在各种复杂的环境中都能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要自觉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断提高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自觉反对和抵制一切消极腐败现象,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标签: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领导理论论文; 社会改革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历史主义论文; 制度文化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