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大肠息肉的护理配合论文_宁显坤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大肠息肉的护理配合论文_宁显坤

宁显坤

(云南省曲靖市中医医院,云南 曲靖 655000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大肠息肉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的大肠息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2%,此外对照组和实验组中患者满意度平均得分分别为82.4分、97.3分,可见实验组中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MR治疗大肠息肉安全、有效,手术期间进行精心科学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内镜下粘膜切除术;大肠息肉;护理

大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发生于中年后,常见于60岁以上老人,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由于息肉表面易糜烂而导致出血,且有发生癌变的可能,若不及时治疗严重影响患者健康[1]。近年来随着内镜治疗的发展,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因其效果好、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在EMR治疗中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配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的大肠息肉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65.6±3.8)岁,病变部位:直肠22例,乙状结肠8例,横结肠11例,升结肠9例;实验组中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64.7±3.5)岁,病变部位:直肠23例,乙状结肠9例,横结肠10例,升结肠8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症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方法

全部患者均给予内镜下粘膜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术前、术中、术后护理,具体如下:

1.2.1术前护理

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讲解EMR治疗的方法、目的,禁忌症、并发症及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患者在手术前常存在恐惧、害怕等心理,要多向患者介绍成功的典型病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增加其安全感,使患者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并让患者家属签署手术同意书;清理肠道:我院采用术前4 h 口服复方聚乙二醇电解质散口服,禁用甘露醇以免产生氢气而发生肠内气体爆炸;为患者做好血常规、血型、凝血时间等检查,此外准备好氧气、心电监护仪,及去甲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肾上腺素、止血剂等急救药品。

1.2.2术中护理

协助患者采取正确舒适的体位,协助术者插入内镜,进镜时动作要轻,以免损伤肠壁黏膜,操作过程中要做到稳、快、准,与医师的工作距离要适当,以免妨碍医师操作,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出现头晕、恶心、面色苍白、出冷汗或腹部剧痛等低血糖或胃肠牵拉反射反应时,需立即停止治疗,测血压、脉搏,给予吸氧、静脉输液等处理。

1.2.3术后护理

EMR治疗手术创伤小,术后要卧床休息24h,对于创面较大者,需要绝对卧床休息7天左右,同时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给予处理,在2周内减少活动,促进康复;禁食1d,2周内无渣或少渣半流质饮食,忌粗糙刺激性食物,进食清淡宜消化富含营养的食品,要保持大便通畅,为防止大便干结对手术创面造成刺激;适当增加花生油、芝麻油等[2]。

1.2.4并发症护理

术后常见并发症为出血和穿孔,因此要严密观察病人病情变化,做到早发现早处理。出血在术后最多见,大多可在肠镜下成功止血,因此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腹痛、腹胀及大便的颜色、性状的变化。如出现腹痛剧烈、便血、出血量多,伴面色苍白、出冷汗、脉速、血压下降等,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若患者有剧烈腹痛,并有腹部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应考虑穿孔可能,一般先保守治疗,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补液及应用抗生素等治疗。

1.3评定标准

术后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并通过对患者及家属发放满意调查表进行满意度调查,调查表中有10项服务,每项10分,共计100分,患者及家属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服务质量进行打分评定。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对照组中有3例患者出现出血,2例出现穿孔,并发症发生率为10%,实验组中仅有1例患者出现穿孔,并发症发生率为2%,且对照组中患者满意度平均得分82.4分,实验组平均得分97.3分,可见实验组中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大肠息肉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最常见于老年人中。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为外科手术,但因其手术创伤大、时间长、痛苦大、医疗费用高等,患者往往不能承受,而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因其效果好、创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治疗中,由于肠壁较薄,蠕动多,要求操作者技术熟练,严格掌握适应证,以便在治愈病变的同时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在

手术期间对患者进行精心科学护理,严密配合医师完成治疗,术后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连兴.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切除大肠息肉44例分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5:22-23.

[2]王珏,刘邦伦,王江红.无痛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大肠息肉样病变68例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17:2352-2353+2356.

论文作者:宁显坤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5年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8

标签:;  ;  ;  ;  ;  ;  ;  ;  

内镜下粘膜切除术(EMR)治疗大肠息肉的护理配合论文_宁显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