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体安全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优化论文

本体安全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优化论文

本体安全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优化

牟琛

(兰州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 兰州)

摘 要: 吉登斯在构建现代性理论过程中,从社会本体论的前提假设出发,基于信任·焦虑·存在的分析框架,提出关于人的存在焦虑和信任认同的本体安全理论。这一理论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目标、路径、方法三个层面存在关系共性,因而也在上述三个层面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优化提供可能。

关键词: 本体安全;心理健康教育;启示

当前学界对于吉登斯本体安全的研究主要是从现代性研究出发,考察本体安全的基本问题;同时,本体安全这一概念也被广泛运用到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国际政治社会学、国际关系、国家身份认同、非传统安全问题研究等领域。本文基于本体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思考,探讨本体安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启示。

DNN表示两层前向神经网络的匹配函数:DNN(q,x)=tanh(W2·tanh(W1·[q,x]+b1)+b2),([·,·]表示向量拼接,W1,W2,b1和b2是模型参数)。Comp(Q)表示语义组合模型,例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和循环神经网络(RNN),也使用词向量的累加(Add)作为基准模型。基于上述定义的匹配打分模型,使用如式(1)的Ranking-loss进行模型训练。

一 现代社会的反思与本体安全的提出

(一)本体安全的本体假定

关于安全的概念界定,国内外学界迄今仍未统一。对不同的学科门类而言,安全的概念指向存在不同的解读。而吉登斯研究视域下的“安全”带有极强的社会性色彩。正如吉登斯所说,“本体安全感是所有文化中大部分人类活动的基本特征”。[1]从本体安全的产生来看,人的基本生存和活动离不开群体生活这一客观条件。处在群体生活中的个体渴望自我身份的获取和延续。这种对群体性生存的依赖和身份认同的需要催生了本体安全的产生。同时,本体安全的获取,则是通过人与人的互动以及构筑在其上的信任状态影响个体的实践性意识的感知转化而完成。所以,本体安全的产生和获取始终蕴涵本体安全的社会性色彩。这种探究人的本体安全的理论研究把握了最基本的关系认知,并构序了研究的预设语境。

(二)本体安全的逻辑主线

吉登斯所界定的本体安全,主要是沿着信任·焦虑·存在的逻辑主线构序本体安全的理论框架。吉登斯认为,信任主要是指对人和抽象体系的信心,建立于“信仰”之上,这种信仰祛除了忽视或信息之匮乏。[1]所以,信任获取的过程就是实现信息匹配对称的过程,也是消除由于不信任感而产生的焦虑心理进而获取本体安全的过程。克服焦虑或者说把焦虑稳定在可控的范围内和提高个人对社会化自我的认同感,是本体性安全的动态过程。同时,这种信任的稳定性就是吉登斯所认为的获得本体安全的连续性。也即信任的获得过程,从而实现个人的自我承认,即把握连续性基础上的社会性个体存在。换言之,吉登斯以信任为逻辑起点,并依靠对信任关系获取的过程认知,提出焦虑这一动态的稳定性问题,进而将这种稳定性的可靠程度视为本体安全的目标指向。

二 本体安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契合

(一)本体安全大学生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契合

本体安全旨在关注晚期现代性社会中个体的认同困境和信任焦虑问题。从系统角度讲,本体安全是沿着社会系统-微观个体的结构视角,从历时性和共时性两个维度进行考量。一方面,从历时性来讲,传统向现代过渡的变迁张力影响人的焦虑程度始终是本体安全所考量的重要问题;另一方面,从共时性来讲,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加剧现代社会生活遭遇的时空疏离。个体在这种异质化与普适性的碰撞过程中,始终存在自我对惯例以及稳定的考量、把握与适应。所以,吉登斯的本体安全理论始终关注社会化个体以及个体的连续性存在,注重个体的内在焦虑与信任认同的之间的紧张关系。

同时,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存在多元的不同形式;但不可否认,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侧重点则始终注重个体心理变化以及行为特征的微观表现和动态变化。而且,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关键是依靠主体的自我修复和心理优化。尽管存在不同教育主体引导、教育机制联动以及教育方法助推,但心理问题的缓解乃至解决是要依靠心理治疗对象的自我真正健康和自我有效控制。而从具体教育方法来讲,无论是情境教育、课堂讲座教育和心理辅导治疗,在很大程度上,多数存在着实践意识的考量和实践教育的本体特征。因为教育方法和教育形式的导向在于构建教育对象的自我把控和自我能动。所以,本体安全的方法导向与心理健康教育二者之间存在明显的关系集合。这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优化,即宏观机制层和微观策略层的优化,提供可行性的思路。

(二)本体安全大学生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契合

从切入视角来讲,本体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路径上的关系共性。本体安全是从全球化与社会变迁的宏观视角出发,从对现代性社会的考察出发,关注社会个体的微观心理以及个体的连续性存在。自我的身份认同是本体安全的现代性社会的重要特质。吉登斯把握“自我”这一社会个体的存在状态,有效实现社会与个体的结构性结合。正如涂尔干所说,“只有当现代社会兴起——更具体地说只有随着社会分工的进一步优化——分离的个体才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1]总的来讲,本体安全的视角聚焦在现代性社会下个体的存在,把握个体的社会存在状态。

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始终是我国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重要方面。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成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4]相较于2001年教育部提出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等要求,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矛盾的具体方面已发生一定的改变。新时代背景下,95后乃至00后逐步迈入大学校园,高校大学生在认知、情感、思维、价值以及行为等方面的独立、小众、多元的特点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更加复杂化。所以,关注大学生在宏观变迁背景下的个体心理问题,关注时代-心理二层下的特殊变化,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要求。这与本体安全的切入视角或者说研究路径存在一定的关系共性。这一层面的关系认知,有助于有效聚焦心理健康教育所关注的问题症结,即聚焦时空脱域下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新特征、新变化与新策略。

(三)本体安全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契合

从微观方法策略来讲,叙事模式本身包含价值元素。叙事潜在的引导存在核心要义的扩散,影响教育对象的心理认知。在社会变迁加剧的现实背景下,把握中华文明话语叙事的本体传承,是降低“他域”文明负面影响和实现认同深层的价值归位的重要前提。所以,把握话语叙事的核心价值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节点。西方性的心理教育理论与心理教育模式是我国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的时空借鉴。但是,心理健康教育不应排除修养的个体可能,即自我身份认同基础上的连续性存在,可以考虑对中国古代伦理道德教育的借鉴。虽然严格按照心理学的界定标准,中国古代伦理道德修养不属于心理学范畴,但我国古代伦理道德视域下的修养论、人格论有助于高校大学生明确自我的身份认同与现代性下本体精神的重塑,从而有利于自我心理的恢复和稳定。所以,在严格基于心理教育的视角下,把握本土性的话语体系以及明确自我的叙事价值认知,有助于提升本体安全视域下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而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基础部分,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体具有很强的价值导向性。《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3]总的来讲,本体安全在目标导向上,始终关注个体的心理维度,这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导向存在共性的集合。虽然不排除二者在宏观视角上的背景差异,但二者对人这一微观社会个体始终存在心理维度乃至社会维度的关注。这一目标层面上的关系共性为心理健康教育的本体优化提供了整体上的可能。

三 本体安全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优化

(一)警惕现代社会思潮的负面侵蚀影响

从宏观机制层面来讲,构筑主体间性式的实践认同机制,引导大学生逐渐形成正确心理认知,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前提。尽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多模式、多机制、多载体、多模块、多渠道的方法途径,[6]尤其是基于慕课(MOOC)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提倡[7],但当下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实现对自我心理的有效把握。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教育的本源应为自我教育、自我成长,一切外在的努力和措施也都应以此为出发点和落脚点。[8]只有回归到本源才有可能真正找到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实施困境的解决办法,也才有可能由内而外联通和接纳整个外在体系的支持和援助,达到供需平衡、良性互动。[8]所以,构筑以实践性意识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机制,培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教师队伍,提升个体的心理层面的自我优化能力,是引导提升教育对象的风险控制能力、导向优化教育对象的内化认知能力的重要途径。

(二)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认同机制

现代性社会和全球化的发展,使动态变迁的个体面临不确定性所衍生的多元社会思潮的影响。而媒介网络化的发展使信息载体更加多元化、小众化,从而导致以新自由主义为主流的多元意识形态的价值输出更加隐匿和便捷。自十八大、十九大以来,尽管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已成为常态,但大学生仍面临复杂的异质化、多元化思潮影响,导致自我身份认同会受到自我质疑进而加剧自我焦虑。而当这种焦虑心理的负面效应累积突显时,则导致个体在不确定性中寻找虚假性慰藉和依赖。所以,从心理健康教育的侧重目标的角度来讲,教育主体需要引导大学生理解现代社会思潮的理论渊源和学理内容,而不是对现代社会思潮的简单否定,更不是对教育对象以正确心理观进行强制灌输,而是依靠思政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步骤、有侧重、有策略地让大学生有所接触,有所理解以及有所认知。换言之,把握现代社会思潮的历时性与共时性,警惕现代社会思潮对个体心理的负面侵蚀,侧重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

(三)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叙事价值认知

吉登斯认为,在晚期现代性的大背景下,个人之无意义感——那种认为生活未能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东西的感受——正逐渐成为根本性的心理问题。[1]而关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吉登斯则是持消极或者说悲观态度的。因为工具控制体系的压制和影响使得社会个体的“人类孤立的存在状态”[1]更加明显。但是,吉登斯对个体的本体安全始终强调自我的能动性,即自身的反身性。正如吉登斯所说,治疗不仅是应付新焦虑的一种手段,而且是自身之反身性的一种表达。[1]所以,关于本体安全的方法路径从个体的自我能动角度出发,关注个体的内在与实践部分,即通过自我强化、自我与他者的交往强化、自我与社会的互动强化,以缓解、消除变迁所带来的强烈的心理不适感,从而稳定自我身份认同的连续性。

(2)计算网格 ui|i=1,2,…,2d的矢量坐标,记为c0-gi,c0 为SU={u1,u2,…,u2d}中网格的公共顶点,根据各网格的矢量坐标计算网格滑动的方向矢量

提供方格纸或1平方厘米的面积单位,让学生采用摆一摆或画一画的方法探究长方形面积。在用面积单位度量或拼摆长方形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计数面积单位个数方法运用的指导。

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5.00%)显著较对照组(25.00%)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四)注重微观教育层面的个体行为考量

本体安全注重社会个体焦虑程度和自我存在的连续性。而受到外部刺激时,个体的本体安全很容易出现“断层”现象。对于高校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而言,建立联动系统的心理预警机制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面。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制机制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足、专业建设滞后形势发展、个案突出而普遍教育表面化等原因,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出现了责任集中协调困难等问题,亟待有效关注和积极解决。[8]对于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教育而言,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归结为某一部门或系统的具体职责和将心理健康教育看作自上而下的实施性教育,而非自下而上的需求性,偏离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本源。[8]所以,强化“全员育人”的理念,加强顶层规划,建立内外协调、系统协同的多维度观察检测体系和育人体系,特别是构序学生-辅导员-教师-部门-机构主体系统,关注个体层面的行为动向,通过沟通引导、个体辅导、舆情互通和积极治疗等模式增强教育对象的本体性安全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切入视角和方法。

参考文献

[1] 安东尼·吉登斯.夏璐译.现代性与自我认同:晚期现代中的自我与社会[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2016.

[2] 安东尼·吉登斯.田禾译.现代性的后果[M].南京:译林出版社,2011.

[3]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EB/OL]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946/200407/1134.html

[4]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5] 黄会敏,荆世杰.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J].文学教育.2018(26).

[6] 姚本先,陆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 ,2007(02):485-488.

[7] 赵 陵 波 ,陈 明 玮 ,任 志 洪 .基 于 EBP 的“ 慕 课 (MOOC)”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6(04):88-91.

[8] 林淑玉.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中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 ,2017(01):86-90.

[9] 马玲玲.心理健康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究[J].教育现代化 ,2015(09):110-112.

本文引用格式: 牟琛.本体安全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优化[J]. 教育现代化,2019,6(34):120-122.

DOI: 10.16541/j.cnki.2095-8420.2019.34.050

作者简介: 牟琛,男,汉,山东栖霞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人类命运共同体。

标签:;  ;  ;  ;  

本体安全视域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优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