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规范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韩德伟 苏振美

1上海市宝山区吴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940

2吴淞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1900

【摘要】:目的观察对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用社区规范化干预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特将本社区12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照患者本人的治疗意愿平均分为规范治疗组与非规范治疗组,每组各有患者63例;非规范治疗组患者仅依照医嘱用药、社区医生定期电话提醒患者复查。规范化治疗组患者采用规范化治疗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再住院率、持续用药时间、患者死亡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未死亡,死亡率为0%,规范治疗组持续用药时间及再住院率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非规范治疗组,差异明显P<0.05;规范治疗组满意度为93.65%。非规范治疗组满意度为79.36%,在满意度方面规范治疗组具有明显的优势。结论社区规范化治疗能有效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同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及持续用药时间,社区规范化治疗可广泛推行。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持续用药时间;社区规范化治疗;治疗效果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常见临床症状为:乏力、呼吸不畅等。治疗心衰不仅需要对症治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还需要通过延缓和防止心肌重构的发展来维持患者的生命,减少患者的再次住院几率【1】。我院为从根本上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提升患者的生活治疗及满意度,特将本社区经超声心动图诊断为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运用不同的治疗方式进行干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本社区2015年9月~2017年3月患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126例,126例患者经超声心动图检查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126例患者按照本人的治疗意愿被分为规范化治疗组及非规范化治疗组,规范化治疗组共有患者63例,其中男性患者36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为(63.6±3.4)岁,非规范化治疗组共有患者63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28例,年龄(47~76)岁,平均年龄为(62.5±5.0)岁,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较小,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对非规范治疗组63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非规范社区治疗方式,63例患者在出院后,凭医嘱自行坚持用药、行自我监控管理,社区医生仅在患者邻近复查日期时用电话提示患者要准时去医院复查。规范组63例患者行社区规范化治疗干预,其干预方式如下:(1)健康知识宣教:社区医护人员需要定期召集规范治疗组的63例患者,对其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宣教的内容包括:关于慢性心衰的医疗常识、如果对病情进行自我观察、日常护理、及饮食要求等。要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对自己的病情有基本的认识,并懂得日常自我管理的方式。社区的护理人员每月月末举行健康知识问答,让患者能与专家直面交流。(2)用药监督:社区护理人员要叮嘱患者要足量服用药物,不得中途自行间断,定期复诊,社区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治疗药物稍作调整。(3)饮食监督:社区医生可为慢性心衰患者定制食谱,控制患者每日盐分的摄取量,尤其是患者在有水肿症状时。嘱咐心衰患者一定要少实多餐,多食用多纤维食物如:茭白、豆芽、柠檬等。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治疗方式干预后再住院率、持续用药时间、患者死亡率及满意度情况。满意度由我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或者,满分100分,患者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2】.非常满意:分数≥85分,基本满意:分数84~60分,不满意:分数≤60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死亡率再住院率及持续用药时间情况

两组患者均未死亡,死亡率为0%;规范化治疗组63例患者再住院率为15.87%,持续用药时间平均为(265.5±36.4)d,非规范化治疗组63例患者再住院率为39.68%,持续用药时间平均为(104±21.2)d;规范化治疗组在住院率及持续用药时间均明显优于非规范治疗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两组患者在住院率及持续用药时间比较表

3 讨论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一种进行性的病变,如不进行有效控制,会加快心力衰竭的速度【3】。慢性心力衰竭就是因为心脏疾病发展到一定的阶段然后所导致的一种病症。经常能见的病因有风湿性心脏病、高血压、缺血性心脏病等等。在临床上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主要会有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疲劳、失眠等症状。慢性心力衰竭在任何的年龄上都有可能发生,一般都可以控制病症,但是却会经常的发作,患有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有一部分能够痊愈。据本次临床观察结果显示:规范治疗组持续用药时间及再住院率等观察指标均明显优非规范治疗组,差异明显P<0.05。社区规范治疗需要社区医生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及健康宣教。

综上所述,社区规范化治疗能有效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再住院率,同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及持续用药时间,社区规范化治疗可广泛推行。

【参考文献】:

[1]孙良.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社区规范化综合治疗效果[J]. 心理医生, 2016, 22(5):40-41.

[2]李巨元, 周有华, 谢华健,等. 中心医院指导下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社区管理模式效果探讨[J]. 临床荟萃, 2015, 30(7):762-764.

[3]冯子宇, 姜毅明. 分析老年慢性心力衰竭采取社区综合性干预的治疗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5(7):1344-1345.

论文作者:韩德伟 苏振美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  ;  ;  ;  ;  ;  ;  ;  

社区规范化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论文_韩德伟 苏振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