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成为合伙人?_合伙人制度论文

谁能成为合伙人?_合伙人制度论文

谁能成为合伙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谁能论文,合伙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由于合伙人可以获得货币性收益和控制权收益,绝大多数CPA都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坐到这个位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CPA都适合做合伙人,只有那些具备合伙人素质的CPA才应该成为合伙人。因此用什么样的机制选出合格的合伙人是事务所治理首先要解决的问题。CPA可以分为三类:

(1)是具备合伙人素质又愿意提供大量承担责任的财产;

(2)是具备合伙人素质愿意提供承担责任的财产但暂时没有个人财富;

(3)不愿意提供承担责任的财产。

谁成为合伙人取决于合伙人素质,但并不一定具备合伙人素质就一定能够成为合伙人,合伙人选择还依赖于社会公众,因为他们“生产”的审计报告需要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可。如果社会公众很容易知道谁具备合伙人素质问题就会很简单,遗憾的是社会公众并不知道哪些人具备合伙人素质,因此他总是会带着怀疑的眼光看待这家事务所合伙人的素质和他们“生产”的审计报告质量。是以那些成为合伙人的人需要提供信息说服社会公众相信他们是具备合伙人素质的,但是社会公众的分散性分布导致合伙人素质信息披露的成本是极其昂贵的,并且部分合伙人素质的信息无法披露,因此只能通过其他方式传递合伙人素质的信号。

什么样的信号即能传递合伙人素质有最经济呢?合伙人用于承担责任的财产是一个信号。在社会公众看来,一个敢于拿出大量个人财产承担责任的CPA具有合伙人素质,应该成为合伙人;那些不愿意拿出个人财产承担责任的人不具备合伙人素质,只能成为普通成员。因为有大量财产承担责任,一旦出现差错,不但得不到回报,还将赔掉自己的财产,他会更加小心谨慎;然而那些不愿拿出自己财产承担责任的人,即使出现差错被发现,他也无所谓,因为他也不要承担任何责任,相反要是没有被发现,他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因此他敢于去碰一碰运气。尽管合伙人素质也许独立于CPA的承担责任的财产,但是对于社会公众来说,从承担责任财产的多寡看合伙人的素质有理性的,在他们的眼里,合伙人首先应该从那些愿意拿出大量财富承担责任的人中挑选,也就是选择第一类CPA。

第二类CPA尽管具备合伙人素质,假冒具备合伙人素质是很低的,然而识别其是否真正具备合伙人素质的成本太高,因此社会公众只能假定这类人不具备成为合伙人的条件,除非他能够通过其他方式传递合伙人素质的信号,或者等到他积累一定财富后。

第三类CPA也不可能成为合伙人,事实上,他会心甘情愿做个普通成员,不在其位,不谋其职,不冒其险,因为合伙人并不是那么好做的,需要冒极大的风险,做的不好,可能倾家荡产。

我们用上面的理论分析下面的两个问题。

(1)为什么中国会计师事务所承担责任的财产并不多,甚至承担责任的财产还出现萎缩的现象呢?这是中国没有要求披露事务所承担责任的财产导致的,结果事务所承担责任的财产成了私人信息,社会公众并不知道,因此承担责任的财产与合伙人素质、审计报告质量没有建立起关联来,然而上市公司审计报告由事务所出具又是法定的,于是事务所更愿意“搞定”上市公司而不是取悦于社会公众,为了规避风险,纷纷将承担责任的财产缩减。要摆脱这一困境,需要对事务所承担责任的财产进行披露。如果是合伙制事务所需要披露全部合伙人的个人财产,如果是有限责任制事务所需要披露注册资本金。

(2)为什么普通成员对合伙人存在抵触情绪呢?这是由于中国事务所实行审批制造成的,由于历史原因使一些并不一定具备合伙人素质的人成为了合伙人,那些具备合伙人素质又有相当承担责任财产的CPA没有机会成为合伙人,因而使他们产生不满情绪。因此,要消除这种不满情绪,需要改革事务所审批制度,使每个CPA都有成为合伙人的机会。

标签:;  

谁能成为合伙人?_合伙人制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