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人民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2
【摘 要】目的:对于降低脑出血患者手术后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通过早期活动的治疗方式,探讨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经过脑外科脑出血手术后的患者,并进行随机的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45例患者。对照组的患者实施常规形式的手术后的治疗以及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的治疗以及护理方式基础上实施早期活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6h血压和心率变化以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在术后6h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医院(P<0.05),试验组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7.15%明显低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医院(P<0.05)。结论:运用早期活动的方式可以有效的降低脑出血患者在手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现象,减少了由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而对患者造成的痛苦,具有较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值得被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早期活动;脑出血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LEDVT)是一种在进行脑出血手术后常发生的并发症,如果发生了下肢深静脉血栓,就会导致患者下肢运动发生障碍[1]。而且伴有较多形式的病情,通常都比较复杂,在血栓发生脱落后,就会在血液的循环和中跟随其一起流动。这样就直接造成脑出血患者的肝和肾以及肺部位形成血栓阻塞,一旦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就会致使残疾,情况更加严重的患者甚至会猝死[2]。所以,在对脑出血患者手术后进行良好的护理工作对于患者降低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将早期活动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术后的护理中,并对获得的效果进行了观察。所得出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6月-2018年2月入院的治疗的患有脑出血患者90例。其中男性患者50例,女性40例,平均年龄在42岁-80岁之间。其中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6例,外伤性脑出血患者54例,并且90例患者都已经接受过开颅血肿清除手术。将90例患者进行随机的分成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各45例,并且两组患者有关基线资料没有明显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手术后的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患者都要求根据医生的要求进行脱水、止血以及抗感染和营养细胞的治疗,以及平卧、头向一侧偏等较常规的术后护理工作。同时,仅给予试验组的患者早期的活动护理。将患者的小腿摆置成与床面大概25度角左右并悬空的状态,可以用枕头垫在患者的脚后跟的部位。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按摩患者的肌肉,按照由远至近的肢体方向,按摩患者的股二头肌、腓肠肌以及股四头肌和臀大肌等部位,按摩的时间要控制在5分钟以上。然后对患者两侧的足踝进行适当的活动,将踝关节主动背屈运动,分别地向内和向外进行翻转,每分钟重复20次左右,并以20次为一次活动。接下来做膝关节的伸屈活动,并重复伸屈30次,每次也是在20次左右。在患者消失了麻痹效果后,护理人员将其做翻身,每隔两个小时做一次翻身。患者在运动之前应该进行深呼吸的运动,以及做些必要的股二头肌和股四头肌、臀大肌等的收缩活动。如果在此过程中还有的患者不清醒就要连续的进行深呼吸之前的活动,如果有了清醒的意识在做收缩肌肉的相关运动。
每天要在有经验的护士指导下保证进行至少5次的上述运动,时间段在早晨、上午和下午以及晚上睡觉以前。
1.3观察指标
在患者接受完手术后的6小时内,对其血压以及心率进行测量,并利用彩色超声多普勒仪进行对手术一星期以后的股静脉血测量股静脉血流峰速度以及平均速度,对测量的结果进行分析。
1.4统计学分析
本组研究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平均数( )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接受手术后的6小时血压以及心率对比情况
试验组患者在术后6h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医院(P<0.05),详见表1。
3讨论
LEDVT主要是由于下肢深静脉血栓造成致血运发生阻碍,导致出现患病肢体发生疼痛及肿胀的一系列并发症状,严重患者甚至会终生卧床,同时也是一种脑出血患者手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4]。脑外科脑出血患者再进行手术后,会导致下肢运动不够灵活,并且加大血液的粘稠程度,就会造成形成下肢静脉血栓的情况[5]。
本研究在脑出血患者手术后实施早期活动干预能够有效的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状况,减少由于形成血栓而对患者造成痛苦的现象。由于下肢静脉具有较多的静脉窦,而内部额的血流是依据腿部肌肉的正常收缩才能进行向心回流工作,如果做一些下肢抬高的运动,就会帮助静脉的正常回流。通过更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平均每分钟进行不低于30圈的旋踝速度运动,就会是平均的血流速更加快[6]。尤为要护理人员注意的是,在做早期的按摩中,不能太过用力。应该轻轻的对肌肉挤压,帮助肌肉收缩,进而使血液能够正常的回流,避免形成血栓。
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在术后6h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医院(P<0.05),试验组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7.15%明显低于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医院(P<0.05)。
综上所述,为脑出血患者实施早期的运动,能够帮助患者降低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现象,并且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康复,有助于患者的有效治疗使其提前出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意义,值得被大力的推广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宋安秀,李学莉. 早期活动对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J]. 血栓与止血学,2017(5):873-874.
[2]贾杨. 早期活动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23):79-81.
[3]夏红霞,张春芳. 早期活动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研究[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5(3Z):343-343.
[4]蒋小兵,王金萍. 早期活动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13):83-84.
[5]柳英. 早期活动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分析[J]. 医药前沿,2016,6(21):321-322.
[6]李青凤. 早期活动在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1):152-152.
论文作者:黄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患者论文; 下肢论文; 脑出血论文; 术后论文; 静脉论文; 手术后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8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