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宝楠
天津市环湖医院 300350
摘要:探讨医院门诊护理中PICC专科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16年10月-2017年8月,实施PICC专科护理前,我院PICC带管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择选2017年9月-2018年5月,实施PICC专科护理后,我院PICC带管患者91例,作为观察组。对PICC专科护理的价值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及其治疗依从性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改善效果均显著(P<0.05)。结论:PICC专科护理实施于医院门诊护理中,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治疗依从性的提升,意义非凡,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关键词:医院;专科护理;PICC
近年来,随着科研的不断深入,部分学者在实验研究中指出[1],将PICC专科护理实施于医院门诊护理中,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治疗依从性的提升,意义非凡。鉴于此,本文中,笔者特择选2016年10月-2018年5月,实施PICC专科护理前、后,我院PICC带管患者181例,作为研究主体,就医院门诊护理中PICC专科护理应用价值展开探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选2016年10月-2017年8,实施PICC专科护理前,我院PICC带管患者90例,作为对照组。择选2017年9月-2018年5月,实施PICC专科护理后,我院PICC带管患者91例,作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37-63岁,平均(50.14±0.39)岁;观察组中男55例、女36例,年龄38-62岁,平均年龄(50.13±0.41)岁。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1.0完成入选患者基本数据资料的比对,结果显示,组间数据比对差异性不明显(P>0.05),符合实验分组的比较标准。
1.2方法
将常规护理实施于对照组,具体涵盖以下几方面:基础护理、用药指导、饮食干预、环境护理等[2]。将静疗专科护理实施于观察组。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及其治疗依从性指标展开评估。
1.4评价标准
依从性评判依据:优:患者态度积极良好,配合度高,治疗过程中未出现意外事件和明显障碍;良:患者态度积极良好,有轻度拒绝表现,但予以耐心劝说后可积极配合。差:患者态度较差,拒绝表现明显,予以耐心劝说无效。优良率=(1-差的例数/n)*100%[3]。
1.5统计学处理
借助SPSS21.0完成纳入实验研究数据的比对,计数资料采用的表述方式为“%”,检验方式为“X2”,设定P<0.05,为统计学差异成立的必要条件。
2结果
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及其治疗依从性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改善效果均显著(P<0.05),详细数据资料如表1记载所示。
3讨论
PICC是一种较为成熟的静脉输液技术,在医院门诊已经被广泛应用,该方法使用后,大大的减少了患者因反复进行静脉穿刺所产生的痛苦,为病人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静脉通路。但是,该方法在使用过程中若维护方法欠缺,势必会诱发较多的并发症。而将PICC专科护理应用于其临床护理中,收效显著。
PICC专科护理具体涵盖以下几点:(1)PICC置管前高危因素评估。对患者进行置管前,应对既往病史、实际病情及基本资料、身体状况和外周血管条件充分评估。对评估结果存在异常者,应予以针对性治疗,待结果正常后,再进行置管。(2)PICC导管的选择。据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声明显示,聚氨酯、硅胶材质的导管相比较氯乙烯和聚乙烯材质的导管而言,可有效的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同时,直径较小的导管,相比较直径较大的导管而言并发症出现的概率明显较低,因此,在导管选择的过程中,应在满足治疗需要的前提下,尽量选择直径较小的导管。(3)提高PICC置管技术。在对患者进行置管的过程中,应该使有PICC置管资格的护士完成对患者的置管,在置管的过程中,应该严格的掌握PICC置管的禁忌以及适应症,尽最大可能做到一次成功,避免因反复进行送管,对患者的静脉内膜产生损伤。(4)PICC导管的维护。首先,置管后,应使用弹力绷带加压24小时,在此期间对松紧度适当调整,并穿宽松衣物,同时对患者末梢循环情况密切观察,在置管后一周时间,对患者上臂围每天测量。其次,指导患者进行置管后的肢体功能锻炼,置管的一侧肢体,避免提拉重物,以及过度旋转和外展,以防止导管跟随患者肢体运动对血管内膜产生刺激,指导患者做握拳、松拳和手指运动,以加快静脉血回流。(5)对患者置管侧肢体肿胀、疼痛以及皮温升高和皮肤颜色变化情况密切观察,若患者主观出现置管侧的肢体、肩部以及腋窝发生酸痛、肿胀,则应该对其给予高度重视[4]。
本文中的试验研究结果充分阐明,观察组在并发症发生率及其治疗依从性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改善效果均显著(P<0.05)。分析上文中笔者研究所得到的数据结果可以看出,PICC专科护理实施于医院门诊护理中,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治疗依从性的提升,意义非凡,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任丽霞,李艳萍,秦燕,等. PICC专科护理在基层医院门诊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研究,2014,28(3):355-356.
[2]肖淑宁,伍佳雯,陈永娟,等. PICC延续护理模式在基层医院的应用研究[J]. 护理管理杂志,2017,17(8):551-552.
[3]吴雷娣. 医院开展PICC护理专科门诊的实践[J]. 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34(15):186-187.
[4]黄丽芳,鲁林花,张企英. 舒适护理在PICC专科门诊中的应用[J]. 中国乡村医药,2016,23(7):83-84.
论文作者:陈宝楠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7
标签:患者论文; 专科论文; 导管论文; 并发症论文; 发生率论文; 医院门诊论文; 比对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7月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