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观念 加强领导 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关于太原市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基本情况的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太原市论文,组织建设论文,基本情况论文,加强领导论文,基层党组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加强对“三个代表”学习教育活动的指导,去年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我们组织市委学教办和市直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深入各县(市、区)对太原市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村民自治组织的建设情况和工作运行状况进行了调查。
一、现状评估
总的看,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建设,发展是健康的,运行是良好的,多数是好的和比较好的,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两委”班子不健全,优秀村干部后继乏人。
据这次调查,在农村第二批学教活动开始之前,全市有19个村没有单独设立支部,8个村支部没有选出书记,146个支部只有书记没有委员。这些支部班子不健全的村占到全市农村总数的13.2%。从第五届村民委员会班子换届到现在,仍然有40个村的自治组织没有换届或换不成届;在已换届的村,没有村委会主任的有32个,有主任没有委员的有200个。村委会班子不健全的村占到全市自治村总数的21.2%。目前年龄超过60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有88个,村委会主任有29个,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村党支部书记261个,村委会主任260个。全市农村“两委”主要领导素质不高的村约占全市农村总数的1/4。
(二)“两委”关系不协调,班子不团结,主要干部闹矛盾。
主要表现有三种:一是党支部领导一切,村里的大事小事由党支部承办,有的甚至由党支部书记一人独断,村民自治变成了“自流”,村民委员会形同虚设,不能发挥作用。目前全市这样的村有25个。二是“一切权力归村委”,一些村委会干部既不接受村党支部的领导和监督,也不接受乡(镇、辖村街道办事处)政府的指导,使村党支部的核心领导作用不能发挥,党支部被架空。目前全市这样的村有16个。三是“两委”之间各行其是,互不买账。个别村甚至出现了村委会主任不给党支部书记发补贴,而党支部书记不发展村委会主任入党的现象。目前全市这样的村有91个。据统计,全市农村“两委”关系严重不协调的占到农村总数的10.3%。
(三)“两委”班子凝聚力不强,村民对村干部的信任度不高。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在一些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矿产资源贫乏的山老区农村,农民光靠种地不能稳定脱贫,同时又苦于致富无门,青壮年多数外出打工,留在村里的多数是老弱病残,很少有人争着当干部。一些村干部除了“催款”(指收缴、统筹、提留)、“割肚子”(指计划生育),再没别的事可做,根本谈不上带领村民增加收入,脱贫致富奔小康。其二是有的村决策失误,所办企业破产,集体积累耗尽,还欠下外债;有的村把占地款分光吃尽,钱也花了,地也没了;有些村干部以权谋私,多占多贪。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一些村“两委”班子和村干部威信扫地,名声败坏,有的造成干部关系紧张,形成集体上访,破坏了农村稳定。
二、原因分析
(一)一些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不适应。
在农村推行村民自治,是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而我们的一些干部依然用旧观念、旧思想去看待新事物,从而导致了认识上的偏差。比如,一些县直部门的领导认为,“农民素质低,推行村民自治为时过早,不符合村情”;一些乡级干部认为,“把乡政府对村委会的领导关系变为指导关系,使乡政府失去了制约手段,不好开展工作”;一些村党支部书记认为,“村民自治,村委管事,削弱了党在农村的领导”;一些村委会主任认为,“主任是全体村民选的,书记是党员选的,村民比党员多十几倍,当然是主任说了算”;还有一些村干部和党员认为,“现在的村民是谁有钱听谁的,主任有财权,就听主任的,谁还再去理会党支部”等等。这是造成一些村“两委”关系不协调,村干部不团结、闹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适应。
这次调查统计,目前全市村集体可支配资金在万元以下的村有750个,占到农村总数的58.5%,其中基本上没有可支配资金的村296个,占23.1%;村干部年补贴不足千元的村424个,占总数的33.1%;村干部补贴兑不了现的村408个,占31.8%。有的村干部手中没有可支配资金,什么事也不好办,什么事也难办成;有的村干部辛辛苦苦干一年,到年底得不到应得报酬,这样的干部谁也不愿意当。这次调查中,那些有书记没委员、有主任没委员、构不成班子的村,多数是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没钱办事的村。
(三)农村现行的一些决策、管理、监督制度不适应。
这次调查中有不少同志反映,目前关于村级组织建设和决策、管理、监督制度订得不少,村规民约甚至每户或每个选民人手一本,有的还制成版面,在会议室或活动室挂得满满的,但是执行得并不好。主要原因是那些制度和村规民约,有的是少数人起草的,没有经过党员大会或村民大会讨论通过,有的甚至“两委”班子成员都不知道,所以没人理会;有的是内容过多,程序太复杂,不切合实际,可操作性不强;有的是互相矛盾,无所适从;有的是内容过时,不符合党的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还有的缺乏制约措施,有人不执行也无可奈何。
三、对策建议
(一)强化农村党员和干部教育,加大培训力度。
首先,教育的对象要扩大范围,除了“两委”委员和党员,还应包括入党积极分子和农村后备干部,否则,选拔优秀村干部就会后继乏人。据这次调查,目前全市农村党员平均年龄超过55岁的村97个,党员不足3人不能设党支部的村20个,党员人数少不能设支委的村146个。对这些村,尤其要重视入党积极分子和后备干部的培养。第二,教育的内容要有针对性,要适应农村党员和干部的迫切需要,特别要重视领导素质和领导能力的培养。第三,教育的形式要灵活多样,重点是抓好集中培训。第四,培训的时机要及时,特别是对新选出的村“两委”班子成员,一定要在培训合格之后才能上岗。第五,培训经费一定要落实。按照上级有关文件规定列入财政预算,及时拨付,实行专款专用。
(二)健全和完善农村“三大制度”,规范和细化决策程序。
“学习制度”、“领导制度”、“监督制度”是村级领导班子的“三大制度”,是实施正确领导的重要保证。
首先,要建立中心组学习制度。中心组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两委”班子成员和村青、妇、武组织的领导为成员,每半月一次集中封闭式学习,时间不少于半天。乡级包村领导或支部工作指导员要帮助中心组制订学习计划,对中心组学习实施“检查、督促、指导”并予以监督,对不遵守学习制度的成员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要把村干部的学习纳入考核内容,对遵守学习纪律,学习成绩优秀,并能在工作中运用的,要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也可以把学习考核结果与村干部补贴挂钩,调动其积极性。第二,要健全村级组织议事制度。据这次调查,凡是村级党组织会议议事制度或“两委”联席会议议事制度健全的村,“两委”关系都比较融洽,都没有个人独断的问题。我们还发现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人兼的村,多数建立有“两委”联席会议议事制度,在全市174个书记、主任一人兼的村中,目前尚未发现有“两委”关系不协调的或干群矛盾紧张的村,可见一人兼的做法可以提倡,因为其便于协调,减少矛盾还可以减轻农民负担。但必须强化监督,健全议事和决策制度。第三,班子成员民主生活会制度和政务公开制度,是两个非常重要的监督制度,一个为党内监督或内部监督,一个为群众监督或社会监督,二者缺一不可。据调查,我市农村“两委”班子成员多年来多数不召开民主生活会,不过组织生活,有的召开了,质量也不高,基本上不能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这次村级学教活动中,先行一步的试点单位有一条共同的经验,就是召开民主生活会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一要明确主题,二要准备好发言提纲,三要广泛交心谈心。财务公开制度,也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对农村现行的其它制度,要按照少而管用的原则进行一次彻底清理,该废止的废止,该完善的完善,下大决心改变多而繁、杂而无效的状况。
(三)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改革不适应的经济体制。
发展农村经济,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是党在农村的工作重点,也是村级“两委”班子最重要的工作任务。针对这一主题,调研中提出了如下建议:
第一,建议走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四条路子。一是走资源开发路子。在集体经济较薄弱的村,以村集体和农户股份合作开发的形式,发展投资少、见效快的项目。在集体经济比较雄厚的村,由村集体组织开发技术含量高、规模比较大的项目,如土特产品精度加工企业等,把农村拥有的资源优势转化为商品优势;二是走盘活资产路子。对集体所有的房屋、企业、场地等资产,实行租赁经营、参股经营、有偿转让。对现有村办集体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改造,使其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经营实体,减少投资风险,并形成规模经营;三是走服务创收路子。由集体组织对农户产前产后低偿服务,把经营与服务结合起来,以服务促经营,以经营养服务,增强自我积累能力;四是走扶持发展路子。抓住扶贫攻坚的机遇,把扶贫资金投向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吸引外部资金,开发本地资源,壮大集体经济。
第二,建议在村干部的选用上实现“五个转变”。一是在选人的标准上,由“老实听话、工作稳当”转变到“能力高、本领强,能带领村民致富”上来;二是在选人的范围上,由“党员和在职干部的小圈子中”转变到“多层次、多渠道的大视野中”来;三是在选人的方式上由“委派、等额选举”转变到“公推直选”、“公平竞争”上来;四是在干部的使用上由“平稳过渡、易职安排”转变到“能者上、庸者下”上来;五是在班子结构上由“只注重个体素质、整齐化一”转变到“年龄结构、知识结构、业务专长合理搭配”上来。
第三,建议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大理财力度,试行两种办法。一个是建立村民理财小组,在村委会主任审批开支条据之前,先由村民选出的理财小组集体审议;二是实行“村账乡审”,对村里的财务,经乡级农经站审查后,再做账务处理。这两种方法,有些乡、镇、村已在试行,效果不错,有待完善。
第四,建议加快实施农村税费改革,将农村干部的工作补贴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村干部合理收益,彻底解决村干部报酬不兑现的问题,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