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裕县人民医院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299
【摘要】目的 观察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口腔颌面患者8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4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坚强内固定系统进行矫治,观察组采用金属内固定系统进行矫治,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平均疗程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疗程(3.18±0.24)个月,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67±0.7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属内固定系统矫正治疗口腔颌面患者,可有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内固定系统;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临床效果
from January 2017 to December 2017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rigid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tal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the clinical effects, average course of treatment and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35 %,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 67.44 % ),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05 ). The average cours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 3.18 0.24 ) months,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shor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4.67 0.76 ) months,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05 ).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33 %,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 23.26 % ),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 p < 0.05 ).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oral and maxillofacial patients with metal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atients, shorten the treatment time and reduce the adverse reactions, 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 keywords: ] internal fixation system; Oral and maxillofacial surgery; Clinical effect
口腔颌面外科是口腔医学中与口腔内科中的常见组成部分,常用的治疗方式有唇裂修复术、颌面部神经纤维瘤切除术、涎腺瘘修补管吻合术、腭裂修复术、鼻唇畸形矫治术、颧弓骨折复位术、牙外伤结扎颌间固定术等[1]。口腔颌面骨折是最为常见的需要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口腔疾病,患者面部形态因为颌面骨折而改变,继而导致咀嚼功能丧失,必须及时予以治疗。通过对我院收治的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患者采用金属内固定系统矫正治疗,并将患者的临床效果与同期采用传统坚强内固定系统进行矫治的患者进行比较,临床效果较满意,现做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口腔颌面患者86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34例,年龄13-74岁,平均年龄(38.9±7.1)岁;38例交通意外伤,28例高空坠落伤,20例其他伤;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确诊后均行颌面骨骨折内固定术治疗:术前运用数字化X线摄片系统或CT摄片系统,明确颌面骨折基本信息,包括:骨折部位、骨折线走向等;局麻,或气管插管全麻,根据患部创口做一手术切口,充分线路骨折端及骨折线两端骨面,清除嵌入的软组织,使用复位手法使之对位,X线或CT下显示复位满意后,即可使用内固定系统。对照组采用坚强内固定系统治疗:美国奥尔特劳伦茨公司生产,钛质接骨螺钉系统直径分别为1.5mm、2.0mm;观察组采用可吸收内固定系统治疗,由芬兰百优公司生产,内固定系统植入后,前5个月的抗弯曲强度可达200MPa,抗剪切强度可达100MPa。两组手术治疗后,随访3至18个月,观察复位固定情况。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临床效果、平均疗程和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疗效标准 (1)优:复位、固定情况良好,患者咬合关系恢复正常,Ⅰ期创口愈合,无不良反应;(2)良:复位、固定效果较好,创口愈合延迟,伴有炎性症状但未化脓;(3)差:复位、固定情况不佳,Ⅱ期创口愈合,出现不良反应,需切开引流,患者咬合关系未恢复正常,出现面部不对称现象。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当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效果比较 如表1所示,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两组平均疗程比较 观察组平均疗程(3.18±0.24)个月,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67±0.7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如表2所示,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讨论
口腔颌面外科的主要研究牙、牙槽骨、唇等口腔期间、颌面诸骨、颞下颌关节等相关疾病的防治知识,手术是基础的治疗方式。口腔颌面骨折作为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疾病,是临床口腔颌面外科医学研究的主要内容,随着口腔医学技术的发展,其中应用的材料不断更新,可吸收降解材料逐步取代了金属物[2]。坚强内固定系统,由于金属材料不可长时间滞留在患者体内,因此需要再次手术将之取出,增加了治疗成本,而且术后感染风险大。有研究显示[3]采用可吸收内固定系统,有自身增强聚乙交酯、自身增强聚丙交酯等材料构成,可吸收降解,且与人体组织有较好的相容性,而且可塑性高,能够与患者颌骨形态贴合,同时还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复位固定效果比较好。本研究也证实,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5.3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67.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疗程(3.18±0.24)个月,显著短于对照组的(4.67±0.7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3.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金属内固定系统矫正治疗口腔颌面患者,可有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缩短治疗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特拉古丽.特力瓦里地口腔牙周组织病患者患病率与治疗意识调查[J].中国健康月刊,2011,30(10):382.
[2]郭海旺.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探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03(11):127.
[3]沈先红.内固定系统在口腔颌面外科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08(33):130-131.
论文作者:战立学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年5卷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口腔论文; 统计学论文; 系统论文; 患者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年5卷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