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探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探析论文,经济发展论文,差距论文,民族地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民族地区与全国的经济差距越拉越大,这是十分不正常的,如果这个问题得不到重视和尽快解决,就会使我国经济难以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国家也不可能长治久安,改革开放的成就就可能前功尽弃。本文旨在探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原因和如何看待这个问题,以及解决的途径。
一、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状况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共有56个民族,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中西部地区。1993年,民族自治地方总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土地面积占全国的64.3%,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8.5%谈水面积占全国的24.5%,草原面积占全国的75%,森林面积占全国的43.9%,森林覆盖率占领全国的70.9%,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55.9%,水力资源蕴藏量是44568 万千瓦。民族地区是我国资源最富集的地方,全国大部分资源都集中在那里,没有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也就没有全国的繁荣富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经济获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5年预计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任务可提前完成,但同时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全国的差距却越来越大。现在全国有7000万人仍未解决温饱问题,大部分集中在民族地区,在本世纪末,相当一部分民族地区难以解决温饱问题。现在,我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最突出的矛盾之一就是经济发展差距越拉越大。
在解放初期,1952年,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口是全国的6%左右, 钢铁产量0.90万吨,占全国的4.66%;原煤产量178万吨,占全国的2.6%;原油产量5.2万吨,占全国的11.8%;发电量8100万千瓦小时, 占全国的1.1%;木材产量233万立方米,占全国的19.9 %; 纱(混合数)483吨,占全国的7.3%;布(混合数)3500万米,占全国的9.1 %;粮食产量1581.5万吨,占全国的9.6%;棉花3.14万吨,占全国的2.4%;油料21.47万吨,占全国的5.1%。从以上数字来看,民族地区除了原油、木材、纱、布产量超过人口比重外,大多数经济指标均小于人口的比重。
解放后,国家对民族地区投入了巨额的资金、物资和大量的人才、技术,广大的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获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生产力和人民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取得了许多零的突破,民族相对集中的内蒙古、广西、云南、贵州、青海、新疆、宁夏、西藏,八省区大多数地区已建立起了门类齐全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大大小小的新兴城市;基础设施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并得到不断的完善;教育、文化、卫生事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公路、铁路等许多经济指标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但由于民族地区基数小、面积大、底子薄、人口增长快等原因,人均拥有量却不大,大多数指标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1993年,民放自治地方的总人口是15776万人,占全国的比重是13.3%;工业总产值达到了2757.4亿元,占全国的5.2%; 钢产量达到了489.4万吨,占全国的5.5%;原煤产量达到了14157万吨,占全国的12.4%;原油产量达到1637万吨,全国的11.3%;发电量达到992.1 亿千瓦小时,占全国的12.2%;木材产量达到2008万立方米,占全国的30.3%;铁路通车里程30.8万公里,占全国的26.9%;公路30.8万公里,占全国的28.4%;社会商品零售总额1057.4亿元,占全国的7.8%; 各级学校数11.1万所,占全国的11.4%;各级学校在校专任教师132.4 万人,占全国的12.2%;各级在校学生2511.1万人,占全国的11.9%;医院数10389个,占全国的17.1、医院床位数38万张,占全国的13.5%;卫生 技术人员54.6万人,占全国的13.3%。从以上的指标看,民族自治地区的钢产量、煤产量、木材产量、公路、铁路等绝对数和比重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乃有许多重要指标低于人口比重。
与全国相比,近年来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落后了一大截,差距呈扩大的趋势,见下表:
全国与民族自治地区人均主要经济指标情况表
资料来源:《中国民族统计年鉴1949——1994年》、《中国统计年鉴1994》
民族地区的差距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解放后,差距开始拉大是“六五”以后,国家投资重点向东部地区转移,并且在资金和政策上向东部倾斜,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民族地区与全国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同时,民族地区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也在加剧,在民族地区内部经济发展较快的主要是坝区、交通沿线、大中城市,而广大的山区、交通不便的地方,经济发展速度十分缓慢,贫困人口也主要集中在这些地方。
从将来的发展看,自1994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的深层次之中,推出了财税、金融、计划、投资、外贸、企业等重大改革措施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一些关键领域开始运行,由于民族地区的经济与发达地区不是处于同一条起跑线上,以及国家转移支付制度未能有效地建立,民族地区经济形势变得异常严峻,出现了财政枯竭、资金短缺、投入匮乏、企业负担加重、经济效益下降、基础设施建设无能为力、物价上涨,生产生活支出增加等情况。如果国家对民族地区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加大资金和政策的倾斜,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将会越拉越大,刚刚起步的民族经济将受到损害。
目前,经济差距的拉大已引发出了民族心理的不平衡,并得到了不断的强化。经济的不平衡与心理的不平衡在激发民族地区追赶发达地区的同时,也会出现于安定团结不利的因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广大民族要求缩小差距,要求发展、要求走入现代生活的愿望十分迫切,如何缩小民族地区与全国的差距,这是党和国家多年来努力解决的问题。要缩小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差距,民族地区首先要以比发达地区更快的速度发展。
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成因
从解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分析,造成民族地区经济差距不断拉大的原因,有以下的几点:
(一)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
我国大多数民族生活在西部高原的高寒山区和沙漠地区,以及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地方。在民族八省区中,除广西是沿海地区外,都是内陆地区;除贵州、青海、宁夏外,又都是边疆地区,高山、边疆、贫穷,形成了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少、边、穷三位一体的特征。民族地区山区的面积大于全国的平均水平,海拔高度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山高坡陡、河流切割,地质地貌十分复杂,一方面自然资源十分丰富,成为全国资源最富集的地区;另一方面又使得生态极其脆弱,气候多变,自然灾害发生频繁。在云南的怒江、东川等地几乎年年都有泥石流和旱涝灾害发生,1984年,由于泥石流的原故,怒江州城被迫搬迁,碧江县撤销建制,从地图上抹去。由于民族地区地理地貌气候的特征,很难进行大规模开发,规模经济效益差;自然资源一旦开发不当,极易造成灾害,而且无法修补;高山河谷深切、交通发展十分困难,限制了与外界的交往,使得环境非常封闭;由于自然环境限制,交通落后,市场发育不全等因素的制约,同样资源开发的难度和成本比沿海高几倍甚至上百倍。长期以来,由于丰富的自然资源转换不成经济资源,贫困面貌难以改变。
(二)民族地区的历史和思想意识特性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是历史沿续下来的,在历史上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被贬为“蛮夷之地”。解放前,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形态,一部分处于封建地方经济,大部分处于封建农奴社会、有的甚至处于原始公社末期,这些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是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宜的。虽然,民族地区占有全国国土面积的64.3%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但全国大部分财富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民族地区可以说是一穷二白。在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阶级忙于国内外矛盾,无遐顾及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虽然近代外国列强也曾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创过一些近代工矿企业,如新疆的塔城金矿、吉林的天宝山公利公司、贵州铜仁的英法水银公司、云南的滇越铁路等等,这些移植的新的生产力是以掠夺中国的资源为前提的,在庞大的、根深蒂固的封建社会与前封建社会形态并存的多层次生产方式中,其力量也是十分微弱的,并未给民族地区带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更不可能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全国民族八省区中,除省会城市和自治区所在地等一些城市中有一些现代工业外,没有任何地区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在城市和一些交通要道附近,以及较发达的集镇,商业和手工业作坊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在偏僻的边远地区,商品活动十分落后,人们的需求主要是一些食盐等生活必需品,交换还只是以物易物的一种简单交换形式,农业基本上处于原始农业状态,社会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卫生事业十分落后,在民族贫困地区除了原始农业外,其它行业的发展几乎为零。
除了经济落后外,民族地区人的思想意识也是十分落后的。在商品经济极不发达的封建与前封建并存的多层次社会形态中,除农牧渔业外,其它行业被视为旁门左道,并以商业活动为耻,直到今日在一些少数民族乡村还没有集市,人们不会赶集,羞于交换。在前封建社会,有的民族地区的畜牧业、手工业、商业还未从农业中分化出来,阶级分化还不明显,原始共产主义思想根深蒂固,一家杀猪全村享用,狩猎所得见者有份,这些落后的思想意识加上自然环境的隔绝,人们的社会交往十分有限,与外界的接触大多是被动的,再加上封建社会对少数民族的歧视,广大的少数民族不愿与外界交往,这样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形态呈现出一种超稳定的封闭状态,一些历史机遇错过了。
(三)国家的宏观政策。
近年来,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是国家的宏观政策造成的:
⒈从国民收入再分配看民族地区的经济差距
长期以来,通过不合理的价格体系和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民族地区处于十分不利的分配格局之中。一方面国家对民族地区进行了巨额的财政补贴和基础建设投资,以及工业品低价调拨,对民族地区进行了明的和暗的投入;另一方面又以不合理的比价,通过计划调拨使大量的低价农产品和原材料流入发达地区,通过发达地区的加工增值,又以较高的增值返销到不发达地区,这样民族地区大量的利益通过这一进一出的不合理比价流向了发达地区。发达地区向民族地区计划调拨的工业品,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维持其获得廉价农产品和原材料的一种手段。通过计划价格从民族地区调出的农产品和原材料,与发达地区向民族地区提供的计划价格工业品两下相比,民族地区对发达地区的支援是巨大的。财政补贴是一种明的国民收入分配形式,而在不合理的商品价格比价下进行的商品交换则是一种暗的国民收入再分配形式。
从财政预算角度看,一是从1950年至1993年,民族自治地方基本建设投资累计是2782.21亿元,占全国总投资的7.5%。国家对民族地区的投资主要集中在交通、学校、卫生、通讯、水利水电等基础设施项目,以及林业、有色金属、冶金、煤炭、石油等一些原材料工业。这些产业产品的价格远低于价值,这些产业创造的净产值,通过不合理的价格体系流向了发达地区。因此,民族地区对国家投资的受益程度与国家固定资产投入的相关系数不是很大。二是解放以来,国家对民族地区进行了巨额财政补贴,有人计算过1980年开始实施财政包干,中央财政对民族地区实行定额补助制度,补助数在1980年至1987年期间每年递增10%,1988年以后改为定额补助,1980年至1991年12年共补助800多亿元。 民族地区,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状况是与国家产业布局相联系的。建国以来,国家以资源和技术经济的空间逆向梯度分布为基础,在东中西部之间建立了一种按照资源(农产品与采掘、能源及材料工业)——加工制造业(如棉花、羊毛、汽车、电子等加工业)进行的垂直地域分工格局。这样的分工格局在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就形成了一种“产品互补”型的区际贸易关系。落后的民族地区每年向发达地区调入大量的木材、煤炭、原油、电能、建筑材料、基础化工原料、原毛、皮革和烟叶等;发达地区则把大量的机械设备和轻纺工业产品运往民族地区。在不合理的价格体系下,国民收入的一部分随商品价值从民族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一方面民族地区在向发达地区输入能源、原材料和初级产品的过程中,每年都有大量价值因价格不合理而转移到发达地区;另一方面发达地区通过高价返回的制成品把一部分民族地区的国民收入带入发达地区。有人估算过,民族地区通过向发达地区输出的原材料和从发达地区输入的产成品,一来一去两项相加,每年达到近千亿元。通过这不合理的价格体制,国家又把发达地区上交的国民收入通过财政预算,以补贴的形式返还一部分给民族地区。
长期以来,这样的国民收入分配形式已使民族地区处于不利的位置上,不可能站在一条起跑线上,拉大了经济发展差距。
⒉从我国对外开放看民族地区经济差距
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看,凡是经济发展得快的地方,都是多种经济形式发展得多和外向型经济搞得好的地方。我国对外开放十余年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拉大了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距离。
由于沿海地区投资环境好于内地和民族地区,为了充分发挥沿海地区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上的优势,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国家率先开放了沿海城市。1979年以前,中央决定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继而开辟了深圳为特区相继建立。1984年,进一步开放了大连、天津、秦皇岛、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和北海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2 月中央又决定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闽南的厦门、漳州、泉州三角地带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形成了有重点、多层次、点面结合的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从沿海到内地逐步推进的新格局。到1991年,国家已批准对外开放市县747个,占全国市县总数的三分之一;经济技术开发区20个,其中上海浦东开发区是全国最大的开发区,近年国家对其投资达到400 亿元;经济特区5个;沿海开放城市14个。1992年,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又进一步扩大,中央批准了长江沿岸28个城市和8个地区,东北、西南和西北的13个边境城市对外开放,从而形成了东部沿海开放地区、以上海浦东开发为龙头的长江沿岸地区、周边地区和以省会城市为中心的内陆地区的东西南北中全方位的开放格局。这时民族地区除拉萨外,所有的省会城市和自治区区府所在地都成为了开放城市,享有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与周边国家接壤的所有民族地区一跃从我国对外开放的末梢成为了我国对外开放的前沿。
进入九十年代,民族地区的区府所在地和省会城市,以及沿江、沿边的一些城市,虽然也享有部份沿海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和边境开放城市的优惠政策,但在实际上受计划经济体制惯性的约束远比沿海地区大,再加上历史和经济基础的原因,与沿海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难度远大于沿海发达地区。其实所谓的开放就是能够享有国家给予的一些对外开放的特殊优惠政策。从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来看,对外开放的许多优惠政策是随对外开放步骤由东向西逐步推进的。但直到今日,民族地区还未有一个地区方享有特区政策,除广西北海外,对外开放的步伐晚于沿海地区十多年,这一时差使民族地区对开放的进程晚了不止是十多年,是比十多年更长的时间。
1993年,全国实际使用外资389.6亿美元, 其中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它投资277.7亿美元,外资来自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受资国。通过十多年的努力,1993年民族八省区进出口总额达到了57亿美元,占全国的6.2%,利用外资11.9亿美元,占全国的2.5%。1993年,外商直接投资和其它投资,以及三资企业的户数,内蒙古分别是全国的24、25位;贵州分别是26、25位;云南分别是22、22位;青海分别是第29、29位;宁夏分别是28、28位;新疆分别是25、26位;西藏的三资企业是全国的第30位。三资企业除广西逾千家外,七省区均不足千家,广东、江苏、福建、山东这些沿海地区已逾万家。
由于国家采取的这一步骤,沿海发达地区的先发性效益十分明显,全国70%的三资企业集中在沿海地区,80%的外商投资额也集中在沿海地区,同时内地大量的资金、人才、生产资料也流向了这一地区,促进了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外向经济的发展,拉大了沿海发达地区与边远民族地区对外开放的距离。
三、缩小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思考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是长期形成的,缩小民族地区的经济差距必须有一个过程,同时也是有条件的。从民族地区现阶段所具有的有利条件看,只要民族地区各族人民发扬自力更生的精神,甩掉“等、靠、要”的思想,同时国家给予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的倾斜,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是可以缩小的。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⒈党和国家已经对地区之间的差距给予了重视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中讲到:“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认识和处理地区差距问题,一是要看到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现象。二是要高度重视和采取有效措施正确解决地区差距问题。三是解决地区差距需要一个过程。应当把缩小地区差距作为一条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解决地区发展差距,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今后改革和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从‘九五’开始,要更加重视支持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步加大解决地区差距继续扩大趋势的力度,积极朝着缩小差距的方向努力。”李鹏总理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建议的说明》中提出:“一是要逐步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持和建设投资,优先在中西部地区安排资源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二是调整加工工业的地区布局,引导资源加工型和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三是理顺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增强中西部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四是加快中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步伐,引导外资更多地投向中西部地区;五是加强东部地区的经济联系与合作,鼓励向中西部地区投资。随着整个经济的发展和中央实力的加强,国家对中西部不发达地区的支持将会逐步增加。”从去年开始国家已增加了对民族贫困地区的扶贫资金,以后还会增加这一力度。最近,国家外经贸部计划从八个方面向中西部地区实行政策倾斜,包括进一步扩大中西部地区对外开放的范围和领域;外国政府贷款项目、多边双边受援项目,除有特殊需要外,今后将全部安排在中西部地区;从宽、从速审批大中型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对外经营权,在外经贸进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制度上尽量给予照顾和放宽;在国家对外援助项目安排上,对中西部地区实行“同等优先”原则;适当扩大中西部地区开发利用本地资源的权限,鼓励吸引外资共同开发,允许出口一定量的资源型产品以偿还外债;对外资项目的审批权限,与沿海地区平等。民族地区应积极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摸清区情,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争取得到国家的支持。
⒉民族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
民族地区的区位优势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如果没有民族地区的开放,我国的开放就不是真正的开放,沿海地区的开放就不可能深化。
我国八个民族省区,有新疆、西藏、云南、广西、内蒙古五个省区与国外接壤。接壤的国家有: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阿富汗、锡金、不丹、缅甸、老挝、越南等国。全国有2万多公里的陆地边境线,民族地区就占了1.9万公里,占全国的86%。民族地区还有海岸线1600多公里,占全国海岸线的十分之一。这一区位优势使民族地区成为了我国走向世界的最便捷通道。目前,沿海地区开放的国际空间主要是环太平洋地区,若要发展与欧洲或印度洋地区的经贸合作关系。采取沿边界向西(南)开放则更为有利。内地的商品货物如先运到沿海,再出海绕道去印度洋或欧洲,从全球经济流向看无疑是一种迂回运输。从西南、西北运出就可节省大量的时间和运力。如果云南的通道顺利和修通,从四川出发经广州到新加坡再到南亚或中东,海上运输绕了一个很大的“V”字,这个行程少说有上万公里,要是经云南出境,只需3000多公里就可到达。民族地区接近十亿多人口的中东、东南亚、南亚,以及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坦等国际市场。东部沿海地区面临的国际市场主要是环太平洋地区,这个地区是世界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产品要求的档次也高,且竞争十分激烈。民族地区接近的国际市场,对中国的中低档商品也能接受,这为民族地区相对落后的工业,提供了市场,并与民族地区形成互补的关系。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尔斯坦经济正处于恢复和调整时期,大量需要中国的轻纺工业品和各种日用品,其提供的一些重工业品,正是民族地区所需要的。其它毗领国家,都比中国落后,大量需要中国的工业品,市场潜力十分可观,为民族地区发展国际贸易提供了条件。目前,中国的商品在缅甸北部地区占市场销售量的80-90%、曼得勒以南依次递减,在仰光一带仍占有20%。在越南、老挝中国的产品也有相当的市场占有率。通过周边国家和地区中国的产品还可进入东亚、南亚、中东。民族地区毗领的国家和地区,资源十分丰富,为民放地区发展加工业和进行经济合作提供了物质基础。
⒊基础设施和投资环境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改善
民族地区经过四十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已不是一穷二白的贫困面貌,民族八省区大多已经建立起了完善的工业体系,有了一个基本上能够适宜工农业发展的交通、通讯、文化、卫生、娱乐等设施,以及一批适应现代化工农业生产的人才和科研技术部门,这个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体系为民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民族地区投资环境与沿海地区相比虽有差距,但有了很大的改善,并有其特色。现在民族地区沿海开放市县有7个:北海、梧州、合浦、 仓梧、玉林、钦州、防城;陆地边境开放市县有11个:满洲里、二连浩特、珲春、塔城、博乐、伊宁、瑞丽、畹叮、河口、凭祥、东兴;开放省会城市7个:呼和浩特、乌鲁木齐、西宁、昆明、贵阳、南宁、 银川;边境经济合作区3个:满洲里、二连浩特、珲春; 农村经济改革试验区2个:内蒙古镶黄旗、广西玉林市;高新技术产业开放区1个,广西桂林市。在国家级陆地边境口岸中,民族地区占40%,还拥有地方口岸近200个。有两个国际机场:昆明、乌鲁木齐;两个特殊机场:桂林、南宁。经过建国以来的建设,陆边地区的交通条件已大有改观,有经过内蒙古满洲里通往俄罗斯的宾洲铁路;有经过内蒙古二连浩特通往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集二铁路;有通往新疆阿拉山口连接连云港到荷兰鹿特丹欧亚大陆桥的北疆铁路;有经过广西凭祥通往越南的湘桂铁路;有从云南河口到越南海防的滇越铁路;还有通往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缅甸等国的十多条公路,数十个渡口,上百条通道,以及连接中朝的铁路、公路等。还有澜沧江等国际河流。广西北海市(含防城)为东部沿海14个开放城市之一,现已建成北海港、防城港和钦州港三个深水良港,有万吨级码头10多个,是大西南的重要出海通道。投资环境的改善为国内外投资提供了物质基础,为民族地区的资源开发创造了条件,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不是在过去那种一穷二白的基础上搞建设,将会获得较好的效益。
⒋民族地区是我国资源最富集的地方
民族地区的资源在前面已经做了介绍,此外,内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的草原面积居全国第一、二、三、四位;全国最大的石油保有储量是新疆;煤保有储量最大的依次是内蒙古、宁夏、新疆、贵州;云南被称之为“有色金属王国”、“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等,云南的铅锌储量居全国第一,铜、锡居第二位,磷矿质量和磷、硫储量以及在地理位置上的搭配是独一无二的。青海的钾盐、西藏的硼砂、铬铁矿,新疆的白云母,宁夏的石膏,贵州的汞在全国均居领先地位。民族地区还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盛产各种水果,此外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如:桂林的山水,云南的滇池风景区、西双版纳等,贵州的黄果树大瀑布,拉萨的布达拉宫都闻名于世,民族地区还有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
⒌民族地区的各族人民走向现代生活的意识日趋强烈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广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已不满足于贫困、封闭的现实,要求走出山门、走向市场经济的意识已经产生,应该说这是历史的进步,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必不可少的思想基础。
有了条件还需要努力,需要付诸实施。民族地区目前面临着市场经济体制转轨带来的各方面冲击,在要求国家政策倾斜的情况下,一要充分利用自身的条件,制定一条正确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使各方面的有利因素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这是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二是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不同的区情,决定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带领各族人民致富,因此政府必须加快步伐转变职能。三是必须有自力更生为主的思想,可以预见,哪一个民族地区最先丢掉“等、靠”的思想,变以往那种要钱要物为要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政策,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一心一意发展商品经济,哪个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会加快,经济差距就会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