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吴自弘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 重庆 400037)

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74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行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状况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之后的神经及肢体功能恢复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之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快速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运用。

关键词:集束化护理;脑梗塞;并发症;预防

脑梗死是临床上经常发生的一种神经内科疾病[1]。本文主要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74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74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研究组37例脑梗塞患者中,22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年龄在41-79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0.16±3.62)岁;病程在3个月-4年范围内,平均病程为(3.07±0.72)年。对照组37例脑梗塞患者中,23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年龄在41-80岁范围内,平均年龄为(50.13±3.65)岁;病程在2个月-4年范围内,平均病程为(3.02±0.71)年。两组脑梗塞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即:给予入院宣传教育、生理护理、日常护理以及用药护理等。

1.2.2 研究组

研究组基于常规护理行集束化护理,即:

1.2.2.1 心理护理

由于大多数脑梗塞患者发病之后会出现偏瘫、失语等不良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应当通过手势、面部表情以及眼神等方式与其进行交流与沟通,为其制定一个针对性脑梗塞养护宣传图册,定期进行讲解与示范,向其介绍相关治疗成功病例,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信心,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

1.2.2.2 饮食护理

脑梗塞患者的血液黏稠度较高,且血液流动动力不足,因此护理人员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制定一个清淡饮食计划,嘱咐其在饮食方面以养胃健脾的粥类、富含维生素的蔬菜等食物为主。

1.2.2.3 复健护理

护理人员在患者卧床期间,应当每间隔2h协助其进行1次翻身,对于偏瘫的患侧及长期卧床一侧应当予以按摩,促进血液循环,提升患侧感觉敏感性。

1.2.2.4 预见性护理

为了避免患者出现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当将病床调高30°-45°,使患者仰卧于病床上,防止其发生肺部感染状况;同时,对导尿管予以滞留,每日对其排泄部位予以清洁消毒处理,防止其发生尿路感染状况;除此之外,还应当选用小剂量抗癫痫药物予以预防治疗,避免其出现癫痫状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状况与并发症发生率。其中,并发症主要包括:精神损伤、应激性溃疡、关节痉挛、褥疮、肾功能不全、尿路感染、肺部感染、心肌梗死。

1.4 评价标准

神经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的评价标准[2]:①完全恢复。与治疗之前比较,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超过90%,肢体活动灵活。②部分恢复。与治疗之前比较,神经功能缺损恢复程度超过60-80%,偏瘫症状显著好转。③完全未恢复。失语、偏瘫等临床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处理2组数据。2组计数资料用构成百分比表示,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状况比较

如表1所示,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护理之后的神经及肢体功能恢复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梗死是发生机理主要为脑血管供应障碍诱发脑部病变,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等特点,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失语、偏瘫予以昏迷等不良状况,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发生,因此应当充分重视脑梗塞患者的合理治疗与护理[3]。

临床上对于脑梗塞的治疗,重点在于患者发病之后30min-1h消失的紧急治疗,而这也是抢救患者的挂件所在,随后予以降血压、神经损伤基础治疗,当其生命体征处于平稳状态之后,选取合理的护理措施是促进患者神经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关键,还可以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的几率。

本研究中,研究组37例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及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率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7.3%、4.4%,对照组依次为78.38%、27.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表明,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神经及肢体运动功能的快速恢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沈凤娟. 集束化护理在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12):84+88.

[2]谭宝玲.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脑梗死患者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4(11):28-29.

[3]尹慧芳. 集束化护理在脑梗死患者并发症防治中的作用[J]. 现代医学,2015,21(05):626-627.

论文作者:吴自弘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29

标签:;  ;  ;  ;  ;  ;  ;  ;  

集束化护理应用于脑梗塞患者并发症预防中的效果分析论文_吴自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