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教育革命”--潍坊“制度创新”地区推进素质教育的典型范例_学校行政级别论文

潍坊“教育革命”--潍坊“制度创新”地区推进素质教育的典型范例_学校行政级别论文

潍坊“教育革命”———个“制度创新”区域推进素质教育的典型样本,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潍坊论文,素质教育论文,样本论文,制度创新论文,典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第一章

破解“一考定终身”

——实施中考改革

2004年开始在高密市试点,2006年在潍坊全市推开,潍坊的“教育制度创新”从中考制度改革入手,开启了“教育革命”的帷幕。

中考改革,怎么“改”

政策很具体,运作很谨慎,过程不具体描述了。现在回头来看,潍坊的中考制度改革,大致可以概括为“24字方针”,即:多次考试,等级表达;综合评价,组合录取;学校自主,社会监督。

——多次考试,等级表达。传统的中考是,学生学完初中三年,进行一次性初中毕业(高中升学)考试,所谓“一考定终身”。

潍坊的新中考,是从初一开始,学生每年都可以选择参加某些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如成绩不满意,可以选择参加第二次甚至第三次考试,以最好的成绩参加录取;学生的各学科考试成绩,不再用“分数”表达,而全部改用A、B、C、D、E共5个“等级”表达。

——综合评价,组合录取。有些必备的重要的综合素质,是在文化课考试中无法表达、纸笔测试中难以测出的。在影响一个人发展的诸多因素中,课本知识可能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要,而传统的中考,考的恰恰仅是这些。

潍坊的新中考,弥补了传统中考的这一缺陷。根据初中学校对学生三年发展过程评价的结果,以及学生成长记录、标志性成果、特殊才能展示结果等,高中学校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评价认定,结果与录取“硬挂钩”。

录取时,根据课程方案确定的课时和内容,将包括综合素质在内的11个门类,设立为3个“组合”参加录取,第一组合为语、数、英、综合素质,第二组合为理、化、体育,第三组合为政、史、地、生。组合内的各学科等值对待,如2A2C等值于4B。

——学校自主,社会监督。潍坊的新中考不再“大一统”,招生权力下放到各普通高中学校,由学校根据特色化发展需要和3个门类组合要求,自行制定招生方案,自主确定录取标准,实行综合录取、推荐录取和特长录取等多元录取方式。

权力下放了,并不等于教育行政部门撒手不管。要做的工作有很多,比如通过审核备案、层层公示、申诉复议、命题质量监控等措施,对高中学校的招生行为实行全程监督、全程指导。

不仅教育行政部门,家长等利益相关者也对中考进行全过程参与。每一个涉及学生切身利益的环节,比如综合素质评定的等次,都要层层进行公示,公开接受监督,实行“阳光招生”,招生录取工作的公平、公正自然得到了保证。

所以,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与中考改革关系最密切的家长、学生,“满意”和“非常满意”分别达到96.9%、92.3%。

中考改革,“改”了什么

如果说,中考改革是潍坊素质教育最直接、最成功的实现形式,破解了若干阻碍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难题,当不为过。

——破解了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难题。“等级表达”,让中考的分数和名次概念消失,成千上万的学生从分分必争和对分数的极端追求中解放了出来。“多次考试”,解决了一次考试科目过多、学生心理压力过重的问题,学生在某门课程达到一定等级后,可以把精力集中到其他学科上。

——破解了重视智育、忽视德育和体育的难题。“综合评价”,把学生的日常品行等过程性评价与综合素质评价硬挂钩,使“育人为本”、全面发展落到了实处;尤其是体育纳入中考,与物理、化学等值对待,“健康第一”深入人心。

——破解了课程方案难以全面落实的难题。实行“组合录取”,确立了每个学科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位置,没有了主科与副科之分,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成为必然要求;教师也没有了三六九等之感,心情舒畅,全身心投入学科教改,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科技创新、社区服务等实践活动的积极性,中小学校园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局面。

中考改革,带来了什么

潍坊中考改革已近10年,横观纵观,令人欣喜无限。

——课程方案全面落实了,学生素质全面提高。评价结果纳入高中招生录取的“综合评价”,为学校和教师解了“枷锁”,学校真心放手,“真抓”素质教育,敢把课程方案落到实处了。学校和教师不搞素质教育,“学生和家长都不答应”。

全面落实课程方案,已经成为潍坊市中小学校的内在追求。目前,开发校本课程达10门以上的中小学校达到90%以上,开发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风筝节等活动课程的学校达到91%。

——学生“解放”了,花季少年更自信。不再“一考定终身”,减轻了一次考试科目过多造成的焦虑,学生增加了选择,缓解了心理压力。2010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组织16位专家,对潍坊市310所学校、24490名学生进行的“大样本抽测”显示,潍坊市中小学生的“学习压力”指标,处于被检测地区的最好水平,八年级比全国常模水平低8.9%。

——“名次”退出中考了,“题海战术”“无限拔高”没了市场。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占全省人口1/10的潍坊,其新华书店的教辅资料销售额,已连续多年在山东省17个地市中是最低的。

前述的“大样本抽测”显示,潍坊市初中学生的每日作业量高于2小时的比例,比全国常模低17个百分点,居全国领先位次。十几年来,人们苦苦追寻、家长梦寐以求的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在潍坊已悄然成为现实。

更令人欣慰的是,“等级表达”使学生在总分掩盖下的学科优势凸显出来,每年都有40%左右的学生至少在一门学科上获得A等,大批学生找到或者找回了成长过程中最宝贵的自信。

——“立交桥”架起来了,学生真正个性成长。实行“多元录取”,特别是推荐录取、特长录取,不是让孩子“适应”招生录取,而是让招生录取“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需要。

2011年,潍坊市中心区有4%的学生,因具有特殊才能或综合素质特别优秀,被“推荐录取”;有9.2%的学生,因有艺术或体育特长,被“特长录取”。

“多元录取”对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更是显而易见。学校设立的体育节、艺术节、科技节等学校节日,使特长学生有了充分展示的舞台。当有些地方的学生还整日埋头书堆的时候,潍坊的学生却正在忙于从事各类社团活动,尽情舒展着自己的兴趣爱好,推动着自己的个性特长发展,在社区实践、研究性学习中丰富着自己。

看似枯燥的数字也能说明问题。潍坊的学生个性特长和参与实践活动取得的标志性成果逐年增加,由改革之初的生均1.2件,上升到2010年的3.8件。潍坊市电脑制作活动和电脑机器人大赛团体成绩,已经连续7年蝉联全国地级市之冠,有187名学生获得了高校保送生资格。

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伤筋动骨”的中考改革,实施以来,居然没有发生一起与中考相关的上访或投诉事件。在山东省委、省政府组织的地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群众满意度测评活动中,潍坊市人民群众对中小学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连续4年名列全市第一。

百万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得以改变,国家课程方案得以较好落实。素质教育得以深入实施,一向貌似形式变化的中考改革,全面提升了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至于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高考,上述连续4年名列全市第一的群众满意度,已经给出了答案。如果中考改革导致的是“素质上天,高考落地”,群众不会满意、不会答应。

在潍坊,高考已经不再是热点,甚至已经不再是话题。

第二章

校“长”成为教育“家”

——推行职级制改革

校长职级制,是必须的吗

实行校长职级制,有必要吗?

答案是肯定的,别无选择。

与传统的行政管理体制相适应,长期以来,我国的中小学管理,套用的是国家行政机关管理模式,中小学也有行政级别,而且台阶职级分明:正处(县)级、副处级、科级、股级等。

推行校长职级制改革之前,潍坊市够“级”的学校,有正处(县)级学校5所、副处级23所,正科级111所、副科级204所,还有“股级”216所。

不能简单地否定学校与行政级别挂钩。但问题是,随着形势的变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这种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从潍坊当时面临的情况看,主要体现在:

套用行政级别任命校长,缺少了应有的竞争择优和比较鉴别,难以评价校长作为教育教学管理者的专业水平。一旦选人失误、用人失察,将对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造成严重影响。这一现象,已经多年存在,各方其实也心知肚明。

套用行政级别管理校长,评价权和使用权分离,校长自然追求行政级别即“做官”,必然忽视专业发展即不去“做教育家”。

不仅如此,由于存在行政级别,校长也是个“官”,一些实际上不懂教育也不喜欢学校的干部为了“升级”,有关部门为了解决一些干部的行政级别问题,就会自愿或“被自愿”地当了校长。如此最现实的问题就是,由此导致学校内部运行的行政化倾向日益浓厚,教书育人的学校也成了“机关单位”。

由于有“级别”,必然导致多头管理,很多非业务性会议、各类与教育教学不相关的活动,甚至一些莫名其妙的社会事务,中小学校长都要无条件地参加、参与,不但消耗了大量时间和精力,难以专注于教育教学,而且时日一长,大部分校长就会角色错乱,也认为自己不是“校长”而是个“官员”了。

一旦校长的时间、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日常做派也成了官员,那么在他治下的学校也就可想而知了。

由于有“级别”,校长的调整,尤其是在优质学校和薄弱学校之间的合理流动成为“不可能”。即使仅从级别上说,县(市)区的校长晋升到与教育局平级的科级、市直的校长晋升到与教育局平级的处级后,几乎就无法再均衡交流和优化调整了。即使这个校长确实不胜任,许多时候,教育行政部门也束手无策。

职级制,怎么“制”

2004年9月17日,一个注定要写入中国教育史的日子。

这天,潍坊市委、市政府印发《关于推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

“在全市范围内,一次性取消中小学校长原有的行政级别,中小学校长作为行政干部身份的人事档案,从原来的组织部门、人事部门管理,全部划分到教育局归口管理。”

当年10月底,全市559所学校撤销行政级别,935名校长的人事档案,从组织部门转交到了教育部门。

人权、事权统一了,教育行政部门“真管”校长了。校长的位子,坐的是懂教育、会管理、爱学校、亲学生的人。

今天,潍坊的中小学校长们都很忙,但他们忙的不是应酬,而是忙在学校、忙在课堂。在2008年潍坊市中学校长工作记录上,校长全年平均听课156节。

“世易时移,变法宜矣。”潍坊的校长职级制改革,不是一改大吉,而是与时俱进,根据需要适时调整完善。

2011年8月,《关于深化和完善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出台,从制度层面“深化和完善”了促进校长专业发展、保障教育家办学。

《意见》主要确立了以下“制度”:

——校长后备人才制度。通过资格过渡、公开考选、专家评鉴等方式,从现有副校长、中层干部中,建立校长后备人才库,实行动态管理。

——校长公开遴选制度。校长岗位出现空缺,教育行政部门发布公告,由专家、校长、教师、家长代表,以及其他学校办学利益相关者,组成遴选委员会,面向校长后备人才库公开遴选,提出候选人,由教育部门党委集体研究决定,组织、纪检部门全程参与监督。

——校长职级管理制度。分为特级、高级、中级、初级,并分为9个等次。教育行政部门组建校长职级评定委员会,根据校长专家办学能力、办学绩效、任职年限、办学满意度等评定相应职级,4年一个任期并评定1次。

——校长业绩评价制度。任职期间每年进行1次年度考核。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办学水平和发展目标考核、教职工评议、学生和家长满意度测评、办学行为规范考核等内容,采取基础性指标前置、创新性指标由“第三方”专家团队评鉴的方式组织。

——校长任期交流制度。在一所学校连续任职一般不超过2个聘期。聘期内的校长原则不作调整。对特级校长和优秀的高级校长,可延长退休年龄到65周岁。校长交流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职的,职级在本等级内晋升一档。年龄在45岁以下的校长,评定高级及以上校长职级,必须有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的任职经历。同时,把帮扶2-3所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情况,作为评价特级校长工作业绩的重要内容。

——校长职级绩效工资制度。初级、中级、高级、特级校长的职级绩效工资标准,分别不低于校长本人应发工资总额的25%、30%、40%、80%。校长绩效工资的70%按月发放,其余30%根据每年的绩效考核结果发放。

——校长的培养培训制度。通过市场机制,引进多家培训机构,竞争择优,采取菜单式培训。启动实施个性化的教育家成长辅导项目,打造知名校长。

——校长与教育部门领导双向交流任职制度。对业绩特别突出、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级的校长任满一个聘期后,可调任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科级领导职务;特别优秀的高级校长和特级校长,可调任市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职务。教育行政部门人员也可通过参加校长后备人才考选竞聘校长岗位。

——教育局长任职专业资格制度。县(市)区教育局局长,除具备党政干部任用基本条件外,还要具备热爱教育、懂教育、有教育工作经历、具有一定学术水平等专业条件。

后备人才、公开遴选、职级管理、业绩评价、任期交流、职级绩效工资、培养培训、双向交流任职、局长任职专业资格,这一系列制度形成了实行中小学校长职级制度的完整链条。

意义重大的是,解决了影响实行校长职级制的“双向交流”问题,或者说实行职级制后的校长“出口”问题。而这正是制约校长职级制推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意义尤为重大的是,由校长职级制延伸触及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教育局长的任职专业资格。

“校长专业化”发展了,开始迈向“教育家办学”了,什么样的人可以当教育局长,谁来选拔任命考核教育局长,这可能是一个不仅直接关乎校长职级制,更关乎整个教育事业的大问题。

潍坊,已经开始了可贵的探索。

职级制,“治”什么

概而言之,潍坊的中小学校长职级制改革,主要破解了以下问题:

——非热爱教育人员进入教育系统任职的问题。这一现象在不少地方普遍存在。潍坊市在职级制改革之前,每年进入教育系统的行政人员,占新晋职人员的25%左右;职级制改革以来,全市新任162名校长,全部来自懂教育、热爱教育的一线教师或教育管理人员。

——校长忙于繁杂的社会事务不能专注于教育教学研究问题。这一现象同样普遍,不少校长“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潍坊市在职级制改革之前,校长需要参加大量不相干会议和迎来送往的应酬活动;职级制改革以来,校长不再参加上述活动,可以专注于办学了。

——校长任命制带来的不公开不透明问题。职级制改革之前,校长实行上级任命制,缺少的是竞争择优;职级制改革之后,通过建立后备人才制度和公开选聘制度,校长成了公开追求的岗位,过程和结果都透明了。

——因校长调整过频带来的管理空档问题。职级制改革之前,校长调整要按严格的行政程序进行,并且除特殊情况外,能上不能下;职级制改革之后,调配校长变成了完全按照教育发展需要。这样做也避免了校长长期在一个学校任职带来的职业倦怠问题。

——校长到龄“一刀切”造成的人才资源浪费问题。职级制改革之前,由于有行政级别,校长到了任职年龄就要“一刀切”。在县(市区)一级,有99%以上的中小学校长都是科级及以下干部,51岁或者52岁就要被“切”下去。而在这些人中,有80%以上的是在45岁以后才走上校长岗位,正处事业“黄金期”而被“切”,造成的教育管理人才浪费令人痛心。职级制改革之后,高级和特级的优秀校长,可延长退休年龄到65周岁,凸显了“人才是第一资源”。

——校长的付出与待遇不对称问题。中小学校长不易,不是什么人都能干得了校长。职级制改革之前,责任重大的中小学校长,付出与报酬明显不对等,甚至有些地方已经出现了无人愿意当校长的现象。职级制改革之后,通过校长的职级绩效工资,校长贡献大与待遇低的矛盾得以较好解决。在潍坊,校长已经开始真正成为令人羡慕和终身追求的职业,各个学段都有一大批植根于学校,有思想、有成就的“草根教育家”。

——校长自身专业化成长的动力不足问题。职级制之前,校长具备行政级别,县(市)区的校长晋升到科级、市直的校长晋升到处级之后,基本很难再动,职业吸引力递减;职级制之后,实行了四级九档、动态评定制度,搭建起校长自主主动发展的平台,校长自我实现、自我成就的愿望得以满足,追求“自身专业化成长”成了校长的共识。

推行职级制之后

校长职级制,包括教师职称制度的改革,带来了校长业绩评价标准和方式的改变,很自然地,校长追求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也为之一变,由“行政”开始走向“专业”,从“校长”开始奔向“教育家”。

——校长专业素养得到明显提升。

有一组数据:

据2005年10月对全市300名校长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中小学校长平均参加各级各类会议的数量缩减了80%,校长研究教育教学的时间由改革前的56%提高到82%。

仅在2010年、2011年两年,潍坊就有97名中小学校长出版了各具特色的教育管理专著。在省教育厅的“齐鲁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中,潍坊的人选数量居全省17个地级市首位。

——校长的岗位价值得到充分体现。虽然没了行政级别不再是“官”,但在潍坊,却有些人愿意“不当局长改当校长”。

2011年8月以来,全市有7980人报名参与校长后备人才,从中遴选出760名优秀人才纳入校长后备库管理。其中,13名县级教育局的业务副局长,通过考试进入了校长后备人才库,已经有3人圆了校长梦。

——教育工作的执行力显著增强。中小学校不宜或者不该有的行政级别,带来的直接弊端就是,长期以来,有些学校的行政级别比相应教育部门还高,比如县一中是正处或者副处级,而县级教育部门是正科级,这就导致尾大不掉政令不畅,教育行政部门管得了“事”,但管不了“入”。

职级制之后,校长由教育部门归口管理,根据业绩评定职级,政令得以畅通,教育方针和教育教学改革决策部署得以上下贯通,在学校层面“落地”。

与此同时,校长也可以更好地根据素质教育需要,自主组阁,显著提高管理效益,切实保障学校的教学中心地位。2006年以来,潍坊市中小学的中层干部减少760人,还有430名学校的原中层干部落聘或转岗。

应当说,潍坊的一系列改革创新的顺利推进和成功,如规范办学行为、中考改革、督学责任区、教师职称改革、“育人为本”基本制度建设等,多项经验闻名全国,都与推行校长职级制后的政令畅通密切相关。

——对校长的长效激励作用明显呈现。与所有的管理人员一样,校长的成长过程中同样需要面对和破解若干问题,比如“成长高原期”和职业倦怠带来的“路径依赖”。

这两大问题的主要表现是:

校长的行政职务晋升到一定级别后,难以撞破升值“天花板”,职业吸引力逐渐消失;

由于历史原因,很多规模相当的学校,却存在着明显的行政级别差距。而且,即使同一行政级别的校长,也缺少竞争和比较。2004年全市的111所正科级学校,校长级别一样,但学校的规模和发展差距很大,优秀学校和优秀校长的价值无法体现。

实行了校长职级制,动态晋升、择优评定,一切都大不同了。

潍坊市目前已经纳入职级管理序列的941名校长中,有高级校长215名、中级校长432名、初级校长267名,还有试聘期校长27名。这种分布合理、渐次递进的职级分布态势,当然能引导校长不断追求专业发展,激励校长持续改革创新。

——有力推动了教育均衡发展。长期以来存在的现象是,越是优质学校、城区学校行政级别越高,校长流动也只能由薄弱学校向优质学校、由农村学校向城区学校、由级别低的学校向级别高的学校单向流动。

潍坊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发祥地。校长任期制的实施,加快了校长流动,深度促进了教育均衡发展。取消了行政级别,校长的评价不再是“一把尺子”,而是能力、水平和办学业绩的多元评价。到潍坊中小学走走看看,异彩纷呈的校本课程,正把特色化办学变成生动的实践。

相对而言,薄弱学校的校长、农村学校的校长,只要能力、水平发挥得好,职级会晋升得更快。2005年以来,从城区交流到农村、从优质学校交流到薄弱学校、从高中(初中)交流到初中(小学)的,全市有469位校长。这些“火种”的播撒,对优化治校理念,实现资源共享,促进和保证教育均衡发展,作用不可小觑。

——为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奠定基础。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要求,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的重点,在市县层面和普通中小学,一是要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二是要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三是要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

如前所述,实行职级制之前,潍坊的学校也像很多地方一样,校长、副校长甚至规模较大学校的中层干部,都具备相应行政级别,纳入行政干部管理序列。这种体制的直接表现就是,在实行“校长负责制”的普通中小学,学校和校长实际上“管不着”干部。

这也是影响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制约校长依法办学、完善学校管理制度的症结所在。

职级制改革之后不同了。副校长由校长提名、教职工85%满意度通过后聘任,中层干部实行竞争上岗,校长的用人自主权得以落实,学校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自然相应增强。

这样,以制度创新为鲜明特色的潍坊教育改革,就有了坚实的干部队伍基础。校长们依法办学,致力于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深刻理解和认同教育改革创新,敬畏和遵循教育规律与人的成长规律。不然,潍坊这几年区域整体推进、“破冰性”很强的一系列改革,无论是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聘任制度改革,还是事关育人大计的课程改革、中考改革、“育人为本”基本制度建设等,都很难想象。

当然,校长职级制也大有益于校长自身,可以加快校长的专业成长步伐。近几年,“懂教育、会管理”之所以成为潍坊校长队伍的“名片”,可以说也正得益于此。

第三章

督“学”又督“政”

——创新教育督导制度

督“学”不督“政”,督而不“导”,是若干年来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些广为社会诟病的教育问题之所以久拖不决,督导的缺位是一个重要原因。

潍坊市2001年建立了每年一度的对县(市)区(市属开发区)“教育工作综合督导评估制度”;2006年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2008年建立起“督导巡视团”,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教育督导评估。

目前,潍坊已经探索形成了综合督导、随机督导和专项督导三位一体,完整系统的“督政”与“督学”体系,成为在市域范围内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重大教育决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障。

2003年,全国教育督导工作会议在潍坊召开。2010年,全国督学责任区制度建设现场会议在潍坊召开。

“督”什么,“导”什么

潍坊创新的教育督导制度,大致可以分为3块:综合督导评估、督学责任区、教育督导巡视团。以下分而述之。

其一,综合督导评估。

——督导评估指标紧扣事关教育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每年对县(市)区教育工作的综合督导评估方案,都遵照党和国家对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突出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年度教育重点事项及需要重视解决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鲜明体现的是年度综合督导的导向性。

2010年以前,综合督导的重点,是教育经费投入和办学条件等教育保障的改善,这是最基础的。2011年以来,重点是围绕转变教育发展方式,在继续抓好教育保障的同时,引导向“育人为本”的教育内涵发展转变。

——综合督导评估全程公开制度至关重要。督导如此被看重,如何使督导结果令人信服,谁来监督督导者?潍坊建立了一系列制度予以保障。

“三公制度”:督导前公告、督导初步成绩公示、督导结果公报;

“三自制度”:督导评估过程中,食宿自理、车辆自备、费用自出;

“四禁制度”:严禁被评估单位人员陪餐,严禁督导评估人员饮酒,严禁接受馈赠礼物,严禁接受被评估单位的宴请;

“联络员制度”:谢绝各级领导陪同督导;

“双方签字制度”:评估者与被评估者,双方对评估结果签字确认,达成共识。

最重要的公开,是每年对各县(市)区的督导结果,全市人大、政协“两会”期间,在《潍坊日报》予以公示。重视不重视教育,用数据、事实说话,昭然于社会,“一揭两瞪眼”。

督导评估的都是大事、要事,过程与结果全公开,这很重要。更重要的是结果的使用,与政绩考核紧密挂钩:每年督导结束后,市委、市政府印发通报,依据督导成绩,与科学发展、经济运行等重大项目一起,召开全市表彰大会,表彰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将教育工作督导评估结果纳入县(市)区党政领导政绩考核内容,报市委组织部备案,作为今后对其提拔和使用的一项重要依据;将各县(市)区每项指标的督导评估成绩公布于众,营造让全社会了解、监督教育发展的强大舆论氛围。

与有些地方不同,2011年9月成立的潍坊市教育督导委员会,由市长任主任、分管副市长任副主任,委员中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包括教育界在内的社会知名人士。仅从人员组成上,就可见教育督导委员会全力强化教育督导的政府行为色彩,具有明显的教育督导权威性。

其二,督学责任区。

——责任区督学实行一岗双责。将市、县两级教育行政人员和教研人员,符合条件的全部聘为兼职责任区督学。设立了市、县两级共170个督学责任区,每个责任区安排督学4-6人,其中行政管理人员和教研人员各2-3人。目前全市配有市级责任区督学68人、县级责任区督学573人。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同时,“责任区督学”承担对责任区学校的督导责任。这个责任不小,拥有评优表彰和“一票否决”建议权。

——责任区督学机制月度常态化。市级责任区督学,每月要至少对所负责的县(市)区督导一次,每次在一所学校的工作时间不少于半个工作日,而且要确保每学年对所负责县(市)区的所有镇街和各类学校都督导一次。开展工作时,要填写专门的督学工作纪实表,并由学校负责人签字确认;督导结束后,要撰写一篇督导报告,并将纪实表和督导报告每月一次上交督学责任区办公室。

——督学责任区实行工作展评考核制度。每月组织一次责任区工作展示,半年组织一次责任区工作展评,年终对各督学责任区工作进行全面考核评议。督学工作成效,由各市级责任区督导过的学校填写问卷调查。督学责任区工作的考核结果,与本人以及所在科室(单位)的年度考核成绩挂钩,并占有重要权重。因为工作不到位,导致责任区学校发生违规办学行为或安全稳定问题的,责任区督学要承担连带责任。责任区督学也不是终身的,有准入和退出制度。

督学责任区并非一建了之,要想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重视和监管。潍坊市教育局常务会议每月都要专题研究督学责任区工作,重点就各责任区督学发现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基层学校好的经验做法以及督学提出的意见建议等,建立台账,分解到有关科室限期解决、宣传推广或研究落实,并对下月的督学责任区工作重点提出明确要求。督学责任区也每月召开一次例会,通报情况交流研讨,相互学习共同提高。

其三,教育督导巡视团。

“巡视团”是潍坊的一大创造,益处多多。规范的名称是“潍坊创新教育管理评估中心”,这是潍坊市教育局扶持组建的民办非企业单位,成员都是已离职的教育专家、学校校长、督导专家和教研能手,

2008年9月,市教育局与评估中心签订了《购买教育评估和教育事项调查事务服务协议书》,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评估中心开展投诉事项调查和学校评估。市教育局根据评估中心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被评估学校的满意度等支付报酬。

市教育局受理的有关投诉事项,全部交由评估中心负责调查核实并提出处理建议。市教育局依据其调查情况和处理建议做出处理意见。实施调查过程中,评估中心同时负责对学校存在的其他教育教学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帮助推广学校的典型经验做法。

“督导”创新,成效显著

潍坊创新教育督导,解决了什么问题?让概述表示:

对县(市)区的综合督导,主要解决了教育优先发展如何落实等重大问题。潍坊市所属各县(市)区之所以都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有效落实了对教育的领导和发展责任,大批长期存在的体制机制性问题得到彻底解决,11年的综合督导功不可没。

建立督学责任区制度,主要解决了教育公共管理和服务资源分配不均衡,偏远薄弱学校得不到关注的问题;教育行政部门人员和市县教研员与基层学校联系少,工作脱离实际的问题;对学校安全、规范办学等热点难点问题缺乏关注,解决不力的问题。

建立督导巡视团制度,主要解决了现有专职督导评估力量不足,以及管、办、评不分的突出问题。

第四章

让“人民”满意

——建立教育工作满意度调查制度

满意度调查,“查”什么

满意度调查,怎么查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查什么。潍坊的重点是:学校办学满意度评价、县(市)区教育工作满意度评价、校长办学认可度评价、教师师德评价、教育行政部门工作人员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价。这一系列,涉及教育工作的各个层面、要素。

——学校办学满意度评价。从2008年开始,对市教育局直属学校的学生家长开展满意度调查,调查内容主要是家长在五个方面的满意度:学校整体办学、班主任管理、任课教师教学、学校后勤服务、学生身心发展,调查结果作为学校业绩评价、校长职级认定的重要内容。

在此基础上,2011年6月起,又在全市建立起覆盖所有中小学(含中等职业学校)的满意度调查制度,所有调查委托专业的“第三方”社情民意调查机构或商务外包服务平台组织进行。

现场测评时,被调查学校的校长、教育部门领导班子成员和中层干部现场旁听,调查结果当场签字确认。每次测评,不少校长长出一口气,欣慰之情溢于脸上,当然也有个别手心出汗甚至如坐针毡的。

——县(市)区教育满意度评价。2011年开始,从学校整体工作、班主任工作、任课教师、办学条件和校园安全、校长和教育干部作风等5个方面,“大样本”对各县(市)区的教育满意度进行随访调查,已随访学生家长8600余名。评价结果公开通报,并作为年度教育综合督导总成绩的系数。

——校长办学认可度和满意度评议。对校长进行职级认定和每年的学年度考核时,组织教职工对校长的办学理念以及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和业绩,进行全员认可度评议,评议指标包括依法治校、队伍建设、课程实施、育人成效、学校文化、办学特色。同时,组织学生对育人成效进行满意度评议,评议指标包括学习提高、校园安全、班主任表现、任课教师表现、餐饮服务、学生管理。学生家长的评议,则委托第三方采取满意度电话随访的形式组织。

——教师全员师德考评并与满意度评价联动挂钩。2011年1月起建立师德考评制度,由学校自主组织实施,市教育局建立了全市学校满意度测评和师德考核信息库,涵盖8.7万名中小学教师。师德考核与学校的办学满意度联动挂钩,满意度测评中满意率达到85%的,学校教职工总数的30%可以在师德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同时规定满意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优秀”等次可以提高2个百分点,最高可达到60%。

建立师德考核前置审核制度,凡涉及市级以上评先树优,包括优秀教师、教学能手、教学成果政府奖、干部提拔、晋升职称等,如果在上学期师德考核中不是“优秀”等次,将被“一票否决”。个别教育教学成绩还不错的教师,评先树优的关键时候,就“跌”在了这上边。

——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满意度评价。潍坊的满意度调查,不是查人不查己、查下不查上,而是全员全方位。每年都要组织对市教育局机关全体工作人员、直属事业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进行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价。每个县(市)区随机选取50人,包括校长、教师以及县级教育行政机关人员,进行公开评议。工作怎样、服务如何,不靠年终个人述职,要有服务对象来打分。评议结果作为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总成绩的系数,并作为干部评先树优、提拔晋升的重要依据。

——涉及教师切身利益的事项须经满意度把关。潍坊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全部由学校自主制定竞聘方案,教职工全体85%以上满意度通过后自主实施。涉及广大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如评选教学能手、优秀教师、特级教师、政府成果奖等,由学校自主制定推荐方案,经全体教职工85%满意度通过后自主实施,将评价权真正还给了学校、教师。主管部门主要是负责分配指标、监督程序、进行公示。2012年3月,已组织对全市申报市教学能手的982名教师进行了全员满意度评价。

——满意度调查结束,紧接其后的是对问题的逐项调度解决。对在开展教育满意度评价工作中发现或征集到的问题,逐项梳理,专题研究破解,专项督办落实。建立学情台账,逐条逐项落实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及时跟踪督查,并建立问题解决公示机制。各学校排查、解决问题的有关情况,须通过家长信箱、学校网站等途径进行公示,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满意度调查”,解决了什么问题

——重教书、轻育人的问题解决了。2011年推荐省级教学能手候选人时,有6名教师因在上学期师德考核中不是“优秀”等次而被否决;在政府教学成果奖评选中,有12名教师也因此被否决。在已经完成两轮的教师职称改革试点岗位竞聘中,师德考评不“优秀”的教师失去了评聘高级职称的资格。由此,教师自然日益重视师德,“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开始贯穿渗透于教育教学、学生管理服务等工作和活动中。

——封闭办学,无视群众诉求的问题解决了。让利益相关者对教育工作进行满意度评价,主动回应群众诉求,有效落实学生、家长、社会对学校教育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评价权,引导整个教育工作更加开放、规范,更加贴近教育规律,这是潍坊教育改革创新的一大可贵亮点。根据2011年对县(市)区的教育满意度调查结果,有2个县(市)区因为满意度因素降低了督导位次,引起了很大反响。

——过度关注升学有望学生,忽视全体学生的问题解决了。以“满意率”取代“升学率”评价学校,大面积引发了学校办学方式的根本转变,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共同价值取向。

——对主管部门负责和对服务对象负责不协调的问题解决了。满意度评价,引导学校在认真落实国家教育方针和上级要求的同时,高度关注、跟踪家长需求并积极予以回应、解决。

第五章

小部门大服务

——建立教育惠民服务运行机制

惠民,教育的破冰之旅

在更加关注和改善民本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当下,加快职能转变,扩大公共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已成为教育的当务之急。

如何促进教育行政部门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搭建政府部门与人民群众零距离接触的服务平台,怎样实现从“以管为主”走向“以人为本”,更好地为群众提供高效快捷的教育服务?惠民!

按照潍坊的理解,之所以要实行和扩大教育惠民服务,主要缘于以下三个方面:

——社会对教育的需要。毫无疑问,教育要服务、服从于经济社会发展。而目前,教育管理更多地将精力放在了内部发展提高,而较少将教育置于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去谋划,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做得很不够。同时,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教育资源条块分割,出现了教育资源与社会需求严重脱节的尴尬局面。

如何将多样化的社会需求与各级各类教育资源供给紧密衔接起来,既方便群众需求,又增强学校办学的针对性,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益,迫切需要教育部门职能到位,为供需双方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

——人民群众对教育诉求的需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享受到更多、更优质、更公平的教育已经成为人民的普遍要求。而搭建惠民服务平台,及时回应人民对教育的呼声,进而发现和纠正教育存在的问题,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教育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群众教育需要,是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根本所在。

——服务教育发展的需要。目前的教育行政管理,实行的是业务科室负责制,每个科室的业务内容相对独立,对教育问题的研究也更多地站在自身业务角度,缺少互通。而教育决策又是一项涉及多方面信息的综合决断过程,必须通过多种渠道及时获取社会各方面的信息,特别是社会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搭建教育惠民服务平台,可以及时汇集来自社会各方面信息,为教育决策提供信息参考。

惠民,怎样“惠”

2008年3月,经潍坊市委、市政府同意,市教育局依托市行政审批中心,设立教育惠民服务中心。

潍坊市教育惠民服务中心把机关各科室中,凡是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业务剥离出来,整合机关7个科室、3个直属单位的资源,配备21名工作人员,设立了8个分中心,包括社会培训、校企合作、校友资源和家庭教育、学生资助、咨询投诉、毕业生就业服务、出国留学咨询服务。

——多方参与的强有力领导机制。市教育局主要负责同志随时到教育惠民服务中心调研;分管局领导负责和市有关部门协调、沟通,推进各项工作开展;其他局领导每年至少1个月时间到教育惠民服务中心带班。在管理体制上,服务中心自觉接受市政府法制办、市纪委效能中心的领导,教育惠民服务中心自主负责所属人员的日常考核、监督、管理,并参与市行政审批大厅的考核与奖惩。

——实行“一站式”服务机制。服务流程上,公示服务项目,实行首问负责制和一次性告知制。教育惠民服务中心设立了14台网上咨询电脑,配备6部热线电话同时接听处理来自社会各界的咨询服务。教育惠民服务中心网页设立在线服务,实现和群众面对面交流,只要涉及教育方面的咨询和需求,均可在服务中心得到满意的答复和解决。

——业务工作实行科室负责制。科长是第一责任人,窗口工作人员是具体责任人。各科室根据工作要求,制定出工作计划、创新工作内容及措施。前台工作人员服务期间,专职从事教育惠民服务中心工作,研究社情民意,做好现场接访、电话咨询、审批事项办理,通过网络平台,同群众面对面交流,积极主动地研究科室工作如何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前台没有服务事项的科室,工作人员轮流到教育惠民服务中心热线电话服务,具体负责回答群众的咨询,接受群众的举报投诉。

——实施教育信息公开制度。通过潍坊电视台、潍坊人民广播电台、《潍坊日报》等主流媒体,每天向社会公告与广大群众沟通联络咨询投诉方式,将所有学校和教师的办学育人行为,全面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社会各界人人都可以通过惠民服务中心表达诉求、寻求服务,促使教育部门和学校直面问题和矛盾,形成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核心的工作体系和长效机制。

——建立项目管理运行机制。教育惠民中心发现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有的涉及多个科室、单位,可想而知,以传统的管理模式是难以得到有效解决的。为此,市教育局打破传统管理条块分割的藩篱,创造性地在机关实施重点工作项目管理,以问题为纽带(需要解决什么问题就确立什么项目),打破科室、部门、行业甚至地域界限,越层级、跨部室组建项目攻关团队,实行项目组长负责制、项目经费配套制、项目过程化管理、项目“过筛式”评议,聘请高层专家引领破解教育难题,建立起了从项目立项、组织实施到目标评价的运行机制。

惠民,“惠”什么

群众的教育需求多种多样,千变万化。教育惠民应该重点解决什么问题,或者说让群众感受到怎样的“惠”?

——解决机关工作与群众的服务需求不衔接的问题。教育惠民服务中心实行的窗口业务科室负责制,把机关工作人员推到服务窗口一线,搭建了零距离为群众服务的平台,创造了为群众直接提供服务的机会,由原来的管理型逐渐转变为服务型,在零距离的服务中,不仅能够原生态了解民意,而且成为转变教育行政职能的载体。

——解决群众教育诉求缺少便捷服务渠道的问题。教育惠民中心的成立,打破了群众“诉求无门”,有问题无处解决的尴尬。人民群众对教育的了解,变成了点对面的联系,来的每一个人、接的每一个电话、收的每一个信息,都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百分之百回复、百分之百满意。

——解决社会需求与教育供给存在脱节的问题。这是一个很普遍但很少为人关注的问题。教育惠民服务的校友资源开发、校企合作系列活动,密切了普通高中学校和校友的联系,促进了校友与家乡的深入沟通交流,校友支持家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的作用初步显现。

市、区两级社会力量办学管理机构集中办公,实现了社会培训机构管理与服务一体化;“购买服务”将市域内的心理咨询与家庭教育专家资源进行了整合。

——解决基层信息不能及时进入教育决策视野的问题。教育惠民服务中心,每天汇总来自10多个渠道的一线教育信息报送局领导,对教育部门科学决策,及时发现问题、指导工作、提高服务质量长效机制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解决资源分散难以形成合力的问题。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打破科室、单位界限,选聘最合适的人员,形成基于项目管理的团队,群策群力,一大批制约教育发展、影响群众满意度的重大事项得到协力解决。

惠民服务中心,社会都叫好

教育惠民的关键在于一个“惠”字。潍坊的教育惠民,可以说教育内外都受益、都叫好。

从群众的角度来说:

——受理必查、违规必究,件件回复、件件满意,群众自然叫好。每天下午下班后,咨询投诉中心会对来自各个渠道的投诉进行汇总整理,形成《每日动态》,于次日8:15前通过办公平台发给局领导;局领导签批后,由教育督导巡视团调查;巡视团调查结束后,由局分管领导带领有关科室进行会商,监察室、督导室、惠民中心、巡视团负责人参加。教育诉求问题解决的良性运转机制由此形成。

依照投诉事件的调查事实,对被投诉的单位或个人,根据违规情节予以不同处理,或作出警告,或下发整改通知书,或全市通报,或约谈主要负责人,处理决定与督导评估、评优树先结合。如在每年对县(市)区的督导评估中,被通报的单位会被扣相应分值,直接影响到县(市)区督导评估成绩;被通报的校长、教师,则在评优树先、职称评定中实行一票否决制度。

会商结果以及处理情况,由教育惠民中心向群众反馈调查处理结果,征求投诉人意见,直至投诉人满意为止。工作做到这一步,群众自然满意。

——提供信息化服务,群众自然满意。区域教育的资源实际非常丰厚,但长期以来存在着条块分割、分散独立的现象。教育惠民服务中心独具慧眼,紧密联系社会需求与教育供给,把这些教育资源整合起来,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

——提供个性化服务,群众自然喜欢。家庭教育中心成立了由40位全国知名专家和100名潍坊优秀教师组成的讲师团,无偿为农村学生家长举办报告会2450多场次,惠及110多万个家庭,惠及城乡学生家长800多万人次;聚集了驻潍高校的16位心理学教授和100名中小学优秀教师组建成长导航站,通过电话、网络、面谈等形式,24小时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成长中遇到的困惑咨询、心理疏导,服务咨询量达1.5万次。

社会培训服务中心协调有关部门,将全市国办与民办、学校办与社会办的356家培训机构进行整合,建立了涵盖65个专业、年培训10万人次的“潍坊市社会培训机构信息资源库”,面向社会开放,随时向社会成员提供学习培训服务。

学生资助中心每年资助资金超过1.5亿元,资助救助学生近20万人次,直接救助了全市1500余名特困家庭学生,目前已累计发放特困生救助金180余万元。2012年,对普通高中的低保家庭、孤残学生实施免费入学,目前已拨付专项资金231万元。

从教育部门和学校的角度来说:

——教育惠民运行机制已经成为教育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充分发挥面向群众、信息面广、信息量大、信息快速及时的优势,密切关注教育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做好信息搜集、综合和分析工作,通过以报送《每日动态》《每周信息》《焦点分析》《工作简报》等形式,及时将群众反映强烈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向局领导反映。仅通过《焦点分析》的形式,就为局领导提供30多期共4万多字的教育热点难点分析,为领导决策提供了来自基层的一线信息。

——教育惠民运行机制已经成为深化改革、解决问题的动力。惠民中心提供的来自基层的热点难点问题,已日益成为教育改革的动力源。以2010年、2011年为例,咨询总量1.8万多件、投诉5298件,通过对这些数据的科学分析,为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决策依据。2010年,学生资助咨询居高不下,通过在学生的准考证、《致家长的一封信》刊登学生资助联系网站等信息进行宣传,2011年该项咨询明显下降。

为解决带有共性的热点难点问题,市教育局机关实施项目管理制度,已有201个事关全局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得到突破,每年都有500多人的项目团队在研究项目,每年都有300多名各领域的专家团队支撑项目、引领发展。“项目管理”成了教育行政机关提高工作效率、依靠专业攻坚破难的重要载体,也成为惠民服务中心运行机制的坚强支撑。

实施项目管理的最大变化,就是改变了过去“有多少人办多少事”的传统做法,实现了由“因人设事”到“因事用人”的转变,建立了“人随事转、钱随事走,该办多少事就办好多少事”的机关运行新机制,一批制约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得到解决。校长职级制、中考改革、教师职称改革、教育惠民中心、“农村小学校校新进一名英语专业教师”、“一通二热三改工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等,涉及面广、影响大的重大改革和发展事项,都是通过“项目管理”的方式得到破解。

——教育惠民运行机制已经成为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提升人员素质的载体。机关行政人员通过轮流在惠民服务中心工作,零距离为群众服务,身处群众中间,更加了解群众的难处和需求,服务意识和能力明显提高。

2007年到2011年间,教育行政部门干部参与项目管理多达2233人次,超过了市教育局人员总数(含直属机关)的22倍,平均每个同志每天至少拿出2小时用于项目研究。“在工作中学习,在研究中提高”,已成为机关人员的主动追求,每年仅机关人员提交评选的调研报告、考察报告、金点子和工作后鉴等就达到三四百篇,不少同志已经和正在成长为某一领域的专家里手。

“追求卓越、拒绝平庸,崇尚简单、拒绝庸俗,坚持原则、拒绝私情,致力创新、拒绝重复”的机关文化,以及团结和谐、廉洁勤政、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由此形成。

标签:;  ;  ;  ;  ;  

潍坊“教育革命”--潍坊“制度创新”地区推进素质教育的典型范例_学校行政级别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