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的中医特色健康教育指导李巧论文_李巧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特色健康教育指导李巧论文_李巧

李巧

(十堰市人民医院(湖北医药学院附属人民医院)中医2病区;中医中药研究所;湖北十堰442000)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系统疾病。近些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作为四种慢性疾病之一的糖尿病其发病率正在逐年增高。由于糖尿病是一种终生性疾病,并发症较多,因此成为致死率仅次于癌症及心血管疾病。我院治未病科不断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1 中医饮食疗法的指导

消渴病的发病与饮食失调有关。祖国医学认为,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可导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耗津,发为消渴。《素问?奇病论》石:“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饮食失调,损伤脾胃,不仅可致消化不良,食积日久还可郁而化热,聚湿生痰,甚至影响气血流通,成为诱发和加重糖尿病的因素。合理的饮食治疗方案既可使患者获得较为全面的营养,提供全天基本能量消耗而又不增加胰岛B细胞的负担。所以,饮食疗法是治疗本病的关键,教育患者控制饮食的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

1.1 饮食规律:定时一定量饮食,可以维持气血阴阳的平衡。对食量的要求是既不“太过”,也不能“不及”,这两种情况都是饮食所忌。提倡少食多餐,切忌贪食。指导病人及家属根据自己的性别、年龄和身高计算自己的理想体重,然后根据理想体重、工作性质及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热量,掌握每日总热量的计算方法,根据饮食习惯具体量化饮食标准,保证有利于血糖控制,又不至于营养不良,可多吃些粗粮、麦皮制品、绿叶蔬菜、无糖水果或低糖瓜果。目的在于维持标准体重,控制高血糖和预防低血糖,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和降低高血压。

1.2 合理搭配: 给予低糖、低脂、低胆固醇、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饮食。粮食、肉类、蔬菜、果品等合理搭配,才能更好地补益精气血津液。

1.3 谨和五味: 不同的食物其性味不同,归经不同,如“酸入肝、苦入心、辛入肺、甘入脾、咸入肾”等。正确服食五味,可以增补相应的五脏之气,五味偏嗜,五脏营养失调,阴阳失衡,就会发生疾病。

1.4 饮食清淡: 糖尿病患者饮食更宜清淡、低脂、低糖,多吃鱼肉、瓜菜、黑木耳、蒜、魔芋、赤小豆、胡萝卜、黑芝麻、海带、罗汉果等。

1.5 在遵循以上原则基础上,采用易懂易记的方式对患者进行辨证施食。饮食控制应做到“三定”,即定量、定时、定餐次。据患者不同情况对患者的饮食指导细化、通俗化、具体化。对饮食控制采取大致估算加自我感觉的方法,制订饮食的原则。

2 中医运动疗法的指导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和采用运动疗法治疗糖尿病的国家。适当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糖代谢,加速脂肪分解,减少脂肪堆积,预防和控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它是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病的有效措施之一,中医对运动的时间、程度和方法有独到的认识。

2.1 运动有时: 隋?巢元方《诸病源候论》提出,消渴患者一应“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外台秘要》亦强调:“食毕即行走,稍畅而坐”,主张每餐食毕,出庭散步。说明适当运动是防治糖尿病的有效措施之一,这与现代医学的认识是完全一致的。

2.2 运动有度: 运动要遵循适度运动、因人而异、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原则。运动健身时一不可过劳,否则会损伤脏腑精气,诱发疾病。适度的活动对防治糖尿病有积极的作用。对于消渴病的运动强度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以不疲劳为度”,“不能强所不能”。特别是对严重缺乏胰岛素的患者及合并冠心病、肾病者,应该限制活动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运动多样: 在运动形式上可多种多样,通常采用太极拳、太极剑、保健气功等传统健身法,这是根据中医的阴阳、五行和经络脏腑学说,以及相应的导引、行气、存思、内丹技术,建立的“动中求静、静中求动”协调身心的演练功法。通过运动健身法可以舒筋通络,形神兼备;调和气血,充实脏腑,壮内以强外;动而生阳,静而生阴,阴阳平衡。也可采用散步、快速行走、健身操、滑冰、游泳、老年迪斯科等运动方式。

2.4 运动禁忌: 血糖控制差、较重的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较重的糖尿病眼底病变、较重的糖尿病肾变,出现下肢破溃、感染等。

3 中医心理疗法的指导

《临床指南医案?二消》中指出:“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渴大病”。情志过极,心理活动变化过度可以致气血功能紊乱,使人体阴阳失衡。长期的情志不遂是疾病发生的诱发因素。

3.1 现代医学亦认为精神波动易致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交感神经兴奋性升高,导致血糖升高、血管收缩。因此,消渴病高发人群和消渴患者应首先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特别是有家族倾向的人群和肥胖超重的糖尿病高发人群,要正确对待疾病,未病先防,已病防变。

3.2 首先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持心情舒畅、乐观,既不要忽视本病的发生、发展,也不要对疾病过分担心而焦虑不安,应增强治疗信心。

3.3 其次应该避免精神紧张,自我克制,喜怒哀乐要有节制,尽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刺激和过度兴奋因素,保持平静。畅调情志,控制喜、怒、哀、乐,使心理处于平衡状态。

4 用药指导

高血糖是引起全身大小血管及神经并发症和加重病情的重要原因。因此一旦确诊,要注重早期治疗,合理用,争取空腹和餐后血糖控制基本正常。

4.1 老年人用降血糖药、警惕低血糖的发生。注意配伍禁忌。

4.2 应定时、定量遵医嘱服药,且需要服药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药名、计量、用法、用药后反应,血糖及尿糖检查结果,饮食情况。

4.3 如有胃肠不适、皮肤过敏、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受损或低血糖反应,应及时找医生处理。

4.4 中医药治疗可以调节和改善糖尿病患者机体内环境,改善糖尿病患者的口干口渴、疲劳乏力、腰酸腿疼、头晕眼花等临床症状,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工作质量、生活质量;通过中医药的补益调节疗法,能减轻或避免由于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服用降糖西药引起的肝、肾损害及其他毒副作用,保护糖尿病患者的肝、肾功能;配合传统的推拿、按摩、针灸、拔罐、膏药、药浴、保健气功、药膳食疗等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能延缓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产生,使糖尿病患者健康长寿。

5 讨论 

进行糖尿病患者的中医健康指导除了以上一些内容之外,还包括中医护理教育等。例如做好对患者中医基础知识、健康教育知识的培训;加强医护人员教育能力,如沟通技巧、语言艺术的培训;加强对患者临床常用中医预防保健和康复知识的培训等,帮助糖尿病患者建立符合中医理论的健康行为。“因人施教,因病宣传”,针对不同病人的特点,进行个体化教育。我们相信随着中医药学的发展及中医糖尿病教育的不断完善,实施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糖尿病教育指导模式必将为患者带来更好的疗效,将对糖尿病的恢复有十分重要意义。

论文作者:李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7月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  ;  ;  ;  ;  ;  ;  ;  

糖尿病患者的中医特色健康教育指导李巧论文_李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