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各地市政道路建设工程都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市政道路建设不同于其它普通道路建设,具有更大的复杂性和更高的要求。从其特点上来说,市政道路建设所需的原材料投资大、预留工期短、存在地上地下设施的同时施工。这不仅意味着其工程复杂性巨大,更意味着,可能会出现一些特殊的质量问题。
关键词:市政道路;材料检测;质量控制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的数量规模不断扩大,而市政道路作为城市交通运输的枢纽,其关键性地位也显得越来越突出,然而近年来由于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低劣,加上试验检测技术水平跟不上等原因,造成我国很多市政道路工程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继而导致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为了彻底提升市政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现阶段必须加强其质量检测方法分析。多年的实践经验证明,加强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检测是保证并提升道路工程整体质量的有效手段,通过对市政道路工程进行试验检测可以实现对其质量优劣的全方位评估,继而可以根据检测数据彻底有效的改善市政道路工程的路面设计、优化与改造方案,全面提升市政道路交通网的养护水平以及路面的长期使用性能。
2 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检测方法
目前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检测主要分为试验室土工实验法检测和现场原位检测,现场原位检测主要包括钻探取芯法、平整度测试等,由于钻探取芯法对于市政道路的路面破损比较严重,严重影响道路的正常和安全使用,因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发展出了比如瑞雷波法、超声波法、音频共振法等方法,实现了现场不破坏道路路基、路面的情况下,对其强度和路面厚度进行科学合理检测。
2.1钻探取芯法
钻探取芯法是指通过钻机钻进将道路路基或路面的试验样本取出,并随后进行试验室土工试验测试,进而评价市政道路的路基路面的抗压、抗拉、抗弯强度以及水稳定性、热稳定性、耐久性,由于这一方法会对道路产生一定的破坏,影响了道路的安全使用,因此对于市政道路这一对道路质量要求比较高的工程应用的越来越少。
2.2平整度测试
市政道路的平整度测试主要是对道路路面的施工质量进行检测,即以规定的标准量对道路表面的凸凹情况进行间断地或连续地测量,进而评价市政道路路面的好坏。根据测量目的与测量设备的不同,平整度测试可以分为断面类测试和反应类测试。断面类测试主要是利用平整度仪测定各个部位的精确高程,以实现对市政道路路面的凸凹情况进行测定;反应类测试主要是对市政道路路面的舒适性进行测试,即通过利用车载式颠簸累积仪、纵断面分析仪或路面平整度数据采集系统,测定车测定由于路面凸凹而引起车辆的振动或颠簸情况,继而给司机或乘客的反应或感受。
2.3原位无损检测方法
目前常用的原位无损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瑞雷波法、超声波法、音频共振法,其中瑞雷波法主要是通过测定道路路基或路面分层介质中的瑞雷波速度值大小,测定市政道路路基的压实度,或是通过测定道路各层的波速,检测出道路的抗压、抗拉、抗弯强度等;超声波法和音频共振法则是通过测定共振频率的大小,检测出市政道路路面的厚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质量控制
3.1测量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一般采取复合式布控。由于城市的地标建筑物十分密集,且地下管线路网铺设较复杂,故要求平面测量一定保证其测量精度,应尽量杜绝配套管线摩擦或错位碰撞等不良现象。而平面测量通常选用复合导线的布置方式进行设计。
另一方面,水准点的设计也是需要引起重视的因素之一。水准点的设计分为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需要根据不同应用情况而区别选用,例如需长期稳定观察的重点工程、线路起点与终点等,需要设置为永久型,以便满足后期使用需求。
测量工作最为核心的即为其精确度。在此,高程测量的精确度应当满足三等及以上,测算、复测、签证等任务都应当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执行,事事注意将测量的误差值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在工程的前期测量中,不仅要进行合理的设计,更要进行有效准确的规划,以保证工程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并按期完成。
3.2原材料
原材料的选择极其质量,也是影响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在道路建设中,所需要的原材料(例如砂、石)来源渠道非常多,价格浮动也相应较大,这给工程实施带来了一定风险。理论上讲,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自始至终贯彻对工程材料的严格监管与选择,从源头上保证工程的安全与质量。在采购前,必须严格检查原材料、配件及相应设备的质量合格证书,并查看其出厂检验报告。在初步确定候选材料后,应当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抽查,抽查标准应严格吻合国家相关规定,并交付具有检测资格的质检机构进行正规检测,取得相应的证明报告,杜绝不合格低质量产品进入工地。
3.3施工(路基)
在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上,应当注意填方路基在施工之前,务必先填方试验路段。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细节操作,例如填方之前需清理干净地面上的杂物,且要用平地机整理至平整,用压路机压实,之后才可继续进行主干工作。另外在填方路基时,还应该注意各项参数的均衡和完善,例如路堤分层填筑的质量、松铺的厚度等,都需要得到重视,施工中细节较多,虽然不起眼但却需要投入一定精力,小处不出差错才能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安全与质量。另外,每层填实的松铺厚度,都必须经过检查。若不合格则不可进行压实,需要重复返工完善,直到参数合格之后才可以进行压实。
总之,在质量控制措施上,笔者建议,一方面应当做好施工前的准备。施工企业应当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高质量,使施工路面平稳耐用、坚实抗滑。在管理上施工企业则应当充分发挥其组织能力,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监管,努力做到规范化标准化。且公司在工程施工进行前就应当对其技术要点和操作细则进行深入了解,以确保其风险和难点得到防范和准备,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保证工程的质量。另一方面,道路施工的测量与控制应该得到一定强度上的保证。除了上述提到的三点建议之外,施工企业应当强化安全意识,并重视尖端人才的培养与任用。不仅要在专业技能上对员工加强培训,更要注意对其进行职业道德意识的教育与培养。根据员工在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等方面的不同表现将其分配到适合其自身特点的工作岗位,保证人尽其才,更保证工程的效率最大化。此外,施工工艺的尽可能优化和科学化,也是保证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尽可能推广新技术新工艺,可以有效提高施工水平与质量。
4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运输的地位日益重要,市政道路作为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提升市政道路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断提高市政道路的质量控制、检测水平是提高市政道路质量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尹克磊.公路工程质量检测方法及控制措施研究[J].工程科技,2011.
[2]陈旭峰.有关市政道路路基质量控制检测方法的研究[J].中华民居,2011.
论文作者:陆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市政道路论文; 路面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路基论文; 道路论文; 测量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