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
(双鸭山煤炭总医院;黑龙江双鸭山155100)
【摘要】目的 分析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择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300例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均占据150例。对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分别采取一般护理措施与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案,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结果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与82.7%,比较差异显著(P<0.05);另外,实验组护理方式在基础护理、护理文书、病房管理等方面的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对呼吸内科患者而言,在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着重进行责任制 整体护理可进一步优化临床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采纳。
【关键词】护理服务;优质护理;责任制整体护理;呼吸内科
呼吸内科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科室,发病对象多为老年人群,疾病类型均为各种各样的慢性疾病,患者多半需要长期住院,病情危重的患者较为常见,因此对该类疾病患者进行临床护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困难[1]。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护理方案已经不能及时满足广大患者的需要。为此,本次研究着重分析呼吸内科患者进行现代化的优质护理服务时给予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方案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护理服务提供相关的建设性意见,有关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择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呼吸内科患者300例设置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疾病类型包括肺部感染、全身疾病肺部表现、慢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病、弥漫性肺部疾病等。
按照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共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每组患者均占据150例。常规组:男女患者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4.7%(82/150)与45.3%(68/150),年龄范围在44-72岁之间,中位数年龄为58.2岁;实验组:男女患者所占百分比分别为53.3%(80/150)与46.7%(70/150),年龄范围在46-69岁之间,中位数年龄为57.6岁。分析两组患者的病例资料后显示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两组患者可进行统计学分析。
1.2 疾病护理方法
常规组:给予一般护理方案,包括详细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给予耐心的心理辅导,告知患者遵照医嘱服药,给予合理的饮食计划等。
实验组:采用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1.2.1 责任制整体护理小组的建立:组成人员包括辅助护士、责任护士、责任组长等,并依据具体的床位数安排分管的小组人员数。小组工作责任包括组员的分管护理工作、每日上下班时间、制定患者的护理计划、危急患者的处理措施、护理技术指导工作、护理带教任务、团队协调工作、护理难题的解决等[2]。
1.2.2 责任制整体护理方案的实施:由责任组长开展护理工作,其中护理人员总共有20名,将其分为3个大的责任护理小组。包括护理安全质量监控、急危重患者的护理工作;责任护士负责对病情轻中度患者的护理与督导质控工作,同时及时对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帮助患者建立面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与勇气,定期进行巡房等。
1.3 评价指标与判定标准
(1)比较两组护理方案的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量表进行分析比较,共发放调查量表数量为300份,回收数量为300份,评价标准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其中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3]。
(2)比较两组护理方案的护理工作质量,评价内容包括健康教育、病房管理、护理文书的书写、基础护理、急危重症护理等,评分采用百分制,分数越高表示护理工作质量越佳[4]。
1.4 数据处理
将本次研究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均纳入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其中护理满意度可采用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比较,护理工作质量可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比较,当P值在0.05以下时则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度
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0%与82.7%,说明P值小于0.05,详情如下表1。
2.2 护理工作质量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工作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说明P值小于0.05,详情见下表2。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护理内科是临床上较为重要且常见的一类科室,许多患者为慢性疾病,且经常表现为情绪十分不稳定,容易出现抑郁、焦虑、失落等不良情绪,进行疾病治疗的过程中容易并发感染、压疮等不良情况,使得疾病治疗效果受到一定的限制,因此,对该类疾病患者加强疾病治疗与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传统的护理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广大患者的实际需要,需及时研制出应用效果更佳的护理模式,优化临床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
随着护理模式的不断变化发展,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逐渐得到广大医学研究者的认可,并逐渐应用于临床各个领域中,分析该类护理服务模式的优势在于以下几方面:(1)强调责任制护理小组的重要性,充分体现出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应用效果。(2)可以有效发挥出护理人员的工作潜能,提高工作积极性。在实施过程中由责任组长对整体护理工作进行负责,资质较低的护理人员可以得到资深护理人员的帮助与学习,并提高自身业务水平,提高团队协作能力与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3)护理满意度得到有效的提高。在责任组长的带领下优化了护理服务内涵,使得患者能够得到护理人员的关心与呵护,在充分了解患者病情的基础上进行连续性的护理,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钱维建等[5]将200例呼吸内科患者纳入实验研究,并分别采用一般护理模式(A组)与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B组),每组100例。结果表明,B组患者的护理考核评分为(92.3±2.6)分,A组为(77.9±2.9)分,A组与B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85.0%与95.0%,这与本次研究的结果相符,进一步说明了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实验组患者给予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后,该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达到96.0%,护理工作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进一步说明了该护理服务模式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作为现代化护理服务模式的优先参考方案。
参考文献:
[1] 赵波,刘红梅.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3):71-73.
[2] 苏琳珠,王招娣.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22):112-115.
[3] 张雯,张春花,黄波等.呼吸内科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效果[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10):540-540.
[4] 吴君华.责任制整体护理在呼吸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24(7):4095.
[5] 钱维建.浅谈呼吸内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中国临床护理,2013,5(2):167-169.
论文作者:刘德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5
标签:患者论文; 责任制论文; 实验组论文; 内科论文; 满意度论文; 呼吸论文; 疾病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3月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