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宇文泰建立府兵制——--鲜卑部落制与汉化及军权的初步中央集权化的结合,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府兵制论文,军权论文,鲜卑论文,宇文论文,汉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东西魏初期的对峙状态使双方战事不断,实力弱小的西魏在宇文泰的领导下,军事上成功地阻挡了东魏西进入关,但西魏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弱于东魏的状态并没有改变。西魏如何巩固得之不易的地域和独立的政权,并不断进行扩大,这是宇文泰面临的严峻任务。陈寅恪先生谈到:“宇文泰所凭籍的人才、地利远在高欢之下。如果要与高欢抗衡,一则须随顺当时鲜卑反对汉化的潮流,二则要有异于高齐的鲜卑化、西胡化,争取汉化的政策。”〔1〕宇文泰也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 在“汉化”和“鲜卑化”的矛盾对立中,找到了一条高明智慧的道路,实现了胡汉政策的有效结合。府兵制则是宇文泰胡汉政策结合中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宇文泰面对复杂的北方政局,首先遇到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控制笼络归附他的边镇将领,如何使这些边将起兵六镇时的政治目的得以实现。这些边镇武装力量,成份相当复杂,有贺拔岳部、侯莫陈悦降部和孝武帝的追随者。这些部队(尤其是贺、侯)基本上依部落式编制,边镇主将和士兵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隶属色彩相当浓重,致使这些军队的独立性十分强,这种状况对宇文泰统一指挥和管辖军队就十分不利。要加强自己的力量,巩固自己的地位,宇文泰就必须直接控制这些军队。另外,宇文泰面临的第二个棘手的问题是,如何取得关陇地区地方豪强的支持,并有力地控制他们,以便有效地控制关陇地区。为了解决这些急迫的问题,扩大和巩固自己的实力,宇文泰采取了府兵制。
所谓府兵,就是属于军府的兵。就“府兵”这一名称而言由来已久,东晋时有北府兵,在南朝也有府兵这一称谓,北魏时边防军有府户之称。
但是,西魏、北周时期的府兵不是南北朝军制的沿袭。第一,西魏、北周的府兵制度有一个特殊的组织系统,这个组织系统正如陈寅恪先生所说,是军事单位的部落化。第二,西魏、北周的府兵是禁军而非边防军或地方军。府兵制是如何解决宇文泰面临的问题?在府兵制系统下,其组织结构及复姓、赐姓使府兵制这一制度更具有浓厚的鲜卑化色彩;另一方面吸收了乡兵,将其纳入府兵系统之中,又使汉化因素在这一系统中滋长。
一、府兵制中的人事格局与军权的初步中央集权化
宇文泰建立府兵制,在组织系统上,六柱国、十二大将军各私其兵,具有很大的独立性。可是实际上,西魏中央集权化的军事制度却也正是在此时初建。
府兵制的组织系统为: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统属关系是十分明确的,各史书的记载也都一致。具体情况是这样:
初魏孝庄帝以尔朱荣有翊戴之功,拜荣柱国大将军,位在丞相上。荣败后,此官遂废。大统三年(537 )魏文帝复以太祖(指宇文泰)建中兴之业,始命为之。其后功参佐命、望实俱重者亦居此职,自大统十六年(550)以前任者凡有八人。太祖位总百揆,督中外军, 魏广陵王欣元氏懿戚,从容禁闱而已。此外六人各督二大将军,分掌禁旅,当爪牙御侮之寄。当时荣盛莫与为比,故今之称门阀者咸推八柱国家云。今并列十二大将军于左:李虎、元欣、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七柱国;元赞、元育、元廊、宇文导、侯莫陈顺、达奚武、李远、豆卢宁、宇文贵、贺兰祥、杨忠、王杰十二大将军。右十二大将军,又各领开府二人,每一开府领一军兵,是为二十四军。〔2〕
由此,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二十四开府,府兵制上层的组织系统十分明晰。
宇文泰对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的人选,无疑是经过精心安排的,根据各自的背景来照顾各个方面的势力,八柱国的背景,除宇文泰本人外,元欣是西魏皇族;李弼是降附宇文泰的侯莫陈悦部将中地位最高者;独孤信乃贺拔胜部属,大统十年(544),贺拔胜病死, 独孤信在随贺拔胜入关诸将中,资望最高;赵贵、侯莫陈崇都是贺拔岳部属,大统五年(539),寇洛死后,贺拔岳诸将中,以贵、崇资望最高; 于谨是宇文泰的嫡系亲信;而李虎虽出自北镇,但他长期统领长安禁卫,大统十一年(545)王盟死后,李虎应该是西魏禁卫将领中资望最高者。 西魏各派系将领都有人被封为柱国大将军,这显然是宇文泰在各方面势力之间搞的一种平衡。在实行八柱国十二大将军之前,宇文泰在各实力派之中虽然相当于兄长的地位,但实际上各派却具有平起平坐的联盟性质。
八柱国和十二大将军的设置是宇文泰高明的一招,宇文泰设置八柱国,将各派系的首领由单纯的军事首领上升到西魏朝廷的政治贵族,提高了他们的政治地位,满足了他们由边疆镇将跻身于开国元勋的政治野心。同时,宇文泰又在人事格局上具体精心地进行安排,分割了他们的实力,在他们中间形成相互牵制的态势。
史籍中各柱国下分统哪二大将军没有具体的记载。如果按照府兵制表面上所呈现的部落兵化,以及将领私有其兵,那么柱国和下属的二位大将军应该同属一个势力。可是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各柱国、十二大将军的统属问题上,宇文泰费尽心机。哪个柱国控制哪两位大将军,根据各自统辖的地区来看,于谨所督大将军是达奚武、贺兰祥,辖区为渭河下游、雍、华一带;独孤信督宇文导、元廊,辖区为渭河上游、雍州一带;李虎督元赞、元育,辖区为京城及长安附近;侯莫陈崇督李远、侯莫陈顺,辖区为泾水流域、原、泾、宁、雍;赵贵督王雄、宇文贵,辖区为渭河中游、岐、雍至秦岭;李弼督豆卢宁、杨忠,辖区为洛水流域各侨州、北华雍州。
我们分析六位柱国及大将军的组合,将会发现一些问题,这也将揭示府兵制是如何用鲜卑部落制这种表面上与中央集权相抵触的制度,来实现宇文泰军权中央集权化的目的。根据六柱国、十二大将军的背景,于谨是宇文泰最早的追随者之一,一直为宇文泰出谋划策,是他建议迎魏帝入关,并代表宇文泰赴洛阳游说,他是宇文泰的嫡系。他所统属的大将军达奚武和贺兰祥也都是宇文泰的忠实追随者和嫡系。达奚武原属贺拔岳旧部,但与宇文泰的关系却非同一般。贺拔岳被杀后,达奚武与赵贵等“同翊戴太祖(宇文泰)”,宇文泰的起家,深得达奚武的鼎力支持。贺兰祥是宇文泰的外甥,他少小失怙,“长于舅氏,特为太祖所爱”,后与宇文护同入关,“恒在帐下”,是宇文泰的亲信侍卫,他也是宇文泰的嫡系。从这一组合上来看,柱国及下属二位大将军同属宇文泰的嫡系和忠实支持者。
独孤信和所督大将军宇文导、元廊。独孤信先世以良家子镇武川,遂后定居武川,初从尔朱荣征战。大统十三年(547),移镇河阳, 十四年,入朝为尚书令、大司马,他属于贺拔胜部。独孤信所督大将军宇文导,是宇文泰兄子,参加了西魏初年几乎所有的战役,西魏初,曾拜领军将军、大都督,史书云“太祖每出征,导恒居守”。显然,宇文导是宇文泰的嫡系将领。另一大将元廊,是西魏文帝第四子,他属元氏懿戚,是魏孝武帝的追随者。大统十四年封为齐王,握有一定兵权。〔3〕
这一组合,就明显地看出宇文泰这样安排的用心。独孤信是西魏王朝举足轻重的人物,在西魏与宇文泰的地位相当。据《周书》卷十六《独孤信传》记载,他进位柱国大将军,是在大统十四年(578), 是除元欣之外第一个与宇文泰并列的柱国大将军。其余六位柱国大将军都是大统十五年设置的。而宇文导则是宇文泰的嫡系,元廊是魏王室宗亲,而且同时也都握有一定军权,这其中相互牵制的态势是不言自明的。在这一组合中,实际上是没有任何凝聚力的。如果独孤信的军事行动听从宇文泰的调遣,那么独孤信可以统领指挥宇文导的军队,否则宇文导是绝对不会为独孤信所用的。这一组合中,表面上是柱国与二大将军的统属关系,实际上则是三方鼎足,互不统属。
李虎和所督大将军元赞、元育。李虎是西魏皇室的保卫者。曾随贺拔岳入关,其后活跃于关中、洛阳、荆州之间〔4〕。 魏孝武帝欲摆脱高欢,逃奔关中,极需要一位与关中将领相熟的人与关中诸将作联系,李虎是合适的人选。西魏定都长安后,李虎与皇室关系密切。大统四年(538)八月,宇文泰东征失利,长安有乱事, 李虎急忙回师保卫魏太子避乱渭北,这反映了李虎的地位和作用〔5〕。 其后是宇文泰亲侄宇文导从华州领兵平定乱事,则反映出李虎兵力远不及宇文导部众精锐。
元赞、元育,这两位魏室宗亲,事迹无考。唯《北史·西魏废帝纪》云:“帝(废帝元欣)自(尚书)元烈之诛,有怨言,淮安王育、广平王赞等并垂泣谏。”两人所能仅为垂泣谏,无任何能力,没有军权,也没有实力。
李虎和所督大将军元育、元赞,都属魏孝武帝的追随者,代表着西魏皇室,但是没有兵权,军事实力弱,封他们做柱国和大将军,实在是为了照顾皇室一派,仅一种荣誉而已。
侯莫陈崇和所督大将军李远、侯莫陈顺。侯莫陈崇是代郡武川人。十五岁就随贺拔岳与尔朱荣征战,后从岳入关,累功至安北将军、太中大夫、都督。贺拔岳被杀,与诸将同谋迎宇文泰。他属于贺拔岳部,是宇文泰的忠实支持者。李远是陇西成纪人,是地方豪强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其兄李贤在贺拔岳被杀后,密应侯莫陈崇。李远深受宇文泰信任,河桥战役后,“除大丞相府司马。军国机务,远皆参之”。〔6 〕他属于宇文泰的支持者。侯莫陈顺是侯莫陈崇之兄,“初仕尔朱荣,为统军,后从贺拔胜。武泰安,讨葛荣、平邢杲、征韩娄皆有功,拜轻车将军、羽林监,又从破元颢,……。寻加散骑常侍、千牛备身、卫将军、阁内大都督”。后从魏孝武帝入关,大统元年(535),拜卫尉卿。 宇文泰与顺,“素相友善,且其弟崇先在关中,见之甚欢”。〔7〕
这一组合是属于侯莫陈崇系统,而侯莫陈崇、李远、侯莫陈顺都是支持宇文泰的。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在独孤信、赵贵、侯莫陈崇、李弼这几个掌军权的柱国中,侯莫陈崇是势力较弱的。他只有依附宇文泰,才可跻身众强。宇文泰安排这一派,因为都是自己的亲信和支持者,因此不使其力量互相牵制,而是加强其凝聚力。
赵贵与所督大将军王雄、宇文贵。赵贵是天水南安人,世居武川。从贺拔岳平关中,累迁至镇北将军、光禄大夫、都督。贺拔岳被杀,众将推赵贵为首领,但赵贵“首议迎太祖”〔8〕, 他主动推掉了首领的位置,提议迎宇文泰,是宇文泰重要的支持者。寇洛死后,赵贵地位仅次于宇文泰,在朝为太保、大宗伯,他是贺拔岳的旧部。王雄是太原人,永安末,从贺拔岳入关,属于贺拔岳旧部。宇文贵是昌黎大棘人,居夏州。北魏末,助夏州刺史源子雍守城。其后率乡兵从尔朱荣征伐,入朝为武卫将军、阁内大都督。从魏孝武帝入关,宇文泰“以宗室,甚亲委之”〔9〕。宇文贵属于魏孝武帝的追随者,但入关后, 由于是宇文泰宗室,也就成为宇文泰的忠实支持者和亲信了,属于宇文泰的嫡系。
在这一组合中,也存在着力量的牵制,虽不像独孤信那一组合中明显,但宇文泰对与己“等夷”的将领,都存有戒备。宇文泰用自己的嫡系、宗亲宇文贵来牵制赵贵,限制他的权力膨胀,分割他的力量。
李弼和所督大将军豆卢宁、杨忠。李弼是辽东襄平人,先世曾仕慕容垂。弼从尔朱天光入关,后隶属侯莫陈悦。宇文泰与悦争夺关陇,“弼密通使太祖”,“遂拥众以归太祖”〔10〕。子辉,尚宇文泰女义安长公主。豆卢宁是昌黎徒河人,“其先本姓慕容氏,前燕之支庶也”,高祖胜,归魏,赐姓豆卢。豆卢宁随尔朱天光入关,隶属侯莫陈悦,后与李弼率众归宇文泰〔11〕,他也同属于侯莫陈悦余部。杨忠是弘农华阴人,世居武川。魏末丧乱,随父避地中山,从尔朱氏征讨,后从独孤信于荆州,与信奔梁,归长安后,宇文泰召居帐下,除云州、朔州刺史。宇文泰欲经略汉、沔,“乃授忠都督三荆二襄二广南雍平信随江二郢浙十五州诸军事,镇穰城。”〔12〕大统十五年(549)十一月, 与长孙俭率兵伐梁,克随郡、安陆。魏恭帝初,行同州事。恭帝元年十月,与柱国于谨、中山公宇文护、韦孝宽等伐梁,忠为前军,陷江陵,擒梁元帝。杨忠属于贺拔胜部属。
这一组合中,李弼和豆卢宁同是侯莫陈悦的降部,宇文泰虽说用儿女亲家的关系笼络李弼,但仍不放心,安排杨忠,有意分割了李弼和豆卢宁的力量。
在以上六个柱国和大将军的组合中,宇文泰安排柱国和大将军之间没有互相牵制分割关系的有:柱国于谨、柱国李虎和柱国侯莫陈崇。柱国和大将军之间存在牵制分割关系的有:柱国独孤信、柱国赵贵和柱国李弼,尤其是对独孤信和赵贵这两位可与宇文泰“等夷”的、且握有很大军权的柱国,宇文泰都用自己的嫡系宗亲宇文贵、宇文导来牵制分割他们的实力。特别是独孤信,他是对宇文泰最富威胁性的人物,宇文泰除用宇文导之外,还用了握有相当军权、在政治上有一定影响的魏室宗亲元廊,一同来牵制独孤信。
我们再分析一下这些柱国、大将军的辖区,还可以看出宇文泰用心之良苦。
离长安最近、军事意义最大的,是位于长安西的雍州。辖区在雍州的柱国大将军有柱国于谨、独孤信、赵贵、侯莫陈崇,他们都拥有雍州的一部分。这样一来就形成了在雍州一带各柱国之间互相制约的局面,限制了异己势力在雍州的发展,这无疑有利于长安的稳定,有利于宇文泰对各柱国的控制。独孤信控制渭河上游,赵贵控制渭河中游,这两个势力最大的柱国,无论是哪一支反叛,另一支都离反叛一支很近,军队的调遣十分便捷,而且军事力量也可以与反叛一方匹敌。
宇文泰利用设立“柱国大将军”和大将军,削弱了原派系的独立性,使他们势力相互交错、牵制、分割,从而减弱了他们的威胁,有利于对他们的控制和驾驭。“六柱国各督二大将军”,这只是名义上的统属。柱国逐渐退出领军的行列,〔13〕他们留居京师,任职公卿,成为政治官员。
西魏恭帝三年正月,西魏仿效《周礼》建立新官制之后,六柱国除李虎已死外(由长子孝补缺),其余五人,都被任命为公卿:李弼(大司徒)、赵贵(太保、大宗伯)、独孤信(大司马)、于谨(大司寇)、侯莫陈崇(大司空),俱是朝廷重臣,有逐渐脱离军旅的趋势。
从府兵制的组织系统可以看出,宇文泰借鲜卑部落军制的形式,有效地牵制分割了具有相当军事实力的边镇将领的力量,把他们由边镇将领变成国家开国元勋,以此为交换,削弱他们的军事实力,从而实现了军权的初步中央集权化。
以上是分析府兵制上层柱国、大将军的状况,在后面,他们还要分析府兵制下层将领和士兵的民族成分,有利于我们对府兵制有更深一步的认识。
二、府兵制与赐姓
与府兵制相配合,宇文泰在西魏实行了恢复鲜卑旧姓和对部分汉人赐鲜卑姓的措施。
恢复鲜卑旧姓和赐鲜卑姓,是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时,胡人改姓汉姓政策的反动。宇文泰利用这个政策令鲜卑族恢复胡姓,并通过给部分汉族赐姓,来劝诫人们使用胡姓。宇文泰借西魏文帝的名义,两次下令恢复胡姓。大统十五年(549):“初诏诸代人太和中改姓者, 并令复归。”〔14〕五年之后,再一次下令复鲜卑旧姓:“魏氏之初,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后多绝灭。至是,以诸将功高者为三十六国后,次功者为九十九姓后,所统军人,亦改从其姓。”〔15〕赐姓,就是将鲜卑姓赐给部分汉姓将领。赐姓最早可追溯到魏孝武入关之际,“韩褒字弘业,其先颖川颖阳人也……太祖为丞相,引褒为录事参军,赐姓吕陵氏。大统初,迁行台左丞。”〔16〕魏孝武帝入关之后,永熙三年(534),宇文泰进位丞相,韩褒赐姓,也大体与之同时。 恢复鲜卑旧姓,易于推行,这正是反汉化的鲜卑贵族所希望的。赐姓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进行。在郑常的墓志铭上记载:“公讳常,字某,荥阳人也……武皇帝有盟津之师,以公为中权之劲,外从决胜,内侍军谋,乃文轨既同,旃旌已偃,司勋行赏,军吏举功,乃授使持节、上开府,增邑五百户。赐姓宇文,与国同乘之荣,周之宗盟,非复异姓之后。”〔17〕《周书·郑伟传》没有记载赐姓此事,但赐姓之事肯定是有的。周武灭齐,事在建德六年(577),赐姓之事,自宇文泰当丞相开始, 推行了近半个世纪。
宇文泰赐姓这一举动是为了笼络汉族豪强,将汉族豪强也纳入西魏的统治体系中。但实际的效果却远远超出了这一范围。赐鲜卑姓后,原来汉族的士族和庶族都去其姓而改从鲜卑姓,从门阀观念看他们彼此之间的差别消失了,平起平坐,对汉族寒庶豪强来说,提高了社会地位,这样也十分有利于西魏统治阶层的团结。
游牧民族对宗法的重视不似汉族,因此宇文泰实行复姓是比较容易推行的,况且这些六镇将领心中对汉化都存有反感,让他们抛弃汉姓,恢复其鲜卑姓,顺应了他们的心理要求,而且也从心理上让他们得到以鲜卑族为主体的满足感。对十分重视尊崇自己姓氏、崇奉祖宗的汉族来说,改姓要比复姓困难得多,但宇文泰采取的赐姓措施是十分巧妙和含蓄的。赐姓的同时伴随有“进位××”,“迁××”,使其官职升迁,而且大部分情况下以“进爵××公”或“增邑××户”的形式。赐姓与政治利益和经济利益相结合,与进爵和食邑的增封同时进行,官位的升迁是光宗耀祖的表现,这在相当程度上减轻了追随宇文泰的汉人心中“不敬祖”、“不孝”的心理压力,经济上的实惠也使他们得到好处,加强了家族的经济实力。这样一来,赐姓对汉人来讲,不再是强加的灾难,而成为一种奖赏和荣誉。宇文泰赐姓也并不滥,西魏被赐姓者,大都是受乡里尊崇的“乡望”,用赏赐实际的利益(功名、财产等)和赐姓相结合,赐姓比较易于接受。对这些“乡望”的笼络和控制,实际上也就是对汉族乡里的控制。与赐姓相配合的还有将汉族诸将的山东籍贯改为关内郡望。“其中国士人,则第其门阀。有四海大姓、郡姓、州姓、县姓。及周太祖入关,诸姓子孙有功者,并令为其宗长。仍撰谱录,纪其所承。又以关内诸州,为其本望。”〔18〕陈寅恪先生指出,此乃专指汉人而言,目的是为了断绝西迁汉将乡土之思,并附会其家世与六镇有关,以巩固与六镇集团的情感〔19〕。大批出身寒微的汉族将领,趁此机会,明正言顺地将其家世篡改为士族高门,如李虎改称陇西李氏,杨忠改为弘农杨氏。
宇文泰通过复姓和赐姓,达到的目的是多层面的,使鲜卑族和汉族成为一体,形成了自己坚实的统治,这批人成为统治阶级上层--关陇统治集团,他们把姬周作为共同的故土。这使胡汉的矛盾没有激化反而减弱。宇文泰在这方面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没有像北魏孝文帝否定胡姓体制那样否定汉姓体制,没有将鲜卑姓强加给汉族,而是承认胡汉两族固有的姓氏,对汉族也只是有选择地赐姓。这样,复姓和赐姓,既极大地满足了北方诸镇鲜卑族将士反汉化的心理,另外也照顾到了汉族将领的宗法感情。另外,宇文泰通过复姓和赐姓,也加强了自己在汉鲜贵族及将领中的威望,巩固了自己的统治权力和地位。
三、乡兵被纳入府兵系统和汉化的加深
除要统领六镇起兵的将领成为自己忠实的属下之外,如何驾驭徘徊在东、西魏的地方“望族”所控制的乡兵,这同样也是摆在宇文泰面前的一个急于解决的问题。查一下西魏北周统领乡兵将领的出身,几乎都是“州郡冠冕”或本州“著姓”,至少也是与当地豪强大族有密切联系的人,如大统八年“以望族兼领乡兵”的韦瑱就是“世为三辅著姓”;令狐整“世为西土冠冕”;李贤是陇西大族等,见于《周书》、《北史》的极多,不一一枚举。宇文泰用这些“望族”兼领乡兵,实际上是承认这些地方集团拥有一定独立地位的现状,并企图通过这一措施争取更多动摇于东、西两大割据政权之间的地方武装集团归附。在“及魏孝武西迁,东魏北徙,人情骚动,各怀去就”的形势下,宇文泰将乡兵纳入府兵系统之中,让他们走上中央军的轨道,这个政策起到了相当的作用,这对于军事力量上弱于东魏的西魏,乡兵这支力量为原先的六镇起兵的军队注入了新的血液,加强了西魏的军事实力,为西魏成为可与东魏与南朝抗衡的鼎足力量打下了基础。
在当时战祸绵延、社会秩序混乱的情况下,这些地方武装集团要一致对付外来力量,保卫自己的身家财产,地方豪强(望族)与农民之间的矛盾暂时缓和。敌对势力的压力使地方凝聚力增强,因此战斗力也较强。集团内的基本武装力量都是由部曲化的农民组成,农、战相结合,这对极富乡土观念的农民来说很有吸引力,宇文泰通过承认他们的现状,将他们吸引过来,拓展了自己的势力范围。在东、西魏军事冲突地区,笼络这些归附的地方武装集团,可以减轻自己直接遭受的军事压力,并给对方一定的威胁。《周书》卷四十三所载李延孙、韦祐、韩雄、陈忻、魏玄等人,都是河洛涧的豪族大姓。东西魏分裂后,纷纷举兵,归附西魏,“每抄掠东魏,所向克获”〔20〕,“齐神武深患之”〔21〕,东魏屡遣大军攻讨,反被击破。
这些地方武装往往是从政治的或经济的利益出发,本集团的利益高于一切,对效忠哪一个政权也是随利益而变的。如果形势有变化,就会倒戈相向。“邙山之役,大军不利,宜阳、洛洲皆为东魏守,崤东立义者成怀异望。”〔22〕因此,要加强对这些地方武装力量的控制,就必须削弱他们的地方性,而将他们逐步纳入中央化的轨道。宇文泰授予这些统领乡兵的“望族”以都督、帅都督、大都督等名号,并设法使这些武装集团脱离赖以植根的原有地区,奖励这些武装集团首领进入西魏腹心地区,武装集团成为中央化的府兵。典型的事例如:裴果,“河东闻喜人也。……永熙中,除河北郡守。及齐神武败于沙苑,果乃率其宗党归阙。太祖嘉之,赐田宅、奴婢、牛马、衣服、什物等”;〔23〕司马裔,“河内温人也。……大统三年,大军复弘农,乃于温城起义,遣使送款。……八年,率其义众入朝,太祖嘉之,特蒙赏劳。……十五年,太祖令山东立义诸将能率众入关者并加重赏。裔领户千室先至,太祖欲以封裔,裔固辞曰:‘立义之士,辞乡里,捐亲戚,远归皇化者,皆是诚心内发,岂裔能率之乎!令以封裔,便是卖义士以求荣,非所愿也。’太祖善而从之,授帅都督”〔24〕。宇文泰采取这种削弱地方武装集团独立力量的措施,对于巩固西魏的统治,对抗东魏,起了很大的作用。
宇文泰控制的西魏政权与东魏多次发生战争,军队损失很大,仅大统九年(543)一战,东魏就“擒西魏督将以下四百余人, 俘斩六万级”。〔25〕更何况,宇文泰在建西魏时,分割到的六镇武力(即鲜卑部落兵)远较高欢为少。因此兵员的补充和壮大军事力量,就成为宇文泰急待解决的问题。宇文泰采取“广募关陇豪右以增军旅”的政策后,西魏以至北周的军队成分,就不单纯是鲜卑部落化的六镇军人,而逐渐扩大到一般汉族农业区人口。
宇文泰所募的“关陇豪右”,绝非一般的部曲和农民。“大统十六年,以民之有材力者为府兵”,〔26〕“……初置府兵,皆于六户中等已上家有三丁者,选材力一人,免其身租庸调,郡守农隙教试阅,……”〔27〕这些都说明宇文泰此时招募汉人进入府兵系统,是有“材力”选择的。陈寅恪先生认为:“即在关陇所增收编募(之府兵),亦止限于中等以上豪富之家,绝无下级平民参加于其间。”〔28〕陈先生对这一措施的阐述是极为准确的。
乡兵被纳入府兵系统,使府兵制有了新的特点。首先,汉族出身的士卒增多,府兵制中汉化因素增强,据《周书》、《北史》的统计,大部分地方武装集团的首领--乡望,宇文泰都授给他们都督、帅都督、大都督的军职,这类督帅属于府兵制中的中下级官吏。在府兵中,中下级官吏,汉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且随着府兵制实行的时间愈久,府兵中的汉族兵成份也就愈大。再者,乡兵被纳入府兵制中,削弱了原北镇鲜卑兵的核心地位,使宇文泰可以更有力地控制军权,有利于中央集权。
四、结语
宇文泰实行的鲜卑部落制形式的府兵制,这种制度表面上让六镇武将各私其兵,而且士兵与将领同姓氏,是一种有相当独立性的军队组织形式,可实际上,宇文泰用柱国大将军和下属二位大将军的搭配,巧妙地利用了人事上的相互牵制及各柱国大将军管辖区域之间的相互交错,使这些本来独立性较大的军队力量分割,瓦解其独立性,有利于宇文泰统一领导这些军队,由此军事上的中央集权得到了初步的加强。
与府兵制相配套的复姓和赐姓措施,使关陇武将反汉化的心理得到满足,实现了他们的政治理想。赐姓为宇文泰笼络了一批汉族豪强,他们进入西魏统治阶层之中,使西魏统治阶层不再弥漫着戎马气氛,汉化的气息越来越重,为推进西魏及北周走向文明起了巨大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关陇武将与地方豪强由于复姓和赐姓这一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抹煞了不同民族成份所造成的隔阂,这无疑有利于统治阶层的团结和巩固西魏的统治基础。
乡兵纳入府兵系统说明府兵制不是一个封闭的体系,而是开放的、充满活力的制度。乡兵纳入府兵系统,在加强府兵力量的同时,也在不声不息地改变着府兵的性质,汉族士兵及将领的增加,使府兵汉化的趋势加强。原来乡兵的统领,那些州郡的乡望豪族,被纳入中央成为政治贵族,这样也有利于削弱乡兵的独立性,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附注:
〔1〕《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三O八页。 陈寅恪先生《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四《兵制》中曰:“高欢、宇文泰俱承此反对汉化保存鲜卑国粹之大潮流而兴起之枭杰也。宇文泰当时所凭籍之人材地利远在高欢之下,若欲与高氏抗争,则惟有于随顺此鲜卑反对潮流大势之下,别采取一系统之汉族文化,以笼络其部下之汉族。”
〔2 〕《周书》卷十六“史臣曰”。
〔3 〕《周书》卷十《宇文导传》云:“及齐氏称帝,太祖发关中兵讨之,魏文帝遣齐王廊镇陇右,征导还朝。 ”
〔4〕《资治通鉴》卷一五六。
〔5〕〔15〕《周书》卷二《文帝纪下》。
〔6〕《周书》卷二十五《李远传》。
〔7〕《周书》卷十九《侯莫陈顺传》。
〔8〕《周书》卷十六《赵贵传》。
〔9〕《周书》卷十九《宇文贵传》。
〔10〕《周书》卷十五《李弼传》。
〔11〕《周书》卷十九《豆卢宁传》。
〔12〕《周书》卷十九《杨忠传》。
〔13〕《周书》卷十六《赵贵传》、《独孤信》和《侯莫陈崇传》中,他们被拜为柱国后,除赵贵有一些平定边境少数民族茹茹来入寇外,他们没有再参加过战事。
〔14〕《北史》卷五《西魏文帝纪》。
〔16〕《周书》卷三十七《韩褒传》。
〔17〕《庚子山集》卷十五《周大将军上开府广饶公郑常墓志铭》。
〔18〕《隋书》卷三十三《纪籍志二》《谱系篇序》。
〔19〕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第十二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版。
〔20〕《周书》卷四十三《韩雄传》。
〔21〕《周书》卷四十三《李延时传》。
〔22〕《周书》卷四十三《魏玄传》。
〔23〕《周书》卷三十六《裴果传》。
〔24〕《周书》卷三十六《司马裔传》。
〔25〕此据《北齐书》卷二《神武纪下》,《通鉴》卷一五八据《北史·彭乐传》作俘虏督将僚佑四十八人,斩首三万余级。
〔26〕《玉海》卷一三七引《后魏书》。
〔27〕《玉海》卷一三八引《邺侯家传》。
〔28〕陈寅恪《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四《兵制》。
标签:宇文泰论文; 独孤信论文; 周书论文; 大司马大将军论文; 府兵制论文; 鲜卑族论文; 汉族文化论文; 历史论文; 李虎论文; 西魏论文; 贺拔岳论文; 唐朝论文; 二十四史论文; 周朝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