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留德十年》是季羡林先生于1935年至1945年留学德国期间所写日记,详细记录了包括其学习、生活、阅读、情感等各方面的内容。十年漫漫留学之路对青年季羡林后续发展影响颇深。
关键词:季羡林;留学德国《留德十年》
前言
1934年,季羡林从清华大学毕业后到山东省立济南当了一年的国文教员。但他依旧做着自己的“出国梦”,正当季羡林一筹莫展时,得知清华大学与德国学术交换处签订了一个合同,对于渴望出国的季羡林而言,这无异于像一根救命稻草。就这样报名应考被德国哥廷根大学录取,同年九月去赴德国留学。数十年的留德经历对季羡林后来在教学与学术创作方面的发展均产生了很大影响。
一、对季羡林教学方面的影响
根据《留德十年》所记载,季羡林曾多次与其好友闲谈及回国及将来的学术计划。1946年5月24日,辗转瑞士回国不久的季羡林被北京大学聘为教授。随后,在季羡林长达六十三年的执教过程中,其教学方式或多或少受当年在德留学期间学习和生活等各方因素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建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
季羡林在哥廷根大学除主修印度学外,还学习了巴利文、梵文、斯拉夫语言学等14门语言。然而回国后,他发现北京大学虽师资雄厚,藏书丰富,但属自身研究方向的资料却屈指可数。因此季羡林决定申请创建我国最早的东方语言文学系并亲自担任系主任。
创建东方语言文学系这一举动,与其留德十年的经历密不可分。首先,季羡林在德主修多门东方语言并获博士学位,可谓术业有专攻。其次,季羡林在德留学期间翻译和阅读过的文献著作亦为创建东方语言文学系奠定了基础和条件。他酷爱阅读,留学期间在位居德国藏书第四位的哥廷根大学图书馆延续着他的阅读生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季羡林对语言的浓厚兴趣,不仅为他成为东方语言大师作了铺垫,而且也是创建北京大学东方语言学专业的重要因素。
2.重视外语教学
在学习外语的道路上季羡林从未停歇过。十岁开始学习英语,高中期间接触德文,本科阶段进入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学习德文专业,后赴德留学,回国后从事语言专业的教学。季羡林凭借多年努力,先后掌握了英文、德文、梵文、吐火罗文等多种语言。季羡林的外语教学方法主要源自其自身学习经验。
《留德十年》中数次提到季羡林初到德国学习语言时的情景:每堂课都既无奈又难过,尽管老师声音极为清楚,但自己却因听不懂而感到无趣。德国语言的教学方式与中国不同,教师不是从单词语法开始讲解,而是选择直接让学生接触原文,不懂的地方教师才讲解。这种方式极为考验学生的自学能力。语言学习中“听、说”两部分也相当重要,季羡林经常抓住房东太太为他送饭和收拾床铺的空隙,同她谈话以练习德文。学习外语是持之以恒的。通读《留德十年》可以发现几乎每个早晨和晚上季羡林都坚持练习,每天买当地报纸,不懂的地方便及时查阅字典以此来熟悉语言。
学习语言虽苦闷烦躁,但季羡林却总能克服重重困难,并从中寻找快乐。教学期间季羡林将自身学习语言的心得传授给学生,打破中国式传统教学方式。
二、对季羡林学术创作方面的影响
季羡林在《留德十年》中曾提及到:自己的学术欲望无论多迫切,也会不由自主地跑到创作方面来。学术和创作是季羡林生命中的两件大事,而这两件事无一不涉及到写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他从本科阶段便开始写作,投稿发表作品;后赴德留学期间,钻研学术的同时潜心创作,最终学术与创作成果双收。
1.成就中国比较文学
德国留学期间,季羡林的专业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在他乡领略到异国风情,接触到世界级大师的思想。如果说在中学、大学期间,他的文化素质得到了启迪,那么留德十年就是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研究方向,并往学术的纵深发展。回国后季羡林成为连接中印文化的纽带,同时也成就了中国比较文学。
季羡林的东西比较文学理论的建构首先来自于他对多种语言和多元文化的精通,可以结合当时文化背景进行深层次的比较,这为他进行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条件。其次,季羡林的学术思想明显受到德国学术传统的影响,德国的学术界历来对东方学术有着较为深入的研究,他的比较文学理论便是以其为基础和摹本的。季羡林对比较文化的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梵学、佛学、吐火罗文研究并举,中国文学、比较文学、文艺理论研究起飞”。也就是说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期间对梵文的学习为后面他的东西方比较文化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散文创作风格的变化
季羡林在留学德国期间的经历,对他以后的散文创作亦产生很大影响。当季羡林到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时,“家庭经济实际上已经破了产”,生活十分拮据。这样的生活背景,使他十分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也进一步塑造了他那“忧郁细腻的情感特征和朴实善良而又富有同情心的性格特点”。比如在《留德十年》中写到,“这使得我时而兴会淋漓,时而又垂头丧气”、“我们每个人都兴高采烈,臧否人物,指点时政,意气风发,所向无前”,“语不惊人死不休,我们真仿佛成了主宰沉浮的英雄”、“我大喜过望,跨上了自行车,有如列子御风而行,一路青山绿水看不尽,轻舟已过数重山”等等诸如此类的句子。“青山绿水看不尽,轻车已过数重山”点化而来,表达出季羡林自我心中当时按捺不住的欢喜之情。而四字成语的连用,以及将四字词语与引用诗句相结合,多突出呈现平仄相谐、自然流畅的音乐美。
1946年,接受了十年西方学术影响的季羡林回到中国。看到当时中国的整体环境,社会环境的变化也使他散文的语言表达发生了明显变化,更着重于语言质朴的平易之态,抒情偏于直白,与之前相比更多了一份诙谐幽默反讽之味。对比《清华园日记》和《留德十年》就可以看出在语言表达上所产生的稍微变化。一些相关评论者也认为“季羡林前期散文,文辞显耀,绚丽多彩”,“而后期语言朴实亲切,平淡如水,不避俚俗,情郁于中,有一种真实自然的朴素美。”
结语
一代大师季羡林严谨的治学态度和细致的做学精神,以及他丰富的经历对新一代的年轻学者们有着很大的启发和教育意义。本文结合作者对季羡林所著日记《留德十年》的阅读和思考,对季羡林留学德国对其本人后续发展产生的影响做出简单的梳理和总结,旨在让更多读者了解到季老勤奋好学、持之以恒做学问的精神,能够沉心静气地多阅读、做学问。
参考文献
[1]季羡林.留德十年[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2016.
[2]蔡德贵. 沉心静气做学问[N]. 人民政协报,2018.
[3]郑慧婷.季羡林留德十年与东西比较文学的建构[J].内蒙古:《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4]兰鲜凤.平淡之美—季羡林散文创作的审美特点初探.浙江大学,2010.
作者简介:翟阳(1993.06-),女,北京市人,当前职务:学生,当前职称:学生,学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数字出版;
史艺萌(1994.01-),女,河北省辛集市人,当前职务:学生,当前职称:学生,学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传播学。
论文作者:翟阳 史艺萌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2
标签:季羡林论文; 德国论文; 语言论文; 留德论文; 学术论文; 德文论文; 文学系论文; 《知识-力量》2019年7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