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南充市地质环境检测站 四川南充 637000
摘要:作为一门新兴的技术知识,风险管理是当前对于风险来源、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的主要理论基础,所以需要我们对其主要了理论知识进行初步的了解,文章将会从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出发,分析当前国内外对于风险管理的当前发展的进度和不同,对于当前对于地质灾害的风险管理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分析了地质灾害的不同类型和产生原因以及对于不同情况下的地质灾害进行风险调查应该采用的方法以及涉及到的技术要点,希望能对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估的发展有所贡献。
关键词: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实践与方法
1.前言
从我国有文字记载的事实来看,我国一直都是地质灾害频发的状态,导致人民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所以对于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一直都是当权者需要关注的重点,而在过去的一系列防治过程中,我国也确实有许多优秀的发明与发现,例如说张衡的地动仪等,但是由于技术和科学的限制,我国国内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一直都是处在一个刚刚起步的阶段。下面将结合我国具体的地理历史情况,对于中国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最合适方法进行相应的探讨。
2.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理念的提出和基本发展
当前我们一般将滑坡、塌陷和泥石流这三种灾害统称为地质灾害,作为当前积极参与到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中的主要国家之一,我国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就已经有计划的组织了对于沿江沿河地区地质灾害的专项调查工作,对于地质灾害频发地区的原因和地理环境更是进行了专门的分析与调查,国家将对于这些工作的设计与实施都交给了我们的国土资源局,而在经过所有人都共同努力和对组织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改善后,发现尽管我国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比其他国家而言起步相对较晚,但是在经过努力以后也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这些成果主要表现在颁布了相关的管理条例、确定了一系列对于地质灾害的危害性评估机制以及相关的地质灾害应急预案等等,使得我国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由之前的自发状态转变为了法治状态,一系列的地质灾害都有了相应的应急管理系统和网络预案,并且有了气象预防系统,这些对于风险管理实施的框架体系尽管和国外的相比还略微有点差别,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措施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地质灾害所带来的伤害。
3.对于我国正确实施对地质灾害进行风险管理的意见
(1)对于我国地质灾害实施风险管理,只是关注自己的发展,一味的闭门造车显然是行不通的,必须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他们应对地质灾害时的手段,在我国实现由点到面的推广地质灾害的风险管理方案。我们必须承认,中国是一个地质环境比较恶劣而且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最重要的是,人类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意味着人类活动将会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越来越多不可逆的影响,所以未来地质灾害必然会伴随着人类活动发生的频率逐渐增大,而且将会带来更多的经济损失,所以我们将来的研究方向必然将会是如何利用我们先进的科学技术来减缓地质灾害可能带给我们的严重风险,从而实现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安全,而实现这个目标,仅仅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显然是不够的,所以需要我们时刻关注国外的发展方向,借鉴国外在应对地质灾害时的先进经验,然后进行取长补短,对于我们当前做的还不是很好的环节进行完善,最终形成一个既可以与国际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相一致,同时又主要针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实际情况的一项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应对方案和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对于参与到我国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相关人员而言,从根本上意识到风险管理对于地质灾害的防治重要性是十分必要的,所以应该让大家都能够从根源上意识到对于地质灾害实行风险管理的必要性,并且能够建立出一套既能够适应中国国情的发展需求又能够随时与国际进行技术交流的风险管理专业方案。在当前的发展情况下,我国确实从2004年起就逐步建立起了一套专门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现行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借鉴了国际上发达国家例如美国和日本等国在处理相应的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所以对于相当一部分问题都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其损失,所以在最终维护百姓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以及最终促进社会向可持续方面发展都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这些条例在经过了几年的运行以后,也不可避免的暴露出来了一些他的不足,这些不足主要表现在在某些关键性的专业术语例如地质灾害易发性和危险性等与国际上现存的解释存在有一定的出入,所以我们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将主要是对这些专业性的名词的概念进行进一步明确,保证最后能够建立出一套既能够适应中国国情又能够在国际上通用的一套地质灾害风险管理专业术语。
(3)对于中国地质灾害问题,进行解决的关键性措施还是能够在制度上进行进一步的规范,能够有国家强制力保证政策的及时实施,例如我们可以出台对于地质灾害的管理指南以及相关规范等等,对于在实施中国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方面存在有一定的问题,例如说在建立一套完整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风险评估的指标体系以及对涉及到的危险性和风险性进行分级管理但是缺乏权威的分级标准以及没有合适的对地质灾害风险管理进行决策支持的系统等等,都是在当前急需我们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对于出台相应的管理指南的需求非常的迫切。
4.地质灾害进行调查的主要方法
对于常见的地质灾害,我们进行调查的主要内容应该是能够获取满足我们进行风险管理时所需要的所有的参数,一般我们需要进行调查的内容,除了最常见也是最必须的地质灾害的成因、表现出的基本的特征、对于地质灾害危害程度的影响因素以及该地质灾害的发生频率是否稳定等等,还应该对下面的几项数据进行特别注意,分别是:在某一确定区域能够形成一定伤害程度的地质灾害每年发生的频率、对于一些可能发生地质灾害例如滑坡的地区提前调查好其下滑距离和下滑速度、对于遭受灾害的地区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行及时准确的调查,对于我们调查出的结果最好是能够绘制出风险填图,。
对于一个地址灾害进行风险管理的实施情况而言,无论是我们进行调查时得到的关于某地的地质情况的调查数据还是根据调查结果得出的风险填图,都是我们进行风险管理相关评价和对风险的相关危险级别进行划分的主要依据,而一个风险管理的可靠性很大程度上也要取决于数据调查时所获取的结果的准确性,我们在进行调查时不仅应该满足相应规范上的技术要求,也需要满足对于不同比例尺进行风险调查时所带来的不同精准度的要求。
5.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国作为一个地质环境相对比较脆弱,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在当前经济水平的科技实力都取得了突破性进步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对于我们居住环境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需要做到的是能够从灾害的源头上开始对地质灾害进行相关的预防,减少地质灾害带给我们的风险,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理念和一部既能够满足中国当前发展的实际情况又能够与国际发展的潮流进行接轨的规范措施,对于进行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加快自己的步伐。
参考文献
[1]张茂省,唐亚明.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的方法与实践[J].地质通报,2015,27(8):1205-1216.
[2]许林艳.空间分析方法在地质灾害调查评估中的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6.
[3]李晓聪.趋势面分析法在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中的应用[D].太原理工大学,2017.
[4]吕义清,刘鸿福,李晓聪.基于趋势面分析法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系统[J].水土保持通报,2016,31(2):155-158.
[5]郝文新.地质灾害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7.
[6]李陶.贵州省毕节市地震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
论文作者:何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地质灾害论文; 风险管理论文; 风险论文; 我国论文; 中国论文; 都是论文; 危险性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