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农业经济,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素质,丰富农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本文从将从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内容入手,分析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关键词:农村经济;经营管理;新农村建设
1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
1.1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做好减轻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维护农民合法权益为中心,以规范涉农收费为重点,以强化监督检查为手段,将农民负担监管工作融入到统筹城乡发展、加强农村社会管理、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中,将农民负担监管领域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服务、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延伸,创新监管思路、拓展监管范围、强化工作措施、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禁止各种不合理收费和集资摊派,坚决纠正违反政策规定加重农民负担的行为,确保农民负担继续控制在较低水平,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在农村开展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严格规范议事程序,准确界定适用范围,严格执行限额标准。一事一议项目不需农民投工或农民投工难以完成的,不得筹劳;确需农民投工的,要按实际需要合理确定筹劳数量;自愿以资代劳的,要严格控制数量、比例及工价标准,防止用自愿以资代劳名义变相向农民筹资。完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操作程序,按照民主议事、方案审核、政府补助、验收检查等环节操作,规范组织实施。
1.2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工作
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集中力量组织开展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工作,确保完成工作任务。加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调研,适时召开工作交流会议,总结推广各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经验和做法。深入开展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组织开展农村集体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情况检查和经验交流,巩固规范化建设成果。搞好集体财务收支审计和专项审计,研究建立农村审计违纪问题移交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抓好农村财会人员、农村审计人员和民主理财人员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素质。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问题调查研究,积极探索促进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力度,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形成激励约束有机结合的现代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面推行农村集体产权交易招标投标和公开竞价,以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中心、集体“三资”服务中心为依托,构建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的平台。按照积极稳妥、规范操作、民主决策、公开公正、分类指导的原则,试点先行、典型带动,力争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在政策、制度、程序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进一步规范“三资”管理基础工作。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暂行办法》要求,以村集体经济经济组织票据使用管理为突破口,加强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适时出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票据使用管理意见。从完善制度、规范代理程序、强化审计监督、民主理财、财务公开等方面提高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水平。
2 当前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农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也存在许多的问题,主要的表现有:
2.1部分地区农村生产力水平不平衡
随着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相继涌现,农民的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在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同时,也提高了农业生产经营收益,极大的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也有部分老少边穷地区基本上还是以手工劳动,畜力耕作为主,农业生产力水平低下,农民的生活很难改善,农村经济发展速度缓慢。
2.2部分农民经营土地较少,种植结构单一,缺乏专业技能,收入水平仍在温饱线徘徊,很难在短时期内的达到小康水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农民文化水平较低,精神文明阵地建设还比较薄弱,部分多数农民还停留在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环境,业余文化生活单调。
2.4部分农村还没有吃上自来水,互联网还没有普及,泥草房和乡间土路还存在,农村的村容村貌还比较落后。
2.5村级组织的民主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农民的民主管理意识不强,很难充分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因此,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就必须全面发挥农村经济经营管理作用。充分运用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中的指挥、组织、控制、协调、监督等职能,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健康发展。
3 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因为新农村建设工作涉及向农民筹资筹劳、使用集体资金、集体资产的有效监管等问题。而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能就包括了所有问题。从向农民的筹资筹劳一事一议审批开始直到项目资金的监管拨付、集体资产的形成和监管等都从政策上、法规上予以规定。具体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完善配套制度,加强农民负担监督力度,切实维护农民群众利益
认真落实农民负担“五项制度”,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农民负担工作常抓不懈。结合各乡(镇)的实际,成立工作小组不定期到各村进行调查研究,对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村级公益性事业的建设情况等进行检查。通过检查,惠农资金落到实处,“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均未发生超支现象,有效的防止了农民负担反弹事件的发生,较好的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3.2 培育新型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业服务能力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在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历程中,工作人员励精图治,认真考察学习其他州、县的先进经验,有目的地组织一些农业骨干、农业大户与社会力量相结合,并积极争取省、州的财政扶持,对一些有发展前景,具有一定的发展规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评选。
3.2充分利用有利优势,整合项目资金,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新型农村的建设进程
在村容村貌项目整治工作中,严格按照“五通、四改、三有”标准,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改善,通过安装路灯、建设公厕、白墙美化等措施,着力于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使农村面貌发生了明显的改变,让广大农民群众享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在壮大村集体经济组织项目上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组织项目的示范带头作用,本着以项目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村级积累,切实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物质基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3 扎实有效开展农村经济情况统计,准确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农村经济情况统计是农经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工作,努力做好新形势下农村经济统计工作,使农村经济统计真实地反映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县委、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更好地服务于了“三农”事业,是我们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每项统计工作开展之前,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经济统计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认真组织统计业务人员对统计项目进行认真学习,对报表内容、各项指标含义进行深入研究讨论,对一些可能出现的情况提出假设并达成一致的处理意见,在对统计调查数据认真分析、整理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及时形成文字分析与数据报表,为今后开展生产性的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4 结语
新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在系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围绕完善和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适应形势要求,深入基层,开展重点问题研究,开拓思路,转变方式,为各级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为工作创新选好突破口。以促进农村经济经营管理工作的良好开展。
参考文献:
[1]徐安勇.关于组织福州农村妇女参与新农村建设探析[J].企业导报.2016(03)
[2]张襄棣.关于新农村建设存在问题的探讨[J].农村财政与财务.2013(05)
论文作者:岳祖磊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农村经济论文; 农村论文; 集体经济论文; 新农村论文; 农民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组织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