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崔亚辉

水利部长江勘察技术研究所 湖北武汉 430011

摘要:在岩土工程实际勘察工作中,水文地质是极易被忽视的问题。工程建设过程中,地下水和地质变化会影响建筑物耐久性和稳定性,也可能引发岩土工程的各种危害。因此,加强对岩土工程中水文地质相关问题的控制并完善问题解决措施有利于促进岩土工程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水文地质;岩土工程勘察;应用

引言

一般情况下,在工程项目进入设计阶段之前,通常需要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以便于工程设计人员充分了解工程地质状况,并据此合理开展功臣设计工作,以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但在工程地质勘察中,水文地质问题始终是一项无法令人忽视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地下水的动态状况对工程建设有非常大的影响,稍有不慎就可能严重威胁到工程安全。因此,工程建设相关各方必须高度重视工程地质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

1岩土工程中水文地质勘察的重要意义

水文地质是影响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只有加强并落实岩土工程的水文地质勘察工作才能确保岩土工程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并提升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与可靠性。我国很多勘察单位和工程建设单位在实际工作中没有充分认识到岩土工程的水文地质勘察意义,忽视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勘察过程中没有做到全面、详实,这就为后续的工程建设埋下了许多的安全隐患,甚至于引发了许多不必要的地质安全事故,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人们的生命安全产生了巨大威胁。重视岩土工程的水文地质勘察并不断细化勘察内容,提高解决各类水文地质问题的能力是推动我国工程建设、工程勘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的关键。

2岩土工程中水文地质环境勘查要点

2.1周围地理因素

勘查自然地理环境是水文地质勘探的基础内容,由此保证岩土工程的正常施工。在勘探自然地理环境时,会涉及诸多内容,应确保勘查过程的层次分明,尽量扩展勘查的覆盖面积,以确保涉及施工现场的每个方面。对于自然地理环境的勘探表现在对气候特征、水文特征和地形地貌特征等层面,具体概括是:针对气候特征来讲,勘查要点是勘探施工现场气象特点,包含确定施工现场气候时热带性气候、温湿性气候或者亚热带气候,明确空气湿度与热度的基本指标,全面统计施工现场的风力与风速条件等;就水文特征来讲,勘查要点是对周围水系的总数与空间组成方面的勘查,包含各类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方向、速度,地下水位实际情况等;针对地形地貌特点来讲,勘查要点是对岩土项目所处部位的地貌展开勘查,包含地形的布局与特征、地貌侵袭情况、地势冲刷结果、地形堆积状态等。

2.2地下水位状况

针对整个岩土项目而言,影响到岩土项目稳固性的一大关键因素就是项目所在地区的地下水位状况,为此,将勘查地下水文状况视为水文勘查的核心,由此保障岩土项目结构的地基稳固性。在勘察地下水位时会涵盖很多内容,主要包含对地下水位增减特征的勘察、地下水位浮动区域的预估、对环境水补充功能的勘查、对岩石层内地下水排水状况的勘查、对最大地下水位与最小水位的历史探究等方方面面,以此形成比较完整的地下水位测量系统。在具体勘查环节,岩石层物质特性的不同是干扰其地下水隐藏程度差别的一大关键因素,为此,在开展水位勘查活动时,着重勘查水类型与水流速变化差别也属于地下水勘查重点。对地下水开展动态水位研究时,可以尽量保障沿途项目基底调整过程的有效性及指导性,确保施工中能及时调整工作流程与操作,由此确保岩土项目的稳固性。在勘查地下水位时,对于各种岩石层及各种地质水系,应采用相对应的勘查方法,由此提升地下水位勘探效率及正确性。在勘查环节,能结合实际状况采用钻孔、探井等手段确定地下水位,必须保障确定时的时效性,确保当地下水接近静止状态时开展测定工作,唯有如此方可了解地下水实际的渗透状况与储存状态。

2.3地质条件

水文地质环境勘查过程,涉及范围很广,包含对地质特点的勘探、环境岩土特性的勘查、地形机构运动的调研与预测、地基结构的调查与研究、对第四系厚度管理状况的了解与掌握等多种内容。另外,要勘查岩土项目地质条件,还需对施工现场岩石层对水环境抗压性能的勘查,而且要认真调查岩体腐蚀大小,以保证岩土项目结构的耐久性。

3水文地质在岩土勘察中的实际应用

本文就某项岩土工程勘察的实际工作情况为例,充分的结合了项目建设地区的气象情况以及水文条件,并对该地段的地下水变化规律以及岩土性质进行了细致的勘查,进而更为全面的掌握地下水与岩土性质所存在的内在联系,并通过取样分析的方式来评估地下水和岩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结果(如表1,表2),为整个项目建设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实质性依据。

表2土对建筑材料腐蚀性评价结果表

通过对项目建设地区的调查信息显示,项目建设地段属于亚热带区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南北过渡的特点,气候温和。但是年温度变化较大,一年中六、七、八这三个月份气温最高,月平均温度27℃左右,最高可达41.4℃;十二月至次年二月气温最低,月平均温度为4℃,最低气温-16.5℃;多年平均气温16.4℃。流域内降雨充沛,多年平均降雨量910mm,暴雨多集中在5~10月,多年平均蒸发量1221.7mm。最大年降水量2107.1mm,最大日降水量332.6mm,年平均蒸发量为1447.9mm,绝对湿度年平均16.4mb。经过细致的水文地质勘察得出,此区域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和生活、生产用水,靠自然蒸发或向地势低洼处排泄,由于其补给来源有限,水量小,易于抽排,对工程施工影响较小,勘察期间未测得上层滞水水位。此外,此建设区域的地下水也受到了周边水域的联系,并互相补给。在经过对现场的实际勘察测得承压水水位埋深2.09~3.64m,标高为61.64~62.40m。地下水位年最大变化幅度为1.5m。每年6至10月为丰水期。

对此,在编制施工组织方案时,务必要将以上因素也考虑在内,同时还要做好与建设工程地基基础类型的结合,充分的利用勘察中所获得的水文地质信息为基础,进而全面性的保证工程施工作业得以顺利展开。而在实际建设之中需着重关注的是,不仅需明确水文地质在岩土勘察中所起到的重大作用,还必须要随科技时代的发展而将工作技术以及方式予以不断的创新,清晰工作重心并不断加以调整,且从中优选出适宜的对策将水文地质的信息采集工作逐渐完善和优化,以期为岩土工程的工作开展提供极具科学的理论依据。

结语

总之,水文地质不仅是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之一,还是工程建设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工程地质勘察人员必须深刻认知到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充分了解水文地质尤其是地下水等方面问题可能对工程项目造成的危害,加大水文地质勘察力度,高度重视现场监测工作,积极推广和应用各种新型勘察技术,以有效应对水文地质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晓抗,李森.工程地质勘查中的水文地质危害分析及对策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7(21):232.

[2]魏巍.水文地质在岩土勘察中的重要性[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06):111-112.

[3]李博.水文地质在岩土勘察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08):121-122.

[4]张永闯.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J].江西建材,2017(21):199.

[5]梁超.水文地质问题在工程地质勘察中的重要性[J].世界有色金属,2017(10):80.

论文作者:崔亚辉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  ;  ;  ;  ;  ;  ;  ;  

水文地质在岩土工程勘察中的应用探讨论文_崔亚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