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土地管理是一项关系到民生的重要工作。做好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土地管理工作,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解决人地矛盾。只有不断完善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土地管理,才能实现城乡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概述了城乡规划与土地管理,对城乡规划建设中的土地管理问题及其解决策略进行了探讨分析,从而促进城乡规划建设健康发展。
关键词:城乡规划;规划建设;土地管理
导言
近年来,我国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土地建设需求持续增长,因此规范土地建设行为日益重要。但是,城乡规划建设和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是,城乡规划的基本作用和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增长的需求,不能在许多方面有机结合,影响了社会资源配置和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1土地管理在城乡建设规划中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资源中,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资源类型之一,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发展密切相关。土地作为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源,在农业生产中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近年来土地在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许多农地流转的情况。我国高度重视这一形势,制定了保护耕地资源的相关法律法规。这表明土地的规划和利用在国家发展战略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工商业的发展,城市化的范围不断扩大,土地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在逐渐变化。在土地资源规划中,要结合城乡发展实际保护土地,特别是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土地已经发生了一定的污染。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关键内容之一。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有必要制定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以保持自然生态平衡,并以此作为发展的资源,促进城乡的综合发展以及平衡发展。
2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
2.1规划编制滞后于建设
近年来,城乡规划区的规划建设出现了许多新问题,特别是原有的道路系统功能和建设用地的位置和规模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一般规则的调整和修订需要一定的时间,以及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案制定、审查和修订等一系列过程。这对于规划本身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是必要的。但是,由于总体规划的调整和修订,导致了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出台,建设性详细规划缺乏上级规划的指导,而无法做深做细,造成对于具体的微观控制严重不足,在整个规划体系中出现了薄弱的环节乃至断层,造成规划管理工作的被动。规划设计在相当程度上强调的是城市空间环境质量,追求物质空间结构理想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规划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等方面的缺憾。加之有的规划编制单位不能深入实际,随着近两年的“房地产热”及政府的经济状况拮据,村庄的搬迁不能及时地实施,造成农民大规模违规建房而无法控制,以致今后村庄搬迁无望,只能调整规划。
2.2土地建设与城乡规划衔接不够
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土地自古以来就是财富的象征。然而,城市化的速度正在加快。城乡土地也得到快速开发,农村居民迅速集中在城镇。然而,在发展过程中,土地利用建设与城乡规划的联系还不够。在城市国有建设用地出让过程中,规划的实施无法得到有效控制。在农村建设过程中,规划不能得到有效的制约。这种现状的存在直接影响着建筑活动的经济和社会效果。
2.3土地资源管理效率及水平低
土地资源管理和城乡规划建设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过程,需要高理论和专业水平的工作人员。城乡规划过程涉及各种问题,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农业项目和水利项目。同时,土地资源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当地生态环境的稳定。但是,目前我国土地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相关单位没有定期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此外,许多工作人员缺乏工作热情,对土地资源管理不够重视,随意性强,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的完善
3.1强化并落实城乡规划使用的土地
在进行城乡规划建设时,要严格控制土地使用,提高土地管理的科学性。因此,必须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可用土地面积,提高土地审批效率,管理部门应整合所有可用土地资源,在各项规划建设方案中根据土地需求合理配置土地,确定土地利用结构和竣工后功能区的划分,并在工作中全面落实地方政策。其次,要加强对工作的监督,严格遵守制度和法律,依法查处土地违法行为,且具体规划与设计中,需进行全面的分析,确定最佳的土地使用与规划建设的方案,并按照生态型环境建设的要求,保护环境,从全局的角度提出优化的方案。
3.2城乡规划建设中要提高土地管理队伍的综合素质
土地开发管理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职业素质。高素质的团队是确保土地开发整理高质量、高效率的必要条件。加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队伍建设,通过专业培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通过新技术应用培训,提高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管理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建立土地开发整理规划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的资质认证和考评制度,对其从业人员也需进行执业资格认定。只有具备相关资质的机构和个人才能承接项目。另外,还需建立一支训练有素的工程质量监督、工程施工和管理队伍,以保障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科学有序地发展。
3.3重视对农村用地的规划与管理
城乡协调发展过程中需要有效实施农村土地规划管理。农村土地利用关系应当通过制定土地总体规划和年度发展规划来协调,从而有效调整农村土地布局和结构。同时,国土资源部门也要积极与乡镇土地规划部门协调配合,从农村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出发,更好地突出土地规划的开放性,尊重农民的自主意愿,更合理地促进农村土地规划建设工作的有效发展。
3.4完善规划延展建设空间
土地资源的编制是以科学的手段指导资源的利用,有利于项目建设向更加规范的方向发展。省、市、县级以上政府在编制村镇发展规划时,要注意将村镇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村镇建设规划能够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范围内实施,加强管理,减少非法用地。注重区域空间规划,土地利用应当为村镇的长远规划远景预留发展空间,合理规划和建设预留土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要与镇乡村规划政出一处,相互参考、协调制定,避免不同部门编制规划造成的规划与实际建设不符而出现偏差,切实将规划落到实处。
3.5整顿内部,不得放松行政审批程序
规划行政审批应当按照规定和程序进行。在城乡规划建设等具体审批项目中,土地出让和建设的规划审批,应在出让前结合城乡总体规划建立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化率和建筑退让等较大的规划指标。无法为人员设置规划索引。在总体规划未经过相应的民主决策之前,不得对单项工程建设进行规划行政审批。对于必须审批的规划项目,必须进过多层研究,民主决策,符合城乡规划政策的要求,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的情况下,走完相应和的设立程序才可完成审批。相对于地方上的审批,必须依次向上层领导传递文件档案,不得私自审批。将下发到地方的审批权力同意回收,集中性管理。
结语
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密不可分,故正确分析两者关系,并基于这一关系总结出土地管理当下的现状,是为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即应强化并落实城乡规划使用的土地,增加投资主体,以此提高城乡规划建设的质量,提升土地管理的效率,保证土地资源利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增加方案的可行性。
参考文献:
[1]王刚.城乡规划建设与土地管理探讨[J].四川建材,2018,43(8):33,35.
[2]米德拉.城市规划作为金沙萨环境管理的一种工具[D].北京:北京工业大学,2017.
[3]杨虹.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管理与城乡规划管理关系研究[J].城市地理,2018(8):20-21.
[4]孟新波.城镇化进程中的土地规划管理与城乡规划实施管理关系之我见[J].门窗,2018(10):224-224.
论文作者:丁治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土地论文; 城乡论文; 规划建设论文; 土地管理论文; 城乡规划论文; 总体规划论文; 土地资源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