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成人高等教育的现代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等教育论文,成人论文,意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今年7月23日,作者应邀在山东大学成人高等教育管理工作会议上作了题为《成人高等教育的现代意义及其自我发展中的几个问题》的发言。本刊选取部分内容予以发表——编者)。
如何认识举办成人高等教育的目的意义,关系到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发展前景及内在动力。我认为,我们今天的成人高等教育,既要走出“赚钱工具”的狭隘误区,又要超越“学历补偿”、“知识补课”的原始视域。探讨并认识成人高等教育的现代意义,对进一步端正办学方向,提高办学质量,增强搞好成人高等教育的历史责任感和自豪感,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我这里且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看法,希望能听到大家的批评意见。
一、成人高等教育是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方面军
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面貌,是它的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伴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展,20世纪后半叶,世界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大幅度增长。特别是1980年—1995年间,每10万人口中,世界高等教育在校生增长率达24.6%(其中发达国家增长33.8%,发展中国家增长64.8%)。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同样重视发展高等教育,1985年—1995年增长率为40.5%。并且,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我国在近年来不断扩招的基础上,继续采取措施,加快发展高等教育的步伐。1998年底制订、1999年初发布的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指出:到2010年,“高等教育规模有较大扩展,入学率接近15%”。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再次强调,要“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到2010年,我国同龄人口的高等教育入学率要从现在的9%提高到15%左右。”
党和国家为什么以15%的入学率作为2010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呢?
大家知道,衡量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国际上有一个通行指数,就是:当一个国家适龄青年(一般为18—22岁)中接受高等教育的比率低于15%时,属于“精英”高等教育阶段;达到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这就是说,到2010年,达到15%的入学率,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第一主题。
到2010年,我们能否实现这个目标,或者说,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哪些条件,我们具备不具备这些条件?
一般来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需要三个前提条件:一定的经济基础,相应的中等教育普及程度,高等教育一定的发展规模。届时,我国基本上具备这三个条件。
(一)经济基础
教育发展永远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根据国际测算,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低于1000美元时,只能有少数人(低于15%)接受高等教育,所以此时的高等教育处于“精英教育”或“英才教育”阶段;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美元—3000美元时,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数可以达到15%以上,即进入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当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3000美元以上时,可有50%以上的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从而进入高等教育的“普及”阶段。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可达1600美元左右,在1000美元—3000美元之间。这说明,到2010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从而跨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门槛,我国将能够提供经济实力的支撑。
(二)中等教育普及程度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中等教育的普及程度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
国际比较得出的结论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要达到15%以上,需要中学阶段总和入学率达到75%左右。据1999年统计,我国初中和高中阶段毛入学率分别为88.5%和41.5%。也即是说,1999年,我国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在65%左右。到2010年,我国初中和高中阶段的毛入学率可望分别达到95%和60%—70%。这样,中学总和入学率就将达到75%左右,与国际上的标准相吻合。所以,到2010年,就中等教育普及情况看,也大体具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15%所要求的条件。
(三)高等教育现有的规模
高等教育现有规模是其进一步发展的起点。近年来,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日益增长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增长。1999年,全国共有普通高校1071所,成人高校871所,宽口径在校生900多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0.5%(2000年在校生应为1000万人左右,比1999年增长10%以上,入学率达11%左右)。到2010年,适龄青年以1.1亿人计,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民办高校、电大、自考等6类高校宽口径在校生将达1653万人。这样,如果以1999年高等教育宽口径在校生数为起点,以后每年递增5%—6%即可实现2010年毛入率15%的目标。所以,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来看,到2010年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也是完全可能的。
那么,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成人高等教育作用如何?
我们说,不可或缺,不可小觑,作用很大。
(一)从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所占比重看
不久前,教育部公布了以下数字:1999年,全国高等教育共招生275.45万人(2000年招生300万人),其中,成人本专科115.77万人,占招生总数的42%;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占高等教育在校生总数的42.5%。此外还有全国高校举办的各类成人非学历教育结业生255.28万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者1305.16万人(取得毕业证书42.28万人)。可见,成人高等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总量中所占比重是相当大的,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举足轻重。
(二)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看
可以看两笔账。
一看经济账。以1995年计,发达国家培养一名大学生的成本,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25.5%,(即一个人可供4个大学生读书);发展中国家的这一指数为78.9%;我国为81%。这即是说,在中国,一个人拥有的国民生产总值只能培养一个大学生略有节余。所以,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情况下发展高等教育,不仅受到综合国力整体水平的制约,也受到居民收入水平的直接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要想使高等教育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只能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既大力发展普通高等教育,也要多种渠道并举,积极发展成人高等教育,而且要特别重视发展办学方式灵活、办学成本偏低、又能满足社会、公民的多样化需求的成人高等教育。可以说在中国,大力发展成人高教,是发展中国特色高等教育的必然的也是明智的选择。
二看人才(结构)账。相当一个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办的是“英才教育”,主要任务是培养工程师、教授、科学家的后备力量。这在工业化初期是必要的;但是,随着我国的“入世”,国内产业技术升级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急需有大批高素质、高水平、懂理论、能动手的实用技术人才。而这类人才主要依靠各类成人高等教育来培养和培训。所以我们今后高等教育的扩展,向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努力,必须从我国人才需求的实际出发,既要加强普通高校,特别是国内一流大学的建设,满足国家创新体系对科研攻关人才的迫切要求;又要大力发展灵活、高效的成人高等教育,包括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并且把它作为我国高等教育规模持续增长的重点。否则,2010年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目标难免成为空谈。所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第三次全教会上讲: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展高等教育……扩大现有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的招生规模”。
二、成人高等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决定因素
20世纪60年代,在世界教育史上有一项不同寻常的发现,人们把它称作是“哥白尼式的革命”,是“打开21世纪之门的钥匙。”这就是法国教育家保罗·朗格朗的终身教育理论的提出。
所谓终身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指能满足个体一生中各个阶段生存发展的多方面需求的教育。它包括职前的学前教育、学校教育,也包括职后的成人教育和退休后的老年教育;既有职业性教育,也有人文和社会生活教育。
终身教育理论所以在全世界引起历史性轰动,主要在于它对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划时代的积极影响;它的鲜明、强烈的现实针对性表现在:一是它对于传统教育的积弊作了剥骨见髓的剖析和有力的否定;二是它顺应了人类自身和社会的发展,体现了人类认识的进步。
第一,它否认学校等于教育、进学校才是受教育的传统观念,指出:学校是教育的重要场所,但不是唯一场所;学校教育是人生接受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而不是全部;人的教育应贯穿于从出生到坟幕的连续不断的过程。
第二,它否定把人生分为学习期和工作期,以及青少年在学校学的东西可以终生受用的错误观点,指出:学校教育是人生学习的重要时期,也“是真正的教育过程的一种不完美的开端”,走向社会之后,仍需要继续学习和深造,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并且,成人教育对整个教育的贡献“具有决定意义,是别的教育所无法替代的。”
第三,它否认学校教育将自身制度上的缺失统统归于学生的“无能”的片面观点,指出:学生的潜质、个性、特长各不相同,用一个标准来规定、要求和衡量全体学生,并以某种固定的标准来剥夺多数人继续受教育的机会,是不公道的、违背人性的。
第四,它否定教育就是传播知识,教学就是师传生受的陈旧观点,指出:学生是认识和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应能启发学生的学,不仅要教学生学会,更要指导学生会学;除了必要的知识讲授、方法指导,教师应该把着眼点放在学生潜能的开发、个性和人格的培养上,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
第五,教育的本质不是经验和知识的传承,而是满足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双重需要;它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全体公民的权利;不仅是生存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终身教育理论无可争议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也被中国人认同和接受。不仅翻译和出版了终身教育的有关重要著作,而且于1995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1999年初发布的教育部制订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进一步明确:“终身教育将是教育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终身学习体系。”可见,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我们的教育和社会理想;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已成为我们义不容辞的职责。
体系是事物(或思想)相互联系而构成的整体。让教育从封闭的学校里走出来,扩展为社会性活动,并使之成为前后衔接、纵横关联、各有重点和特点的整体或体系,使学者有其校,需者有其学,这是一项浩大工程,需要通盘协调,整体谋划。但是,成人教育特别是成人高等教育,无疑是建构终身教育体系的决定因素。
其一,从时间上看,每个人的一生中,在校外的成人期时间最长;成人教育占终身教育的大部分;
其二,从人员数量看,在职的和不在职的成人占社会成员的大多数,终身教育的施教面以成人群体为大;
其三,从对职业(生存)的帮助看,成人的教育和学习对知识的选择、掌握富有针对性,能力的培养扎实、有效,对职业乃至生存的帮助最直接、最有力。
其四,终身教育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终身教育过程中,就其所受教育层次来讲是有高低之分的。成人高等教育不但是成人教育中的最高层次,而且其中大学后继续教育是人生整个教育过程的最高阶段。这种高层次的教育及其辐射效能,能从根本上提升终身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的宣传和行动计划中指出:高等教育要根据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社会的要求,为学习者提供最大的入学选择自由和进出这一体系的灵活性。就目前中国高等教育的情况看,我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只能依靠成人高等教育。
第一,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类型众多。既有电视大学、职工大学、各类管理(教育)学院等独立设置的成人高校,又有普通高校举办的包括函授、夜大等在内的成人教育或继续教育学院,还有面广量大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第二,我国高等院校办学形式灵活。既有脱产、半脱产学习者,也有完全业余学习者。
第三,办学规格多样化。既有本科、专科教育,也有研究生教育;既有学历教育,也有专业证书、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等非学历教育。
第四,教学手段多样化。既有远距离的函授和广播电视教育,也有近距离的面授和自学辅导。
第五,办学主体多样化。既有政府部门办学,又有经政府部门认可的企事业或个人等社会力量办学。
第六,学员社会化。成人高等教育的学员没有特殊的身份要求,有在职的,也有不在职的,只要个人想学习,“学者有其校”。
第七,按需施教,学用统一。由于成人高等院校的学员大多数既是学生,又是生产、工作者,他们的学习与生产、工作实践联系密切(有的就是为了适应和重新选择工作而来的),所以成人高校提供的教学内容通常能结合学员的实际,使其能学用一致。
以上所述表明,在推展终身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中,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有着特殊的优势,起着无可代替的决定性作用。
三、成人高等教育是完善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体系的关键环节
高等教育是干什么的?高等学校应该办成什么样子,是办成模式统一、成分划一、目标功能单一的封闭式大学,还是办成规格多层次、类别多品种、形式多样化的开放式大学?对此,人们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认识过程。
“大学”一词,原意为社团、协会或行会。直到14世纪(也有人说是12世纪)才成为从事高等教育机构的专用名词。
1852年,英国牛津大学的钮曼在其《大学的理念》中指出:大学的活动与知识的传播及掌握相关,而与新知识的探索及获得无关,也与简单的生产无关。大学的目的在传授知识,教学是大学的唯一功能。
19世纪末,德国的洪堡及阿尔托夫等在改革柏林大学时,提出大学应以研究为中心,认为大学的主要功能是发展知识,而不是传授知识。
1930年,美国学者佛兰斯纳在《大学》一书中,强调研究与发展知识是大学的重要功能;但他同时认为,教学与培养人才对大学也同样重要。
随着产业革命的进展,大学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为社会服务的功能日显突出。1963年,美国加州大学校长克尔在《大学的功能》中明确提出:由于知识的爆炸及社会各业发展对知识之依赖与需要,大学已成为社会的“服务站”。
1993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其第27届大会上确定了关于高等教育的定义,并在首届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上重申了这个定义,这就是:“高等教育包括由大学或国家核准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其他高等学校实施的中学后层次的各种类型的学习、培训和研究型培训”。这里有三个要点:第一,在范围上,高等教育包括传统意义上的大学,但不仅仅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所谓“正规大学”,也包括国家核准的其他高等学校,例如各类成人高等院校等;第二,在教育层次上,实施的是中学后教育;第三,在内容和形式上,涵盖各种类型的学习、研究和培训。
我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高等教育的界定比较准确,尤其符合现代社会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
但是,在社会上,甚至在教育界内部,对大学或高等教育的办学目的和功能至今仍有人停留在19世纪中叶英国牛津大学钮曼的认识水平上,即大学的目的在传授知识,教学是大学的唯一功能。似乎不如此,就算不上办大学,就算不上高等教育。用他们心目中“大学”的标准来要求、来衡量成人高等教育,自然会觉得它不像样、不顺眼、不舒服,甚至对它感情淡漠,不关心、不过问。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应当看到,在世界范围内,教育作为社会的伴生物和支撑力量,其内涵、外延不断丰富和扩展,高等教育机构摈弃单一而呈现多样化、分层化,成人高等教育逐渐发展或扩大,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必然之势。以美国、英国和日本成人教育(含社区学院)在校生占高校在校生总数的比率为例,在1955年、1965年和20世纪90年代这三个时段:美国由1955年的11.5%到1965年的15.2%,再到1990年的37.8%;英国由1955年的48%到1965年的51.9%,再到1992年的66.6%;日本所占的比例少一些,但也由1955年的12.7%到1965年的13.6%,再到1991年的20.3%。
不仅就一个国家整体而言,成人高等教育规模、功能呈扩大之势;而且,就所谓“正规大学”本身,也有开展成人教育的优良传统。以世界名牌哈佛大学为例。该校在3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没有自划鸿沟,与世隔绝,没有只注重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而鄙视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恰恰相反,早在1871年,它就创办暑期学校,兴办继续教育;1910年,创办哈佛扩展学校,举办学历性质的成人高等教育;1977年,创办哈佛退休人员学校,举办老年大学。可以说,它对学校、对社会倾注了服务和报效之心。正是在哈佛等名牌大学的带动下,美国较有名气的大学几乎都卓有成效地开展了成人教育。我们中国的同济大学、武汉大学、曲阜师范大学、河南新乡医学院等也十分重视成人教育。同济大学的“三大发展”(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大发展)、“三大特色”(土建类工科特色、对外开放的联合办学特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成人教育特色)都有成人教育在其中,并且把研究生教育作为“治校之本”,把成人教育作为“兴校之策”。他们所以这样做,源于校领导对高等教育本质属性的全面深刻的认识,源于他们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正像哈佛大学第25任校长博克在哈佛350周年校庆讲话中指出的:大学的职责是报效养育自己的社会;大学应不断考虑采用多种形式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发展、为提高人的素质作出最大的贡献。只有这样,大学才能在改革、发展与竞争中,紧紧依赖于和服务于社会需求而走向繁荣。
我认为,博克的这番话值得从事成人高教的同志们,特别是值得普通高校的领导和有关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深长思之。
我们期待发达的成人高等教育,以便进一步充实和更新高等教育的内涵;我们期待结构完善、功能齐全的高等教育,以使我国的高等教育更具生机与活力,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强大的支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