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将来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对于他们的漫漫人生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成功的重要因素。因此,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知识的获取乃至将来的幸福,要求教师、家庭都必须高度重视小学生良好习惯的成养。
关键词:良好 习惯 培养
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积千累万,不如养个好习惯。”就小学生而言,他们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这个年龄阶段的人是形成终身习惯的最佳时期,是打好学习基础、养成良好习惯的好时机。从小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优良的素质尤为重要。
一、注重对良好习惯的培养
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也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从道德行为习惯入手,是发展小学生品德最有效的途径。少年儿童时期养成的不良品质和习惯日后很难矫正,有的甚至可能伴随人的一生;而养成良好的品质和习惯则终生受益。因此,在基础教育的小学阶段对少年儿童加强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一时期的德育教育应以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主。
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应从学生的认知特性出发,注重认知的实施。对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实施养成教育,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哪些是良好的行为习惯、哪些行为习惯不能养成、为什么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有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倾听他人意见、勇于提问、积极思考和讨论、大胆实践、课后认真做作业、专心学习、珍惜时间、课前预习、单元复习、自觉读书、读书写字姿势端正等。另外还要让学生有一个正确的辨别能力,并通过与优秀同学相互交流学习经验,从而和自己进行对比,自己在哪些方面不如别人,以及自己成绩不如他人的原因,让学生形成共识,从而取长补短,改正自己不良的行为习惯。
要从小节开始,持之以恒。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的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握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激发起学生的兴趣, 学习就会积极主动, 学得轻松而有成效。但是学习兴趣不是天生的, 主要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 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进而能创造性地学, 最终达到优化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形成多位一体的管理机制
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出现,既有家庭、社会、学校的客观因素,又有小学生自身发展的因素。因此,加强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需要我们构建学校、社会、家庭、学生四位一体的教育网络,齐抓共管。
“身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每一个行动都是对学生无言的教育,教师的举手投足都孕育着教育。教师应该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教师一直是学生心目中最完美的形象,小学生会有意识地将教师的一言一行作为自己模仿的对象,也就是说教师对学生起了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不但要用真心激励学生,而且要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让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地受到熏陶和教育。教师要关心体贴生活习惯特别是学习习惯不良的学生,找原因,从源头上下功夫。我们应从自身出发,从平时的小事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平时,我们教师走进教室,一发现地面有烂纸垃圾就随手把它捡起来,亲自扔到垃圾桶里。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感到爱护环境的重要。有时老师的一个眼神,学生就会马上意识到错误并很快改正; 有时老师的一个好习惯、一个好动作,都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三、丰富多彩的活动,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校在教育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时,可以适当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校园活动来引导、矫正学生的行为习惯。如”做文明学生”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主题班会等,使学生受到教育,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号召和倡议学生学习身边的好榜样,在校园内营造一种学习、礼貌、进步的良好教育氛围,促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目的,增强活动育人的效果。
良好的班集体犹如一个大熔炉,能把生铁炼成钢。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每一样东西都具有教育的作用。当然,教师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走下讲台,放下架子,做学生的朋友,热爱学生,关注学生,从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教育出发,尊重学生的人格,使学生的自我意识得到警醒和觉醒。
总之,小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是一个点滴入微、滴水穿石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抓好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成长为身心健康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叶圣陶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2]《老子道德经》。
[3]龙振扬 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
论文作者:杨永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4
标签:学生论文; 行为习惯论文; 小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习惯论文; 学习习惯论文; 就会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