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与香港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_香港论文

中国内地与香港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论文,香港论文,中国内地论文,关系论文,贸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27

香港与内地是彼此的重要贸易伙伴。香港与内地的经贸关系源远流长,在香港经济发展的早期,与内地的贸易一度成为“香港对外贸易的生命线”。香港在20世纪70年代以发展出口加工制造业为基础实现经济起飞,并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黄晓玲,2003)。2003年6月,中国内地与香港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进一步推进了香港与内地经贸关系的发展。“安排”主要包括商品贸易、服务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三方面内容。在货物贸易方面,对香港原产货物进入内地市场实行零关税。服务贸易方面,提前以较低门槛开放18个行业让香港企业先行进入内地市场。2004年8月、2005年10月、2006年6月和2007年6月又签署了CEPA补充协议一至四。CEPA及其补充协议实施以来,在货物贸易方面,内地已累计进口香港零关税产品超过10亿美元,免征关税超过7亿元人民币。在服务贸易领域,内地对香港在金融、法律、会计等领域实施了开放措施,目前,共有1753家香港企业按照CEPA的优惠条件投资内地(刘力、林志玲,2008)。CEPA以条约规范内地与香港经贸合作的模式,对于内地和香港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研究香港与内地进出口贸易关系,有利于正确把握两地经济发展趋势,引导两地的区域合作向良性互动发展。本文从近年来,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商品进出口变动的实证分析出发,揭示内地与香港的贸易关系的依赖性。

一、进出口的作用与两地进出口现状

(一)进出口作用的研究关于进出口关系的论述,可以追溯到重商主义,托马斯·孟是贸易平衡论的创始人,他认为:“国内贸易是财富的相互转让,对外贸易才有助于财富的增加。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是一国最具生产性的行业。在价值上,每年卖给外国人的货物,必须比我们消费他们的为多(胡寄窗,1991)。”此后,保护幼稚工业论、超贸易保护主义和新贸易保护主义从宏观经济的角度,倡导贸易顺差对本国的贸易政策选择和经济研究产生的深远影响。在中国的对外开放进程中,进出口贸易也受到极大的关注。邓小平早在1975年就科学地阐述了对外开放与发展进出口的关系,他在讨论国家计委起草的《关于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问题》时指出:“引进新技术、新设备,扩大进出口”。“要争取多出口点东西,换点高、精、尖的技术和设备回来,加速工业技术改造,提高劳动生产率”。邓小平把对外开放的着眼点放在“进出口”上,这在今天看来仍然是国际经济交往的基本形式。目前,许多学者关注中美、中欧贸易进出口关系的研究,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如各国统计标准的差异问题导致贸易逆差的增加(海闻、芬斯阙,2000),国际分工和跨国公司对美国贸易逆差具有较大的影响(张远鹏,2004),欧盟对华贸易逆差不断扩大,并在不同产业上具有显著差异性(陈仲常、余翔,2005)。

(二)两地贸易的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内地在香港全球贸易额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上升,由1978年的9.3%上升到2007年的42.3%(周凡茹,2008)。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内地与香港的经贸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1.两地贸易额从快速增长向平稳增长过渡,双方互为重要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1992年内地与香港的贸易额达580亿美元,比20世纪70年代增长了近20倍。2006年两地贸易额达到1660.9亿美元,仅为1992年的2.9倍。表明了两地贸易额从快速增长向平稳增长过渡。

2.两地进出口商品范围不断扩大。20世纪50至70年代,内地对香港出口的主要是农副土特产品。80年代以后,随着内地工农业的发展,对香港出口的商品种类大大增加,由单一的农副土特产品发展到纺织、轻工、五矿、石化、机械设备等多种商品。内地从香港的进口产品,50至60年代主要是染料、化学原料、化肥及药剂等,70年代以后以纺织纱布及其制品为主,21世纪以来,电力机械、器具及其电器零件有所增加。近年来,内地一直是港产品最大的供应地,2005年以来也是香港最大出口目的地(见表1)。

二、两地贸易依存度正在增加

内地与香港的贸易依存度指两地贸易在各自贸易和GDP中所占比重,反映两地贸易在各自贸易和经济中地位和影响力。近年来,两地贸易依存度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内地对香港的贸易依存度从1999年的4.04%上升到2006年的6.28%,上升了2.24个百分点;而香港对内地的贸易依存度从26.79%上升到87.51%,上升了60.72个百分点(见表2)。仅从贸易角度分析,香港对内地的依赖程度远大于内地对香港的依赖程度,香港地区从两地贸易中获得的利益对香港的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起到重要作用。

从内地对香港贸易依存关系来看,两地贸易对内地经济的影响力正在增强(即指标“两地贸易额/内地GDP”呈上升趋势),而对内地贸易的影响力正在减弱(即指标“两地贸易额/内地贸易总额”呈下降趋势),即两地贸易对内地贸易和内地经济的影响是不同的,其原因在于,两地贸易的增长速度较快,超过了内地GDP的增长速度,表明内地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两地贸易;与此同时,两地贸易的增长速度却不及内地贸易的增长速度,从而导致对内地贸易影响力在减弱。

从香港对内地的贸易依存关系来看,两地贸易对香港的经济与贸易都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其影响程度显著高于两地贸易对内地经济和贸易的影响。两地贸易对香港经济的影响力大于对香港贸易的影响力,这是由于香港地区的贸易总额大于GDP总额,再加上两地贸易在香港贸易中的重要地位,从而导致香港对内地的贸易依存度很高。从港产品来看,其出口和进口对内地市场的依赖程度都较大,且港产品进口对内地的依赖程度大于出口。

三、香港与内地进出口关系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选取选择1984-2007年中国内地进出口和香港地区进出口的数据进行分析。由于四个时间序列均为非平稳且具有指数增长的时间序列,故取四个指标的自然对数。以CIEX、CIIM、HKEX和HKIM分别表示中国内地出口额、中国内地进口额、香港地区出口额和香港地区进口额(见表3)。

(二)数据分析对四个对数序列进行ADF检验,仍然是不平稳的。需要进行差分处理,结果显示,CIEX、HKEX和HKIM均为二阶单整,CIIM为一阶单整(见表4)。

LNHKIM、LNCIEX与LNHKEX均为二阶单整,通过残差的ADF检验,判断其协整关系(如表5)。

对于协整方程LNHKIM=b[,0]+b[,1]LNHKEX+e[,t],其T值等于-2.202150,在10%显著水平上,接近临界值,即接近协整关系。从D-W值(为1.677)来看,大于显著水平为5%的临界值,可以拒绝非协整的假定,认为具有协整关系。

由于只有LNHKIM与LNHKEX有协整关系,对于这两个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见表6)。

当滞后长度为1和2时,F统计值大于临界值,在5%显著水平下,可以拒绝零假定,即LNHKIM与LNHKEX两个变量互为因果关系。而且,当滞后长度为1时,互动效果最为明显。当滞后长度大于2时,无因果关系。同时,根据AIC准则判断,最佳滞后阶数为1。

四、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从两地依存关系来看,中国内地与香港的进出口具有相互依赖性 内地经济的增长离不开香港的支持,香港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内地的支持。但是,两地相互依赖程度不同,香港对内地的贸易依存度大于内地对香港的贸易依存度。因此,中国内地对外贸易的发展对香港贸易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二)中国内地进口为I(1),而中国内地出口、香港进口和香港整体出口均为I(2)说明中国内地进口与其他三个变量之间不可能具有协整关系,也不受其他变量的长期稳定的影响。这主要由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受出口导向战略的影响与制约,片面追求出口的结果,进口发展相对滞后,进口没有与出口协调发展,从而导致目前中国内地贸易顺差过大,贸易摩擦加剧。

(三)中国内地与香港的指标之间不存在协整关系从贸易依存度看,中国内地与香港地区的进出口具有一定依赖关系。但是这种关系还远没有达到长期稳定的关系。这反映中国内地和香港地区应加强更紧密的贸易往来,共同调整贸易结构,促进长期稳定经贸关系的发展。

(四)香港进口与香港出口之间具有协整关系 说明二者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能够相互影响。因为进出口是商品贸易的两个方面,不可能孤立地发展。这也反映了在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香港进出口所具有的长期稳定关系。而中国内地从现有的统计结果看,还没有体现出这种关系。

(五)香港进口与香港出口之间具有互动的因果关系 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在滞后一期条件下,香港的进口与出口互为因果关系。一方面,香港的进口能够带动出口的发展,进口的技术、半成品、原材料、制成品等推动了出口的增加。另一方面,香港出口的增加,促进了产品价值的实现,可以进口更多更好的产品或投入品,形成了良性循环。可以得出结论:香港地区形成了进出口互动发展的格局。

(六)中国内地进出口互动发展格局尚未形成 长期以来,中国内地进出口的发展处于不平衡状态,特别在改革开放初期,重视出口、忽视进口的现象比较严重,进出口关系没有实现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因此,不断调整进出口的数量、优化进出口结构,对于中国内地对外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  ;  ;  

中国内地与香港贸易关系的实证分析_香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