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裂孔切开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结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血清t-PA、PAI-1的影响论文_王宏远,付旭东,崔璐璐,张恒威,刘婉清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目的:分析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结合天幕裂孔切开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血清t-PA、PAI-1影响情况。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8例,依据治疗方式分成单治组与结合组,每组44例,比较治疗有效性。结果:结合组术后三天、术后七天变化幅度比单治组大,P<0.05;结合组术后IgM、IgA、IgG变化幅度比单治组大,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结合天幕裂孔切开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能够改善患者免疫指标、调节患者血清t-PA、PAI-1的水平。

【关键词】天幕裂孔切开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重型颅脑损伤;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5-0139-02

在神经外科,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是临床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常用方式,而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手术的切口比较大,手术后容易发生颅内感染与免疫功能的抑制[1]。因此,临床上需要联合天幕裂孔切开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以便将患者的颅内血肿清除。本次研究将2016年8月份到2017年8月份在我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8例作为对象,探究了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结合天幕裂孔切开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对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及血清t-PA、PAI-1影响情况,总结如下。

1.研究资料和治疗方法

1.1 研究资料

选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88例,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单治组与结合组,每组44例,单治组单纯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结合组则在单治组的基础上加用天幕裂孔切开术。

在单治组中24例男性,20例女性;年龄是25~68岁,均值(44±2.61)岁。

在结合组中25例男性,19例女性;年龄是23~68岁,均值(43±2.76)岁。

两组研究对象中基础性资料对比后缺乏显著差异,P>0.05,可比较。

1.2 治疗方法

全部患者在入院后都需要进行常规脱水处理、消炎、护脑与止血,静脉注射适量的甘露醇,同时行急诊气管插管术。

单治组单纯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医务人员取患者的仰卧位,于颧弓上耳屏的前方1厘米位置取一个切口,从耳廓上方沿着后下方延伸到顶骨正中线,一直到前额部的发际下,采取带颞肌骨瓣或是游离骨瓣,在顶部骨瓣旁边开2~3厘米的矢状窦。然后将硬膜剪开,清除硬膜外的血肿。减压的窗大小在12cm×16cm左右,由颞前部将硬脑膜切开,切口呈现出"T"形,使得中颅窝、额叶、顶叶、颞叶以及前颅窝充分暴露。彻底清除脑内血肿与硬膜下血肿,然后止血,将术中切口与硬脑膜缝】合。

结合组则在单治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将患者脑组织塌陷小脑幕裂孔缘充分暴露,对患者中间区与天幕内侧区域静脉窦进行密切观察,把这个区域定义成天幕切口的位置,沿小脑幕游离位置做一个2~3厘米的切口,将环池打开,对脑脊液进行释放。

结束手术后,全部患者都是需要放置引流管,同时应用脑保护、并发症预防以及高压氧等措施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方法对患者血清t-PA与PAI-1的水平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免疫指标情况,主要包含IgM、IgG以及IgA。

1.4 数据统计方式

本次实验所得数据经SPSS 19.0的数据分析统计软件处理分析,通过例数/n、百分率/%描述计数的资料,通过标准差±的平均数(x-±s)描述计量的资料,并且计数资料经卡方来检验,计量资料经t来检验,将α为0.05当作具体检验的标准,如果研究所得数据进行比对以后,数据之间差异较为显著,通过P<0.05表示,即数据间对比有统计的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血清t-PA、PAI-1情况

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t-PA、PAI-1情况在对比以后,组间两种血清t-PA、PAI-1水平都比较接近,组间对比不存在统计的意义,P>0.05;术后三天、术后七天两组患者血清t-PA、PAI-1均发生大幅度变化,与术前相比有统计的意义,P<0.05;结合组术后三天、术后七天变化幅度都比单治组大,组间对比显示有显著的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个时间点的血清t-PA、PAI-1情况(x-±s,μg/L)

 

3.讨论

在神经外科中重型颅脑损伤为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患者的病死率约为30%~50%[2]。因此,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的是临床研究的重点,常规骨瓣减压术属于一种局部减压方式,主要局限于额瓣、颞顶瓣与额颞瓣,减压效果有待加强。相对于常规骨瓣减压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具有诸多优势,具有较大的骨窗方位与较低位置,促使患者的颅内压降低[3]。但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的切口比较大,患者比较容易发生感染,并且患者耐受性不好,会导致临床应用效果受到影响。而天幕裂孔切开术能够有效开放环池、脑池以及侧裂池,可以将颅内压大幅度降低,防止血肿压迫到脑组织,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4]。

由于重型颅脑损伤后继发性脑损伤和机体凝血功能得以异常、纤溶息息相关。加之大脑结构比较特殊,在遭受损伤以后,患者容易出现凝血机制的障碍情况,导致损伤的初期激活外源性凝血的系统,严重消耗了凝血因子与大量血小板,激活继发纤溶的系统[5]。综上,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中结合天幕裂孔切开术与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能够降低患者颅内压、改善患者免疫指标、调节患者血清t-PA、PAI-1的水平,可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永进,翁红林,吴俊.复位天幕裂孔切开术联合去骨瓣减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4,12(32):30-32.

[2]赵勇,杨露,郭继锋.天幕裂孔切开术治疗合并天幕裂孔疝形成的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J].中国农村卫生,2015,23(6):17-17,18.

[3]张松,杨丰忠,陈勇.天幕切开在重型颅脑损伤脑疝急诊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2):52-53.

[4] Oz M,Lorke DE,Hasan M,et a1.Cellular and molecular actions of MethyleneBlue in the nervous system.Med Res Rev.2011;31(1):93-117.

[5] O’Leafy JC3rd,Li Q,Matinee P,et a1.Phenothiazine-mediated rescue ofcognition in tau ansgenic mice requires neuroprotection and reduced soluble tauburden.Mol Neurodegener.2010;1;5:45.

论文作者:王宏远,付旭东,崔璐璐,张恒威,刘婉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

标签:;  ;  ;  ;  ;  ;  ;  ;  

天幕裂孔切开术、标准大骨瓣减压术结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免疫功能、血清t-PA、PAI-1的影响论文_王宏远,付旭东,崔璐璐,张恒威,刘婉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