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活动在老年冠心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田杏,李艳芳

(贵州省第二人民医院 贵州贵阳 550004)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活动在老年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活动,由护士长及责任护士按照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标准对优质护理活动开展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定,包括基础护理合格率,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两组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不同方法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合格率为95.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活动在老年冠心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优质护理活动;护理合格率;护理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4-0217-01

我院根据卫计委下发的“开展优质护理活动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在我科建立试点病房,在护理部支持、指导下,我对院进行保守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取得较好的结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保守治疗的80例老年冠心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均符合冠心病的诊断标准[1],无严重肝、肾等疾病患者。排除标准:老年痴呆患者,不积极配合患者,无法顺畅交流的老年患者。按住院的单双号随机分成两组,并签知情同意书,自愿参加本研究。其中观察组为40例,男性18例,女性22例,男女患者的年龄为65~82岁,平均年龄为(71±2.6岁);对照组患者为40例,男性19例,女性21例,男女患者的年龄为66~83岁,平均年龄为(72±2.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进行护理工作,以达到促进患者顺利康复的目的。观察组开展优质护理活动,具体措施:(1)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要热情接待,并对患者进行环境指导。(2)充分关心并安慰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细心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并对造成心理问题进行疏导。(3)为患者讲解相关疾病知识和日常护理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内心困惑与焦虑等不良情绪,使其积极配合治疗。(4)成立优质护理服务小组,开展小组讨论活动,并定期安排护理人员参观学习其他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积累大量护理经验[2]。(5)在优质护理活动中,要不断转变护理人员服务理念,强化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不依赖技术、按需服务等优质护理服务理念,理解其内涵,通过定期开展2次/W,要求患者不断提问,每月安排护理人员进行1次查房,并讲授护理理论知识及实践,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到护理在临床治疗工作中的重要性。(6)建立合理人员分层管理制度,根据护士的护龄、职称、技术水平等建立监护室分层管理制度,分为责任组长、责任护士及护理人员,并明确每一级护理人员的工作职责,确保各项护理工作落实到位[3],实行绩效考核,建立奖金分配制度,根据护士的护理质量、工作量、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等进行绩效考核,并建立绩效考核记录本。(7)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专科特色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呼吸、面色、意识及瞳孔的变化,尤其注意血压的变化,每隔30分钟监测一次,并加强心电监护,及时发现心律、心率的变化,一旦发现有室性心律失常,需尽快协助医师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积极配合医师抢救患者;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坚持少食多餐的原则,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发生;指导患者适当休息及适度运动,若是急性心肌梗死,24小时内绝对卧床休息,并协助患者进行翻身及日常生活活动,以降低患者心脏负荷及心肌耗氧量;若除外急性心肌梗死,鼓励患者适当活动,以不感觉心前区不适及劳累为度。

1.3 观察指标

由护士长及责任组长按照基础护理质量评分标准对优质护理活动开展前后的护理质量进行评定,并调查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及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满意度=满意+一般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完成计数资料的对比,当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统计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服务前后的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对人类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加之老年患者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常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等基础疾病[4]。而老年冠心病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很多患者病情重,常合并有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具有很高的致死率,对患者及家属造成很大伤害,给患者及家属和国家造成很大经济负担。由于我国医疗水平发展严重不平衡,大部分地区未开展冠心病介入治疗;在临床工作中,很多患者选择药物保守治疗,拒绝介入治疗。由此,我院积极响应卫计委下发的“优质护理活动示范工程”的活动方案,通过优质护理活动,护理人员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提高护理质量,使广大患者得到更好的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合格率,护理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可见优质护理活动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护理中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葛均波、徐永健主编.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 227-228.

[2]杨林、李立青、单立,等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内心脏性猝死的临床特点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4,46(7)658-660.

[3]窦丽亚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基础护理探讨[J] 护士进修杂志,2014,5(3):284-285.

[4]犹春风.优质护理活动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医学信息,2015,12(49):194-195.

论文作者:田杏,李艳芳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5

标签:;  ;  ;  ;  ;  ;  ;  ;  

优质护理活动在老年冠心病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田杏,李艳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