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时代精神的多维内涵_时代精神论文

论时代精神的多维内涵_时代精神论文

论时代精神的多维内涵,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多维论文,时代精神论文,内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273(2009)03-0066-0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民族的共同意志和思想状态的集中体现,它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升华;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时代注解,它引领了中国的改革开放,是30年来我国社会发展极为重要的精神动力。作为反映社会发展某一阶段的时代需求并为社会成员广泛认同的文化观念和价值追求,它是时代发展特点的综合反映,具有鲜明的特征和丰富的内涵,影响着社会发展的方向和潮流,呈现出多维的内涵。

一、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孕育的土壤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作为社会意识重要构成要素的价值观念,有着社会意识所固有的属性和特点,其中,由价值观念的相对独立性和巨大反作用所表现出来的民族性、传统性和时代性则构成了价值观的重要属性。这就是说,作为社会的主导价值,既是民族的,又是传统的,更是时代的。就价值观念的民族性而言,各民族的主流价值观总会由于各民族文化、环境、历史的差异和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同,使价值的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就价值观念的传统性而言,由于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否定过程,任何一种价值形式的存在都具有历史传承性,是人们对传承下来的文化内容进行吐故纳新、再创造的结果。因此,传统是一个历史性范畴,是价值的一个稳定的特质;就价值观念的时代性而言,表现为同一时代各种价值观的共性,它与社会发展的基本阶段相协调,使价值观念的发展呈现出阶段性和时代性。在人类社会历史上,世界上各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分别呈现出不同的特点,我们可以根据其特点区分为不同的类型或价值文化圈,但它们异中有同,都具有时代性并按历史发展的程序演化。作为引领一个社会发展方向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就是由价值观念民族性、传统性和时代性的精华部分所构成。

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的不竭源泉,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秀文化中,其独具特色的价值理念,充满睿智的道德伦理,博大精深的哲学内涵,饮誉世界的文化典籍,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载体和渊源,既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崇德尚礼、公而忘私的民族情怀,又形成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自立立人”的人生追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体现了革故鼎新、自立自强、艰苦奋斗、与时俱进的精神和以人为本、放眼未来、博大情怀、和谐万物的境界。这种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们的民族意识、民族品格和民族气质之中,其所蕴涵的基本精神在现时代仍有着鲜活的生命力,构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开拓创新、奋发进取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构成了新时期时代精神的内核。在我国3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这种时代精神已经深深地融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解放思想是时代精神的前提和要义

当代中国社会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新时期发展经验表明,在中国这样一个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大国,改革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其实质就是要通过改革开放推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其实践对象是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和旧思想,使上层建筑适合于生产力的发展。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改革创新精神是一种革命精神。同时,随着这种精神在改革开放中的内化和升华,在实践层面上必将荡涤我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体制的深刻转型,政治体制的深刻变革,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最终必然导致整个中国社会发生深刻变化。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族群众以非凡的胆量和气度迎接传统旧思想和旧体制的挑战,以崭新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来应对时代的发展。解放思想的程度,直接决定着改革创新精神的发挥程度。可见,弘扬时代精神,首先要在指导思想上实现与时俱进,突破传统价值观念的羁绊,实现思想观念的现代化和主导价值观念的更新。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改革的理念得以认可,创新的精神得以弘扬,才能使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得以发扬光大。因此,解放思想不仅是时代精神产生的前提,而且其精神实质构成了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涵。

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1](p.364)这就是说,解放思想的精神实质,是要求我们不断认识与把握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使我们的主观认识与客观规律日趋吻合,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作为新时期的时代精神,解放思想就是要求我们在弘扬党的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坚持改革开放,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积聚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从实践层面上讲,就是要在这种精神力量的推动下,打破任何与社会和历史发展规律不相吻合的思想观念、行为规范的束缚,使广大人民群众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和教条式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为一切有积极意义的新思想、新观念提供可生长的土壤、可发展的机会,使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积极性迸发出来,形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巨大力量,凸显时代精神的要求。

胡锦涛指出:“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2](p.1)作为时代精神的解放思想,为党的思想路线和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提供了理论依据。30年来,党的领导集体高举改革开放的伟大旗帜,秉承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传统,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与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契合,“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成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从而实现了党的思想路线的理论创新。同时,中国共产党在解放思想的精神触动下,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从而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所有这些,都充分说明了解放思想的精神力量对党的思想路线和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正是在这种意义上,笔者认为,解放思想作为一种时代精神的弘扬过程,实际上就是党的理论创新的实现过程,这一过程不仅从意识形态的高度为改革创新精神的确立和升华指明了方向,而且作为引领时代发展的一种精神力量,本身就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必然为时代精神所呼唤,成为时代精神的要义。

三、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大潮流中,改革创新作为民族进步的灵魂和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而愈益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

改革创新精神,其本质就是将变革与创新视为正常的、有益的精神现象,它是为实现某种新的发展,寻求变革、适应创新、勇往直前的文化与精神,并将此当作开创事业的机会,以形成一种赋予资源以新价值的创造性的行为能力。具体而言,这一精神就是立足于反思传统,勇于超越本本,敢于改变现状,善于开创未来的精神。置身于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之中,改革创新精神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行动得到肯定,有利于创业实践的意志得到尊重,有利于创新创优的品质得到支持,并最终升华为全中国人民发挥才华、施展抱负、奉献社会、报效国家的意志和品格。

改革创新精神弘扬与否,取决于人们开拓精神的强弱。改革创新所呈现的开拓精神则直接表现为全民族锐意进取的精神和奋勇争先的品质。就其时代的内涵而言,这种精神和品质,是一种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挑战自我的精神,是一种抢抓机遇、争先进位、争创一流的意志,更是一种勇于竞争、勇担风险、敢做敢为的品质。就其实践层面的精神表现而言,则体现为中华民族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在市场竞争中力争上游的精神和状态;体现为中国人民在知识经济的呼唤下,吐故纳新,立足于科技兴国的雄心和壮志;体现为中华民族在当代世界发展的背景下,勇于迎接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和文化多元化挑战的品质和意志;体现为全体人民进一步增添改革创新的锐气,把各个社会阶层和全体建设者创造新社会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不断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的决心和勇气。

讲究实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命题。新时期改革创新精神的本质要求,就是广大社会成员献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这实际上就是一个艰苦创业的过程。在此,艰苦创业构成了改革创新精神的题中应有之义。“创业”的本义是“创立基业”、“创建功业”,为子孙后代造福。在现代意义上,创业还蕴涵了“要标新立异,打破已有的秩序,按照新的要求重新组织”。[3](p.308)可见,“创业”的核心在一个“创”字,其实质是创造和超越。正因为“创”意味着“首次做”,这种精神总是面临着种种风险,伴随着种种机遇,潜藏着巨大的成功,拥有着无穷的示范魅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创业精神体现了改革创新精神的本质要求,是我们的立足之本、发展之源和强大之路,其实质就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四、以人为本是时代精神的内在要求

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作为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需求的综合反映,其价值指向是以促进社会广泛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以人为本必然成为时代精神的内在要求。这里的“人”是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具体、历史和现实的人,始终处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处在实际生活的过程和活动之中。处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社会关系中的“人”必然有着具体的、历史的内涵。因此,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改革开放、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过程中,“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以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及其根本利益为本。从时代精神的层面展现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过程中,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标,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推进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则,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从这个意义上讲,以人为本实际上构成了时代精神的目标指向、主体保证和评价尺度。

我们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要把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4](p.295)作为其最终的目标指向。它强调的是人的社会化程度和整个人类社会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使个体的人能够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满足自己的各层次需求,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人类社会美好理想的这一终极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为之付出长期不懈的努力,更需要我们从改革开放的时代要求出发,在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过程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积聚物质财富;需要我们在保证经济稳定发展的前提下,更加注重社会公正,统筹好经济社会发展,消除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制约人们平等发展的因素,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营造公平的社会氛围;需要我们坚持社会主义物质、精神、政治和生态四个文明的协调发展,使人民群众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权利和利益得到保障,提高整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以人为本及其人的全面发展的时代内涵为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五、包容贵和是时代精神的应有品质

作为一种时代精神,包容贵和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礼之用,和为贵”、“爱己及人”、“和则相生”的传统伦理精神的精髓,是中华民族海纳百川、厚德载物的传统美德的凝练和升华,体现为一种能够在彰显本体特质的过程中包纳兼容其他人物、事物和思想的意志和品格,以及追求和谐、注重合作、提倡谦和、宽怀大度的精神和风貌。体现在实践层面上,就是要不断将其他事物中的积极成分升华、丰富到本体特质之中,吸纳百家之长,兼集八方精华,积极学习、借鉴和吸收一切有利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进的思想文化、管理经验、资金技术和人才智力,同时还要养成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心态平和、勤劳务实的人生态度,做到亲人善邻、和睦相处、强不凌弱、富不侮贫,追求时代精神的高远境界。

我们弘扬包容贵和的时代精神,就是要充分彰显其“容”与“和”的柔性功能,实现与市场精神的互补。回顾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在改革创新精神的引领下,我国社会最突出的变化是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竞争是市场经济最突出的特点,是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市场要素及整个社会生产优化的根本机制。但市场竞争的结果是双向的,它既是市场的活力所在,激发了人们艰苦创业、奋勇争先的意志和思想解放、敢想敢干的品质,也可以对经济运行以至整个社会生活带来诸如社会资源的无效损耗、经济秩序的失常、心理负担加重和精神危机、人格异化、价值迷茫等消极现象。客观而言,竞争的本质特点在于“争”,体现为一种刚性;包容贵和的本质特点在于“容”与“和”,体现为一种柔性。“容”与“和”的精神实质就是要求我们用改革创新的精神引领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不但要求胜利,还要能够容忍失败;不但崇尚效率,还要能保公平;不但张扬个性,还要能够兼容集体;不但推崇活力,还要能够保障秩序。因此,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弘扬包容贵和的精神,就是要以“容”的生成性来补益“争”的损耗性,以“和”的柔性来调节“争”的刚性,以平和、健康的心态来淡化市场竞争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克服人与社会的异化现象,达到以容济争,和争互补,使市场经济争而不乱,争而无伤,既充满活力,又健康有序地发展。因此,包容贵和作为市场主体维护市场经济良性运行的应有品质,必然为时代精神所接纳,以实现与市场经济内在精神的互补。

我们弘扬包容贵和的时代精神,就是要在先进文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各族人民的主导价值共识。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深刻变革,必然在思想文化领域产生深刻变化,社会价值取向必然呈现出差异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反映社会生活方方面面的价值诉求。无论是整体取向与个体取向的论争、道义导向与利益导向的交织,还是动机评判与实效评判的差异、单一化取向与多元化取向的共存,其矛盾的核心和特点必然涉及社会发展具体价值原则、价值标准和价值目标问题,并由此对社会的价值取向产生直接影响。这就需要我们在弘扬改革创新精神的过程中,在思想文化领域进一步凸显包容贵和精神的功能和作用,进一步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统摄作用,不但能够弘扬主流文化,还要能够兼容文化的差异,实现多种文化共处共存,以最大限度地形成主导价值共识,并以此来引领先进文化,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求同存异,团结友爱,超越民族、城乡、地域以及社会阶层等方面的差异,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促进整个社会的团结和稳定。

可见,如果说改革创新作为时代精神的核心,展示了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锐意进取、争先进位、艰苦创业的精神状态,那么,包容贵和则从另外一个层面诠释着时代精神,实现了与改革创新精神及其实践后果的有益补济,是时代精神不可或缺的内在品质。

六、责任奉献是时代精神的基本风貌

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逐渐步入现代社会的30年,是现代社会的构成要素——公民精神的塑造的30年。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充分弘扬公民的主体精神的同时,必然蕴涵了现代公民精神的另一层面——责任精神和奉献精神。就责任精神而言,它是公民对自己作为国家的一员应承担义务的自觉认同、积极回应和内心自律,是每一个公民都必须承担的道德义务的理性体现。就奉献精神而言,它是一种以集体或人民利益为本位,以道义原则为主导,以注重社会公正、消灭剥削、追求共同富裕为目标,以市场经济的交换原则为调适,在我国社会经济和道德生活中占主导地位的价值原则或伦理精神。就其形式特征而言,则主要表现为我国公民服务社会、奉献国家、献身理想、全心为公、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

在新的历史时期,作为时代精神核心的改革创新所蕴涵的精神实质,是将变革与创新视为正常的、有益的精神现象,并将此作为开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精神动力。然而,从市场经济最一般性特征而言,利益本位是必然的。追求个体利益的最大化是市场主体的直接目的。历史发展表明,个体利益的追求在总体上激发了市场活力,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重己、重利、重实效的价值取向必然产生负面效应,容易诱发只讲个人权利不讲对社会的义务、只追求个人的享有回避对社会的奉献等消极现象,甚至出现唯利是图、损人利己、金钱至上的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丧失了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园。这种情况必然进一步激发市场的负面效应,最终影响市场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因此,我们在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必然需要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原则层面上规制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引导个体利益的发展方向。为此,责任精神和奉献精神必然成为时代精神的重要内涵。

我们弘扬责任奉献的时代精神,就是要克服个体利益至上的价值取向,大力提倡社会公共利益的思想和行为,以弥补个体本位的不足。对于我国公民而言,责任奉献是一种担待,更是一种使命。具备了这种精神,就能更好地促进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对他人、对社会、对自己负责的自觉意识,就必然会关注国家民族的命运,关心集体团队的事业,关爱他人,同时也会严于律己、乐于奉献,使自己日臻成熟完善。因此,如果说缺乏主体精神的公民无法成为富有创新性、进取性和开拓性的现代公民,那么没有责任奉献精神的公民也不可能是一个称职、有良知、有正义感的现代公民。

我们弘扬责任奉献的精神,就是弘扬共产主义的道德原则和价值规范,就是希望人民时刻牢记责任奉献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人生价值追求,是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良好品质,从一个方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道德的崇高性和特殊性。如果说改革创新精神致力于公民主体精神的弘扬,那么责任奉献精神则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崇高道德原则,引导着市场主体的行为,升华着时代精神的价值与品位。正是在这种意义上,责任奉献的精神构成了时代精神的基本风貌。

标签:;  ;  ;  ;  ;  

论时代精神的多维内涵_时代精神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