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农村水污染防治现状及发展方向论文_董爱科

论农村水污染防治现状及发展方向论文_董爱科

杭州市富阳区环境保护监测站 浙江省 311400

摘要:水污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虽然近几年我国提升了对农村水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但是在很多细化方面还存在不足。本文主要分析农村水污染的特点、现状,并提出水污染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农村水污染;特点;现状;发展方向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最近几十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群生活逐渐密集,农村生活以及农药使用对于水污染产生了恶劣的影响,对于水资源的利用也呈现多元化的方式,尤其是工业化进程的推进更加剧了水污染问题,对于水污染的防控和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一、我国农村水污染的特点

其一,污染源多且具有隐蔽性。前文已述,我国农村区域的水体污染具有多方面的污染源,不仅包括各类企业,也包括生活污染和农业污染,污染源的复杂性就决定了其治理的复杂性。

其二,污染影响较大。农村水体污染影响突出,工业污染影响了农业生产和水产养殖,所有的污染都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用水甚至饮用水的安全。在水污染的影响下,粮食、鱼类、肉类产品的安全性也都得不到保障,进一步危害人体健康。

其三,农村水体污染具有区域差异。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水体、经济产业、人口等分布不同,因此各地农村水体污染的特点也有明显的差异。整体看来,农村水体污染程度在东南沿海地区较轻,在中部地区较重,在西部特别是山区则较为轻微。而一些地区如果某种产业过于集中,也会造成明显的水体污染差异。

二、农村水污染的现状

1、生活污染

已有研究表明,每年产生量约为1.2亿吨的農村生活垃圾几乎全部露天堆放;每年产生量超过2500万吨的农村生活污水几乎全部直排。②目前大多数农村的生活垃圾管理机制不健全,无害垃圾填埋场数量严重不足,导致固体废弃物常常被随意露天堆放,甚至丢掷在河道或河坡,从而造成河流淤积;配套设施例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缺乏或建设滞后,导致大部分生活污水没有经过无害化处理,就直接进入河流、湖泊、水库等,造成农村水体污染。

2、农业污染

农业污染源主要有:农膜污染、化肥农药污染以及养殖业的污染等方面。农业因素的污染将直接导致耕地退化。农业经济在我国的基础地位有其客观原因,由此带来的污染物是引发水体富营养的主要原因,甚至超越了城市生产、生活污染。

农业污染因素不但引起水环境的恶化以外,而且使得藻类以及其他有害生物过快繁殖,加重了原本已经污染的水体。并且,农业污染面潜伏时间长、不易监控、危害程度更大等已经成为国内外环境污染治理的顽疾。

第一,化肥污染不容小视。我国用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3%的人口,但这是加了大量的化肥使用量取得的。据统计,我国的化肥单位面积使用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而且多年来化肥的产量和施用量均处于世界之首。随着有机肥料的使用量的不断减少,复合肥的使用量则持续增加。加上农民施肥技术的落后,化肥的使用效率较低。大量流失的化肥随着灌溉及雨水进入水循环系统,汇入江河湖海,形成恶性循环。

第二,农药污染间接而持续。农药的化学毒性较大。大多数会散播到空气和水资源中,真正为农作物吸附的比例较少。粉剂和液体农药将随着降水过程沉降到地表,直接进入生活环境系统。雨水循环降落到地表,深达地下水层,造成对水生态的深度污染。

第三,养殖业污染增长过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水生养殖和畜牧业的迅速发展,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正在成为农村水体污染的重要因素。畜禽粪便致病原体复杂多变,随着降雨以及养殖污水的直接排放,严重影响水体的安全与卫生。而且粪便中的污染物渗透到地表水循环系统,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人体健康也增加了更多隐患。据国家环保总局在全国23个省市调查发现,90%的规模化养殖场没有经过环境影响评价,60%的养殖场缺乏必要的污染防治措施,相关的屠宰场和孵化场常常直接将动物血、废水、牲畜的粪便、蛋壳等倾倒入附近的水体,导致大量的N、P流失和河道的水体变黑,富营养化严重。由此,不难看出农村养殖业监管体制不健全,养殖户的管理理念落后,致使未经处理的畜禽养殖产生的废物直接排放,最终加剧农村水体的污染。

3、工业污染

由于城市环保标准执行过于严格,许多污染严重的企业选择向农村转移,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目前,我国乡镇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印染、水泥、制砖及煤炭等行业。这些行业存在以下特点: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生产设备落后,污染治理难度大。且由于企业引入时工业合理布局观念不强,企业生产者着重经济效益,环保意识薄弱,进一步加大了农村水污染治理的难度。

三、农村水污染发展方向

1、做好农村发展规划、合理安排种植业、养殖业布局

应结合不同区域的水资源承载力,优化和调整农业结构与布局,优化农村排水机制建设,以降低农业的环境风险,提高污染的治理效率。如地下水易受污染的地区优先种植需肥需药量低、环境效益突出的农作物;根据不同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科学划定生態养殖区、限养区和禁养区,也可建设集中养殖园区,配套建设污染防治及资源利用设施。

2、因地制宜制定排放标准和治理方案

农村污水治理应因地制宜,根据村庄所处区位、人口规模、集聚程度、地形地貌、排水特点及排放要求,结合当地经济承受能力等具体情况,采用适宜的污水收集和处理模式进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对于不具备纳管条件的零散居民及周边水体净化容量大的,污水处理设施出水水质标准可降低。

3、科学使用一些农药和化肥

农村居民在种植过程中,经常会使用到一些农药和化肥,而这些东西也滞留在土壤中也会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防治地下水受到污染的过程中,农村居民一定要合理科学的使用农药和化肥,尽可能避免這些东西滞留在土壤之中,这样也能减少对地下水资源所造成的损害。除此之外,农村还可以建立起相应的粪便利用系统,这样就能减少农药以及化肥的使用量,同时还能降低粪便乱堆放给环境造成的影响,真正实现对农村地下水资源的保护。

4、发展生态农业

因为充分结合了经济学和生态学的原理与现代化的管理手段,生态农业能够产生较好的生态效益和一定的经济效益。生态农业有两种主要模式:其一是时空结构模式,即利用生物对光、水、温度、肥料的不同需求,以及一定的互利共生关系,使不同作物、禽、畜等在各自的位置获得各自的成长和收获,相得益彰。他们能够在空间、时间上形成多维结构,具有极佳的经济效益。比如林地立体间套种植、水域立体养殖等。其二是食物链模式,其基于农业生产中物质循环规律而设定的生态系统,其中一个作物的代谢废物为另一个作物的营养需求,形成一个闭环的食物链,在种植、养殖结合模式中可以灵活地应用。其中第二种模式对弱化水污染更为有利,比如农作物种植中施加过多化肥造成附近水域N、P含量升高而富营养化,可繁育藻类并用于鱼类养殖。这种将农业尽量融入自然生态,并获得经济效益的“取巧”方式,是对自然生态的最大尊重,也能够尽量减小对水环境的污染。

结语

空气、水、土壤是人类生存的基本要素,来自三方面的污染也最受人民关注。农村广大地区水污染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命安全,只有群策群力,依靠广大人们群众的集体智慧,才能有效改善现在的局面,保持农村经济社会的持续增长。

参考文献:

[1]谌建武.我国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45(2):168.

[2]环境保护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J].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环境保护,2013-06-05.

论文作者:董爱科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

标签:;  ;  ;  ;  ;  ;  ;  ;  

论农村水污染防治现状及发展方向论文_董爱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