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宁夏电力公司银川供电公司)
摘要: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与常规变电站有较大差异,制定风险管控策略时必须考虑智能变电站的检修机制,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采用通信网络作为媒介进行信息传输,大大提高了继电保护设备间的信息共享水平,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传统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所没有的新风险。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防范
一、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概述
随着电力系统技术水平的提升,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应用日益广泛。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二次回路从直观具象的二次接连线转变为不直观的抽象网络数据流,继电保护装置依据网络数据流传递信息进行变电站系统的继电保护和检修工作。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的这一变化,一方面是信息化带来的必然结果,大大解放了人类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也要求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需要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和品质性,规范现场作业,实现安全风险控制。
二、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工作安全风险防范的重难点
区别于常规变电站,智能变电站采用了IEC61850标准实现全站设备的统一建模和自我描述,智能化一次设备以及电子式互感器通过通信光纤实现与间隔层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因此,继电保护工作必须要明确检修工作的重难点,根据重难点出发进行风险防范。
2.1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主要的应用
总结现阶段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大的方面,其一是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其二是继电保护故障排除工作中的应用。
2.1.1继电保护装置的应用
在智能化变电站中,保护装置是继电保护发挥功效的关键,通过数字化保护模式,在智能化网络中,一次设备实现了智能化,二次设备则实现了网络化。从而电气设备才能够进行交互性操作和信息的共享。在这一应用中,分层配置继电保护、变压器保护和线路保护;过程层则通过MU实现智能信息操作,获取智能化数字信息;间隔层则主要是间隔母线保护装置。再这样的应用模式中,后台主要进行数据的集中控制和决策,对变电站智能化系统中线路的运行状况、电源设备的自投和线路重合闸等进行监控,发现故障后,进行系统的报错,通过二次网络向外传输数据,从而达到检修的目的。
2.1.2继电保护在故障保护工作中的应用
故障排除是继电保护的另一个工作要点。故障排除包括直流接地、信号回路故障,以及控制回路故障两个大的方面。在接地、回路故障查找中,要进行室内故障排除,从电缆、保护装置到设备进行细密搜查。面对控制回路故障,因为设计或是接线不合理,操作把手与指示灯失灵、认为操作失误等都可能造成回路故障,为了防止这些问题的发生。继电保护检修工作要注重日常线路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从专业角度出发,保障变电站设备和电子元器件平稳高效运行,一旦发现潜在隐患要及时处理。
2.2基于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应用的检修风险分析
在以上分析中,我们明确了智能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的主要应用。但是其检修作业的安全风险控制却是个较大的难题。目前来看,该方面仍然缺乏有效的识别、评估和评价,对于风险防控措施的实施正确性与可靠性还需要不断通过实践活动进行验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传统上,专家识别方法是最为主要的风险防控办法,但是这种方法具有很多的缺点,总结如下:
2.2.1继电保护检修专业知识、经验要求高
一般来说,对于继电保护检修安全风险管控必须有专业的电力基础知识,并且有丰富的工作实践经验,能够对系统整体运行有准确的把握,否则可能会出现遗漏或是问题被忽略的情况出现。但是,现阶段具备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电力人才仍然十分缺乏。
2.2.2继电保护检修安全风险管控各环节相互影响
基于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特点,各环节间是相互配合的。例如只有对检修风险因素进行识别后,才能对作业的安全风险等级进行判定,进而制定适合问题解决的风险措施,并具体安排到负责人员。但是这些环节是相互独立的,需要人员和部门间的配合,如何在这种信息传递和目标同一种实现安全风险管控难度很高。
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作业安全风险防范策略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识到了继电保护检修工作的难点和面临的技术困境。因此,我们提出从各环节入手,从造成安全隐患的关键工序出发,制定安全风险管控策略,循序渐进地解决检修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多种问题。
3.1规范现场勘查,强化责任意识
在进行继电保护检修工作前,需要电力工作人员对工作内容进行了解,并根据变电站设计和相关设备、线路等运行状况进行分析,掌握勘察对象的一些情况。因此,在这个环节必须要规范勘察的方法、标准,要求勘察必须将设备运行状况、故障的主要类型等做详细的介绍,才能方便后续的风险因素分析、风险评估和处理工作的进行。
3.2细化分析检修工作风险影响因素,编制检修施工方案和指导书
在对现场有真实有效把握后,需要对检修工作的主要安全风险因素进行分析。从目前来看,主要影响因素有检修作业的内容、规模、环境因素和设备因素四个主要方面。根据实际状况进行因素分解,根据检修工作的规模、危险性以及相关工艺技术要求等编制解决问题的具体检修施工方案,并把具体方案执行内容进一步细化,确保后续工作的推进。与此同时,针对多发问题和具有统一标准的检修问题可以通过现场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体系进一步规范和要求,要求按照具体的指导书内容开展作业。
3.3做好风险评估和预控工作
风险评估是检修工作安全风险管理内容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检修单位根据继电保护故障的影响进行风险评估,评估内容要反映变电站使用需要,也要反映客户需求,更要注意专业技术标准的统一和具体遵循。实际上,根据专业知识要求,结合工作经验,在统一的组织部署下进行作业风险评估工作,并进行相关预控工作的落实和推进是最为高效的办法。但实际运行时却常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评估难度仍然较大。
3.4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过程风险防范
继电保护检修工作过程控制是最关键也是难度最大的部分,在进行前期调查了解、风险评估、风险预控后,具体的检修过程必须要在安全控制范围内执行。要求操作人员首先要具备检修的专业资质要求,检修工作现场有标准的作业指导书要求,不得随意开展作业,检修工作必须由专门负责部门验收,一旦发现问题,返工维护,追究责任。才能够从源头到最终落实保障现场检修的安全、高效和优质。
结语
随着智能化变电站应用的日益广泛,人们对于检修工作的成效越来越关注。我们需要从检修作业安全风险的防范出发,针对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细致地检查,做好相关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预防,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过程控制是做好检修安全风险管控工作的关键。我们相信,通过各部门的努力,风险控制工作会越做越好,为电力安全输送和应用服务。
参考文献
[1]马小芸.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安全风险管控策略探讨[J].通讯世界.2014(15).
[2]张拥军,程永.电网调控运行全过程风险管控的分析与应用[J].硅谷.2014(21).
王淼,19850727,男,汉语,宁夏银川市,助理工程师,国网宁夏电力公司银川供电公司,专业方面继电保护。
论文作者:王淼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4
标签:变电站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工作论文; 作业论文; 风险论文; 智能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