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留茬后减产原因及对策探讨_大豆论文

大豆留茬后减产原因及对策探讨_大豆论文

浅谈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大豆论文,对策论文,原因论文,重迎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重迎茬减产的原因

大豆由于受市场价格调控的影响,面积逐年增加,使重迎茬面积急剧扩大,据调查1993年大豆重茬面积为3.1%,1999年时发展到7.8%,已到非重即迎的地步,2006年发展到61.1%,正茬播种寥寥无几。调查大豆重迎茬减产规律如下:

1、大豆产量随着重茬年限的增加,减产幅度逐年增大。每增加一年重茬种植平均减产9.3%。

2、土地肥力对重茬种植的影响,土壤肥力低的减产幅度大,土壤有机质低于4%的减产特别明显,肥力高的减产幅度小。

3、降雨、土壤水分对重茬种植的影响,降雨量少的年份或岗地、土地干旱地块减产幅度大。

4、小气候特殊地区重茬种植产量影响也比较明显,如林区,低洼冷凉地块。

接着再谈谈大豆重迎茬减产的原因:

重迎茬种植的大豆,植株生长发育不良,叶色浅绿逐渐变黄脱落,茎矮根系不发达,根瘤少而小;根部叶部病虫害加重;株荚粒数少小,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1、重迎茬种植使病虫害发生加重

在重迎茬种植大豆的土壤中,危害大豆的病菌逐渐增多,害虫目数明显增高,并且连作年限越长,受害越重。如大豆菌核病,灰斑病、病毒病、孢囊线虫、食心虫、根潜蝇等病菌、虫卵或幼虫、均可在土壤中越冬。由于重迎茬种植大豆使这些病菌和害虫有良好的生存环境,必然使其大量发生,尤其是孢囊线虫病危害更重(也就是大家所说的火笼秧子)。据调查:正茬大豆灰斑病病粒率仅为5.1%,重茬一年增加到9.8%,重茬三年的高达30.5%;正茬大豆虫食率为4.6%,重茬大豆增加到6.6%。由于病虫危害加重,不但使大豆产量降低,而且严重影响品质。

2、重迎茬种植大豆造成土壤中养分消耗单一

植物为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有效植物营养因素,产量在一定限度内随着这个因素的增减而相对变化。因而无视这个限制因素的存在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难以提高植物产量。”生产实践证明,土壤耕层中速效养分含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大豆的产量,同一地块连年种植大豆,每年都吸收相同的养分,造成了土壤养分的单一消耗,破坏了养分平衡。据研究证明,大豆生长发育需要吸收16种营养元素,缺乏哪一种大豆都不能正常生长发育,并且大豆是需肥较多的作物,每生产100公斤大豆籽粒需纯氮量5.3公斤,五氧化二磷1公斤,氧化钾1.3公斤,分别是小麦的2.5倍1.4倍和2.6倍,同时大豆对微量元素钼、硼、锰等需要量也大。重迎茬种植大豆会使土壤中养分消耗过多,特别是有效磷、有效钾和钼、硼、锌等微量元素明显不足。据测定,随着重茬年限的增加,土壤中的水解氮和速效钾以每年10~20PPM左右降低,速效锌、钼、硼则成倍降低。这些养分的减少造成产量降低、品质下降。

3、重迎茬种植使土壤中生化反应不良

据测定,正茬播种的土壤中前期青霉菌、木霉菌为主,可以产生抗生素,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发育。重茬大豆的土壤中以镰刀菌为主易导致根腐病和种子霉烂,同时重茬大豆根系分泌物在土壤中经过生化反应,易产生盐类和酸类有毒物质。另外,重茬种植可以使土壤中脲酶和磷酸酶活性降低,使尿素水解反应和有机磷化合物分解反应弱,为作物提供氮磷营养元素减少,从而降低肥料利用率。

4、重迎茬种植造成土壤板结,影响大豆的生长发育

大豆重茬种植会使土地板结,不能满足大豆对水肥气热的要求。土壤板结之后,一是不利于根系的生长,吸水吸肥能力减弱,发挥不了“根深叶茂”的作用;二是降雨易产生径流,纳不住天上水,保不住土中墒:三是由于通透性差,地温上升缓慢,不利土壤中养分和肥料的释放。

二、大豆重迎茬种植治理对策

掌握了解了大豆重迎茬减产的规律和原因后,在我县大豆重迎茬种植不可避免的情况下,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解决,避免或减缓产量的降低和品质的下降。群众反映“重茬一年还看不出啥,重茬二三年差一截。”因此,越是重茬年份多的地块越要给予充分的“重视和照顾”。

1、深松整地

通过整地,可以疏松土壤,有利于水、肥、气、热的协调,可以深埋病虫草害的残体;可以使土壤中养分平衡。对于重茬一年的地块可以实行耙茬整地。对于重茬二年以上的地块可以进行深翻或浅翻深松。对于低洼冷凉地块最好实行深翻或深松,切记,整地深翻不要“惊动”生土层,深松要打破犁底层5厘米以上,要进行秋整地。

2、科学施肥

大豆重迎茬之后容易造成养分缺乏,营养单一,因此一定要增施肥料给予补充。有条件的农户应加大农家肥的投入量,农家肥不但含有大量的氮、磷、钾和微量元素,而且肥效长,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情况下,可以增产大豆8%~15%。再有就是增加生物菌肥的投入,生物菌肥中含有活性生物菌,可以使土壤疏松。化肥的补充土壤中所需的氮、磷、钾肥。因为重茬大豆根系根瘤减少,固氮能力减弱,因此易造成缺氮。每亩施用化肥量:尿素2.5~3公斤、二铵7.5公斤、硫酸钾2.5~5公斤,或等含量的复合肥,微量元素的补充可应用种衣剂拌种或叶面追施。

3、防治病虫害

重迎茬年限少的地块,根腐病,根蛆,孢囊线虫较轻的地块应用种衣剂拌种,药种比1∶75。大豆孢囊线虫,根蛆发生重的地块用5%的甲拌磷颗粒剂,每亩3~5公斤,随着化肥施入。大豆食心虫的防治可在成虫盛期用菊酯类农药叶面喷洒防治。

4、药剂防治技术

(1)甲基异柳磷拌种:用种子量的0.5%拌种,拌匀阴干后播种。(2)种子包衣剂:某些适用的增产技术最好进行种子包衣处理,因为它省时效果好。

5、施用营养调节剂

重迎茬大豆保产剂、增效剂都是营养调节剂,是以大豆生理、营养观点为根据,经过多点试验、示范结果研制而成。

保产剂有颗粒剂、粉剂两种剂型,和基肥化肥拌匀一起施入,每公顷用量30~37.5公斤。增效剂较保产剂营养全,适用面广,增收幅度大。

6、选用耐重迎茬品种和及时更新换代

重迎茬应用抗性品种在正常管理条件下,可表现出良好的保产效果。因此,可以对适合本地区熟期的品种进行筛选鉴定,选出适宜重迎茬栽培的品种。一般该种类型品种在生育上多表现为根瘤形成早,根瘤大,根系发达,前期干物质积累多。

作物品种的抗逆性不是恒久不变的,长期种植某一优良品种,仍会导致品种退化丧失原有的抗逆性,在生产中一定要及时更新换代。

联系电话:0451-82648624

标签:;  ;  ;  ;  ;  

大豆留茬后减产原因及对策探讨_大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