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新声,文言语感从中来——论小古文教学的课程开发及教学实践论文_金成

古韵新声,文言语感从中来——论小古文教学的课程开发及教学实践论文_金成

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罗汉镇罗汉小学 614000

文言文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我们民族语言文字运用的典范。其间蕴含的思想、胸襟、情致、风骨永远魅力四射。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古文(即简短的文言文)教学,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充分感知文言现象,初步积累文言语言,形成文言语感。为此,笔者尝试开发出了适合小学各个学段的小古文教学课程,并进行了教学的实践研究。这一课程的开发,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小古文的兴趣,而且提高了阅读理解文言文的学习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文言语感。

一、小古文教学的选文要“小”

小古文具有“四小”的特征:一是小幅小篇,一篇文章,少则30字,多则不超过100字;二是小家小作,不一定是名篇名作,只要是能凸显某种文言现象,有代表性的作品均可作为教学内容。三是小人小事,选文不求有深刻的哲理,高尚的情操,只要是富有情趣的,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即可。四是小清新小好玩,要选择那种内容幽默有趣,学生乐于探究的小古文进行教学。

二、小古文教学的目标要“低”

小古文教学应该是精选,勤研、趣教,激发兴趣,培养语感。选择最好读、最有趣的小古文,用最好玩、最轻松的方式来学习,让学生积累一定的文言语汇,培养一定的文言语感。让学生获得最纯正、也最受用的文言启蒙。把目标放得低一些,可以解除师生的心理压力,让没有教过文言的老师能教文言,让没有读过文言的学生也能读文言。在教学中力求:一着眼语言,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些理解文言文的方法。二富有情趣,让教师教得有情趣,学生学得有趣味,从而消除对文言文的畏惧感。三简单操作,可以用文白对应的方式,让学生通过白话文了解小古文的大意。

三、小古文教学的方法要“明”

在小古文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方法要简明、简约,但简约的背后是不简单,是有效、高效。主要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朗读贯穿主线——简约而不简单。最简单又有效的一种方式是朗读。在小古文教学中读有三重境界:一是读正确,为方便学生认读,教师可把不认识的字音标注出来。二是读断句,把握停顿、句读,读得朗朗上口,抑扬顿挫。三是带上表情动作语气读,读得声情并茂,惟妙惟肖,入情入境。

读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可结合选文的特点来确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学习《两小儿辩日》时,可采用辩读的方式;教学《狐与葡萄》时,由于文中的方正性乐句较多,可以打着节拍读;教学《一人性缓》时,由于结尾处留有想象的空间,可以采用补白式对读;教学《司马光》一课时可根据课文内容的特点,进行表情朗读。总之,让读贯穿始终,读有韵,韵而悠悠;读中舞,舞而化之;读中辩,辩争高低;读中揣,揣摩语气。

2.联系已知是关键——比对学习。让学生找到文言文与现有知识的一个链接点,可以从以下几个途径入手。一是文白对应:现行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可以找到文言文的出处。如高年级的课文《晏子使楚》、《将相和》,中年级的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寓言故事《揠苗助长》和低年级的课文《司马光砸缸》等,还有一些故事是学生熟知的,如《夸父追日》《自相矛盾》,教师选择这些文言文进行教学,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另一种途径是联系已知的诗词成语或格言,这些内容是文言文的活化石。

3.教学形式生动活泼——有趣又有效。一是情境表演激趣。通过表演使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得到最大的“宣泄”。例如,《猫斗》教学中可以设计模拟性场景,引导学生体验表演——黄白二猫斗。“呼呼而鸣。”平时猫咪怎么叫?现在呢?请你“呼”出凶的样子。“四目对射”,老师和学生对射,同桌相互对射。“稍退缩,奋起逐之。”什么叫“逐”?就是追。“奋起”就是突然跳起。两位学生分别表演,体验理解胜负二者不同的心理与动作。孩子们在童趣十足的课堂中尽情体会着猫斗之趣,古文之趣。二是循序渐进背诵。教学中通过提供线索、创设图像情境、角色表演等方法,循序渐进地逐层加大背诵的难度,激起孩子不断挑战与超越的欲望,带领孩子们在丰富的想象、背诵与表演中快快乐乐地读懂了古文,背熟了古文,还不知不觉习得了背诵文言的基本方法:线索法、图像想象法、情景法。例如,《猫捕鱼》——“缸中有金鱼,一猫伏缸上,欲捕食之,失足坠水中,急跃起,全身皆湿。”教学中先逐句设疑导读、学生练读,接着学生背诵升级,教师表扬激励;省略个别字,填空式背诵。最后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背下了小古文。三是恰如其分拓展。小古文中有时会涉及相关的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教师或是请学生补充拓展,以满足学生的成就感,或是教师介绍相关知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从而增强文言文的趣味性,扩大了文言文学习的外延,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历史人文知识。

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三感”:内容浅显,不求甚解,消除畏惧感。贴近生活,引起共鸣,缩小距离感。方法简单,过程好玩,增加趣味感。长此以往,学生对小古文,想不爱都难。

李振村先生曾说:“一个人,在生命的初期,母语之根扎到了最深厚最肥沃的土壤里,和母语大地有了无法分割的联系,于是,无论岁月和异域文化如何淘洗,只要哪怕一缕阳光照耀,它就能够自我呼吸,自我成长。”我想,这种母语的根,应该就是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而小古文教学,就是老师给学生打开了一扇经典汉语之门,打下一生受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底子,从而让学生扬儒雅之气韵,养儒雅之学风,育儒雅之内涵。

论文作者:金成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8年12月总第2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4

标签:;  ;  ;  ;  ;  ;  ;  ;  

古韵新声,文言语感从中来——论小古文教学的课程开发及教学实践论文_金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