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林滢

奉新第二中医院 江西宜春 330700

摘要:目的 探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收治的5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开腹粘连松解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较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出血量少,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效果确切,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对患者的创伤,有利于促进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粘连性肠梗阻;临床疗效

粘连性肠梗阻为临床常见疾病,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因肠管扭曲、牵拉而发展成肠坏死,为患者的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影响[1]。临床治疗包括保守与手术疗法两种,保守疗法虽不会引起新的手术创伤,但因治疗效果不佳已逐渐不被临床采用,手术成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方法,但常规的开腹式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较大,易形成新的粘连,因此临床急需一种操作简便、创伤小的术式[2]。近些年,腹腔镜技术因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而被临床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中。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观察组男16例,女9例;年龄22-74岁,平均(48.35±3.86)岁;既往手术史:3例结肠癌手术,5例胆囊切除术,10例阑尾炎切除术,4例宫外孕手术,3例肠梗阻手术。对照组男17例,女8例;年龄24-73岁,平均(48.64±3.51)岁;既往手术史:2例结肠癌手术,3例胆囊切除术,11例阑尾炎切除术,5例宫外孕手术,4例肠梗阻手术。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开腹粘连松解术,取仰卧位,实施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切口取在右侧腹直肌处,探查肠管与腹壁的粘连情况,切开腹膜进入腹腔,寻找梗阻部位,并实施粘连松解,当梗阻解除后将肠管放回腹腔,进行冲洗、缝合。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体位与麻醉方式与对照组相同,切口位置可根据术前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选择,采用超声刀离断索带粘连,用无损伤钳将肠管牵离腹部进行锐性分离,若肠管间发生粘连可视粘连情况用剪刀进行锐性分离,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对肠管的保护,避免造成意外损伤,若是肠管与较大血管出现粘连,要先将血管夹闭后再进行切断,术中应多方位观察,尽可能减少对患者的损伤,完成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退出器械进行缝合。

1.3 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发症包括切口感染、小肠受损、愈合不良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围手术期指标

较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且出血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对比( ±s)

2.2 并发症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对比n(%)

 

3 讨论

粘连性肠梗阻病因复杂、发展迅速,患者常伴有腹痛、腹胀排便排气停止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随着病情的发展还会引发全身性病理生理紊乱,危及患者生命。发病初期临床多会采用胃肠减压、中药灌肠、补液等保守治疗,虽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仍无法使粘连的部位松解,易导致再次复发[3]。

手术成为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主要方法,但临床关于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哪种术式治疗效果更好的争议一直不断,仍需临床进一步考究[4]。开腹术能有效去除病因、解除梗阻、缓解患者痛苦,但该术式本身带来的创伤较大,在解除梗阻的同时会再次对患者造成创伤,形成新的肠粘连,整体的手术效果并不理想。而腹腔镜手术即属于微创操作,术中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所引起的应激反应也较小,且在腹腔镜的直视下进行手术更利于术者展开操作,对腹腔的探查更加全面,操作过程中也有利于保护肠管,将损伤降到最低,术后患者恢复更快,缩短治疗时间,减轻患者家庭经济负担[5]。本研究显示,较对照组,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后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较短,且出血量少,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效果确切,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对患者的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使患者获得较好预后。

综上所述,粘连性肠梗阻患者采用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治疗效果确切,能够缩短手术时间、减轻对患者的创伤,有利于患者术后肠胃功能恢复,且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欣.开腹手术与腹腔镜治疗腹腔内粘连的比较研究[J].医学综述,2014,20(13):2463-2464.

[2]姚寒晖,荚卫东,崔成龙,等.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分析[J].国际外科学杂志,2015,42(10):664-666.

[3]张浩,郑文有,刘洋,等.粘连性肠梗阻腹腔镜松解术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4,17(03):195,202.

[4]胡金灵.腹腔镜手术联合透明质酸钠在粘连性肠梗阻中的综合应用价值[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02):285-287.

[5]何晓敏.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实施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的可行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19):2933-2934.

论文作者:林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4

标签:;  ;  ;  ;  ;  ;  ;  ;  

腹腔镜探查肠粘连松解术治疗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_林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