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中国摄影文学理论述评_文学论文

2001年中国摄影文学理论述评_文学论文

2001年中国摄影文学理论回眸,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学理论论文,年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科技发展对文学艺术的影响是勿庸置疑的事实。传统的文学文本在声像技术的冲击下日益面临着失去读者的危险,文学理论形态再次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近年来,如果说文艺理论界还有什么轰动的事情,并足以牵动许多理论工作者的注意力的话,那就是摄影文学理论的萌芽、兴盛到逐渐壮大。得益于《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这块沃土,得益于《导刊》周围一大批专家学者对成东方先生创立“摄影文学”的扶持与关注,一种簇新的文艺理论形态应运而生,并以其特有的气势浮出了历史地表。这是理论界的一件新鲜事,也是传统文艺理论面对时代的冲击与挑战时作出的一次积极回应。

文艺理论形态变革的原因有主客观两个方面。如果说从“诗言志”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再到“政治标准第一,艺术标准第二”,诸种理论形态发生变化的动力大多来自于外部因素,那么,图像与文字相结合形成的摄影文学创作热潮直接导致摄影文学理论的诞生,则只能从研究对象的内部及文学理论自身寻找动力和原因。摄影文学理论不同于柏拉图的“理念”论,也不同于孔子的“兴观群怨”说,不是来自于理论家的主观意识、思想体系或哲学观念;理论家进行考察分析的目的,不是为了补充或完善已有的思想体系,也不是为了验证其它学科研究方法的适用性或有效性;摄影文学理论研究过程中,理论主体的观念与方法论之间的关系不是自上而下的观念演绎,而是自下而上的知识或经验的总结,是依托于摄影文学作品,并将其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对象所形成的理论形态。简言之,摄影文学理论不同于此前以“观念”或“方法”存在的文学理论形态,它首先是一种现象,然后由对现象的概括上升到了理论。理论主体虽然视角不同,侧重点不同,研究范围也不同,但他们的目的是大体一致的,即以理论的动力挖掘创作的潜力,使之在文艺园地中绽放出更大的魅力。

一年来,相当多的理论家和年轻学子将研究对象定位在摄影文学上,给予了相当多的关注。尤其是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中山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师生们,以对摄影文学理论的探讨来丰富他们的课堂内容,扩大他们的理论视野,在促进摄影文学理论发展的过程中,客观上增强了理论对创作产生的动力态势,并有助于其潜力的挖掘和魅力的展开。

综观一年来的摄影文学理论研究成果,理论主体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摄影文学的理论机制与理论定位

1.理论机制

北京大学董学文教授、金永兵在《解构与整合——对摄影文学中文学的功能性分析》一文中,谈到了摄影文学如何被整合进一个新的格式塔及其中文学的功能变异,并从以下三个方面对摄影文学获取新质的理论机制进行分析:首先,“文学的形象塑造功能被消解”。因为摄影文学不仅供读者去读,更是让他们去看,读看结合,既发挥阅读想象的作用又发挥视觉的作用。在摄影文学中,画面与文字之间是分工合作的关系,文字是对画面的意境、形象的延伸、生发与擢升。其次,“文学的真实性被消解,走向一种超真实”。摄影文学的真实性不是生活的客观真实,而是借助于摄影形象使人们获得与从前的“真实”体验完全不同的真实感。在一定意义上说,这种超真实的类象往往会成为现实真实的判定准则,甚至开始构造现实生活。再次,“文学的审美方式被解构”。摄影文学即使是先有文字,也必须重新对文字进行符合图像要求的再创造,即图像化过程,否则,文字与图像很难成为统一的整体。这就消解了传统文学的文本主义权威,出现了崭新的艺术思维语言与思维方式。总之,摄影文学在图像化时代寻求看与读的有机结合,打通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局限,以感性与理性相互补充的方式实现了一种有意义的尝试。朱孟仪的《审美复合:摄影文学的美学机理》一文认为,摄影文学正是借助于“文本”与“图本”的高度融合来表达艺术家的审美体验的,摄影文学成为艺术家复杂的感情、理解和想象等内在体验的合理的感性形式,有其内在的必然性。摄影文学本身的多向性、超越性和包容性等多重特征,使它不仅能够成为沟通内在体验与外在形式的纽带,而且能够唤醒人们的多重审美体验,产生超越现实与理论之上的非功利的审美效应。

福建师大孙绍振教授在《画面和文字必要的错位》一文中谈到,摄影文学面临着一种难度,一种挑战,这使其有了创造的天地。摄影文学的主流不是诗化的而是叙事化的,叙事连续性和摄影瞬间性的矛盾要靠文字来弥补。摄影的质量固然重要,文字的质量更为关键,其首要的条件是摆脱被动,既不脱离画面,又与画面保持一种错位,从而构成一种情绪的张扬力。厦门大学黄鸣奋教授的《互文性:摄影文学的精髓》一文指出,摄影文学妙在照片与诗文相互生发之处,这就是互文性的奥妙。“互文性”的提出打破了文本作为自足的密封整体的观念,代之以文学生产具有其它文本在场的情况下进行的。引入这一理论范畴,有助于进一步开拓摄影文学的研究视野,深入考察图像文本与词语文本的内在机理与相互关系。中山大学李冬青从接受者的角度看待摄影文学的理论机制问题,他谈到,在接受美学的视阈里,摄影画面是摄影者对文学内容的一种接受方式,就像文学文本是写作者对摄影画面的一种叙述策略一样。它们在力图渗透对方真实意图的平台上,通过摄影画面或文学语言,真实而独特地传达出接受主体自己的心声,这是摄影家或文学家们在强烈的创造欲驱使下潜在的共同追求。文学文本与摄影文本之间的关联,内在地规定了接受主体的形象、身份和角色。

王彦霞在《从艺术生产力谈摄影文学的理论空间》一文中,分别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探讨了摄影文学产生的理论机制。一方面,客观生产力在艺术创造中起决定作用。人们把审美意象进行物化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物质材料,离不开生产力发展所提供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条件。摄影文学的理论潜力在于它把摄影和文学的艺术优势合而为一,在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另一方面,主观生产力在艺术创造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艺术家的审美心理、艺术修养、表达能力、年龄及健康状况等都会影响艺术产品的质量。因此,从艺术生产的主客观机制出发来谈摄影文学的理论空间,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这就涉及到了生产力的主客观因素如何协调统一的问题。摄影文学的生产,不仅存在从图到文或从文到图的“二度创作”,而且存在摄影作者与文字作者的相互解读,即便图像创作和文字创作由同一个作者单独完成,仍然存在着两个生产步骤是否能完全表达对方的难题。无论从理论机制还是从生产功能方面说,尽可能使图像生产和文字生产保持统一都是可能的,关键在于对技术的把握及理论运用能力。

唐宋元的《摄影文学的理论曙光》一文以成东方主编的《中国摄影文学论文集》为契机,探讨了摄影文学研究对创作产生的动力和对理论发展的促进作用。他认为创新精神不仅应该表现在观念的提出和形式的首倡上,而且应该体现在具体而科学的理论阐述和作品评论上,这在《中国摄影文学论文集》中有相当出色的表现。它镂精析细,以多学科的交叉透视,多角度地对这一新兴艺术予以探索、研究、概括和总结,从理论上回答了有关摄影文学的一系列实质问题。集美大学王予霞援引桑塔格的理论,认为超现实性是摄影文学成为现实的内在根据。摄影的超现实性是由照片本身所加诸的距离感而引发的,主要是社会距离和时间距离,即创造一个复制的世界,置身其中的人们感受到的现实虽然狭窄了,但却更富戏剧性与刺激性。正是摄影的超现实性使它与文学走向了汇合之途,换言之,摄影文学得以产生的理论机制在于摄影与文学内在审美旨趣上的相似性

2.理论定位

广东社会科学院柯可认为,摄影文学的创作高潮和理论建树,使其定位成了困扰创作者和理论家的紧迫难题,这不仅因为《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的实绩,更因为读者的厚爱。而要把握摄影和文学这两门独立艺术在摄影文学结合体中的审美尺度和分量,又委实不易。四川川剧艺术研究院李祥林谈到,要想从美学上定位摄影文学这个新兴的艺术样式,若全然无视其中摄影和文学的关系,或将此问题悬搁起来都是不行的。中国摄影文学是以“图/底”互转又互生的一种有机整体,在这一有机整体中,要单向度地论定摄影和文学孰是主角孰是配角很难,因为二者既互为背景又互为主体。将它们的关系定位为“对话”式的,是从美学上认识和界定这门新型艺术的必要前提。摄影文学创始人成东方为摄影文学进行了理论定位,即依照艺术的创作规律,通过一幅或若干幅连续摄影画面组合,运用文学进行文字描述,形象地反映生活、塑造人物、抒发情感的复合艺术。审美复合主义是摄影文学的灵魂。

北京师范大学童庆炳教授在《审美心理学视野中的摄影文学》一文中指出,摄影文学保留了文学的阅读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了视觉的作用,这就获得了心理学的依据。心理学认为,人的视觉并不是消极地接受眼前的印象,而是具有对眼前的事物进行选择、组合、分离、比较、简化等许多功能,即它具有构造的功能。童教授引用鲁道夫·阿恩海姆的话说,“视觉的一个很大的优点,不仅在于它是一种高度清晰的媒介,而且还在于这一媒介会提供关于外部世界的各种物体和事体的无穷无尽的丰富信息。由此看来,视觉乃是思维的一种最基本的工具”。视觉是思维,而且是一种更生动、更活跃的思维,从审美心理学的角度看,摄影文学通过画面的加入调动了读者的视觉思维,使人们能够感受到更丰富、更直观的信息,引导人们进入一个新的审美世界。

中国艺术研究院李心峰的《艺术类型学视野中的摄影文学》一文,从艺术类型学的视角来谈摄影文学,认为它的出现为人们的艺术欣赏提供了崭新的对象,也为人们的艺术批评和艺术学研究提供了一系列新鲜生动的研究课题。如果说文学和摄影是艺术世界的两个基本门类,摄影文学是两者相互结合的产儿,那么,不能说已经诞生了一个全新的艺术门类,而是在文学、摄影等次一级的层面上诞生的艺术种类现象。摄影文学既属于文学家族又属于摄影家族,感受着世界的精彩也呈现着自己的精彩。暨南大学邵宏教授谈到,摄影文学是掌握世界的一种新方式。在摄影文学中,文学利用图像既弥补了语言媒介本身的不足,也弥补了文学作为时间艺术的不足;文学利用摄影获得的是一种观察世界的新方式;而摄影与图像则利用文学语言的智性、思性获得对世界更为透彻的领悟。

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把摄影文学及其理论定位在“当代文化建设”的高度上,认为这种新的艺术形态在新世纪有可能通过视角和方法的不断催新,进而达到一种艺术本体论意义上的创新,即从关注小本文,即词语、人物、情节、喻意等,转向大本文,即阶级、性别、文化、社会、话语及权力运作等层面。这些图文不仅仅局限在文学上,还可以展开到“摄影文化”或者“文化摄影”上,将一些社会学、政治学的问题纳入到文学性的分析。如今,文学的对象、文学接受者、文学传播机制、文学的价值功能都在发生变化,摄影文学当然不能仅仅供人们审美欣赏,而应该具有一种大文化功能。总之,摄影文学不仅是文学样式的创新,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当代文化重建“新的理解”问题,从而呼唤一种新的信息秩序,具有长远意义。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盖生认为,摄影文学的审美取向应该是中和与崇高:以对社会、人生、艺术负责任的态度,既追求艺术的诗性与高雅,又不漠视受众需求;既是现实的,又是想象的;它要依附于物象的实在,又不仅仅指涉物象自身。从而使图像的指涉与深度阐释相对应,画面与意义互为表里。对摄影文学进行理论定位时,不少人将它与民族文学的关系提升到相当高的地位。中山大学程文超教授的《在言象结合中拓展意义空间》一文提出,从某种角度讲,摄影文学渗透着中国传统文论关于符号思考的精髓。它在“言”之外找到了“象”,用“象”来补“言”之不足。言象结合,大大地突破了表达的局限,拓展了意义的空间,从而有可能使摄影文学达到言简意赅、韵味无穷的境界。中山大学陈培湛教授强调,中国传统美学对摄影文学起着重要作用。一是风雅,它体现了真实反映社会生活、关心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精神,或者再现社会现实,或者向文化、历史深层开掘,或者揭示人类心理结构的嬗变,这是摄影文学的重要特征。二是以形写神,这一理论对后世的影响很值得摄影文学借鉴,既体现在画面和文字上,又体现在两者的交融之中。三是意象,虽然中西美学都有这个概念,但它首创于中国传统美学。摄影文学从古代文论中吸取养分并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有利于达到审美复合效果。

中国人民大学徐珂认为,摄影文学是民族文学的当代创新,因为摄影文学作为一种理念具有民族创新性,其理论与创作都内在地蕴含着中国的民族精神,并体现在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黄文贵将摄影诗与古代题画诗进行了比较研究。他说,诗与画固然有区别,但也有相通之处。诗与画的融合首先表现为题画诗的出现,其中的诗与画从内容到形式都完全融合了,使画幅上题诗成了中国画的一种传统。摄影虽不同于绘画,但两者同属空间艺术,都要诉诸视觉,在根本精神上是一致的,因此古代的诗画融合对摄影诗的借鉴意义是不容置疑的。摄影诗不仅要有好的摄影,也要有好的诗与之配合,二者的精神意蕴相融合,形式上也完美统一产生的意境与蕴含的意义比单纯的诗和画面都要丰富得多。

二、摄影文学的产生、发展与前景

1.摄影文学的产生

中国人民大学马相武教授在《信息化时代中的摄影文学》中说,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标志的信息革命,作为人类历史上继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社会经济浪潮,必将在新世纪把人类带入新的信息时代。文学艺术也必然因此发生新的、深刻的、革命性的变化和发展,新的文艺种类样式、形式和体裁也在全球化的信息时代涌现出来。摄影文学结合造型艺术和语言艺术的特点,顺应读图接受方式的需求,吸收了众多姐妹艺术的因素,以自觉的姿态出现于90年代初期,这是新艺术的生命力和应运而生的表现,是艺术适应时代的典型。北京大学云慧霞认为,高科技发展的一个主要产物是现代大众传媒的兴起,并以其无孔不入之势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摄影文学就是借助于摄影这种传媒手段,并与语言艺术相结合形成的一种崭新的艺术形态,它是适应现代社会和现代人生活的需要而产生的。

清华大学尹鸿教授谈到,图像的直接性、当下性使其成为公共交往、信息传播、娱乐消费的重要对象。各种图书、杂志、电子邮件制作手段的变化,尤其是在学术会议和课堂上对多媒体工具的使用,都证明图像已经成了越来越广泛的传播符号。图像主义不仅在严重地争夺着文学的受众,而且也影响着文学的品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了图像时代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摄影文学。山东大学耿建华教授的《图文时代的影像与意象》一文指出,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各种媒体都在力求抓住人们的注意力,许多报刊都注重了图片的使用,或用彩印,或加大篇幅,标题也加大了字号,目的就是要抢眼,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再者,图像符号的直观性也大大缩短了人们阅读信息的时间。在这一背景下,摄影文学的出现可谓适逢其时。著名摄影家骆飞将理论笔触回溯到了几年或十几年前,就像“优生优育”的聪颖替代了摄影近亲繁殖的愚昧,联合进军的呐喊增加了摄影走出怪圈的勇气,兄弟相助的友情壮大了摄影表现生活的膂力。总之,他认为摄影文学的产生既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摄影发展的需要,更是人们审美发展的需要。

山东大学郑凤兰教授说,摄影文学是顺应时代的呼唤而出现的一种文学新形式,也是文学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今社会,浮躁的心境和多元化的休闲方式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坐下来静心阅读大部头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影像文化的普及,使现代人对声、光、色的世界也越来越感兴趣,但影视文化的一次性消费的特点又难以完全满足人们精神世界的深层渴求。新兴的摄影文学补偿了人们精神需求的这一缺憾。时代的需要为摄影文学的脱颖而出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艺术自身发展的规律则为摄影文学的出现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人民大学赖洪波称摄影文学的产生为“新视觉文学”的开始,她认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类文化进入了电子媒介系统阶段。电子媒介凭借现代科技把声音和图像容纳到传播方式之中,具有强大的传播功能。电视、电影、计算机网络正以它有声有色的信息系统介入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侵蚀着古老的文字系统。传统的书写文化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在这样的时代境遇下,摄影文学正是文学针对当代电子传媒的一种全新应对。

彭公亮从审美接受的角度探讨摄影文学的产生,认为它的出现是现代人艺术阅读、接受期待和审美新要求的必然产物。第一,从艺术文本本体看,单纯的文学文本对于接受者来说更多的诉诸于语言文本结构,摄影文学则通过摄影艺术文本的视觉形象所形成的愉悦形式带来的视觉冲击力和强烈的形式美感,极大地强化了作品的审美效果。第二,从审美接受方式看,摄影文学丰富了审美接受的方式和途径,能多方面地调动接受者的审美感知,激发审美通感,从而对摄影文学作品进行整体的审美观照。第三,从接受传统看,摄影文学是中国文化接受传统的现代发展,它以文学与摄影相结合的现代新型艺术形式,在再现性和表现性的统一中满足现代人的接受习惯。第四,从接受心理看,摄影文学的出现填平了在后现代视野的大众化、平民化趋向中已逐渐丧失的“纯文学”阅读的缺失,以其视觉艺术形象的直接性和文学文本的短小、简洁、精美,使接受者的阅读期待得到满足。

2.摄影文学的发展

南京大学丁柏铨教授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体会到了摄影文学的长足发展。他曾主编《中国新时期文学词典》(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出版),其中所列的词条中就有“摄影小说”,但在当时,摄影小说还只是初露端倪,只是出现于某些文学杂志的封二、封三。丁教授说,看到《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时,他产生许多感触。一是摄影和文学的联姻比以前更加紧密了;二是除了“摄影小说”以外,又出现了“摄影散文”、“摄影诗”等新的样式,摄影和文学的联姻有了进一步的拓展。摄影文学已经形成了蔚为大观之势,而不是囿于一隅,不成气候;三是摄影文学的水准已经大大提高,确实应当刮目相看。北京大学杨俊蕾谈到,摄影文学在中国大陆的发展经历了30年代、80年代和90年代三个主要阶段,最初是民间报刊样式,以生活化、趣味性为主导风格,目的是“在你们烦闷的时候使你们快乐”;之后演变成主流文学的一个分支,刊载在文学刊物的封里处,题材多有类同;直到90年代以后,摄影文学的发展才显示出文体的自觉和内部的创新,从单纯的叙事类摄影故事发展成为思想类的摄影杂文、摄影随笔,文学类的摄影诗、摄影散文和摄影小说,文化类的摄影纪实作品等。增容后的摄影文学扩大了表现空间,更加深切地关注现实生活。

南京大学汪应果教授以“风光无限”来形容摄影文学的发展。他认为摄影文学的画面是对文字的升华和补足,令文字生机盎然。画面和文字的巧妙结合使文学更富有感染力、更好看、更形象。在某种意义上说,摄影文学有着其他许多文学门类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它明确了文字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可它又没有完全剥夺读者的联想,并在图像与文字相互合作中更易于调动人们的联想力。熊元义在《走向成熟的摄影文学》中认为,21世纪初,《文艺报·摄影文学导刊》创刊并在社会各界引起关注,标志着摄影文学在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迈出的第一步,它为摄影文学的发展和探索提供了大步跨跃的条件。摄影文学在当代艺术文化娱乐生活中形成了从模仿到创造、从静观到介入、从消费到生产的转换。每一种艺术样式的发展都决定了两种力量的相互关系,一方面,每一种艺术样式都在竭力追求独特的掌握世界的方式;另一方面,每一种艺术样式又接受其他艺术的影响,从而必然与其他艺术样式之间具有直接的关系,这使摄影文学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潜力。吉林社会科学院冯振翼从文体创新的角度对摄影文学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他说,原来的连环画之类的摄影文字,为了原作品的“纪实性”而忽视再创造的文学性,可谓变相的“新闻”。后来在一些报刊边角零星出现的诗配摄影一类的作品,虽然意识到了文体的特点,但画面形象不够突出、语言缺乏想象力,原因在于摄影与文字还各就自身的特点去组合,属于一种朦胧状态。如今,在摄影文学作品中,照片在文字的点化下活了起来,图像与文字作为统一的文学作品的构成要素,合理布局,以少胜多,综合体现出一定的文学性,这种新文体的优长更易于被大众接受。福建师范大学颜纯钧教授认为,摄影文学在这些年突飞猛进式的发展,本身正是一种新文化持续建构的成果,说明文字的时代不仅没有被图像的时代所取代,而且正是在与图像的结合中呈现出新的生命可能。在这种结合中,摄影的具像性与文学的想象性各自的优势得到了互补和加强。

中国人民大学范玉刚谈到,摄影文学的产生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它为人类对技术的人性化展示点燃了希望之光,在葆有人性化的同时,既有助于技术解放人的物理世界,又能使人享受到艺术世界的情感体验。摄影文学的发展是对摄影艺术的振兴,又是对文学艺术的拯救,尤其是在当今物质主义盛行、商品经济大潮汹涌的背景下,为文学艺术的复兴提供了契机。优裕和平、物质丰富的社会条件下,世界极易彻底庸俗化,人类将完全丧失崇高感和超越感,而摄影文学则以其在场性、虚幻性打破了文学创作的私人化倾向,为文学再度走向大众、走向辉煌提供了可能。

3.摄影文学的前景

南京大学汪应果教授认为,在文学(印刷文化的主流)日渐走向边缘化的今天,在颇受一些知识精英訾议的影视文化(大众文化的主流)狂欢的今天,摄影文学让人们看到了一个好的兆头,它有可能真正使雅俗共赏的梦想不再遥远,使文学以一种赏心悦目的新面孔出现在读者面前。从这个意义上说,摄影文学应是文艺的新宠,它的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南京大学丁柏铨教授则从传播学角度谈到了摄影文学的前景问题。他指出,摄影作品属于图像传播的范畴,文学作品属于文字传播的范畴,以图像为媒介进行的传播,较之以文字为媒介进行的传播,其最大的优势是具有直观性和由此而形成的视觉冲击力。在当今时代,面对信息的狂轰烂炸,人们对文字传播及其形成的艺术形象常常表现出明显的倦怠,而以读图的方式接受信息,以读图的方式进行审美活动,将大行其道。随着“读图时代”的到来,图像传播的优越性将会进一步得到显示。由此可以断言,摄影文学前景看好。

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陈仲庚认为,摄影文学是连通前现代与后现代艺术的桥梁,它的兴盛给人们带来莫大的希望。这是因为它既切合了当代的需要,又连续了传统,它将抒情型的前现代艺术和叙事型的现代艺术结合在一起,又与后现代的“读图艺术”相沟通,集“三代”艺术之大成,因而肯定有广阔的前景。暨南大学田春在《摄影文学:图像时代文学的一条新路》中感慨道:试问还有多少人在读诗?还有多少人在读小说?甚至还有多少人在“读”?我们这些文学工作者,面对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颇为尴尬。小说倒是越印越多,读小说的人却在急剧减少。越来越多的人坐在电视机前,坐在电影院里,坐在电脑前,对那些闪来闪去的图像如痴如醉欲罢不能。“看”代替了“读”,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摄影文学的兴起与发展,不啻文学界的一件大喜事。它使图与文紧密结合在一起,不仅两不偏废,而且构成一种互释关系,既具有图像的直观性与趣味性,又具有语言的凝练性与深刻性,使文学在图像时代走出了一条新路。从这一角度看,摄影文学的发展前景是广阔无边的。

三、摄影文学的结构特征与审美特性

1.结构特征

北京大学阎国忠教授在《摄影文学的螺旋型结构》中谈到,摄影文学是由摄影与文学结合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摄影与文学都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在创作过程中,两者总是一先一后,一个是直接面对生活或自然,一个则是面对已经完成的艺术品。这就是说,一个从生活或自然中去发现,并将其艺术地再现出来;一个从已有的发现中去再发现,从而把欣赏者的目光引导到某一个特定的视角上。当然,创作不会是一蹴而就的,很可能还要反馈回来,前一作品由后一作品的启发而产生新的发现,于是不得不作进一步的修改。摄影把文学置于空间形式中,造成一种视觉形象,文学把摄影放在时间形式中,造成一种听觉效果,这样,本来被分割的空间与时间在两种感官的融通中得到了整合。因此可以说,摄影文学作为一个艺术整体不是平面结构,而是像遗传基因一样的螺旋型结构。它们不仅在互相发现和互相阐释,而且在互相攀援和擢升。摄影中包含的诗意启迪着文字,文学中蕴孕的画面昭示着摄影,当它们在摄影文学中碰撞在一起的时候,都因这种碰撞而净化了,升华了。摄影文学中的摄影和文学既是自己,又不再是自己,这使得摄影文学在表现与接受上理应优势于摄影和文学。

中国人民大学李怀亮的《摄影文学,影像与文字的“内爆”》一文形象地指出,摄影文学作品中图像系统和文字系统之间的关系既不是重叠的、交叉的、互补的也不是对立的,而是一种相互内向爆破关系。图像向文字爆破,文字向图像爆破,相向塌陷在一起,构成一种全新的文体,闪现出新颖的审美之光。比如,文字部分向图像爆破,把繁琐的环境描写的语言炸掉了,使语言更具有凝练、简洁之美,而环境描写通过图像表现出来,也就更加具有立体感和真实感;图像部分向文字爆破,图像所蕴涵的深层意蕴被文字一层层道出,画龙点睛似地显示出灵魂的冲击力和震撼力。这种“内爆”关系,说明在摄影文学中,图像与文字之间是并重的,文字不是对图像的介绍说明,图像也不是对文字的形象化注释,二者之间可能有所倚重,但决不能把一方当成另一方的附庸。一幅可以单独欣赏的摄影作品,一首可以单独阅读的诗,一旦被放置在同一个题目下面,组合成一个新的整体,“内爆”效应便会使其意义汇聚在一起产生出核聚变的能量,体现出摄影文学独特的艺术魅力。

中国人民大学姜文振的《摄影文学的画面与文字及其相互关系》一文也谈到,文学因素与摄影画面在摄影文学作品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从接受者的角度说,在画面与文字的关系中,画面具有天然的“先入为主”的优势。摄影文学作品中首先引起接受者注意的因素,必然是它的具体生动的画面,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因素如果仅限于一般的复述讲解,就必然贬损其应有的独立的艺术价值和对画面应有的生发与渲染。因此,文学部分不应该是摄影画面的图解,不应该是与画面机械拼贴在一起的可有可无的东西,而应该是作品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画面的点睛之笔,首先必须具备充分的文学性。这种文学性不单是形式上的绚丽、语句上的精致,更在于其内在的气韵与画面所透露的审美信息相契合,只有这样才能在获得画面所带来的直观感受的同时,通过充满审美内蕴的文字解读,获得超越画面具体情境的更为深远的理性感悟与情感律动。

山东大学马龙潜教授在《摄影文学:美与审美的多重复合结构》一文中,对成东方摄影文学的“审美复合”论从审美结构进行了分析。他认为摄影文学所展现的美是一个多层次的结构系统,内涵着文学、摄影、音乐、美术、表演等多种艺术因素,但从最基本的学科和艺术领域的划分看,它应该是审美——艺术与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种艺术形态。这就决定了摄影文学是以艺术美与科学美的融合为主导,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多种美的因素在内的一个美的复合结构。人们在摄影文学作品的创作和欣赏中,既可以获得对其所展现的科学美及科学文化底蕴的理性体悟,又可以品尝到艺术美的感性魅力及给人带来的全身心的情感愉悦,从而将科学美所具有的认知性、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性与艺术美所具有的形象性和情感性融为一体。中国社会科学院徐碧辉的《图像与声音》一文也谈到了这一问题,她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摄影文学把图像与声音、视觉与听觉、感官感受与理性理解、形象与想象等因素有机结合了起来。比起单纯的视觉艺术,摄影文学多了一份想象与理性的内涵,因为它的文字部分——无论是诗、散文还是小说——都要调动读者的想象力与理解力,而这里的想象变得更有针对性;比起单纯的文学作品,摄影文学由于具有与作品内容有机搭配的画面,可以帮助人们更直接的接受和回味作品的内涵。

南开大学刘俐俐教授从文本的角度考察摄影文学的结构,分别谈到了摄影文学的言辞文本和图像文本的符号系统特征。第一,在语言符号系统中,能指和所指是任意的关系,而图像符号系统中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则不是任意的。第二,与言辞符号相区别的另一点是,语言是历时性的,而图像符号是共时性的(就单独一幅图像而言是共时性的,但在摄影小说等叙事体摄影文学中,图像成为系列,已经具有历时性)。第三,图像符号的阐释空间有方向性,即向文学方向的阐释。她还从图像的排列与言辞叙述的结合、图像与言辞之间的提问与回答等方面探讨了图像文本与言辞文本之间的关系。

2.审美特性

北京大学王岳川教授认为,摄影文学是在后现代平面化传媒时代中一种重造精神深度的努力,它在文学受到冷落时重新引起了读者的关注。它将经过精心选择的摄影图像同精美而有深度的文字组合起来,使中断的文学境界通过图像在新的维度上传达出来。无疑,文学的超越性通过摄影的视觉性、直观性获得了新的阐释,而图像的逼真性和在场性,又使文字的多义性得以落实在具体的时空之内,从而使文学的虚构性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了虚拟的真实性和某种纪实性。可以说,摄影文学是在全球化时代面对快捷的生活流和思维流所出现的,运用新的传媒手段从事深度意义阐释的一种新方式,它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改写,使人获得双重的视觉冲击力和思想震撼力,这种双重性填补了平面化时代的体验空白和思想空白,为读者留下了一方难能可贵的文化空间。中国人民大学金元浦教授也谈到,读图时代的摄影文学是一种精神的实现、一种观念的投射和一种主体思维的筹划。摄影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在光与影、线与形、色彩与质感的交错和融合的后面,是像外之像,景外之景,是意味,是境界。它传递外在形象、形式的过程中,更传递一种感觉,一种体验,一种想象和情感,一种阐释和理念。因此,摄影文学打破了艺术门类之间固有的藩篱,融会两种艺术形成的精粹,使其“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的《视觉性与思维性的相互匹配——浅说摄影文学的美学特征》一文,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他认为摄影文学由照片和文学两部分相互匹配而成为一个整体,匹配不是完全同一或完美融合,而是在各自独立的前提下进行的携手合作;也不是随意拼贴或胡乱凑合,而是要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达成互启、互补的效果。由于产生了这种互启和互补效果,摄影文学显示出新奇而强劲的表现力。有时,照片部分的视觉效果可能是不确定的和多义的,而文学部分则可以赋予它一种特定意义;文学部分也可以获得照片部分的同类匹配以确认这种不确定性和多义性,并尽力为此提供文化和历史的深度阐释,从而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艺术效果。这样一来,我们就明白摄影文学的美学特征何在了,它是由照片和文学相互匹配以求互启和互补效果的边缘艺术,它的基本特征在于逼真而直接的视觉与具体而生动的思维性的相互匹配。四川大学王世德教授引用王一川等人的观点,认为在摄影文学精品中,首先要摄影是精品,文学也是精品,两者在匹配互补上也是精品,真正做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

山东大学马龙潜教授在先后发表的《摄影文学:美与审美的多重复合结构》《论摄影文学的复合艺术结构形态》两篇文章中,从摄影文学的审美特性问题对成东方的“审美复合”论进行阐释。从审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看,艺术在本质上是审美主客体关系的不同组合,是在审美主客体多重的矛盾运动中生发和建构起来的、由具有各种不同功能的艺术因素形成的整体结构。具体到摄影文学,是通过摄影和文学这两种独立的艺术形态的有机结合,把艺术的客观性与艺术的主体性内在统一起来的一种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现代复合性艺术。从审美意识的角度看,摄影文学是一个多种审美类型和审美心理形式相融合的审美意识复合结构,这具体规定了摄影文学审美认识与审美价值相统一的本质特性。其中不论是摄影还是文学,不论是感知、理解还是情感、想象,都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独立存在的东西了,而是通过相互的渗透和制约,使这些因素本身获得了新的性质和功能。这正是摄影文学能够突破摄影与文学以及与其他艺术形态的界限,把历时性和共时性、再现性和表现性统一起来,从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具有自己本质规定性的复合艺术结构形态的必然根据之所在。

中国艺术研究院宋建林在《摄影文学的造型艺术因素》中认为,摄影文学具有不同于其他文学样式的独特审美特征,原因在于其中有许多造型艺术的因素。首先,摄影是最具象的艺术。大千世界中,事物的形状、色彩、明暗等等,都被摄影师逼真而精确地再现出来,使得摄影作品具有极强的客观性、真实性和具体性,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其次,摄影艺术的造型手段,如光线、色调、线条、形状等,在摄影文学中都有重要的表现。摄影是“光”的艺术,摄影师对光的敏感为其他艺术家所不及。再次,摄影是瞬间的艺术,摄影师对拍摄对象当机立断的瞬间选择和把握,不失时机地按下快门,将稍纵即逝的瞬间美留驻人间。总之,光影编织的视觉画面,与充满审美内涵和给人丰富想象的语言文字融合在一起,使具有造型艺术因素的摄影文学显示出别具一格的审美特性。中国人民大学杨彩霞也谈到,仅对摄影艺术而言,它就一身兼备着摄影性与艺术性(或文学性)的复合结构,摄影与文学的相融相济互补共生。摄影文学除具有上述特征之外,更具有完备意义上的多片连续性运动,突破了摄影“单整画面,既不能反映过去,也不能反映未来”的固有格局,而且能通过虚构与编导反映广阔时空的重大历史变迁。摄影与文学一旦找到二者对应相融的共生点,就化为一个生命的整体,其中任何单一的因素都不再具有本来的意义,这就是摄影文学的本质特征。

山东大学郑凤兰指出,艺术作为一种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现象,既具有整体的共同性,也具有不同艺术种类的个别性。摄影文学是两种艺术形式即摄影与文学、也是空间艺术与时间艺术的结合,这使其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它呈现出一种真与幻、虚与实高度反差的和谐美;二是图文结合、时空互补使摄影文学获得了精粹性与大众化相融合的审美特性,这种特性不仅对于摄影文学自身,而且对于整个艺术门类都具有非同小可的意义。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苑小平也提出,摄影文学是“见”的艺术(摄影)和“思”的艺术(文学)的结合;是感性和理性呈现于感性的结合;是“象”和“情”的结合。广东社会科学院柯可将摄影文学作品分为上、中、下三等,并分别对其美学特征进行了论述。对摄影文学作品而言,上乘的境界是“象含言,言照象”,影象含意无穷,文章风流精妙,烛照象意,文象互为表里,升华辉映,以至美感交融,沁人心脾;中流的复合是“象释文,文说象”,以切题的影象阐释文字的所指,以简明的文字说明影象的内涵,文象两不相伤而互为解释;低档的凑合是“象乏文,文损象”,影象一览无余,文章辞不达意,文象互扰,给人以枯燥乏味之感。

除此之外,专家学者还针对摄影文学理论与研究的其他方面进行了探讨。南京大学萧成、浙江大学吴秀明教授等对摄影文学的叙事话语进行了分析考察;南京大学世华、清华大学邹广文教授等认为摄影文学不仅是一种先进文化的代表,而且是一种先进文化的当代创新;厦门大学陈建娜结合具体的摄影文学作品,“在图像与文字之间”进行阅读,中国人民大学徐珂尝试了一种“三维之体”的摄影文学多元解读法。尤其是摄影文学的分类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中国人民大学马相武对摄影诗进行了审美分析,湖南吉首大学贾雪仙谈到了摄影诗的意境;北京大学饶先来探讨了摄影小说的艺术视角,刘畅征、南京大学王文芳分别论述了摄影散文的艺术特色和摄影纪实文学的优越性;中国人民大学张朝霞、福建师范大学余岱宗谈到了摄影小说的艺术特征等。与分类研究密切相关的是,不少人对摄影文学文本进行了解读与评析,所评范围遍及摄影文学的各个门类。比如摄影小说《文明的复活》《将军泪》《生活秀》《明天更精彩》,摄影散文《行走的风景》,摄影诗《奔马》等,不仅都得到了具体的分析,而且结合其所属门类进行了理论提升,所有这些,对于摄影文学的发展无疑都是意义重大的。

究其实质而言,摄影文学创作的更加繁荣、更加丰富,摄影文学理论的更加全面、更加系统,已经不只是时代的需要,而且成了摄影文学自身的一种追求。

总之,综观摄影文学理论从无到有,从分散到集中,从萌芽、成长到不断壮大的发展历程,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摄影文学理论的诞生,不仅意味着一种新的文论形态的出现,也不仅意味着文学理论面对新的时代条件作出的本能回应与策略调整,就文学艺术的发展机制及其与客观条件的关系来看,摄影文学的出现本身就是一件意义重大的事情,由此引发出相应的理论热潮,是可想而知的。马克思曾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指出,“希腊神话不只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同样地,高科技造就的信息化图像化技术条件不只是摄影文学的武库,而且是摄影文学及其理论产生的土壤。马克思接着说道,希腊神话对我们所产生的魅力,同这种艺术在其中生长的那个不发达的社会阶段并不矛盾。这种艺术是同它在其中产生而且只能在其中产生的那些未成熟的社会条件永远不能复返这一点分不开的。摄影文学及其理论也是如此。每一种文学样式和相应理论形态的出现或消亡,都有其自身的逻辑与历史的根源。在此,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与作家理论家的推动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虽然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有人预言,“随着电影的出现,一种新的视觉文化将取代印刷文化”,但实际上,印刷文化完全被视觉文化所取代,则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因为每一种文艺样式都具有自身的优势,都具有别种文艺样式无法完全取代之处。摄影文学的优势在于它整合了摄影与文学两种文艺样式的特长,从而在创作实践和理论研究等方面拓展了双倍的发展空间。

标签:;  ;  ;  ;  ;  ;  ;  ;  

2001年中国摄影文学理论述评_文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