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年级词语教学的技巧论文_吕冬梅

小学中年级词语教学的技巧论文_吕冬梅

四川省宜宾市人民路小学

摘要: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已是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转变思想,优化教法;运用技术,活跃气氛;优化评价,调动兴趣,采用多种方法,扩展学生释词思路,优化训练,指导运用,以收到较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效果。

关键词:词语教学 技巧 理解

《小学语文课程准》中规定词语教学的目标是: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语的意思,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含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所以词语教学是小学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抓好词语教学,让学生学会用多种方法理解词语,已是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训练项目,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这就需要教者在词语教学时,掌握一些词语教学的基本技巧,从而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转变思想,优化教法

袁微子强调:“文字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头等重要的训练。”但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阅读教学搞得轰轰烈烈,包含其中的词语教学却往往被忽视或教学方法不当,导致学生的语言基本功训练不扎实。教师要转变教学思想,重视课堂教学中词语的教学,应采用多种方法,扩展学生释词思路,优化训练,指导运用,以收到较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效果。

1、模糊意会,领悟词义

学生对词语的理解 过程具有递时性,要经历:“模糊—清晰—模糊”三个步骤,并经过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词语,学生只需要意会,基本上知道其意思,能运用就可以了,不一定要他们理解得很确切。随着对文章的深入阅读和阅读量的增大,学生会经历一个自我模糊,不断理解的过程,并由模糊趋向清晰。教师教学时采用“意会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激发他们自我探求的兴趣。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不约而同”一词,学生联系 上下文理解是“同时站直了身体”的意思(这是模糊的理解),经过查阅知道这个词是“没有经过商量而彼此一致”的意思(这是规范清晰的理解),最后经过深入理解课文,又渐渐领悟到:这就是人民群众送别周总理时同样的悲痛心情,以及对周总理无比爱戴的共同情感的表现。通过这种对词的分步体会,学生就可领会课文的中心。教学实践证明:把这种词语的理解方法教给学生,有利于促进学生在认真阅读中领悟词义,提高品词解句的水平,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提高阅读的速度。

2、比较琢磨,理解词义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些词语虽然含义并不深奥,却用得准确,传神。教学这类词,教师可指导学生运用比较,琢磨的方法增强语感 ,意会词义。例如《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中“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一句,其中的“才”是表示战友焦急、痛苦的心情,而“从发起冲锋到战斗结束才20分钟”一句中的“才”则是表示时间短。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通过对比琢磨加以理解,从而知道作者因心境不同,用相同的词语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这样,可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中心的把握上来。用“比较法”理解词义,是小学语文词语教学中的一种常用的方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3、互换词语,理解文意

在进行词语教学时,还可以运用“换词法”。换词就是用互换词语的方法理解词语。换词不仅能让孩子联系已有的知识,启发新的知识 ,还可以体会到作者使用这个词语时的情感体验。如《泊船瓜洲》上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一句中的“绿”,作者当时用了“到”、“入”、“过”、“满”,都觉得不甚满意,最后决定用“绿”取代了以上那些字眼。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试着用一些词代替“绿”,并说明为什么要用这个词,最后教师点明作者使用“绿”的意图在于它不仅表示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作者将春风拟人化,增添了动态美,“绿”也由此成为全诗的“诗眼”。此种方法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用词的高明之处和独特的写作技巧,体会文章之所以生动,之所以具有美感的原因。

4、演示实验,领会意思

词语理解最容易也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方法是“演示实验法”。如《乡下人家》一文中对“耸着尾巴的雄鸡,在场地上大踏步地走来走去”中“大踏步”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尝试演一演,进一步体会农家的风情。录像的使用也可以再现课文所描述的优美意境,既释词又解句,使学生更好地把课文了然于心。

5、联系生活,理解词语

小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自己的所见所闻已经接受了大量的信息,有一部分信息已经与书面词语建立了对应联系,在生活实际中已经理解并掌握了这些词语。但更多的信息与书面词语并未建立联系,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这些词语时,教师如果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理解,则可收到最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乳白、枣红、米黄”这些词语时,可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平时喝过的牛奶、所吃过的红枣、所见过的小米的颜色去理解,词义便不讲自明;而教学“山梁、树冠”等词,我们则可通过引导学生看相关的幻灯片、图片甚至实物进行理解。

二、运用技术,活跃气氛

现代信息技术已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书本教材形式转变为由声音、文本、图像、动画等构成的动态教材。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联系现实生活等方式辅助词语教学,使学生的想象力更丰富、思维更活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如《赵州桥》一文中这样描写桥上的雕刻艺术:“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句中生词较多,学生理解起来困难。教学时,教师可用投影把千姿百态的龙活灵活现地展现在学生的眼前,使他们更好的理解“相互缠绕”、“互相抵着”、“遥望”等词语的意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优化评价,调动兴趣

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是整个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学生的学习发展起着导向和制约的作用。在理解词语的教学过程中,不要以“标准答案”为参照去评价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要关注学生在学习思考的过程中,对词语的情感体验和对文章的理解能力,真正把评价作为激励学生进一步参与学习活动的手段。

词义教学是一项既通常又复杂的工作,除以上几种方法外,还有很多“法”,诸如讨论法、选择法、辅助法、搭配法……我们对以上各法不能孤立地运用,要根据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词义的难易程度、学生的理解能力、身体的材料条件、词语的特点等因素,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进行教学,以求学生获得清晰、准确、全面的词义理解。并且要让学生养成习惯,持之以恒。全面提高是最终目标,单凭一时的兴趣是不能长久的,必须让学生们勤奋,帮他们养成勤于写作的习惯。坚持让他们进行写日记,词语摘抄等活动,才能逐渐让学生们实现自主写作,主动写作,正如王尔德所说“起初是我们造成了习惯,后来是习惯造成了我们”。总之,词语教学应该渗透在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思维的训练和情感的熏陶上,真正实现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初中数学几何教学策略

山东省安丘市东埠中学 马金英 王建英

几何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初中平面几何的学习,是以后学习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的基础。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好初中几何非常重要。

一、了解学生实际,关爱催化动力

初中学生在小学时学的是数的运算,简单的几何图形以及图形的面积计算,思维方式是具体思维和形象思维。初中几何主要是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征,思维能力浅显,升入初中后,思维方式转变,使他们有些茫然失措。对几何题好像是“老虎吃天,无处下爪”。对几何产生了畏难情绪。我们几何教师就要有耐心,要用爱心去体会他们的心情,切不可为了教学进度而忽视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所授章节在整个初中阶段数学中所处的地位、作用,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认真研究新生的心理状态,用心去研究教法,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教材的难度。设计分散难点的方法措施,以达到学生能轻松地接受知识、准确地理解知识的目的。可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理解概念内涵,熟练概念应用

初中几何概念众多,概念叙述语言精练,作为七年级学生,理解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在引导学生时,要从关键的字、词、句去引导。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师生互动,达到真正理解概念的含义。 理解了概念并不等于已掌握,并不等于就会应用,教师要设计一些是非题、解答题,通过辨析让学生去真正理解概念的本质属性,弄清概念的外延和内涵,通过解答让学生学会准确运用概念。如“连接两点的线段是两点之间的距离”“延长直线”“延长射线”等是非题。“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A,B,C三点,作直线AB,作射线AC,作线段BC”;“作钝角三角形ABC三边上的高”等作图题。学生通过做题,自然会暴露出一些对概念理解的偏差,这时再对照概念找出问题所在,以达到对概念的真正理解。

三、提早动手培养,步步为营精练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几何入门教学的首要任务。入门教学搞不好就会使很多学生掉队,造成两极分化的严重局面。就会使很多满怀信心跨入中学的学生,还没有展开学习,就受到迎头一棒,输在起跑线上。会使很多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就像木桶原理一样,将影响学生的整体学习水平。初中几何入门教学在整个初中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求几何入门教学教师要有爱心、耐心、细心,要精心塑造学生的平面几何学习能力。

代数解题过程,也是一个简单的逻辑思维过程。因此,从七年级代数开始。就应要求学生答题步骤完整,教师要做好示范。要求学生知道数学答题的每一步都要有依据。这样也就为几何学习打下基础。

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从七年级几何线段计算开始,要求学生先依据图形写出与所求线段相关联的线段的等式,告诉他们这是抽象的算式,然后写出具体的算式,最后再求出结果。 告诉学生做这类题就是在培养他们讲道理的能力,这样做就会使他们变得聪明起来。学生就会乐于按照教师的要求努力去做。教师要引导学生去分析,要做好示范,写出有关此类题的解答过程,通过解答过程层次的分析,使学生知道几何解答题所涉及的相关联问题要分层次叙述。通过类似题目的训练,学生初步学会了简单的逻辑推理。有了教师的精心呵护、学生的辛勤努力,他们成功了。笔者反思自己原来准备让学生做这类题目时,只写出具体算式的想法是多么的错误。失去了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的好机会。这样做,也为以后的几何证明题的学习提供了充分的心理保证,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四、几何证题方法的巧妙引入

几何推理填充理由题,是学生自己进行推理证明的过渡。在这里不能满足于学生只要会填写理由就行了。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该填什么,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填,为以后自己证题起一个榜样的作用。

学生自己进行几何证题是教学的一大难点,对于初次接触的学生更是难上加难,虽然学生知道了分析题时要拿上结果找原因(执果索因),写出证明过程时要先原因后结果(执因索果),但遇到题目时又不知从何做起。有的学生虽然看出了一些眉目,但也是明于心不明于口。即使让学习好的学生说说分析过程,实际叙述的还是证明过程。

如果不教会学生分析题,一些简单题学生能写出证明过程,题目稍微复杂学生还是不会,那就会拒一大批学生于几何学习之门外。我们必须教会学生分析几何证明题。教师引导学生说,要想使结论成立,开始应把结论成立的条件想得越简单越好,这时学生还是没有思路。教师又说,简单、简单、再简单,甚至有些异想天开,这句话一说,很多学生马上就说出了条件,虽然说只是“简单”两个字,虽然说“异想天开”有些荒诞,但它却从心理上解放了学生,消除了学生对几何的畏惧心理;消除了认为几何高深莫测的心理。它帮助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出发点。就如同高空盘旋的飞机找到了着陆点。找到了条件,也就找到了问题的突破口。然后如法炮制找出条件成立的新条件,直至追寻到已知条件或隐含条件为止。再反过来,从已知条件或隐含条件出发,写出证明过程即可,在结论成立需要的几个条件中,还需要再推导的要先写、详写,不需要推导的后写,一笔带过就行。这个顺序不能颠倒,否则就会逻辑混乱。

学会几何证明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师要对学生证题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现身说法,剖析问题所在,教育学生不再重犯。要通过一定习题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去体会、去反思、去演练,再通过教师的讲解、修正、示范、指导,达到完善。通过教师耐心的引导、学生的长期探索,大部分学生会成为几何证题的能手。

论文作者:吕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成长读本》2017年9月总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6

标签:;  ;  ;  ;  ;  ;  ;  ;  

小学中年级词语教学的技巧论文_吕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