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与文化世界_文化论文

民族与文化世界_文化论文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民族性论文,世界性论文,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691(2002)05—0059—06

一、引言

全球化是近年来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经济全球化潮流发端于西方世界,近10 多年来,其趋势日益明显。然而,文化是否像经济一样,形成全球文化,是当前讨论全 球化的学者争论较多的问题。目前学术界存在二种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有可能会形成全球文化。因为经济全球化将对各民族文化产生很大 影响,“全球性的互动和一体化导致差异的缩小,全球性的规范、思想和实践将压倒本 地的规范、思想和实践。”有一些学者忧虑,“全球化进程中的许多文化流动,主要反 映的是西方的利益、价值和思想,特别是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将导致美国的象征和通俗 文化在全球传播。”[1]1990年,《理论、文化和社会》(Theory,Culture and Society )学刊出一特刊《全球文化》(Global Culture),后来编成一本书,叫《全球文化:国 家主义、全球化与现代性》(Global Culture:Nationalism,Globalization and Modern ity),共收入23篇论文,有的学者赞成全球化或国际化,并提出实践的方法[2](P162) 。

第二种意见认为,从国家文化这个角度来看,在没有组成一个世界国之前,不可能有 一种整合的全球文化。[2](P162)有些学者指出,“全球性的互动可能会导致各种文化 的新融合,全球一体化也可能激起各种不同文化传统的防范意识,全球性规范必然会被 人们根据本地传统作出自己的解释,而且目前正被人们强调的一个全球性规范,便是文 化差异有其自身的价值,况且文化上的流动和影响是相互的,美国没有办法实现全球性 的文化霸权。”[1]

从目前的世界文化格局来看,第二种意见更有说服力。总的来说,经济全球化趋势强 化了各国、各地区之间的社会联系,促使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在经济上相互影响。然 而,文化与经济不同,全球化趋势虽然会使各国、各民族的文化有较频繁的接触,并能 够更好地相互理解各自的文化,但很难形成全球同一性的文化。在国家和民族没有消亡 之前,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将会长期存在。也就是说,文化多元化趋势仍将长期存在。

中华文化是世界主流文化之一,在世界文明史中,中国文明是独具一格的文明。中国 人曾在历史上创造过辉煌的时代,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不过,与当代西方文化比较 起来,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小得多,它是区域性的文化,主要辐射圈在本土、东北亚 和东南亚一带。近代以来,由于中国的衰落,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幅射面逐步缩小,而 西方文化的幅射范围则日益扩大。近几年来,政界和学界均强烈呼吁“复兴中华文化”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如何复兴中华文化?如何保持文化多元化趋势?如何维护 作为世界主流文化之一的中华文化的独特性?这是学术界应该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这 需要从理论上加以说明。本文从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角度来说明这一问题。

二、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文化是可分的,20世纪30年代陈序经等人提出的全盘西化论的理论基础——文化不可 分论,早在20世纪30年代便被吴景超、张熙若等人驳倒,并认为文化是可分的。[3~5] 文化可分说为引进先进文化和保留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理论基础。然而,哪些方面应该 多引进世界先进文化,哪些方面应该多保留和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需要作进一步的理 论分析。

从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角度来看,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可分为两部分:民族性 文化和世界性文化,或者说民族性较强的文化或世界性较强的文化。一些西方学者认为 ,文明——科学技术及其物质文明是世界性的,而文化——伦理、制度、礼俗等是民族 性的。(注:西方一些学者认为精神文化是“文化”,物质文化是“文明”。关于这两 个概念,学术界争论很多。一般而言,广义的文化概念包括“文明”,通常把文明视为 文化的高级阶段。因此,本文所说的“文化”,是广义的文化概念。)20世纪之前,德 国传统的看法普遍认为,文化包括人的价值、信仰、道德、理想、艺术等因素;而文明 仅包括技术、技巧和物质的因素。如德国文化社会学家艾尔夫雷德·韦伯(Alfred Webe r,1868~1958)认为:“文化与文明的分别,便是文明是‘发明’出来的,而文化是‘ 创造’出来的。发明的东西可以传授,可以从一个民族传授到另一个民族,而不失其特 性;可以从这一代传到那一代,而依然保存其用途。凡自然科学及物质的工具等等,都 可视为文明”,“文化既是创造的,所以它是一个地方一个时代的民族性的表现,只有 在一定时间与空间内,能保存其原有的意义,别个地方的人,如抄袭过去,总会把原意 失去的。凡宗教、哲学、艺术、文化等,都是属于文化一类的。”[6]另一位德国学者 麦其维(Mac Iver)也称“含有世界性之文化”为“文明”,“含有国别性之文化”为“ 文化”。[7]而其他一些学者,如日本的伊东俊太郎[8](P18)和中国的程天放[9]、汪少 伦[10](P194~195)、黄文山[11](P722)等人也持相近的观点。

前述多数学者均认为科学技术和物质文明是世界性的,而社会文化、精神文化则是民 族性的。这种分法未免过于绝对,其实,无论是物质文化、社会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具 有世界性和民族性。不过,物质文化的世界性较为明显,传播较快,易于为其他民族所 吸收。而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民族性较为显著,不易于变化。

文化何故有民族性?不少学者都曾探讨过,有的学者提出地理环境说,认为各个民族所 处的自然环境、山川地貌、天时气候、社会经济不同,因此影响到民族的各方面也有差 异。有的提出种族说,以为民族性文化是由某种种族天才创造出来的业绩,此说为许多 学者反对;有的提出心理说,认为文化的民族性与民族心理有莫大的关系;有的学者提 出历史与心理说,认为文化的民族性不是渊源于地理与种族,而是建基于历史与心理。 文化越是悠久,积淀越厚,其民族性越强。

文化何故有世界性?世界上有众多的民族文化,但在近现代,没有一种文化是封闭、隔 离和不相往来的。每一种民族文化在长久的历史进程中,一方面通过自身的创新变革文 化,另一方面还不断地吸收外来的文化。因此,每一种民族文化,都是多种文化的混合 物,一方是本民族所固有的,一方是世界的。在当今世界上,没有一种绝对纯粹的民族 文化。如果有,那必然是隔离的,与他族不相往来的。因此,尽管每一种文化都有浓厚 的民族色彩,但也有各民族所共有的超越单个民族的文化。古代超民族的文化主要表现 在艺术和宗教方面,如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均被许多国家、许多民族所接受,都是 超民族的。至近现代,超民族的文化主要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可以超越种族、民族、 语言的界限,由一个国家传给另一个国家,由一个民族传给另一个民族。科学技术的世 界性有目共睹,谁也不能否认。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文化的世界性是 各种文化普遍具有的属性,即世界各种文化的共性。文化的民族性是各种文化的个体性 、独特性,它使世界上各民族的文化互相区别开来。世界上的人类文化,都是以民族文 化的形式存在,它们的存在和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形态。世界上的各民族的文化之中又贯 穿着一般的东西,即共同的、普遍的属性,也就是文化的世界性。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 性是个性与共性的辩证的统一,它们反映着世界各种文化的差异性和统一性的辩证联系 。文化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有着差异、对立,但这种差异、对立并不是彼此分立、相互脱 离的。文化的世界性不能脱离民族性而存在,世界性寓于民族性之中,没有民族性就没 有世界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的界限具有相对性,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三、民族性文化和世界性文化的特征

民族性较强的文化与世界性较强的文化虽然同属于一种文化,但它们各有自己的特色 ,具有不同的特点。

(一)民族性文化的特征

如前所述,表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文化或制度文化,以及表现人与自我之间关系 的精神文化是民族性较强的文化,它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其一,保守性,胡适称之为文化的惰性[12]。它是每一种民族文化所固有的特性之一 ,而各民族保守的程度和方式不大相同。一个民族的文化之所以延续相当长的时间,是 与文化的保守性分不开的。民族性文化都是数千年遗传下来的,虽然曾经历过多次的朝 代和政府的更替,但民族性文化的核心内容却是相对稳定、凝固、完整的,如伦理道德 、价值观念、生活习惯、礼俗、语言文字等,虽然在不断地变化,但变化是不明显的。 倘若以外力强使其在短时间内发生很大的变更,将会得不偿失。尤其是中国这样的文明 古国,民族文化传统传承数千年延续不断,其保守性更强。

其二,排它性。民族性文化具有较强的排它性,尤其是对于异质文化,往往拒之门外 ,不予采纳。同质文化则排斥力较小,并且会较快地吸收和融合。例如,基督教早就开 始传入中国,但却很难立足和传播,其原因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在性质上不同。 基督教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有“原罪”之说;而儒家经典则主性善说,所以两者在性 质上不相合。而印度的佛教则不同,很容易进入中国,并得到广泛传播,其原因是佛教 的教义与儒家的精神相合,都是主张行善、积德,都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

其三,渐变性。民族性文化与世界性文化不同,变化较为缓慢。不过,随着时代的变 化,民族性的文化也逐步发生变化。例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和婚姻观念 等,也与改革开放前有所不同,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其四,相对性。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与其他民族的文化 传统和价值标准是难以比较的。尤其是民族性较强的文化,如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伦 理道德等,无法进行比较和衡量。如西方人吃饭用刀叉,中国人吃饭用筷子,没有什么 先进与落后之分。西方人男女同行,通常女士优先,否则会受到非议;而在日本则相反 ,男士优先。这些习惯也是没有什么可比较的。婚姻制度和婚姻观念也一样,各国有各 国的婚姻法,大多数国家实行一夫一妻制,但有不少国家如伊斯兰教国家允许一夫多妻 制。人权也一样,各国有各国的人权标准。一切文化的价值是相对的,绝对的价值标准 是不存在的。

上述四点,可说是民族性文化的主要特征。

一个民族的文化历史愈长,文化积淀越厚,文化的民族性就愈强。历史愈短,文化积 淀越薄,民族性就愈弱。中国汉民族的文化模式形成于秦汉时期,随着国家的统一,各 地的文化逐步趋同,行为、心理模式逐步趋于统一。尤其是在董仲舒提倡“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之后,儒家的行为和思维模式成为全民族共同的文化模式。宋代以后,更强 化了儒家的文化模式。可以说,在世界各民族文化中,中华文化是民族性最强的民族文 化之一。

(二)世界性文化的特征

世界性较强的文化具有如下几方面的特点:

其一,流动性。现代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科技文化,绝大部分是通过传播引进的。美国 人类学家R·林顿早在1936年所写的《人的研究》一书中便说明美国文化大多是外来的 ,他举了大量风趣的事例说明美国人的日常生活用品都不是美国人所固有的,他说,美 国人的床的样式源于近东,丝绸源于中国,软皮拖鞋是印第安人发明的,浴室里的装置 是欧洲人和美洲人发明的混合物,肥皂是古代高卢人发明的,睡衣源于印度等等。[13] (P326~327)

其二,全球性。科学技术没有国界,特别是现代科学和技术,乃是一切民族天才的结 晶,他们不受一切语言、地理环境的阻碍与隔阂所影响,超越一切民族的壁垒。如现代 的数学、物理学、化学、医学、天文学、生物学等,全是世界性的,自然科学一旦有新 的原理发现,便马上传遍世界各地。科学技术一旦有新的发明和创造,立刻为全世界所 接受和采用。例如飞机、火车和汽车等,任何一个国家都把它们作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再如电视、摄像机、录相机、计算机等,没有一个民族不使用。特别是在当代,传播的 速度更快。

其三,速变性。世界性文化与民族性文化不同,变化十分迅速。在当今世界上,科学 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新的发明层出不穷,技术、机器换代频繁,例如,个人计算 机在短短的20多年时间里便不断地更新换代,每隔一二年便有新产品出现。

据上所述,民族性文化具有较强的保守性、排它性、渐变性和相对性,而世界性文化 则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全球性、速变性。两类文化的性质有所不同,各具特色。

四、从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看复兴中华文化的途径

复兴中华文化,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和后几代人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既要在社会 和经济发展水平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也要在文化上保持自己的独特性,使中华文化继 续保持世界主流文化之一的地位,能长期与西方文化并行发展。要达到此双重目标,必 须采取积极的态度去应对当前的全球化趋势。当代的全球化是以欧美文化为准则的,是 欧美中心主义的表现形式。它不是在平等基础上的文化互动,而是强势文化强加给弱势 文化的单向运动。笔者认为,如要复兴中华文化,应该保守与创新相结合,引进与输出 相结合。

(一)保守与创新

对于传统文化,尤其是民族性较强的文化,既要保守,也要创新。“保守”与“创新 ”是相反相成的互依关系。保守的目的是使社会稳定和谐,创新(变革)的目的是使社会 发展进步。保守是尊重传统,尊重历史,尊重祖先的智慧。因为传统是历史长河中积累 起来的智慧,经受了时间的检验,而且为人所熟悉,给人以安全感和实在感。纵观历史 ,没有传统作为依托,任何创新都难成功。因此,传统是创新的基础,同时也是创新成 功的保障。梁启超在《新民说》一文中,论述了一个民族的保守性与进取性相互调和的 必要性,他说:“世界上万事之现象,不外乎两大主义:一曰保守,二曰进取。人之运 用此两大主义者,或偏取甲,或偏取乙,或两者并起而相冲突,或两者并存而相调和。 偏取其一,未有能立者也。”[14](P212)

文化的民族性是世界文化繁荣发展的根基。只有保留自己的民族性,才有可能长期与 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平起平坐。如果丧失民族性,将会成为其他民族文化的附庸,永远 低伤一等。孙中山先生在《三民主义·民族主义》讲演中说:“我们要知道世界主义是 从什么地方发生出来的呢?是从民族主义发生出来的。我们要发达世界主义,先要民族 主义巩固才行。如果民族主义不能巩固,世界主义也就不能发达。”[15](P632)也就是 说,要发展世界文化,先要复兴自己的文化。其他学者如英国的E·雷南(Renan)[16](P 204)和台湾的黄文山[11](P738)等也有过类似的论述。

当前中国正处于大变革、大转型时期,同时又受到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因此,“保守 ”优秀传统的意义更为深远:首先,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保障改革开放正常有序 地进行;其次,有利于保持本国、本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不被西方文化所同化或淹没; 第三,具有经济上的独特意义,例如韩国,由于传统文化保护较好,“每年都有大量的 国内外游客到韩国传统的文化景点旅游,其经济效益也很可观。”[17]

保守优秀传统文化的方式有多种:其一,凡是与现代化没有冲突的传统文化,都应加 以保留,如与现代化没有冲突或冲突不大的岁时礼仪、人生礼仪、年节风俗及各种祭祀 仪式等。日本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但日本保留传统文化之多却令人惊奇。例如 ,日本保留的传统祭祀名目繁多,有睡猪祭、温泉祭、豆腐祭、雏祭、裸祭、水口祭、 开河祭、开山祭、求雨祭、樱花祭、梅花祭、文化祭、音乐祭等等[18],并以此吸收了 大量游客。英国和法国也十分注重自己的传统文化,在风俗、语言、建筑等方面努力保 留自己的传统,以与其他国家相区别。

其二,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优秀伦理道德和风尚要加以弘扬。例如,中国传统文 化中的“仁”一般解释为“爱人”,也就是人与人之间平等相待,互尊互敬。它是儒家 思想的核心观念,也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模式的核心观念,就值得大力提倡。再如中国 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是维护社会稳定、人际关系和谐的重要因素,都应 加以弘扬。此外,少数民族中有许多优秀传统风尚,如塔吉克族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哈萨克族、柯尔克孜等族的相互济助、扶弱帮穷习俗都应该加以继承和提升,使其升华 为更高一级的文明。

其三,要大力弘扬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是指对人的生命存在和人的 尊严、价值、意义的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价值理想或终极理想的执着追求的总和。人文 精神不仅仅是道德价值本身,而且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权利和责任。每一个民族均有自己 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个民族文化的精髓。弘扬人文精神有助于培养和熏陶人的独 立性和创造性,同时也能够引导创新活动始终沿着造福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张立文认为 ,儒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人文精神主要表现为5个方面:忧患精神、乐道精 神、和合精神、人本精神、笃行精神。[19]它们不仅适用于过去,而且适用于现在,应 该大力弘扬。

其四,通过立法程序,保护传统的各类有形和无形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免其衰落和 消亡。目前中国只有有形文化保护法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没有无形文化 保护法。而在日韩等国,对无形传统文化的保护备加重视,并有专门法律加以保护。如 果国家不通过立法形式加以保护,不在财政上予以支持,完全通过市场调节和自负盈亏 经营是很难维持具有民族特色的各种戏剧、舞蹈、工艺和体育活动等生存的,并有可能 逐步消亡。我国应参照日本和韩国的有关法律,立法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创新与保守相辅相成,保守不反对创新,创新有利于更好地保守。保守主义者希望传 统与现实相互适应,在审慎和渐进中变革。近代西方“保守主义”的先驱、英国著名学 者布尔克(Edmund Burke)在其名著《法国革命的反思录》中说:“一个国家若没有改变 的能力,也就不会有保守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它将不免冒着一种危险:即失去其体 制中它所最想保存的部分。”[20](P106)中国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一生追求的理念是 振兴中华,希望古老的文明之邦走上现代化的道路,用他自己的话说,即“旧邦新命” ,也就是尊重传统并弘扬传统,但不因袭传统,而是适应时代前进的要求,吸收新思维 、新概念,对传统进行新诠释,推陈出新,从而丰富中华文化的内容。[21]

文化创新的形式多种多样,其一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增加新的内容。例如,在前述 儒学的人文精神基础上必须吸收当代的民主、科学精神,丰富和发展中国的人文精神, 以适应当代世界;其二是文化再造,使传统文明升华为现代文明。近几年来,一些民族 地区也在积极对自己的文化进行再创造,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其三是转换功能,使某 些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新的功能。

因此,正确处理“保守”与“创新”的关系,是繁荣和发展中华文化的关键,同时也 是保持中华文化传统的关键。

(二)“引进”与“输出”

“引进”与“输出”是一对结构,但两者并不矛盾。引进是为了发展自己的文化,赶 上或超越发达国家;输出是让世界了解自己的文化,扩大自己的影响,使中华文化在世 界文化中占有较高的地位。

一个民族是否善于引进、采借先进民族的文化,决定着该民族社会和文化发展的速度 。在当代世界,只有大量引进世界上的先进文化尤其是物质文化和科技文化,并进行加 工和改造,使之与本民族的固有文化融为一体,才有可能复兴自己的文化。鲁迅先生曾 倡导“拿来主义”,在他看来,民族生存发展是第一位的,如果不学习西方先进文化, 中国将失去世界。

在世界民族之林,日本人可说是历史上是最善于吸取国外先进文化的民族。它具有海 绵一样的吸收能力,多方位、多层次地吸取先进文明。日本之所以能从一个文化后进的 国家,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发展成为高度发达的现代强国,其主要因素之一是善于吸取先 进文明,并加以选择、改造和融合。如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曾指出:“在 世界历史上,很难在什么地方找到另一个自主的民族如此成功地有计划地吸取外国文明 的。”[24](P41)美国著名学者赖肖尔认为,日本人在吸取外来文化时,“首先借用外 国技术、制度和文化,然后同化它,使其变形,继之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独自的制度 和文化特质。”[25]

日本人成功的经验十分值得中国人学习,我们既要保留优秀的传统文化,又要引进国 外的先进文化。这样,才有可能在实现现代化的前提下,保留自己文化的特性。

引进国外先进文化,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吸取。一是要多元地引进世界上 最先进的科学与技术,不能照搬某一个国家的模式;二是要进行改良和应用创新,在吸 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使之更趋完善,更适合于中国人,更适合于世界市场 的竞争。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中华文化不仅要保留自己的民族特色,而且还要维护中华文化作 为世界主流文化之一的地位。要达此目的,应在“保守”、“创新”和“引进”的同时 ,主动向外输出,尤其应注重输出民族性较强的优秀传统文化,为世界文化作出应有的 贡献。

从文化性格来看,中华文化是内向型文化,古代我国文化的传播有两大特点:一是无 意识的传播,是周边国家自愿前来学习或自愿接受所造成的,并不是中国人主动向外输 出的结果;二是传播到世界各国的主要是技术文化,如古代的四大发明。相较而言,西 方文化是外向型文化,主动输出自己的文化,尤其是精神文化输出更为明显。例如,近 二千年来,为数众多的基督教传教士到世界各国传教,特别是近代以来,几乎所有国家 和地区都有西方的传教士,使基督教遍布世界各地。再如近几十年来,美国不断把自己 的价值观念和人权思想输出到非西方国家。由于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同时也由于近代 以来西方国家在经济上处于支配地位,西方文化的输出和扩张不断增强,使西方文化成 为现今影响最大、幅射最广的文化,致使当代世界国际间的各种规则和国际法均以西方 文化理念和价值为准绳。而中华文化近一百多年来影响力逐步减弱,幅射范围日益缩小 。

在全球化浪潮下,中华文化只有主动地向外输出,传播中华文化的理念和价值观,扩 大自己的影响力和幅射范围,才能使中华文化被世界吸收。

中国主动向外输出自己的文化,不但应该,而且必要,理由有二:其一,中西两种文 化虽然类型不同,但可以互补。中华文化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西方文化重视人与自 然的关系。有些学者认为,中华文化所走的路向是人文哲学,西方文化所走的路向是自 然哲学。中华文化的成就是“成人之性”,而西方文化的成就是“成物之性”[26](P17 3)。两者均有不足,两者交流与互补确有必要。正如日本开国元勋佐久间所说,中西文 化各有长短,“惟有合并二者,方为完全。”[26](P177)

其二,在当代世界,西方文化主导下,以个人主义为取向的价值观,刺激了“自我中 心主义”的膨胀,误导了现代人的基本行为方式和道德心态,不仅导致了西方现代社会 和现代文化的内在分化与冲突,而且导致了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冲突日益复 杂化和多样化。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竞争有余、互助不足。而中华文化的核心 是“和”,“和”乃和平、和解、和睦、和谐、和美、和合之谓。在传统的中华文化中 ,无论是哲学、文学、医学还是农学等,都以“和”为最高境界。求稳定,求和谐,求 平安,相互忍让,互助互爱,以“和为贵”,均是中华文化“和”的思想的体现。这一 “和”的思想,对于竞争激烈、矛盾重重、冲突频繁的当代世界来说,是十分需要的。 化解世界各种危机,缔造一个和平、和睦、其乐融融的人类理想社会,十分需要中华“ 和”的文化。

综上所述,在全球化大潮中,中国人应正确处理“保守”与“创新”、“引进”与“ 输出”的关系。

五、结语

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是个性与共性、特殊与一般的辩证的统一。在全球化大潮中 ,每一个民族都应当保护和珍视自己的民族文化财富。复兴中华文化,一方面要保留和 弘扬优秀传统,恢复其固有的潜力;另一方面要勇于创新,创造与时俱进的活力,使之 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以适应现代化的需要。同时要有选择地吸取外来精华,综合中外之 萃,多元地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与技术;还要进行改良和应用创新,使之更趋完善 ,更适合于中国人,更适合于世界市场的竞争。著名哲学家罗素在《中国问题》一书中 曾说:“我相信,假如中国人对于西方文明能够自由地吸收其优点,而扬弃其缺点的话 ,他们一定能从他们自己的传统中获得有生机的成长,一定能产生一种揉合中西文明之 长的辉煌之业绩。”[27](P42)我们期待着这一天的出现。

标签:;  ;  ;  ;  ;  ;  

民族与文化世界_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