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解析论文_马迪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解析论文_马迪

中国联合工程有限公司 浙江省杭州市 310052

摘要:市政工程建设的过程中,施工现场管理是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和环节。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能够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在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在施工现场管理的过程中,安全管理是首要任务,同时需要注重工程的质量管理,加强市政工程的施工协调管理,促使市政工程经济效益的增加,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对策

1市政工程建设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问题

1.1施工协调问题最关键

市政工程实施中的协调问题可以分为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两大块。市政工程涉及的内容较多,涉及有道路、桥梁、雨污水管、自来水管、电力管、通信管、燃气管、排水渠、景观绿化、亮化、标志标线等各专业工程,每一个专业都有自己独特的技术要求与空间位置,同时还需要满足其他专业施工的空间位置以及时间顺序的合理需求,但各专业工程施工中的交叉配合与协调工作,却经常处理的不尽人意。尤其是在一些交叉部位,由于考虑不周,往往出现返工,造成工程投资的极大浪费,影响工期,严重的甚至还会带来质量问题与安全隐患。

此外,市政工程还具有地上地下障碍物多、施工现场与社会之间配合工作多、互相干扰多等特点。比如,市政工程往往会在人口密集交通流量很大的地区进行施工,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不占用交通路段,给当地居民带来交通中断、堵塞等困扰;实施中经常遇到地下管线位置不明的情况,若盲目施工极有可能挖断管线,造成极大的安全事故和严重的社会影响,经济损失重大;城市排水渠施工往往承担城区排涝任务,施工时间紧,施工期浑水入城问题与政府“五水共治”等工作又极易冲突;甚至于施工方进场施工时,工程沿线土地政策处理及征拆工作尚未完成,实施过程中经常遇到少数群众有理阻工、无理取闹,强包工程或材料等情况。市政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各地方、各部门、各单位和群众的切身利益,实施中施工方与施工驻地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量十分巨大,远超房建工程。

1.2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困难

相较房建工程,市政工程一般是在露天情况下进行的,施工机械多而作业人员较少,再加上现场工作面宽,人员分散难以集中管理,以及施工地点的变化较频繁,施工人员流动性大,安全方面不易监管。施工过程中各种客观因素很多,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条件因素也不少,实际的施工安全管理过程,很难达到工程施工安全的科学管理。

其次,市政工程分包现象普遍,施工总包单位对分包单位在安全管理上存在一包到底的普遍情况,加上工期随意压缩,为了完成任务,对安全隐患“睁一眼,闭一眼”。分包单位为了节省开支,仅派少量技术人员管理工程,缺少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安全管理不够深入,使得安全隐患不能立即消除,最终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再次,市政工程在文明施工管理方面较房建工程更为困难,受到城市诸如“四边三化”、“文明城市评选”等工作的影响也更大,比如道路工程,因路段长,两侧安全围挡面积大;土方开挖后裸土覆盖面积大;场地内路面硬化不现实导致扬尘治理困难;施工通道过多导致设置冲洗设施也较困难。以上导致市政工程在文明施工上需要投入的成本过多,而预算又不足,造成了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困难的局面。

1.3质量问题易疏忽

市政工程尤其是道路工程施工中,因发生质量问题引起的危害远小于房建工程,加上一般都为政府投资的公益项目,出于减少工程建设对城市日常生活干扰,受拆迁或政治影响,对工期要求十分严格,工程建设中往往会忽略了工程质量,质量管理环节较为薄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分包单位为了片面追求利润,往往在材料及施工过程中做文章,比如材料采购以次充好,品牌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施工过程中对土路床的纵向和横向断面高程未按照规范进行严格控制,这样,导致了路面结构层设计厚度无法达到标准,出现了厚薄不均以及无法满足设计要求的其他薄弱部分,导致了路面的破坏。

此外,城市道路工程质量也往往受到片区内其他项目的干扰,片区道路开通后,经常会遇到其他项目的材料车辆及土方运输车辆进入片区道路,超重的工程车辆频繁通行将造成道路破损,土方车辆通行时掉落的渣料、碎石等外力作用极易造成路面坑洞,路面骨料局部脱落等损坏。在质量缺陷期内,道路损坏的责任划分也是一大困扰。

2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对策探讨

2.1协调管理的措施

内部协调方面,应注重技术协调。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进一步找出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从图纸上解决问题;而技术交底是让施工班组充分理解设计意图,了解施工的各个环节,从而减少交叉协调问题。

外部协调方面,应做好工期及费用索赔证据的收集。施工方进场后经常会遇到施工范围内原地面与施工图纸不符的情况,由于市政工程面广监管不到位,常有被其他项目弃土或盗挖土方及砂石料的情况发生。因此施工方进场后,应立即组织监理及业主方做好施工范围原地标高复测工作,保留好现场记录及影像资料。同时,应组织人员详细踏勘现场,统计好现场障碍物清单,并应建立好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根据现场施工进度安排定期推进障碍物的解决,记录解决时间以做好工期索赔。

2.2安全管理的措施

就安全管理,施工单位要坚持“三有三制度”的落实,具体如下:要把安全工作的重点落在管理行为上,切忌流于表面、流于只做“完美”纪录,要踏踏实实、切合实际做安全工作,做到“三有”,有行为,有纪录,有效果,行为是基础,没有行为一切都免谈,同时切忌只做表面文章、资料很完美、资料和实际脱节。并且要求坚持三项制度:

(1)安全例会制度,是项目安全工作的主线,定期召开,安排有关的安全管理工作,对阶段安全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和改进意见。

(2)交底制度,对分包单位的进场交底要做到全覆盖,专项交底要覆盖重大危险源,要对分包到位落实安全制度进度检查。交底制度的目的是预防。

(3)检查制度,检查的目的是纠正,项目部要坚持检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检查要有纪录,问题要有跟踪、要整改、要闭合。

2.3质量管理的措施

就质量管理,施工单位要坚持做到“一条主线、两个落实、五项制度”,具体如下:

(1)识别主要质量管控点,作为质量管理主线。以质量管理计划为抓手,一以贯之。对主要管控点的管理行为,要在具体管理行为中落实,不能停留于纸面,要识别、要知晓、要落实。

(2)行为落实,责任落实。针对管控点要明确管理行为和手段,要组合拳、要有针对性;管理行为要落实责任人。抓二个落实,责任在项目经理,项目经理要有清晰的表达、并有记录佐证。施工阶段对施工和设计二个过程提出五项制度。

(3)施工过程中必须执行的制度:主要管控点有交底制度,要有施工专项方案(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要看、要审、要评,要交底,不要流于形式;质量管理例会制度要定期召开,要坚持,对现阶段质量提出安排,有要求、有布置、要评价;要有检查制度,有检查、有记录、有闭合。

(4)设计过程中必须执行的制度:前期图审和专项施工图审查制度,人家发现的问题,要落实闭合;设计变更管理制度,自己的事情,要有内控程序,要管控设计变更的有效性与相关性。

结论

相较房建工程,市政工程有其独特之处,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问题也有所不同,施工中应结合企业和施工项目的自身特点,对工程进行全方位的监控,对相关问题制定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管理方法和改进对策,综合以上的叙述,要将施工项目的安全、质量管理进行规范,使施工项目正常、顺利的进行,不留下施工隐患。

参考文献:

[1]王华.公路施工企业项目管理探讨[J].山西建筑,2017(07).

[2]王培永,孙向升.探讨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国科技博览,2016(10).

[3]包早明.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J].山西建筑,2017(12).

论文作者:马迪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6

标签:;  ;  ;  ;  ;  ;  ;  ;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解析论文_马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