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采煤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论文_金海林

浅谈采煤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论文_金海林

内蒙古平庄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西露天煤矿 内蒙古赤峰 024076

摘要: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煤炭行业发展迅速。煤矿井下开采中,矿山压力是重要的危害因素,特别是在一些地质情况复杂的矿井和大采深矿井,矿压危害更为突出,由此导致工作面顶板安全事故的易发和多发。因此,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成为煤矿安全生产中的重点防控环节。

关键词:采煤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

引言

科技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各行业发展迅速。中国是一个煤炭大国,煤炭资源用量很大,故煤矿工作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如何进一步做好采煤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在煤矿工作中出现顶板事故的概率较高,这不仅会影响工作进度,还会威胁到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

1回采工作面顶板的分类

位于煤层之上的岩层统称为煤层顶板。根据上部岩层距煤层的距离以及坚硬程度,煤层顶板由下而上分为:(1)伪顶。伪顶是位于煤层上部紧邻煤层的薄岩层,距煤层最近,厚度通常仅有0.3m~0.5m。伪顶主要组成为碳质页岩,通常质地较为松软,坚固度和稳定性较差,因而在工作面落煤时,伪顶也会随之垮落并混入煤中,影响煤质。(2)直接顶。位于煤层及伪顶上部的岩石层称之为直接顶,主要由沙质页岩和泥质页岩组成。直接顶相对于老顶来说较为紧密和坚固,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在工作面开采落煤时往往不会立即垮落,而是在工作面上方悬露一段时间后垮落。因此,直接顶也是采掘工作面支护的对象,如果支护不良,在矿压和开采扰动作用下直接顶很容易发生垮落冒顶,造成人员伤亡。(3)老顶。老顶是位于直接顶上方,距离煤层较远的岩层,一般由较为坚硬厚重的石灰岩、砂岩等组成。老顶通常结构紧凑,坚硬稳固,一般不会轻易垮落;但是如果采空区有较大面积悬露,在支架拉移时很容易发生垮落。

2顶板事故原因和影响顶板安全管理的因素

2.1采煤地质影响

煤层位置不是固定的,采煤工作会受到地点和地质结构等因素的影响,这使得很多事故是无法预测的,主要需根据地质结构的变化采取合理措施。比如煤层出现断层现象时,在断层中一定存在断层泥,其遇水很容易软化,这使得采煤工作面的稳定性降低从而导致发生坍塌事故的概率上升。若情况严重,可能会诱发岩石出现不同程度的破碎,这对顶板支护造成很大的影响,工作人员的安全无法得到保障。

2.2采煤技术的因素

许多小企业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实际采用的技术形式往往十分落后;由于采煤工作的环境十分恶劣,同时工作人员自身的待遇也不高,企业也没有向其进行知识普及,因此普遍工作人员自身缺乏相应的安全保护意识。许多事故都会在回采的过程中出现,当回采程序有所不同的时候,还会引起不同的事故。此外,当机械工作完毕之后,理应对其进行支护,一些企业的支护工作不够及时,则可以在回柱放顶的过程中出现冒顶的情况。

2.3安全管理的主要要素

从源头出发,对采煤工作可能遇到的各方面事故问题提前展开预防。为此,工作人员理应率先找出导致事故出现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查能够得知,通常会对安全管理造成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三类,分别是人、物以及环境。一般来说,这三类因素并不会独立存在,一旦出现了任何纰漏,都很容易导致事故情况出现。

2.4安全体系指标的创设

由于各方面因素都很难进行有效控制,因此针对工作面本身,理应制定相应的安全指标,因此能够将所有因素进一步细化。例如,如果是工作人员自身的缺陷,则主要包括安全意识相对较低、操作水平不高以及缺乏足够的安全知识。而如果是物的缺陷,则主要包括维修工作不够及时、一些设备带病运行以及设备的配置不到位等。而环境方面的缺陷,则主要包括气候因素、地质因素以及照明条件较差等。为此,施工人员便需要做好分析工作,尽可能将所有因素全部考虑进来,并采取一些针对性措施进行改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采煤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

3.1针对不同类型顶板采取的支护措施

对于复合型顶板,应以支护并重为原则,提高支护的初撑力及稳定性,防止直接顶离层、抽顶;合理设计支护类型及支护密度,尽量使用单体液压支柱,当采空区直接顶悬顶面积较大时,要及时进行人工放顶,同时与机械化放顶支柱配套使用,提高支护强度,消除隐患。工作面采掘结束后,特殊支护不得提前撤除,回料必须在最小控顶距下进行;对于顶板压力集中处或“压死”支柱的回撤,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在替棚替柱安置妥当前严禁强行回柱。

3.2提高对于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

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十分必要,这可使他们更加注重对于安全问题的管理,减少顶板事故的发生。工作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既可以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又可以提高煤矿开采效率。

3.3基于地质进行安全处理

一般来说,煤矿事故问题有着很强的突发性特点,很难提前进行预测。但是经过长时间分析,可以发现顶板事故本身还是有着较强的规律。因此,施工人员可以基于地质情况的基本因素展开勘探工作。之后在基于地质原有的变化情况以及顶板的变化规律,提前展开交流和探讨,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在进行采煤的时候,理应保证支架防护和现场本身做到完全一致,以此可以促使支架原有的功能可以全部发挥出来,从而提升其支护效果、防护小姑以及本身的稳定性。不仅如此,还需要进一步提升采煤机械本身的机械化程度。特别是对于支护工作而言,不仅可以使得采集工作的技术含量进一步提升,同时还能大幅度降低人员伤亡的情况。除此之外,岩层本身有着很强的变动性特点,因此在进行顶板检测的时候,理应提升其本身的效果,以便可以更好地对工作面本身的情况进行掌握,一旦有任何问题出现,必须在第一时间展开处理,以防会有任何事故情况存在。

3.4井下工作面的综合性管理措施

采煤机割煤后,要停机挂梁支护,挂梁前严格执行审帮问顶制度,及时敲掉松散的顶板岩层,挂梁时保证梁上端紧接实顶,不得在无柱悬壁梁上再挂铰接顶梁。检修液压支架质量时,确保泵站出液压力,保证支架足够的支撑力;严禁使用漏液、折损和未经试压的单体支柱。工作面支柱要打成直线,严格控制排距、柱距,保证偏差不大于0.1m;支柱时必须确保底部平稳、坚硬和牢靠,严禁在浮煤、浮矸上打设支柱。对于较大面积难以垮落且难以支护的顶板,可借助倾斜深孔爆破切槽的方式直接强制放顶。

3.5利用新技术分析顶板规律

在工作面顺槽内安装在线监测压力表,掘进时密切监测顶板压力变化。同时,利用信息技术将顶板压力变化信号传输至计算机系统,通过计算机对从开掘到采煤结束等生产各环节的顶板压力变化数据进行记录,定期对记录数据进行分析,从而为后续的开采工作提供准确而有效的参考数据信息,更好地指导煤矿开采和顶板安全管理,杜绝冒顶事故。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煤矿开采一直都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项目。但是,不能忽视的是,煤矿开采工作经常会有事故出现,不仅会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同时还会造成人员伤亡。这其中,顶板事故有着一定规律存在,应工作人员应当提前做好分析工作,采取一些预防性措施进行处理,减少事故产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王晓平.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8(7):216-216.

[2]赵作勇,任思东,渠江.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J].中国科技博览,2017(35):24-24.

[3]乔杰鹏,赵妍,乔双鹏.浅析煤矿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及其防治措施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6(30):00053-00054.

论文作者:金海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6

标签:;  ;  ;  ;  ;  ;  ;  ;  

浅谈采煤工作面顶板安全管理及事故预防论文_金海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