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词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孙祝平

初中古诗词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孙祝平

甘肃省临潭县扁都九年制学校 747502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新课标的改革实行要求传统文化需得到有效的发展,因此对于古诗词的传承是非常重要的。初中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的古诗词教学,帮助学生学会鉴赏古诗词,了解传统文化,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自我文化素养。

关键词:新课标 教学设计现状 教学对策

一、初中古诗词教学设计现状

1.教学目标设计不明确。现代初中古诗词教学中部分语文教师片面地认为,在古诗词教学 过程中只要进行朗读、背诵、翻译、默写,就能够将相关知识进行有效地掌握,忽视了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能力,教师对于古诗词教学的目标尚不明确。另一方面,教材的课程目标缺乏高要求。以初中九年级教材下册中第五单元的《孟子》两章课后习题为例: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千古名句。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子墨子九距之。②寡助之至,亲戚畔之。③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④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⑤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从教材的课后习题设计来看,对于课程目标仍然是低要求,只是把握基本的内容主旨即可。所以学生在古诗词教学过程中无法领悟到古诗词中的情感,也就无法提高对于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2.教材设计面临的困境。教材不但是教学内容的基本依据,还是教学课程目标设计的具体化。通过各个版本的教材,对于古诗词的教学呈现不同的教学内容:

(1)语文版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说明:本单元所选课文,除最后一课是五首诗词,其余四篇均为古代游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已掌握了一些阅读游记类文章的一般方法,但面对古代游记,在文言知识的掌握、作者思想的体会、表现手法的赏析等方面,会有一定困难。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积累文言知识、收集背景资料,初步建构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意识。

(2)人教版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是诗四首,分别是《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使至塞上》(王维)《渡荆门送别》(李白)《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这些古诗词各具特色,对于排版组合的先后顺序不知道是按照年代、题材、情感还是理解难度来组成一个单元,所以对于教材本身,这些诗词的编排完全的偶然性或者是巧合的。那么对于单元的说明和教学目标的设计教师完全没有系统的理论,仅凭感觉教学,这对于教材单元的设计价值并没有任何意义。由此可见,古诗词在教材设计上面临的困境急需解决。

3.古诗词的教学方法不当。以背诵为中心,忽视朗读。在现代古诗词教学过程中,一些语文教师首先要求学生背诵要学的诗词,接着就是讲解诗词大意,疏通全文,然后就要求学生将诗词背诵下来。这样的教学过程不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无法在朗读中品味到古诗词的美妙意境。深情的朗读可以感染学生,将其带入诗词当中,与诗词融为一体。因此教师要摆脱轻朗读重背诵的教学误区,同时帮助学生鉴赏古诗词,并有感情的进行朗读,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注重应试教育。通过调查研究发现,现代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核心是为了应对中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古诗词习题的标准答案,帮助学生取得较高分数,然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失去了对古诗词的鉴赏和审美能力,使得丰富多彩的古诗词变成了应对考试的刻板试题。这样的教学结果导致了师生变成了专业的答题技巧工,无法满足通过对古诗词的品味而获得的心灵需求。

二、初中古诗词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首先是审美教育作为基本目标,将古诗词的阅读定位为文学作品阅读。初中古诗词教学目标定位是: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对古诗词作品的鉴赏和审美能力。审美能力的获取是要依赖扎实的文学功底,“没有知识,我们谈不上欣赏”,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如是说。在初中古诗词教学过程中要重新梳理教学课程的目标,努力提高教学课程目标的质量,从而加强学生的鉴赏和审美能力。教学课程的基本就是要帮助学生梳理古诗词的知识系统,从课程来看,要掌握古诗词的文体知识和鉴赏古诗词的能力,从而使课程知识系统化。

2.提高教材编写的优秀程度。首先,提高作家生平信息和写作背景的全面性,帮助学生更快地理解文章的主体思想;其次,在古诗词的编排上增强系统性,设计一个清晰的标准进行分门别类;最后侧重于引导学生解读文章的不同方法,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借鉴优秀教材的课后辅导体系。香港的中文教材突出了古诗词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秀案例。

3.优化教学方法。注重朗读,体会情感。在朗读诗句的过程中能够体会诗人的情感,如教师在教授学生朗读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中的“残”“难”时,要引导学生准确读出其韵律,从而细细品味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同时教师在进行古诗词习题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之间的探讨,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焕发能力,摆脱应试教育的误区。

参考文献

[1]赵亮 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问题解决对策[J].课外语文,2014,(10):80。

[2]陈静静 试论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0,(06):89。

[3]易军 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问题、对策及创新实践[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07):90。

论文作者:孙祝平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4月总第2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7

标签:;  ;  ;  ;  ;  ;  ;  ;  

初中古诗词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论文_孙祝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