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论文_李芬菲

非小细胞肺癌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论文_李芬菲

(阳朔县人民医院感染科 广西阳朔 541900)

摘要:本研究首先分析了非小细胞肺癌雌激素受体的表达,然后探讨了非小细胞肺癌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现综述如下。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雌激素受体表达;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肺癌属于一种恶性肿瘤,在全世界范围内均极为常见,近年来,其发病率日益提升,在我国,在男性恶性肿瘤中,其已经位居第一位,而在女性恶性肿瘤中,其位居第二位,在男性和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中,其位居第一位[1]。即便接受手术及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仍然具有偏低的生存率,因此,将新的治疗方法寻找出来极为必要[2]。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均受到体内性激素及其受体状况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在成人肿瘤中,雌激素受体(ER)状况对乳腺癌预后造成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在乳腺癌激素治疗及预后的判断中,乳腺癌组织中雌孕激素受体状况能够将重要依据提供给临床[3]。相关医学学者在1955年就报道[4],有某种激素作用因子存在于肺癌组织中,同时将类固醇治疗提了出来。1985年,相关医学研究表明[5],激素受体一方面存在于正常人肺组织中,另一方面也存在于肺癌患者肺组织中,和正常人相比,肺癌组织中具有显著较高的激素受体水平,因此说肺癌也属于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目前,临床仍然没有统一肺癌中ER的表达及其意义。现阶段,医学界研究的一个重点方向为肿瘤ER检测与内分泌治疗。

1.非小细胞肺癌雌激素受体的表达

相关医学研究表明[6],ER也表达于传统靶器官以外的组织及肿瘤中。相关医学学者认为[7],肺癌也属于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相关医学研究表明[8],肺癌有50%-60%的ER阳性率,同时,肺良性病变组织中ER阴性。性激素受体存在于肺癌组织中说明肺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受到性激素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ER阳性肺癌可能属于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类似于雌激素靶器官恶性肿瘤。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女性腺癌占肺癌的较大比例,和男性相比,女性吸烟更易患肺癌。相关医学研究表明[9],肺腺癌的发生受到内外源性雌激素的直接而深刻的影响,肺癌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不受ER的影响,和ER阴性表达肺癌患者相比,ER阳性表达肺癌患者具有显著较高的术后5年生存率。相关医学研究表明[10],有芳香化酶mRNA表达存在于肺癌组织中,同时,其也存在于癌旁组织、肺良性病变及正常肺组织中。芳香化酶属于一种限速酶,能够对雄激素进行催化,使其向雌激素转化。因此,芳香化酶表达于肺癌组织局部,对雄激素进行催化,使其向雌激素转化,然后向血中释放,可能极易提升男性肺癌患者的外周血雌激素水平,降低雄激素水平[11]。

2.非小细胞肺癌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

内分泌治疗的机制为将激素依赖性肿瘤生长所需内分泌微环境改变,使肿瘤细胞增殖在G0/G1期停止,从而有效缓解肿瘤[12]。大多数非小细胞肺癌不敏感于化疗,同时极易复发,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为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有耐药产生。现阶段,在内分泌治疗肺癌的过程中,托瑞米芬、三苯氧胺是临床通常采用的药物,其属于信号转导抑制剂,一方面能够作为ER拮抗剂将抗肿瘤作用发挥出来,另一方面还能够作为化疗多药耐药调节剂,将逆转耐药、化疗增敏作用发挥出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三苯氧胺从三苯乙烯衍生而来,在化学结构上有2个异构体存在,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为2个没有将苯基取代掉的主体具有不同的位置,处于反式、顺式时分别为三苯氧胺Z型、E型,分别具有抗雌激素样作用、一般雌激素样活性,能够对E2约束靶组织的现象进行抑制。Z型是E2的竞争者,对癌细胞的ER进行竞争。在人体实验中,组织中三苯氧胺及其代谢物浓度在持续口服三苯氧胺有显著高于血清中浓度,肺、肝具有最高的浓度,乳腺癌及其转移组织只能够也具有较高的三苯氧胺浓度[13]。化疗同期连续服用400-600mg三苯氧胺,5-7d为1个疗程,完全能够将铂类耐药的血清浓度逆转过来。芳香化酶属于一种雌激素合成酶,其表达与活性能够为类固醇的生长刺激通路提供良好的前提条件。Western blot及RT-PCR检测发现[14],芳香化酶转录与蛋白质表达于人非小细胞肺癌中。肺癌细胞芳香化酶活性显著高于正常细胞。阿纳托唑属于一种芳香化酶抑制剂,体外实验证实,其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体内实验也证实[15],治疗3周后,其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抑制切除卵巢的A549肺肿瘤异体移植小鼠的肿瘤体内增长。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肺肿瘤细胞中存在芳香化酶,同时具有生物活性。芳香化酶抑制剂具有特异性,其治疗能够对肿瘤生长进行抑制。

总之,高表达ER存在于肺癌组织中,同时,肺癌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及预后均与ER含量及阳性表达率具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但是肺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则均与ER含量及阳性表达率无关,说明肺癌也属于一种激素依赖性肿瘤。临床试验及动物实验均证实,ER拮抗剂能够对肺癌细胞生长进行抑制,将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逆转过来,在耐药肺癌的治疗中,联合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能够将良好的效果获取过来,同时具有较好的耐受性。多学科综合治疗是肺癌治疗的发展趋势,现阶段,还较少有相关医学研究报道肺癌的内分泌治疗,临床仍然没有统一其临床疗效,让然需要大样本、多中心研究解决这些问题。

参考文献

[1]张正.雌激素通过雌激素受体β上调IL-6分泌促进非小细胞肺癌进展[D].华中科技大学,2015.

[2]米小芳,姜霞,郑绘霞等.RACK1和VEGF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48(5):458-461.

[3]薛丹凤,赵相军.贝伐单抗联合顺铂对非小细胞肺癌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4):377-378.

[4]邸庆国,张玲,买智涛等.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与TTF-1表达及与患者预后关系的研究[J].临床肺科杂志,2017,22(6):999-1003.

[5]蒋丕萍,黄旭,张熙洋等.非小细胞肺癌单发脑转移患者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16,33(8):1917-1919.

[6]刘茜.优质护理在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同步适形调强放疗中应用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7,4(21):1-2.

[7]李均勇,王椿,周晓娟等.液体活检指导下的非小细胞肺癌精准治疗[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7,12(1):49-53.

[8]朴正华,张慧芝,周新成等.肺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17例临床病理分析[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7,33(9):1033-1035.

[9]杨黎,何杰,周夏飞等.介入治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华肺部疾病杂志(电子版),2015,8(3):36-39.

[10]王椿,张明峰,周麟等.血清乳酸脱氢酶对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的预后判断价值[J].四川医学,2015,36(10):1374-1378.

[11]王丽,皮婷,刘艳秋等.2010-2015年美国FDA批准上市的孤儿药研究[J].中国药房,2017,28(26):3733-3737.

[12]田伟峰,郎小梅,荣宁等.中医药联合化疗对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TK1的影响及预后因素分析[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7,37(11):2383-2388.

[13]韩若旸,杨国庆,吕朝晖等.糖尿病对肺癌患者生存期影响的研究[J].中华内科杂志,2015,54(12):1028-1031.

[14]班媛媛,张伟,李道胜等.非小细胞肺癌的少见亚型大细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6,10(18):2816-2818.

[15]姜霞,米小芳,郑绘霞等.RACK1、PI3K、Akt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48(5):454-457.

论文作者:李芬菲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30

标签:;  ;  ;  ;  ;  ;  ;  ;  

非小细胞肺癌雌激素受体的表达及内分泌治疗研究进展论文_李芬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