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新疆博州 833300)
(2精河县人民医院外二科 新疆博州 833300)
【摘要】目的:探讨临产妇生理条件下凝血4项及D-二聚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96例健康非妊娠育龄女性为对照组,另同期选取行孕期体检的96例临产妇为观察组,检测两组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原时间(PT),比较分析所得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TT、APTT及PT均值相比于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观察组D-dimer、FIB均值较之对照组,均高于后者(P<0.05)。结论:临产妇血液相比于健康非妊娠育龄女性,乃为高凝态,对其实施D-dimer及凝血4项检测,对防治临产妇异常出血及血栓形成等,均具有十分突出的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临产妇;凝血4项;D-二聚体
【中图分类号】R71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140-02
伴随妊娠周期的增加,分娩及胎儿生长发育的切实需求,产妇机体会随之而出现诸多生理改变,其中最为明显的便是纤溶系统及凝血的变化。首先会造成激素水平及凝血因子浓度的改变,受之影响,凝血功能也会随之发生改变[1]。诸多研究指出[2-3],临产妇女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对于产后快速止血较为有利,但其会造成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早产、胎盘早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并发症,严重者会对围产儿及临产妇生命安全及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临产妇正常生理条件下,为更好了解D-二聚体及凝血4项所持有的变化规律及临床检测意义,本次研究针对临产妇及健康非妊娠育龄女性开展D-dimer、FIB、TT、APTT及PT检测,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96例健康非妊娠育龄女性为对照组,另同期选取行孕期体检的96例临产妇为观察组。对照组年龄区间21~33岁,平均(28.6±2.4)岁;观察组年龄区间20~33岁,平均(28.5±2.3)岁;经细致检查,两组受检者在血液系统、凝血机制、肾功能、肝功能及心功能均运行正常,近期均未使用任何类型止凝血药物,也未合并有其它对血凝指标造成影响的疾病。两组在健康状况及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
1.2 仪器及试剂
本次研究所选用仪器为STA Compact Max型血凝仪(法国)所选用标准质控品及检测试剂,均选购北京思塔高诊断产品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1.3 方法
于清晨空腹状态下,运用专用血凝试管,采集受检者静脉血,即1.6mL,完成采血之后,需及时摇匀,离心机以3000r/min,实施离心操作,时间为10min;利用磁珠凝固法,对FIB、TT、APTT及PT实施检测,选用免疫比浊法,测定D-dimer;全部采血及检测工作,均需在2h内完成,各项操作均需依据使用说明书各项操作要求执行。
1.4 统计学方法
SPSS20.0处理研究所得数据,百分比%表示计量资料,行χ2检验,标准差(x-±s)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若比较差异显著,由P<0.05表示。
2.结果
观察组TT、APTT及PT均值相比于对照组,均低于后者(P<0.05);观察组D-dimer、FIB均值较之对照组,均高于后者(P<0.05)。见表1。
3.讨论
妊娠作为育龄妇女中一种正常性的生理现象与过程,但其中也伴随有一些非生理情况的变化,特别是孕妇在临产时,在凝血状态方面所发生的变化,临产妇在妊娠期,因其纤维蛋白溶解的日渐减少,抗凝物质水平方面的持续下降,促凝水平方面的增高,造成其血液通常处在高凝状态,此种高凝,实际上乃是一种对产妇施加保护的一种生理变化,其对于胎盘脱落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能够对产妇产后的快速止血,提供更加有效的物质基础。而此种高凝状况如若超出机体适度,便会严重损害到临产妇的身体健康,更甚者还会造成临产妇产后出现不同程度的凝血障碍,最终造成血栓栓塞性疾病。FIB、TT、APTT及PT、D-dimer乃是临床中一种较为常用的对出血性疾病类型进行判断的诊断指标,能够对临产妇出凝血所持有的功能特征快速有效的反应出来[3-4]。本次研究将D-dimer及四项指标当作对健康非妊娠育龄女性及临产妇凝血功能改变状况实施判断的主要依据:(1)PT乃是一种检测外源性凝血系统所持敏感性进行检测的指标;(2)APTT为检测内源性凝血系统所持敏感性的重要指标;(3)TT为凝血共同途径纤维蛋白向纤维蛋白进行转变的过程中,是否存在抗凝物、是否发生纤溶及是否存在纤维蛋白原异常的检测指标;(4)FIB的含量相关于凝血酶,乃是血栓形成的关键因素,当血浆当中具有越高的FIB,则机体便越具有形成血栓的可能[5]。(5)D-dimer乃是一种交联的纤维蛋白,当期被纤溶酶水解之后,便会形成一种分子标志物,此乃继发性纤溶的关键指标,当血液中此指标含量升高时,则表明机体有纤维蛋白溶解的发生及血栓形成。
本次研究结果可知,观察组TT、APTT及PT均值相比于对照组,均低于后者;观察组D-dimer、FIB均值较之对照组,均高于后者。至此,临产妇血液相比于健康非妊娠育龄女性,乃为高凝态,对其实施D-dimer及凝血4项检测,对防治临产妇异常出血及血栓形成等,均具有十分突出的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燕.孕产妇产前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检测分析及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09(6):686-686.
[2]李健茹,刘光明,陈世豪.临产孕妇D-二聚体与4项凝血指标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08(3):309-310.
[3]戚其学,李玉芬,曹云鹏.急性脑梗死病人血浆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含量和纤溶酶原活性的变化[J].微循环学杂志,2006,16(2):72-73.
[4]刘红升,王曼,苏琴,等.急性重症创伤患者凝血功能异常的临床意义[J].创伤外科杂志,2014,16(5):399-402.
[5]王婧婧,王文燕.孕妇妊娠期D-二聚体和凝血四项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妇幼保健,2011,26(36):5707-5708.
论文作者:郭俊兰1,赵国庆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5
标签:凝血论文; 育龄论文; 对照组论文; 指标论文; 生理论文; 纤维蛋白论文; 精河县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