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护生带教体会论文_徐金霞,吴春芳,王雪兰

儿科护生带教体会论文_徐金霞,吴春芳,王雪兰

(漯河市中心医院儿二科 462000)

【摘要】目的 通过规范化的教学提高儿科护生带教质量。方法 对在儿科实习的40名护生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择优选派带教老师进行带教工作。结论 启发护生的主动思维和自学能力,因人施教,发挥护生的最大潜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又能提高带教老师的业务水平。

【关键词】儿科;护生;带教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45(2016)-08-082-01

1 方法

1.1 严格挑选带教老师

儿科护士既是护理实践者,又是教育者,更是患儿代言者和知心者,所以要求儿科带教老师具有较高的医德修养、更强的时间观念、更高的工作效率、灵活敏捷的动作、整洁的仪表、和蔼的态度、较强的语言与非语言沟通能力以及细微敏锐的观察能力[1]。一个好的老师能带出一个好的学生,带教老师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严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把自己丰富的经验、娴熟的技术、高尚的品德传授给护生,培养优秀的儿科护理人员。

1.2 制定带教计划及实习目标

要求带教老师熟悉教学学习计划与大纲内容与要求以及护生的知识水平,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带教计划。由于儿科护理专业性较强,护生进入科室早期阶段由护士长或带教老师介绍科室环境、规章制度、护理程序及儿科专业特点大致作以介绍,使学生在思想上对儿科护理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中期要求护生掌握儿科基础护理操作及理论,如:静脉输液时各种药物的精确配制方法、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蓝光箱、微量泵的使用方法以及小儿头皮静脉穿刺、婴幼儿抽血方法等,采用“一带”、“二看”、“三放手”的带教方法。“一带”:由带教老师带着操作,并说明操作目的及注意事项;“三看”:看着学生做,从他们实际工作中看到不足之处,并及时给予纠正;“三放手”:让他们独立操作,带教老师放手不放眼,严格把关,增强他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防止差错事故的发生,使护生在短暂的实习期间对儿科各项基础操作技能熟练掌握[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 护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培养

1.3.1 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在儿科临床带教中,从护生第一天踏入病房,就应对护生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学习医务人员道德规范等法律知识。作为一名儿科护理人员工作上要求更加细心和认真,一点疏忽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错误,应对护生进行全面安全知识教育,尽量避免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

1.3.2 加强健康教育能力:对于婴幼儿应鼓励护生应用非语言交流,多给患儿一些安慰和抚触,对于年长的幼儿应鼓励护生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患儿交流,经常给患儿一些适当的关爱,如:轻拍、抚摸、搂抱及逗乐等,多进行鼓励,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中接受治疗及护理。

1.4 以评促教

护士长通过观察及与护生面对面交谈,了解老师的授课及带教计划的执行情况,让护生对带教老师的工作态度、带教方法、教学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严格出科前考试,包括理论和操作技能,从而对带教老师的带教质量进行考核,每年举行一次评选优秀带教老师的活动,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和工作积极性。对于护生的优点和成绩,应及时给予表扬,对于护生需要加强的方面耐心指导,切不可严厉批评,多给予鼓励和帮助,每月评出一位优秀实习生,参加医院每年优秀实习生评选活动,从而提高护生的学习积极性。

1.5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要对护生实行人文关怀,做到“三严四多”:教与学之间应该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双向互动关系,这种关系的融洽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素质的好坏。作为一个护理管理者,仅仅依靠一些规章制度去管理学生,而不着眼他们的感情生活是不够的。“三严”,即:严要求、严把关、严考核;“四多”,即:多沟通、多关心、多鼓励、多帮助。把关爱每一个实习生作为己位。倡导感情上多沟通,生活上多关心,学习上多鼓励,思想上多帮助。给予充分的理解、尊重、信任和关怀,创造一个能使学生实现自我价值的、舒适的、和谐的实习人文环境,建立新型的师生情,增强师生交流。

2 小结

临床带教是一种付出,更是一种收获,是付出之后的喜悦。通过儿科护理教学的改进,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强调人性化教学,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儿科护生素质和能力的全面培养,提高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和护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朱念琼,主编.儿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5~6.

[2]李成太,陈荣珠,孙丽华,刘雪萍.急诊手术室护生带教方法的探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5):69~70.

论文作者:徐金霞,吴春芳,王雪兰

论文发表刊物:《中华高血压杂志(综合临床)》2016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7/2/9

标签:;  ;  ;  ;  ;  ;  ;  ;  

儿科护生带教体会论文_徐金霞,吴春芳,王雪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