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丝绸之路”人口分布特征研究论文

“冰上丝绸之路”人口分布特征研究

李振福, 刘 婧

(大连海事大学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6)

摘 要: 统计“冰上丝绸之路”区域人口相关数据,从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人口变动三方面阐述“冰上丝绸之路”人口的分布情况,得出结论:“冰上丝绸之路”区域人口的数量和密度极低,老龄化与人口流失现象严重;俄罗斯“冰上丝绸之路”人口情况与其他区域区别显著,人口自然增长是人口再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冰上丝绸之路”区域人口分布特征差异明显,制定相关政策应该因地制宜。

关键词: “冰上丝绸之路”; 人口; 年龄结构; 北极圈

2015年中俄总理第二十次定期会晤联合公报中提出“加强北方海航道开发利用合作,开展北极航运研究”,表明中俄合作建设北极航线的意愿。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时,双方正式提出建设“冰上丝绸之路”,将中俄北极航线合作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冰上丝绸之路”有两层含义,一是俄罗斯认为“冰上丝绸之路”系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1];另一个是中国视域下的“冰上丝绸之路”,不仅有回应俄罗斯概念的初衷,也包含符合中国发展愿景的更大战略构想,即实现“一带一路”向北方的更大延伸。因此,中国视域下的 “冰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冰丝”)是指以中国为始发地,为实现北极航线的开发及沿线港口与腹地的发展,与经由北极航线区域的国家和地区开展经济、政治、文化的合作,共同建设中国经北冰洋连接欧洲与北美地区的蓝色经济通道。“冰丝”人口指北极航线沿线国家,即环北极八国在北极圈附近行政区的人口。

普华永道咨询公司认为,未来电商肯定会与实体店融合,但是仍会有生意进入现实世界,因为购物体验决定着你买还是不买。

第二,要想在高等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上机实验教学环节过程中获得良好教学效果,应以业务技能培训和外来人才招聘的方式,建构形成一支专业能力良好且综合素质优秀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任课教师队伍,为高等院校各专业学生,提供“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理论知识要素的专业化、深入化的讲解分析,提升实际教学的整体效能。

人口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是政治、经济等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研究“冰丝”人口分布,可以深入地了解其现状、变化特点及趋势,为我国北极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有益参考。国内针对人口分布的研究大多从空间上(乡镇、街道、区县或者分圈层)描述人口数量或密度[2-3],或者研究人口重心、集聚程度及空间自相关性[4-5]。随着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某一地区人口的多中心模拟,目的是揭示人口空间的多种演化规律[6]。就人口变动方面的文献来说,多从迁移的角度研究,分析迁移人口的特征与影响因素[7-8]、迁移机制[9],或模拟迁移过程[10]。在“冰丝”人口分布方面,国内目前仅有张侠等学者对“冰丝”人口状况做了初步统计和分析,虽涉及诸多方面,但并未深入探讨[11]。由此可以看出,有关人口分布的论文中,涉及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变动相结合的研究较少,而这三部分恰恰是认识某一个地区人口的基础。本文拟以环北极八国在“冰丝”区域的各行政区人口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其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人口变动的演化规律。

一、“冰丝”区域人口分析因素选择及数据来源

(一)人口数量

人口是社会最基本单元,社会稳定发展的前提是尽量满足人口在各方面的需求,某地区人口数量呈现人口分布的概况,是当地决策者为避免社会资源的浪费或者短缺而必须考虑的要素。人口数量通常指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的人口总和,如果将一个地区的范围缩小到单位土地面积,便得到人口密度,二者本质相同。一般把人口密度分为四个等级[12],见表1。

(二)人口年龄结构

人口年龄结构是指一定时间点、一定区域范围内各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占的比重。人口某一年的年龄结构是之前多年来自然变化和迁移变化的结果,决定了人口未来发展的类型与速度。人口年龄结构有年轻型、成年型和老年型三种类型[13]

(三)人口变动

人口变动指人口状况随着时间和所处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包括自然变动、迁移变动和社会变动。社会变动是指人口从一个集团转入另一个集团的变动。本文主要探究“冰丝”各行政区人口数量的变化,采取各行政区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等指标,分析人口的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

(四)研究区域

由于俄罗斯和芬兰行政区存在整改,便于纵向对比,本文统一采用2006年的环北极八国行政区划分方法。共涉及31个行政区:阿拉斯加州、格陵兰岛、法罗群岛、冰岛、育空地区、纽芬兰与拉布拉多地区、西北地区、努纳维克地区、努纳维特地区、北博滕区、凯努区、拉普兰省、阿尔汉格尔斯克州、楚科奇自治区、埃文基自治区、卡累利阿共和国、汉特-曼西自治区、科米共和国、科里亚克自治区、马加丹州、摩尔曼斯克州、涅涅茨自治区、萨哈(雅库特)共和国、泰梅尔(多尔干-涅涅茨)自治区、亚马尔-涅涅茨自治区、诺尔兰郡、特罗姆瑟郡、芬马克郡、斯瓦尔巴群岛、西博滕省、北博滕省。

(五)数据来源

国际上通常按0~14岁、15~64岁、65岁以上对人口总体做不等距分组,分别称为少年人口、劳动力人口、老年人口,但斯瓦尔巴群岛的划分标准为0~15岁、16~66岁和67岁以上,俄罗斯划分标准为0~15岁,16~59岁(男)、16~54岁(女)和60岁以上(男)、55岁以上(女),分别对应少年人口、劳动力人口和老年人口组。斯瓦尔巴群岛和俄罗斯“冰丝”区域采用本地区人口的划分标准,其他行政区按国际标准划分。

二、“冰丝”区域人口分布的空间格局

(一)“冰丝”人口数量分布

人口迁入率、迁出率、净迁移率变动分布。涅涅茨自治区迁入率、迁出率上升幅度均最大,分别上升了4倍和3.4倍;努纳维特地区迁入率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20%;纽芬兰与拉布拉多地区迁出率下降幅度最大,下降了54%。阿拉斯加州迁入率、迁出率一直处于前列。俄罗斯“冰丝”人口2014年迁入率、迁出率较2005年均有大幅上升,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加拿大“冰丝”人口迁入率、迁出率呈下降趋势,北欧各国无明显变化。

从国家层面看,与2005年相比,2015年俄罗斯“冰丝”人口数量仍然居于首位,人口最少的区域仍是丹麦。就行政区来说,俄罗斯的汉特-曼西自治区的人口数量最多,有1 612 076人;人口数量最少的区域位于挪威的斯瓦尔巴群岛,仅2115人。隶属于同一国家的各行政区人口数量差异明显,例如加拿大的努纳维克地区和纽芬兰与拉布拉多地区,分别为13 204人和527 756人,以及俄罗斯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州和涅涅茨自治区,分别为1 183 323人和43 373人。

表 2“冰丝”各行政区人口数量变化 [注] 努纳维克地区采用的是Kativik的数据;斯瓦尔巴群岛采取的是2012年7月1日的人口数据,2015年埃文基自治区、泰梅尔(多尔干-涅涅茨)自治区和科里亚克自治区人口数量采用2007年数据,为了与总体数据相一致,统称数据的变化范围是2005-2015年。

人口密度分布。“冰丝”区域土地面积共16 503 832.3平方公里[11],2015年总人口10 376 183人,平均人口密度约为0.63人/平方公里。以北极点为原点,“冰丝”区域被分为四个象限。仅法罗群岛人口密度35人/平方公里,属于人口密度中等区,但是法罗群岛占“冰丝”面积不足0.1%。俄罗斯占据了“冰丝”区域超过80%面积的14个行政区,人口密度均低于1人/平方公里,属于人口极稀区。不难看出,“冰丝”区域人口密度整体水平极低。另外,“冰丝”人口在方向上分布极不均衡,人口主要集中在第Ⅳ象限,第Ⅰ、Ⅱ、Ⅲ象限地区人口非常稀薄。同一国家中不同行政区域的人口密度相差较大。例如俄罗斯的埃文基自治区,人口密度仅为0.02人/平方公里,而摩尔曼斯克州为5.8人/平方公里;相似的情况还有芬兰的拉普兰省和奥卢省,人口密度相差6.34人/平方公里。

(二)“冰丝”区域人口年龄结构分布

数据主要来源于加拿大Laval大学北极统计数据库(http://www.arcticstat.org)和环北极各国的国家统计局官网。其中,各国家的人口密度数据来源于世界银行WDI数据库,努纳维克地区的数据来源于http://www.nunivaat.org,“冰丝”区域地图来源于http://www.arctic-coucil.org,阿拉斯加州的数据来源于http://alaska.gov。

对馆藏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的发展趋势,为此在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中将实现馆藏资源数字化到语义知识的提升,通过对各种形式馆藏资源的语义提取,实现对馆藏资源语义知识的获取与利用。通过建立时、地、人、事等基本知识库,支撑对馆藏资源的深度利用。

2.项目的运营与收益风险。PPP项目一般为长期项目,存在项目收益未达预期之风险,比如因需求变化、产出输送途径中断、替代等导致项目的使用不足,因支付收入的收取困难、政府对收费价格的限制等导致项目收益未达预期等。

表 3 2015年环北极八国“冰丝”区域的少年人口比例 %

2005—2015年劳动力组人口变化分布。2005年“冰丝”劳动力组人口总数7 148 255人,占总人口的68.28%;2015年下降至6 581 083人,比重为63.42%,下降了4.86%。下降幅度最大的行政区是马加丹州,上升幅度最大的是格陵兰岛;环北极八国中,俄罗斯的“冰丝”劳动力组人口下降最为明显。

2005—2015年老年组人口变化分布。2005年,“冰丝”区域老年组人口总数为1 273 026人,老年系数为12.16%;2015年老年组人口上升至1 735 144人,上升了4.56%。其中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马加丹州,上升了7.6%。从国家层面来说,挪威“冰丝”人口老年组人口数量增长幅度最大,增长了23.13%。另外,即使是同一国家,各行政区的老年系数差异明显,2015年纽芬兰与拉布拉多地区和努纳维特地区的老年组系数相差14%,丹麦的法罗群岛和格陵兰岛相差9%。2015年大部分行政区的老年系数均超过10%,甚至6个行政区的老年系数超过20%,16个行政区的老年系数在10%~20%,“冰丝”区域人口已经进入严重老龄化状态。

(三)“冰丝”区域人口变动分布

在工学结合模式下,院校也会获得更多的资源,同时,学生获得的实训机会也会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各院校应结合具体情况,对这些资源做出科学整合与优化调整,实现对各项教学资源动向的全面把握。其中资金可以说是工学结合模式能否顺利执行的重要基础。对此,各院校应注重资金来源的有效拓展,不断完善与企业间的协作,进行丰富多样校园活动的有效组织,通过这些活动来为学生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培养、拓展提供更多契机,为顶岗实习活动的有效落实创造良好条件,以此来促进高职院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4]。

1.人口自然变动分布

人口迁移规模变动分布。“冰丝”区域人口迁移规模逐年增大,2005年人口迁移总量为562 351人,2014年为916 750人,增加63%。“冰丝”各行政区人口迁移规模存在较大差异。2005年,人口迁移总量最大的是阿拉斯加州,为103 578人;最小的是努纳维克地区,为418人,约为阿拉斯加州人口迁移总量的1/248。2014年,汉特-曼西自治区上升为人口迁移总量最大的行政区,为162 376人;最小的仍然是努纳维克地区,为465人,差距甚大。

2.人口迁移变动分布

2005年,“冰丝”区域出生125 333人,死亡11 352人;2014年出生142 428人,死亡96 650人。就出生率来说,10个行政区出生率呈上升趋势,其中汉特-曼西自治区与萨哈(雅库特)共和国上升最快;其余17个行政区都呈下降趋势。仅俄罗斯“冰丝”人口出生率呈较快上升趋势,其他国家均呈小幅下降趋势。就死亡率来说,下降最快的行政区为阿尔汉格尔斯克州,下降了4‰;10个行政区死亡率上升,其中凯努区上升最快,上升了2‰。俄罗斯“冰丝”人口死亡率下降明显,美国、加拿大和芬兰的“冰丝”人口死亡率上升显著,其他国家无明显变化。就自然增长率来说,2014年“冰丝”区域自然增长率为4.45‰,比2005年增加了3.13‰。2014年,大部分行政区自然增长率为正。2005和2014年俄罗斯“冰丝”人口自然变化率占总自然变化人口数量的71%和69%,说明俄罗斯“冰丝”人口自然变化对总人口的自然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人口数量分布。“冰丝”人口总数在减少,各行政区人口分布、人口增长率不均衡。如表2所示,2005年“冰丝”人口总数10 469 522人,2015年比2005年减少了93 339人。虽然分属于美国、加拿大、冰岛和挪威的“冰丝”人口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是俄罗斯“冰丝”人口数量下降幅度更为明显,降低了4.02%,使得“冰丝”总人口数量呈现下降趋势。另外,各行政区的人口增长率差别较大,努纳维克地区增长率最大,为21.74%;马加丹州为-15.24%。

2005—2015年少年组人口变化分布。2005年,“冰丝”区域少年组人口2 047 089人,占总人口的19.55%;2015年少年组人口2 058 488人,比重为19.84%。降幅最大的是格陵兰岛,降低了3.89%;西博滕省上升幅度最大,上升了3.52%。除芬兰和俄罗斯外,其他国家在“冰丝”的行政区少年组人口均处于下降趋势。并且发现,本国行政区之间少年儿童比例差异较大的现象在加拿大和俄罗斯表现尤为突出。2015年加拿大努纳维特地区和纽芬兰与拉布拉多地区相差17%,而萨哈(雅库特)共和国与卡累利阿共和国相差7%。总体来看,“冰丝”区域少年人口比重极低,阻碍了未来人口年龄结构的健康发展。

2005年“冰丝”区域迁入、迁出总量分别为267 718人和294 633人,2014年分别为443 918人和481 197人,“冰丝”处于人口流失状态。各行政区在净迁移率上差异较大,2005年6个地区净迁入,冰岛净迁入率最高(3‰),西北地区净迁出率最高(19‰)。2014年有9个净迁入地区,特罗姆瑟郡的净迁入率最高(6‰)。挪威、瑞典、加拿大、冰岛人口净迁入,其他四国人口净迁出。挪威、瑞典、加拿大和丹麦的“冰丝”人口净迁移率上升,其他国家有所下降。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冰丝”区域的净迁移人口总量占“冰丝”净迁移人口总量的67%(2005年)和70%(2014年),说明俄罗斯的人口迁移变动对“冰丝”人口影响较大。

3.自然增长、迁移增长与人口再分布的关系

地图作为图像不能局限于“注视的逻辑”的视角,同时也是对于世界的”自然”视觉经验的研究,这更接近于胡塞尔现象学的图像意识,观看则是图像意识被主体化的过程。地图是一个一般概念,它分化出各种具体的类似物,用“知识图形”把世界整合在一起。

利用2005和2014年“冰丝”人口自然增长、人口净迁移量与人口增长之间的相关系数,探究人口自然增长和迁移增长对人口再分布的影响。由表4可知,2005和2014年,“冰丝”人口自然增长量、净迁移量与人口增长量都为正相关,并且r 1>r 3,r 2>r 4,r 4不显著。因此,“冰丝”人口自然增长与净迁移量相比,对人口再分布的影响更显著。但是r 1>r 2,2005—2014年,人口自然增长对人口再分布的影响有所减弱。

表 4“冰丝”人口增长与自然增长和净迁移量之间的相关程度 [注] **在0.01显著性水平上,*在0.05显著性水平上;努纳维克地区采用的是Kativik 的数据;由于斯瓦尔巴群岛、埃文基自治区、泰梅尔(多尔干-涅涅茨)自治区和科里亚克自治区人口变动数据难以获取,所以不考虑以上四个地区。

三、“冰丝”区域人口空间分布分析结果

在人口数量方面,“冰丝”人口数量少,且变化不大,尤其是北美以及俄罗斯的大部分行政区。地区城镇化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城市人口集聚和城市规模扩大[14],俄罗斯与北美人口的规模严重限制了城市化进程,阻碍地区经济发展。在人口年龄结构方面,“冰丝”劳动力组人口比重降低,少年组人口比例降低,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不仅会降低经济发展和劳动生产率,也会弱化家庭的养老能力,养老机构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专业的养老服务,弥补家庭养老的缺陷[15],但是其建设运营将为当地政府带来严重的负担。在人口变动方面,俄罗斯“冰丝”区域与其他北极国家有很大差别。原因是从2006年起俄罗斯将人口作为主要问题,在政策上大力扶持人口发展,包括降低死亡率,吸纳外来人口,提高出生率以及提高养老待遇等。虽然人口自然增长是再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但是其影响程度逐渐减弱。

俄罗斯是“冰丝”区域人口最多、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人口状况对整体变化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各个行为主体对与“冰丝”有关权益的争取都要考虑俄罗斯。美国阿拉斯加州2015年的人口年龄结构呈扩张型,目前劳动力充足,有利于当地经济发展,但是阿拉斯加州的经济及自然条件导致迁出率较高,加之较高的死亡率,未来阿拉斯加州人口不会出现剧增。加拿大“冰丝”人口的年龄结构呈明显的衰退型,但是人口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都处于正增长;北欧“冰丝”人口年龄结构几乎呈静止状态,接近衰退型,再加上人口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稳定。预计未来几年加拿大和北欧“冰丝”人口各方面指标变化不大。

此外,同一国家下的各行政区各项指标变化趋势相似,但差异明显,尤其是加拿大和俄罗斯的“冰丝”区域的各行政区,制定相关北极政策时应该因地制宜。

太空中的电子设备,脱离了大气层的保护,直接暴露在空间环境下,受到辐射和重粒子的冲击而发生各种辐射效应,容易造成其工作的异常或故障。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抗辐照工艺处理,以确保其工作可靠性。SOI CMOS技术因其埋藏氧化物(BOX)和浅沟槽隔离(STI)[1-2]的完美隔离,不仅去除了困扰体硅器件已久的闩锁效应,而且在辐照加固领域具有光明的应用前景。

四、“冰丝”人口与“冰丝”战略的相互作用

首先,以资源与产业为驱动,“冰丝”人口将得到长足发展。北极地区富含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石油、天然气、煤、贵金属、海洋鱼类、生物等)、海上航线和航空资源,其中最重要的是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与自然资源相对应,除挪威、瑞典、丹麦等北欧国家的部分行政区域和加拿大育空地区外,俄罗斯、加拿大和美国北极行政区域的第一经济产业几乎都是矿业、油气开采与提炼业[16]。虽然目前北极地区有众多的油气开采站点,但是俄罗斯的油气产量几乎等同于整个北极地区的产量[17],俄罗斯北极地区具有无可比拟的开采潜力。

俄罗斯北极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落后,即使政府出台政策,鼓励出生率,仍然不能抵消因人口流失和死亡带来的影响。由此看来,俄罗斯近年来积极推行北极战略,目的是利用资源开发,吸引投资,加快远东地区的经济建设,以留住现有劳动力及妥善安置老龄人口。中国油气资源匮乏,但具备支持俄方远东建设的经济和技术条件,加之两国有政治互信与合作基础,“冰丝”战略合作是契合双方需求的创举。“冰丝”辐射范围辽阔,目前在“冰丝”的建设阶段,需要大量的各层次人才与基础劳动力,改善远东地区的人口数量与质量,待其发展成熟,必然会带动整个“冰丝”人口健康发展。

其次,开发建设“冰丝”要注意保护原住民的基本权益。“冰丝”原住民规模较小,约200多万人,却存在20多个民族,地域分布范围很广,散布在北纬 60°以北的广大地区,主要包括俄罗斯北方、阿拉斯加州、加拿大北方、格陵兰等地区。几千年来,北极原住民虽然经历过西方殖民的入侵,但是基本世代以狩猎为生,过着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具有独特而鲜明的民族文化。但是许多石油、天然气和其它矿产分布在北冰洋周围地区以及离岸区域,这些区域往往是北极原住民世世代代生活、生产的区域[18],资源开发必然首先影响到原住民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北极开发,使原住民被迅速、完全地卷入了现代世界,其传统民族文化受到冲击,生活态度发生剧变,致使原住民酗酒、吸毒和自杀率剧增。以维护自身生存与发展权利为目的,北极地区原住民非政府组织陆续成立,在保护民族文化、争取土地所有权以及寻求自治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在北极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冰丝”战略具体实施过程中,应该注意与非政府组织沟通,保护原住民的基本权利,处理好民族发展与资源开发之间的关系。

五、结语

本文搜集了环北极国家在“冰丝”区域内各行政区关于人口数量、年龄结构和变动的详细数据,并整理分析数据。结果表明:“冰丝”人口数量和密度极低,并且上升空间不大。“冰丝”区域人口老龄化加剧以及劳动力人口降低,致使当地政府面临严峻的财政挑战,再加上人口流失现象严重,“冰丝”人口增长动力不足。俄罗斯“冰丝”人口自然变动和迁移变动方面与其他国家存在很大差别。人口自然变动是人口再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冰丝”各行政区即使隶属于同一国家,虽然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相似,但变化幅度有明显差距,制定相关北极政策应该因地制宜。“冰丝”战略实施有助于人口健康发展,“冰丝”建设过程中应注意保护原住民的基本权利。

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方针,必须认真完成好抓基层、打基础的工作,使每个农村基层党组织都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这是党长期执政的客观要求。在公共权力体系内,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权力并不大,但是在财政转移支付和资源大规模下乡的背景下,其在行政村范围内却掌握着资源分配的决定权,存在贪污腐败的机会,需加大对这种权力末梢的反腐力度。在农村基层,全面从严治党需要农村党组织与村委会职能分工,在协调配合进行乡村治理过程中相互制约。

参考文献:

[1] 中国新闻网.中国驻俄大使:打造“冰上丝绸之路”对中俄均有重要意义[EB/OL].(2017-11-15)[2017-11-22].http://www.chinanews.com/gjn/2017/11-15/8376615.shtml.

[2] 殷江滨,祝明明,范虹.2000-2010年西安市人口演变的空间差异与多中心模拟[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102-109.

[3] 秦贤宏,魏也华,陈雯,等.南京都市区人口空间扩张与多中心化[J].地理研究,2013(4):711-719.

[4] 杨振,雷军,段祖亮,等.新疆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J].地理研究,2016(12):2333-2346.

[5] 王宇,高向东.基于GIS的大连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变动及模拟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8(4):142-148.

[6] 蒋丽,吴缚龙.2000-2010年广州人口空间分布变动与多中心城市空间结构演化测度[J].热带地理,2013(2):147-155.

[7] 刘晏伶,冯健.中国人口迁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人文地理,2014(2):129-137.

[8] 张苏北,朱宇,晋秀龙,等.安徽省内人口迁移的空间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经济地理,2013(5):23-30.

[9] 于文丽,蒲英霞,陈刚,等.基于空间自相关的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模式与机制分析[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2(2):44-49.

[10] 李扬,刘慧.人口迁移空间格局模拟研究进展与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2010(10):1162- 1170.

[11] 张侠,刘玉新,凌晓良,等.北极地区人口数量、组成与分布[J].世界地理研究,2008(4):132-141.

[12] 赵少敏.海东市人口密度分级与重心曲线的时空动态特征研究[J].河南科学,2016(12):2112-2117.

[13] 俞梦巧,董致臻.收入、人口年龄结构与居民家庭金融资产选择:基于CHFS(2011)的经验证据[J].特区经济,2017(12):109-111.

[14] 熊飞飞,李菲.区域城镇化发展不平衡主要影响因素及对策:以河南省城市区域为例[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91-97.

[15] 李玉虎,陈哲.我国机构养老服务提供模式探索[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2-17.

[16] 张侠,郭培清,凌晓良,等.北极地区区域经济特征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09(1):34-41.

[17] 张侠,屠景芳.北冰洋油气资源潜力的全球战略意义[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5):8-10.

[18] 彭秋虹,陆俊元.原住民权利与中国北极地缘经济参与[J].世界地理研究,2013(1):32-38.

A Study on the Quantity ,Age Structure and Change of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in the “Ice Silk Road ”

LI Zhenfu, LIU Jing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Dalian Maritime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6, China)

Abstract :The data related to the “Ice Silk Road” region population was collected. Based on the data, the index of population density, age structure and population change were analyzed. The finding is as follows: 1) The number and density of “Ice Silk Road” region population are both extremely on low level. Population aging and loss are both serious; 2) As for Russia, the population situation i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Ice Silk Road” regions of other countries; moreover, the natural population growth is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 of population redistribution; 3)Among the “Ice Silk Road”, the populati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regions vary considerably, which indicates “Ice Silk Road” policy should be adapte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regions.

Key words :“Ice Silk Road”; population; age structure; the arctic circle

*收稿日期: 2018-07-24; 修订日期: 2018-09-22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北极航线战略与海洋强国建设研究”(13&ZD170)

作者简介: 李振福(1969—),男,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北极相关问题研究;刘婧(1993—),女,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北极人口与政治。

中图分类号: C9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297( 2019) 04-0058-07

(责任编辑: 李晓梅)

标签:;  ;  ;  ;  ;  

“冰上丝绸之路”人口分布特征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