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形式主义加班”现象的思考及对策论文

对“形式主义加班”现象的思考及对策论文

对“形式主义加班”现象的思考及对策

张书铭

加班,是机关科室经久不衰的热点话题。2019年作为“基层减负年”,作风建设一直被奉为“硬杠杠”,逐渐开始倡导健康合理的工作方式。但大道之外仍有小径,仍然有着一些隐形的工作存在“唯时长论”“坐班不做事”“领导不走我不走”,值得我们关注和反思。

一、“形式主义加班”的几种表现

除了纠缠文字、忙碌业务、勤于学习,在畸形加班的影响下,“形式主义加班”主要表现存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掩护式”坐班。这类同志往往是打着加班工作的幌子,干着无关本职的私活。他们往往将自己关在办公室内看杂志、聊天打电话,甚至玩游戏,既处理了私事,满足了个人玩乐嗜好,又给领导留下“铆在岗位干事业”的好印象,如此“一举两得”实在不可取。二是“虚假式”加班。有活不愿干,或是没活干不需加班,但又担心遭领导批评、同事非议,故自作聪明,开灯、关门、走人。反映出部分机关干部“加”给领导看、“做”给同事看的不实作风。三是“盲目式”跟班。盲目跟风,漫无目的。这类现象多出自新调入机关的干部。看着办公室的同事都在挑灯夜战,作为新人,碍于面子,不好意思提前走人,但又苦于不知干什么、不会干,只好跟着后面苦苦硬撑。观察发现,他们大多坐在电脑前发呆打坐,或者看闲书。四是“拖沓式”赶班。平时拖沓,末了苦干。一些同志工作作风散漫,不注重平时效率,遇事总喜欢拖一拖、缓一缓,等到领导催问时方知着急,于是加班加点“赶工程”。五是“陪护式”值班。这种现象比较普遍。调查中发现,不少办公室只要负责人在位加班,该办公室参谋干事均悉数在位。特别是单位主要领导加班时,显得更为突出,有些人甚至手头没事也要硬耗着。为的就是迎合领导,避免造成工作不勤、动力不足的坏印象。

二、“形式主义加班”造成的几点危害

出于自我进取、勤奋上进的主观意愿而主动加班是值得褒奖的,但上述几种虚伪加班现象,不但对个人成长进步、能力素质提升毫无益处,反倒会带来诸多弊端。危害一:损害身体机能,推向“亚健康”深渊。癌症的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睡眠是“隐形杀手”。我们总是觉得自己年轻,忽视加班熬夜对身体的副作用。殊不知,“三十岁以前我们用身体换钱,三十岁以后我们用钱换身体”。长期加班的人会过早衰老,免疫力低下,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专家表示,临床研究表明,心脑血管病突发猝死,很多与压力过大、不良生活方式等高危因素有关,长期加班所导致的精神高度紧张或过度疲惫焦虑,同样会引起或加重冠状动脉痉挛而导致心梗。危害二:产生抱怨心理,引发“多米诺”效应。加班工作的比重显著加大,导致休息和其他社会生活的时间缩短,必然会出现人的不平衡发展的情况。长时间加班影响了中青年干部的家庭和睦,引发了夫妻矛盾,极易导致感情冷淡、亲情淡漠、朋友疏远等现象。而后一系列矛盾问题就像多米诺骨牌,引发连锁反应,降低了广大官兵对部队的认可度。危害三:加重工作成本,输出“低质量”效益。人的精力有限,如果不能在白天工作中完成的任务,在晚上加班时同样低效。加班的时间越长,工作的效率就越低,大脑长期处于混沌状态,无法周密思考,打的就是一场乱仗。黑白颠倒使得正常的工作秩序被打乱,干工作的时候无精打采,只能通过加班来弥补,形成恶性循环。此时赶出来的材料或工作计划等,往往错误率较高,只是机械式地重复之前的工作,缺乏创新精神,内容质量低。危害四:助长不良之风,造成“双输”局面。不良的加班现象都是“形式主义加班”的具体表现,是功利心理、形式主义、虚假作风的不良产物。如若任由其滋长蔓延,将会助长两面做派图虚名、投机取巧谋私利,工作拖沓、责任心涣散,注重“样子”疏忽“里子”的不良风气,导致“形式主义”被认可,降低单位的工作效率,影响干部的工作状态,无异于舍本逐末。任其蔓延,势必造成“双输”的局面,其危害不言而喻。

三、破除“形式主义加班”的对策措施

健康的身体是干好工作的前提,作为机关干部,既要不排斥加班、愿意加班,也要科学合理上班,从源头上去除“伪加班”,做到“绿色加班”,真正做到开展工作内在有激情,但是还要从容不迫。一是树立正确导向,从观念上摆正“越加班越优秀”的评判偏差。纠正个别领导认为加班是学习经常、勤于业务、吃苦耐劳等表现的片面观念,要重新认识“加班”二字。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不“加班”≠不奉献,不“加班”≠不上进,不“加班”≠不高效;不能简单地把“加班”当作评判下属工作状态的依据,不能简单地将“加班”作为表扬工作是否努力的依据,更不能简单地将“加班”作为部署考核任用的依据。对于开灯磨时间、装样子的虚伪做法要当面提出批评,教育其认清这是功利心理在作祟;对于从主观思想上主动要求加班的干部,要多关心肯定,但要注意形式方法,避免在部属中被动形成“加班得表扬、能进步”的潜意识。要主动提倡“八小时以内完工作、出效率”的良性工作状态,带头营造“靠素质立身、凭实绩进步”的纯洁风气。二是科学筹划工作,从源头上走出“不加班干不完”的工作怪圈。调查中,不少官兵反映,上级安排的任务实在太多,不得不靠加班才能完成。反映少数管理者在指导工作上思路不清晰,任务安排过多过急过满,造成官兵应接不暇,打乱仗、乱打仗,或是出现有能力者多干的现象。我们要切实为基层减负,注重科学指导,统筹安排,分清工作重点,善于把握关键,既要防止出现“眉毛胡子一把抓”和“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混乱局面,又要防止出现“能者多劳多责”和“边缘干部闲置”两种极端现象,确保领导意图明确、思路清晰和机关人尽其才、各有所为,实现加班由“加”到“减”的转变。三是提高岗位责任,从作风上纠治“凭加班干业务”的思想弊病。要关注身边没事喜欢起来晃一晃、找人聊一聊、到处转一转的干部,他们多半表现出遇事不急不慢,喜欢“等、缓、靠”的工作状态。在加强其工作统筹协调能力的同时,要从根本思想态度、岗位责任意识上引导灌输他们“当日事当日毕,我的岗位我尽责”的良好工作习惯。必要时可帮助其理清工作轻重缓急,列出先后清单,按任务性质制定完成情况进度表,改进工作方法,加强自我调适,保持阳光心态,尽力减少因熬夜加班对身心健康、家庭和谐、工作关系造成不利影响。四是增强业务素质,从主体上克服“靠加班学着干”的能力短板。主要是针对业务能力不强和新调入机关的干部,他们由于不熟悉业务工作方法,理不清头绪,往往陷入“白天碌碌无为,晚上加班熬夜”的低效率状态。长此以往,既浪费时间、消耗精力又延误工作,损害的是身体健康和部门利益。但他们总体上心态是积极向上的,个人要求进步的愿望也比较迫切。对此,各单位或部门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采取“集中培训、个别帮教、互结对子”等方法开展相关业务技能培训,为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奠定能力基础。五是正规日常秩序,从制度上封堵“借加班钻空子”的管理缺口。不少热衷于“形式主义加班”的官兵存在“混时间、钻空子”的心态,对八小时以外的人员管理制度心存抵触情绪,往往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玩自由”。建议各单位在经常性管理工作中除了始终贯穿抓机关工作状态外,还应当严格早出操制度,防止因加班过晚而借故不出操现象。加强工作检查监督制度落实,及时发现借加班混日子、磨时间的人,对那些精神不佳、态度不端、标准不高的干部,严格落实奖惩制度,进行诫勉谈话,大力提倡求真务实的党性作风。

【作者系31697部队政治工作部干事】

标签:;  ;  ;  ;  ;  

对“形式主义加班”现象的思考及对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