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针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应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8月到2015年5月内治疗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者10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人员50例,两组人员均使用我院最基本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案,但观察组患者方面,在最基本的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案基础上额外使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观察组通过多索茶碱的治疗后咳嗽、咳痰等不良症状均明显下降,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增长,而无效率则明显下降,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使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多索茶碱的使用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大的临床意义,有必要进行推广应用[1]。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多索茶碱;临床效果观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较为常见的呼吸科疾病,急性加重期就是患者的病情每日变化情况超出相对标准。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技术也在稳定的上升,新一轮有效的药物也在不断地上市,其新型药物多索茶碱同样被广泛的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中[2]。所以,为了更好地加强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愈情况,特对我院2014年8月到2015年5月内治疗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给予了多索茶碱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9月到2015年6月内治疗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0例,男性及女性患者各位50例,年龄在55~80岁之间,平均年龄(67.22±2.35)岁。所有患者分别通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诊断标准诊断,其中重度患者23例,中度患者52例,轻度患者25例。在治疗前,所有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都通过了常规检查及病史调查,排除全身性疾病及癌症患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人员5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以及临床观察等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人员都使用我院最基本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案,但是观察组患者方面,在最基本的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方案基础上额外使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相关指标进行分析比较
1.3疗效判定
根据两组患者的治疗时的反应,将两组患者在使用多索茶碱药物反应分为有效和无效。
有效:在使用了多索茶碱药物的情况下,患者身体情况出现了咳痰减少、胸闷好转、咳嗽下降;
无效:在使用了多索茶碱药物的情况下,患者呼吸胸闷情况无明显好转、咳痰时间下降不明显、咳嗽依旧存在。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上述两组患者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 检验,P<0.05 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观察组跟对照组对比之下,观察组的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总有效率及显效率都明显提升,而对照组相比较,整体显著偏低,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比较 [n(%)]
注:与对照组相比,*表示P<0.05
3讨论
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疾病是我国目前死亡率较高的疾病。主要是原因是气流受限引起的慢性炎症疾病。长期严重的会引起呼吸衰竭等严重情况,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是目前最为主要的方法。临床治疗普遍使用茶碱类药物。但是因为茶碱类药物的AI写作不稳定、治疗窗较为狭窄,极易出现不良症状。
多索茶碱是甲基黄嘌呤的衍生物,是氨茶碱7位氮结合3-二氧戊环,可直接影响支气管。与茶碱类药物不同,多索茶碱不会干扰细胞内钙库对钙的释放与存储,对心脏的危害较弱。多索茶碱还能有效的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从而改善人体的呼吸功能以及松弛气管平滑肌[3]。
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使用多索茶碱进行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治疗效果比较明显,多索茶碱的使用针对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治疗具有非常重大的临床意义,有必要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田雨,李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应用多索茶碱的临床效果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0:974-976.
[2]陈巍.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临床医学,2012,04:33-34.
[3]何东阳,蒋玲.无创正压通气联合多索茶碱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2013,07:30-31+36.
论文作者:曾旺梅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28
标签:茶碱论文; 患者论文; 疾病论文; 阻塞性肺论文; 两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9月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