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与治理措施分析论文_王成珂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与治理措施分析论文_王成珂

上海公路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上海 200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增多。很长时间以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治理工作都是一个让病害防治工作者们头疼的问题,形成病害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机动车的拥有量太大,导致高速公路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从而路面也就会因为超负荷的使用发生病害。为了保证机动车行驶过程的安全以及提供,本文就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与治理措施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原因;治理措施

引言

长期以来,如何治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是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工作的一道难题。由于我国的汽车总数较多,高速公路的使用频率较高,因而导致路面病害发生的频率较为频繁。

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病害类型

1.1裂缝病害

作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常见病害之一,裂缝病害出现的频率和对于路面的危害都比较高,裂缝病害的形式主要包括两种,分别是横向和龟裂裂缝。裂缝的存在对于路面寿命的影响是很大的,会直接导致路面渗水等问题的出现,不断侵蚀进入的雨水会不断地腐蚀路基,使之呈现出老化现象,更严重的是会破坏路面的结构层从而导致路面承载能力的降低。

1.2坑槽、松散和沉陷病害

坑槽病害是由裂缝病害和松散病害演变而成的。当沥青路面的表面保护层出现裂缝和松散现象时,路面会在雨水的腐蚀作用以及车辆的碾压作用下呈现出裂缝不断扩大的情况,且沥青材料的黏连性也会持续下降。若路面在施工阶段时存在碾压压实度不足或者沥青材料搅拌不均匀的问题,则会极易引发坑槽病害的出现。此外,高速公路过往车辆出现油箱泄漏问题也会导致路面出现坑槽病害。路面施工完成之后,路面会因为沥青材料和乳化沥青之间的融合而形成一种油膜,油膜相当于沥青路面的保护层,能有效提高路面的抗腐蚀能力。当石油洒落在油膜上时,二者会出现化学反应,从而使得油膜从路面上脱落。导致路面沉陷病害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路面的压实度不足,从而使得路面的承重能力低于预期的设计标准。当道路在投入使用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变形。路面沉陷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局部沉陷,一种是大范围沉陷。

1.3泛油病害

泛油病害的出现主要是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沥青材料和乳化材料并没有确定好合理的搭配比例,造成后期施工过程中材料无法达到应有的密实度要求,一旦出现密实度不够的情况,后期道路的使用过程中就非常容易出现泛油的现象。另一方面就是沥青混合料的配比出现问题以及搅拌过程不够均匀的现象。沥青的组成大多情况之下是由沥青,矿粉以及集料共同组成的,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沥青混合料搭配错误的失误操作,出现沥青的配比过高的情况,就极易引起泛油现象的发生,从而直接导致沥青路面的稳定性大打折扣。还有一方面是技术标准的使用不规范现象造成的。路面施工的实际经验表明不管是沥青的摊铺还是乳化沥青的喷洒环节,均会因为操作的不严谨造成摊铺和喷洒的不均匀,从而成为路面出现乳化现象的一大隐患。

2沥青路面病害的治理措施

2.1裂缝的治理措施

在进行裂缝的治理时,包括高速公路的管理以及养护单位在内都要首先认识到造成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从根源处入手进行治理才能见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沥青的粘结性不够是形成路面横向裂缝的主要原因,因为粘结力的降低会使得路面的抗压能力降低。对5mm宽度之内的裂缝进行处理的过程中,养护单位首先应该将裂缝中的杂质进行去除,比如采用诸如空气压缩法等方法清除掉裂缝中的灰尘等,在保证裂缝中没有灰尘等杂质时,养护单位可以将加热融化的沥青材料或者专用的灌缝胶注入裂缝之中对其进行修补处理。在处理超过5mm的裂缝时,以上的施工工序需要进行以外,养护单位还要做的是对裂缝进行封口处理,通常是使用烙铁对裂缝进行封口。

2.2坑槽、松散和沉陷的治理措施

处理坑槽和松散病害的时候,不能仅仅从路表进行治理,而是要考虑路基对于路面的影响,并采取综合治理的方式对路面进行修补。若坑槽和松散的出现原因是因为路表问题而引发的,则仅仅需要将问题路面挖除后重新摊铺沥青材料即可。若坑槽和松散出现的原因是因为路基问题而引发的,则需要将故障路基挖除,并使用混凝土材料对路基进行修补后再对路表进行处理。在处理沉陷病害时,养护单位同样需要考虑沉陷出现的原因。若沉陷的覆盖面积较小,则仅需通过挖补或者拉毛措施进行处理即可。若沉陷的面积较大,则要采取罩面处理方式。若因为道路结构问题而导致出现沉陷病害,养护单位则要对道路的结构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在解决故障结构层后再进行路面处理作业。

2.3泛油的治理措施

若是路面只是出现轻微的泛油现象,则可以选择在路面上撒上粗颗粒材料的现象来避免路面泛油造成的路面与车辆之间摩擦力小的现象出现。若是泛油现象相对比较严重,则首先需要在路面撒上碎石,并使用压路机将其压入到沥青路面之中,等到路面情况相对稳定以后再进行再次撒布粗粒的工作以及二次碾压的工作。如果泛油这一病害发生的程度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常规的解决方式就不再适用,需要施工单位封锁病害发生的路段并将路基全部挖出重新进行铺筑,这样才能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3沥青路面的预防措施

(1)选择专业标准的碾压工艺。为了保证沥青路面压实度能够达标,在碾压阶段,施工单位需要通过短距离的碾压实验检验碾压效果。在实验方案设计上,需要重点设定考核指标,比如根据沥青种类的不同来设定碾压速度、碾压遍数、摊铺的进度等。比如对于SMA类型的沥青混合料,就不宜采用胶轮来进行碾压,这就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双钢轮碾压的速度和遍数;而对于常用的密实类型的沥青混合料,在进行首次碾压时采用双钢轮,复压时采用胶轮,终压时再使用双钢轮。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碾压方式重点应关注复压时的碾压密度和次数,因为复压直接决定路面的密实度。总之,在碾压阶段,应在考虑沥青混凝土的性质、机械组合、摊铺进度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来设计实验方案,在碾压过程中要关注关键节点,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2)加强对沥青混合料配比的管控。在公路建设工程中,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规范,按照要求对沥青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并将孔隙率作为核心指标进行控制,保证各种集料的混合比例符合施工设计要求。监理单位应该派驻具有专业技术知识的工程师对其级配过程进行严密管控,现场检验配料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并做好签证工作,从源头上保证混合料的质量和结构的合理性。具体来说,沥青混合料的级配都有科学依据,为了使在施工中使用的混合料最为密实,级配数据结果应靠近级配曲线数值的中间位置,不可偏离过多。如果级配结果显示,级配数据处于级配曲线的下限位置,那就表明,混合料中的集料过于粗大,与其他混合成分之间的空隙过大,容易导致水分渗透破坏混合料的密实度。

结语

重视和加强路面病害的治理以及防治工作对于提升公路的使用寿命以及稳定性和安全性而言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相关部门需要对此足够重视,对路面病害的形成原因以及处理措施进行不断深入的研究,并从实际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为高速公路的正常使用和人民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沈翔.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分析与预防措施[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28).

[2]刘洲.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7.

论文作者:王成珂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8

标签:;  ;  ;  ;  ;  ;  ;  ;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病害与治理措施分析论文_王成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