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内涵及模式研究
刘亚梅,武育芝
(内蒙古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呼和浩特 010070)
[摘 要] “社区”作为整个社会的一个微观子系统,近年来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社区治理对象具有明显的差异性,治理范围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社区的精细化治理模式应运而生。本文在对“社区”“社区治理”以及“社区精细化治理”的相关概念进行详细阐述的基础上,对实践中探索的社区精细化治理模式进行总结,以期为各地社区提升治理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 社区治理;精细化;特点;治理模式
0 引 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社区作为联系居民的“最后的一公里”,直接与底层群众对接。推动社区精细化治理对完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居民生活的幸福感以及建设美丽宜居城市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社区精细化治理的基本内涵
1.1 “社区”与“社区治理”
对“社区”这一概念最早进行定义的是德国社会学家裴迪南·滕尼斯,他在《社区与社会》一书中将社区定义为拥有共同特征(如价值取向、兴趣、需求)的人口组成的守望相助、关系密切、友善和谐、富有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后来这一概念被各国学者所使用和拓展,原本的含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目前尚未有一个统一定义。国家民政部在2000年颁发的《民生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意见》文件中第一次对社区给出了明确定义,即“社区是聚居在一定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大多数专家学者们的定义中都提到了区域概念,意在强调这种社会群体生活是建立在一定地理区域之内的。
“社区治理”指通过联合相关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和公众等不同的参与主体,依据正式的法律规章或居民自愿遵守的行为规范,通过协调互动、共同对有关社区成员共同利益的公共事务进行治理,从而增进社区成员的福利,推动社区发展的一种动态过程。
1.2 社区治理精细化
“社区治理精细化”是指对社区治理更为规范化、精准化的一种治理模式,发展方向由社区与居民所决定。社会治理精细化针对当前人们需求的多元性、广泛性以及差异性和社会治理内容的复杂性、任务多样性以及主体的不同层次性而提出的一种创新型的治理理念,超越了以往粗犷型的治理方式,使治理目标明确化、治理内容全面化、治理方式多样化、治理过程精细化。社区精细化治理是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的同时,通过社区内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的方式,依据专业标准选用专业人才,以信息化和资源共享等现代化的手段进行的一种精细化治理,特点大体可以概括为精细化、标准化、规范化以及科学化。
在什么场所进行录音,要把环境特点真实地反映出来,录音的艺术创作不同于演出,它可以 更自由、更合理地利用厅堂和声音这些“材料”。为了能够得到优良的录音作品,需要在录音的过程中根据不同的节目类型选择不同的录音方法,根据需要选择适合的传声器。专业录音的拾音三种方式(单点拾音、主传声器及多轨拾音等):立体声拾音AB制、M-S制、X-Y制等制式。
1.3 社区精细化治理的特点
传统意义上社会治理的最终目标是维护社会稳定,而新时代下社会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以人为本,这种价值理念体现在相关单位应在社区精细化治理过程中不断探究公众所需,追求人的自由、幸福以及可持续发展,以增强人们的幸福感与满意度,并将其作为衡量社区治理工作的首要标准。政府在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的过程中,首要考虑的公众需求的满足,将公众满意度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通过各种措施鼓励人们参与社会治理中。以人为本是追求公共价值的过程,公共价值由公民偏好构成,偏好由生活背景、生活方式和个人追求所决定。无论是公共价值这一概念,还是以人为本这一观念,其最终目的都是站在公众立场上考虑问题,最大程度地满足他们的利益诉求。
1.3.1 人本化
1.3.2 智能化、数字化
①绩效考核缺乏战略性和系统性。现行的绩效考核体系与公司的战略目标脱节,公司在制定绩效考核制度时并没有将其纳入公司的整个管理体系中去考虑,往往难以充分认识公司的经营目标和状况。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有待健全,各种工作职能难以配合来共同推动公司获得持续发展能力。
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将以人为本作为治理理念,注重信息技术运用和多元治理主体的参与。根据社区地域范围、发展状况、内外部环境等要素,在不同维度上划分社区治理网络,将治理主体纳入网格结构中,使上级部门的管理与社区自治相结合。在各治理网格内配备网格长和网格员,将权责落实到个人,构建网格化信息系统管理平台,通过监测发现社区问题,接收治理任务,利用各类资源及时进行解决。
社区精细化治理不再单纯通过政府的行政手段进行管理,而是采取政府各层级、各部门、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共同参与的治理模式。多方发挥优势共同参与、各司其职,在治理过程中相互监督,提升社区治理水平。
2 城市社区精细化治理的模式
2.1 社区清单式治理模式
社区事务准入清单规定了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处理公共事务过程时,需要社区辅助完成的事项。界定清社区自治组织和政府之间的关系,能够保证其在一定范围内运作权力,降低社区事务处理的复杂性和随意性。社区法定职责清单根据相关法律条文,归纳出城市社区应履行的法定职责、处理的公务范围。同时,深入社区,了解公众的差异性需求,依据事项解决的紧急程度进行排序,依次列出问题清单,进行针对性治理,实现治理精细化。社区公共服务清单是对公共服务的类别、方式和权责主体进行对应,创新公共服务供给和生产方式,增强公共产品供给的优质性与时效性。
权责清单主要界定城市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关的职权,对其工作内容、工作依据、工作流程以清单形式公布,保证治理权力运作方式的规范化。负面清单依据行为主体可划分为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和社会事务负面清单。市场主体不可介入清单所列事项,以规范其参与社区治理的行为。社会主体的活动受负面清单所限制,通过列举违法违纪行为,使其增强自身的行为责任意识,在社区治理中自觉控制行为向度,从而降低治理成本。
城市社区清单式治理模式可分为城市政府治理清单和社区自治清单,各项清单通过罗列治理主体、治理事务以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明晰治理依据,力图在动态过程中使社区治理走向精细化。清单式在治理中又具体划分为权责清单、负面清单、社区事务准入清单、社区法定职责清单和社区公共服务清单等。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运用信息与科学技术促进社区精细化治理也成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手段。运用云计算、大数据、GPS以及GIS技术建立起一个资源共享的数据库或信息平台,实现信息汇总整合与共享互通。现代信息技术与社区治理相结合,扩大了信息来源,增强了信息反馈的时效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精细化的治理水平。
出身于西洋与东瀛的两位剑客,来中原游历,在江湖盟后期各担任过一年的盟主。这也是异国人能担任一方之主的罕见例子。
2.2 网格化治理模式
1.3.3 多元化
在网格化治理的运行过程中,建立网格化治理信息系统,包括信息平台、综合管理平台和监管服务平台,为治理提供信息技术保障。网格化治理监督系统构建起“区域管委督查—区数字化城管信息采集员抽查—街道办事处城管科考核—社区居委会考勤—社区居民监督—各片区网格员与民警进社区治理人员对接”的多维监管与协作系统,确保社区各类事务负责到人。社区网格化治理激励机制,对各网格负责人员进行绩效考核,对表现良好的人员分层次给予精神和物质奖励,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社区治理网络在纵向上划分市、区政府,街道与社区三级治理网络,市、区政府负责领导工作,为社区治理提供资金、技术、专业人才支持;街道负责街道网格化平台的监测工作、资金分配以及社会工作人员安排。社区作为治理主体,在准确了解居民诉求的基础上调动各类资源采取治理措施,收集居民反馈信息,适时调整行为,实现维护公共价值的治理目标。横向上依据社区治理事务的不同,划分为基层党建工作、综合安全管理工作、卫生保洁工作、老龄和残疾人口服务工作等,调动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居民等治理主体,使其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通过知识、信息、人才高效循环,形成基层治理网络。
社区网格化治理模式注重人文关怀,尊重差异需求,注重提升回应性以提供无缝隙服务,增强居民的幸福感;多元协作的治理模式,使各类主体充分发挥优势,形从单个主体的自我价值实现到集体资源的优化组合。良好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利于形成和谐的氛围,培育社区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能够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治理成本,促进社区治理精细化。
动化系统也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对于设备安全性能与节能方面的贡献,也很十分重大。电力自动化技术能够有效改善设备的性能,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率。在设备维修与数据的整理分析上,也更加方面和可靠。
2.3 “全科社工”服务模式
“全科社工”服务模式是为解决社区定岗业务单一、办事效率低下问题的创新举措,旨在制定统一规范的工作流程和标准,实现“一窗办理,全科服务”。对负责计生、社保、残联等业务的社区工作人员,通过系统的业务培训、工作技能培训,使其全方位地了解社区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方法、政策依据,熟悉社区服务整条业务线,从“专职负责”走向“一人多岗,一专多能”。根据服务事项,制定首问负责,即时办理以及轮岗交流、包挂网格等制度,简化居民办事流程,提升业务处理效率,提高居民满意度。同时,将社区工作关注点置于基层,调动“全科社工”治理模式所节省的人力资源,深入居民生活,深度了解居民诉求,利用各种资源提供较为全面细致且具有针对性的服务,提高社区精细化治理水平。
3 结 语
社区治理精细化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与完善治理模式,向规范化、法治化以及科学化发展。在治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强化整体性治理和多中心治理理念,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手段,共同创设一个“人人共治、事事互通”的生活环境。笔者认为,社区治理应在公共价值视阈下,构建社区治理框架,有限满足公共需求、维护公共利益,并结合社区实际发展状况,选择适宜路径,走向精细化治理。
膦甲酸钠是非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主要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排泄,自肾排出80%-87%,其不良反应主要是肾功能损害。其作用机制为膦甲酸可与不同金属离子形成晶体堵塞肾小管或集合管,其降解产物与肾小管和肾间质蛋白相互作用,诱发抗体产生,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引发免疫反应或超敏反应,诱发肾小管间质损伤,导致急性肾损伤[1]。尚未有膦甲酸钠氯化钠注射液引起肾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与给药剂量相关性的报道。
主要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J].求是,2015(2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中国人力资源保障,2017(11).
[3][德]斐迪南·滕尼斯.共同体与社会[M].林荣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
[4]叶良海,吴湘玲.清单式治理:城市社区治理新模式[J].学习与实践,2018(6).
[5]曾莹.城市社区网格化治理优化路径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18.
[6]徐蕴.从专岗到全能从坐等到上门——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推行全科社区工作者服务模式纪实[J].中国社会工作,2018(31).
doi: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9.16.097
[中图分类号] D669.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194(2019)16-0205-02
[收稿日期] 2019-07-11
[基金项目] 内蒙古社会治理与创新研究基地重点项目(2016ZJ D027);内蒙古大学大学生创新基金项目(201810188)。
标签:社区治理论文; 精细化论文; 特点论文; 治理模式论文; 内蒙古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