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宣[1]2001年在《影碟机市场分析及四川企业的对策建议》文中指出中国的影碟机产业是一个创造了奇迹的新兴产业,从1993年以来,经历了飞速的发展。VCD产业从一开始就不依赖政府的“关照”,因而使它的市场生存和竞争能力特别强。由于VCD的主要关键部件是由国外大公司生产,所以一些人片面以为中国VCD厂家都在为国外公司“打工”。实际情况是中国的VCD已成为全世界同行中最具竞争力的产品,不仅有了年产3000万台左右的世界第一大生产基地和市场,而且还在中国的经济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每年仅直接销售额就达数百亿元,所带动的相关产业的产值在千亿元以上,行业内外的就业人数据报道高达上千万人。因此,影碟机产业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对象。但根据目前掌握的材料,国内从理论高度对该行业演变趋势及营销策略的深入研究还较为缺乏。笔者曾长期从事影碟机的经销工作,对影碟机产业有不少第一手的资料,对市场也有较为丰富的认识,但以往因为缺乏经营管理知识,对很多问题的认识不够深刻,经营较为盲目,现在经过在西南财经大学MBA学习和同学间的交流后,我试图通过本课题,以营销理论为指导,对影碟机产业的演变和发展趋势进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四川地区影碟机生产厂商的营销策略提出个人的看法。本课题的意义首先在于在总结影碟机行业演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下一阶段四川市场的营销策略建议,指导四川地区影碟机生产企业的生产经营,促进地方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通过从营销、管理角度进行分析研究,总结影碟机行业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把握改革开放后新兴市场的一些基本特征与变化趋势,作为其它消费类电子产业发展的借鉴。 本篇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影碟机行业状况分析,从市场细分、市场容量、消费分析、产业结构及特点、营销、技术、行业发展驱动力七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影碟机行业的市场竞争分析,从竞争强度和成功关键因素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而竞争强度又是从直接<WP=3>竞争者、替代品、消费者、供应者、潜在市场进入者五种竞争作用力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叁章:影碟机行业的机会与威胁,市场方面:全面的买方市场格局已经形成,企业面临市场战略性转型。同时,消费需求日益广泛性、多样性的特征更加明显,消费层次不断拉开,对产品的需求层次性也日益明显。产品技术方面:产品结构升级趋势已经形成,消费电子企业面临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行业体系不健全,核心原件依赖进口,这是致命隐患。我国影碟机产量已居于世界前列,整机技术水平已达到或接近国际水平,如果此时能抓住机会,实施从粗放型增长(依靠规模、低劳力成本)向集约型(科技、研发、效益)的转变,将极有希望使我国由生产大国逐步成为生产强国。统一行动,共享先进的技术资源,发挥成本和市场网络的优势,占据中国市场主导地位,抢滩全球市场,这应是中国影碟机产业的发展思路。第四章:影碟机市场发展趋势,今后市场主要演变趋势:第一、世界家用电器行业的投资重心与生产重心正随之发生变化,从发达国家的传统市场向发展中国家的新兴市场转移。第二、我国的影碟机市场已经进入成熟阶段,因而未来几年将成为影碟机行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第叁、将面对婚龄期人口进入低峰期的局面,第一次购买量趋于减少。第四、面临社会经济结构调整与消费结构发生变化时期,导致更新期推迟滞后,抑制了更新消费需求。第五、优势家电企业多元化经营渐成主流。影碟机行业的优势企业在进一步巩固主体产品市场优势地位的同时,大力推进多元化经营。从产品、资本、协作叁方面的深入分析得出了我国影碟机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将是这个时代的特征的结论。第五章:四川影碟机企业的对策建议,具体对四川长虹、鼎天、前锋等影碟机生产厂商的企业的营销战略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根据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理论论述了四川企业根据不同情况实施不同战略的可行性,结合行业分析,提出了四川企业怎样适应市场发展趋势的战略转变。本篇论文的主要贡献是首次在总结笔者长期从事该行业的心得和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经营管理理论,系统全面地对影碟机行业进行了市场分析和竞争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首次分析判断了影碟机行<WP=4>业的市场发展驱动力、成功关键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行业面临的威胁和机会及市场发展趋势进行了剖析;最后还为四川影碟机企业如何在西部大开发的有利环境下实施跨越式发展提出了战略性的观点。本篇论文如果能为四川影碟机企业的发展近一点绵薄之力,笔者将会感到无比的荣幸。
侯立静[2]2004年在《移动通信行业分析报告》文中认为本报告从移动通信行业的环境分析(包括移动通信行业面临的技术环境、政策环境及竞争环境)入手,对移动通信运营商关注的几个焦点(包括用户数、收入、利润、资费、资本开支等)从行业角度和两大竞争对手比较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对移动通信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并以运营商中国移动为例,给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本报告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为行业环境分析,从影响移动通信行业的主要环境要素:技术、监管、市场等方面入手,对行业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回顾和分析;第叁和第四部分分别从行业整体和两大竞争对手的对比,分析了移动运营商关注的几个焦点(用户数、业务种类、收入和利润率、固定资产投资等)以及各运营商所处的地位;第五部分对通信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并以中国移动为例给出了一些发展建议。本报告对移动运营商或想要进入移动通信行业的运营商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能够帮助他们了解移动通信行业的整体概况和未来趋势,了解行业内主要竞争对手的状况,并为以后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建议。
戴红宇[3]2004年在《IBM中国有限公司整合技术服务部的发展过程及前景分析》文中研究说明1994年中国整合技术服务部开始战略转型,大力发展服务业务。经过十年的时间,员工从四十人发展到600人,年营业收入从零发展到近2亿美金,顺利实现了从成本中心到利润中心的战略转型,其发展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本文作者于1994年加入IBM中国有限公司,一直就职于服务部门,亲身经历和亲眼目睹了IBM整合技术服务部成长的历史。希望通过本文总结IBM整合技术服务部的成功经验和成长历程,从实践的角度为从事IT服务和处于高速成长的企业提供一些借鉴。根据管理重点的发展变化,笔者将IBM整合技术服务部的发展划分成四个阶段:起步阶段、稳定发展阶段、快速扩张阶段和整合发展阶段,并针对各个阶段展开分析。在每个阶段结合内部和外部环境,分析其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矛盾,重点列举整合技术服务部的主要举措和重大事件,内容涉及了变革的沟通,市场定位,销售组织,人力资源管理,服务体系建设,成本控制,服务质量管理等诸多方面。对四个发展阶段进行分析之后,根据当前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前景分析,提出整合技术服务部在前进道路上需要密切关注的领域,并提出管理对策,内容包括加强市场分析,实现客户满意,优化销售管理,实施生产率管理,以及如何理性对待成长。最后对IBM中国整合技术服务部的成长进行总结,分析其成功的秘诀,指出全球资源的依托,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制定和实施战略,优秀的领导者,成本控制,营销管理,客户满意等成功的关键因素。
王敏[4]2011年在《中国审计市场结构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注册会计师审计自18世纪20年代产生以来,一直是资本市场重要的环节,它可以提高财务报表的可靠性,降低交易双方的信息风险,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根据产业组织的结构理论,审计服务作为会计师事务所竞争行为的最终结果,必然会受到审计市场结构的影响。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自改革开放后重建已经过了30年的发展,在全国的产业体系中占据了一席之地,但这并不能说明我国的审计市场结构已经趋于完善。审计市场作为市场经济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展受整个处于转轨型经济背景的影响,同样,审计市场本身的发展也会影响整个市场的发展,其结构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审计市场优化资源配置功能的发挥,还决定了注册会计师行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现实地位和发展空间。我国近几年掀起了事务所合并的热潮,但比起国外成熟的审计市场结构而言,我国的审计市场集中度仍偏低,竞争过于激烈,影响了审计服务质量。所以,研究市场结构对于探讨我国如何进行审计市场的监管、如何营造审计产业健康的竞争环境以及事务所如何完善自身具有重要意义。从学术界对于审计市场结构这问题的关注度而言,国外的研究起步较早,具体说来关注叁个方面:审计市场结构定位、审计市场集中度、事务所份额的稳定性,这些关于审计市场结构的研究大都是针对各国特定的审计市场进行的分析,建立在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之上,理论较成熟。这源于审计市场的较早发展,与其审计市场已经发展较为成熟有很大关系。我国由于起步晚,对于该方面研究比国外少且多借鉴国外的研究,对于审计市场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几年。且大多数是对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的简单分析,实证分析数量较多,多数研究是对某一年的截面数据进行分析,而研究者采用衡量指标的不同导致审计市场结构的趋势问题无法得到有效的观测。所以,研究审计市场结构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从产业组织理论的角度来研究审计市场,分析了审计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以及构成要素,对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从市场集中度、行业进入壁垒的角度对我国目前审计市场进行描述性统计,对于现状的成因从审计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优化我国目前的审计市场结构,在政府监管、事务所等层面得出进一步的改进建议。本文首先研究了审计市场结构的影响因素,从审计产业政策、外部制度因素、审计市场行业管理、事务所层面这四个因素分析了如何影响审计市场的结构,逻辑思路在于市场结构受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影响,而这四个方面能影响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以及供给,且是从宏观至微观、整体至局部的思路分析。并且认为只有具备较高市场集中度的审计市场结构才是提高审计服务质量的主要途径,在不同的区域市场不存在人为的进入壁垒。其次,在核定了分析框架及思路后,对我国审计市场结构的现状从集中度和进入壁垒两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并且从审计市场结构影响因素的角度对其成因加以详细阐述。最后,对改进审计市场结构提出建议,以促进审计市场的发展从而满足快速发展的资本市场的要求。改变歧视性的政策导向、鼓励事务所合并、提高进入壁垒等,这些是从完善外部制度环境的角度考虑的,事务所自身方面,事务所的做大做强以及竞争行为的多样化也需要政策的引导。归根结底,审计市场结构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府的有所作为。
余伟萍[5]2004年在《基于能力组合模型的企业持续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上个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变化剧烈,很多企业都因为不能适应这种变化而增长停滞甚至面临衰退的困境,如何使企业既能保持目前的发展,又能在未来依然取得良好的发展势头等持续发展问题,引起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企业持续发展是指企业在适应市场变化的同时,逐步扩大生产与经营规模,企业内部要素不断得到优化,企业竞争能力与盈利能力持续增强,最终实现综合经济效益最佳状态下的企业运行。本文立足于企业成长理论、企业能力理论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叁大理论基石,围绕着寻找适合企业实际发展需要的能力,形成与企业生命周期相适配的能力组合,以支持企业跨越阶段性危机,推动企业实现持续发展这一研究目标,对企业持续发展内涵、企业成长机制、企业生命周期、企业能力系统及动态演化等相关内容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研究的重点在于企业能力模型与生命周期动态适配关系。 首先,本文在大量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企业持续发展内涵进行了深入剖析。企业发展是企业不断在高于原来水平的基础上运行,表现为企业组织规模的扩大、市场份额的提高、企业运作以及管理水平由低级向高级的转化等等。企业在追求自我生存和永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考虑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又要保持企业在已经领先的竞争领域和未来扩张的经营环境中,始终保持盈利能力的持续提高,保证企业在较长时间内长盛不衰,强调企业在谋求自身发展的同时还要兼顾社会利益。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良好的成长机制,使经济效益稳步增长,运行效率不断提高,规模同步扩大,在同行业中的地位保持不变或有所提高。企业持续发展受多种复杂因素的作用和影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响,但总体上可以分为内外两个方面。其中,企业能控制的资源和拥有的能力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内因,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主导和动力源泉;而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如当时的政治、经济、地理位置、产业环境等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外因,并对企业成长起着推动或制约的作用。这两方面对企业持续发展都有重要影响,必须在构建企业成长机制时加以全面分析。 其次,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当企业面对变化所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时,是否保持敏感性,是否有能力及时应变和适应。因此,从能力系统的角度出发,在文献和理论研究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专家法等方法,归纳出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组合模型,即POSTEN模型。能力是企业某项业务运营的前提条件,是企业拥有的关键技能和隐性知识,也是企业拥有的一种智力资本,更是企业决策和创新的源泉;能力决定了企业的规模和边界,也决定了企业多元化战略和跨国经营战略的广度和深度;企业能力最终决定企业的竞争优势和经营绩效;积累、开发和运用能力以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决定了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企业是一个能力体系或能力的集合,企业能力系统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所有能力的有机组合,虽然企业能力有很多,但本文提出的这六种能力是综合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所得到的影响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能力,对企业持续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然后,围绕企业生命周期的特征,揭示企业能力组合POSTEN模型与企业生命周期的动态适配关系。持续发展是企业梦寐以求的理想,而企业的成长受到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对外表现为企业所处外部环境的动态变化,对内则表现为以能力为支撑的生命周期的阶段性。企业能否实现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取决于这两方面因素之间的适配性。根据系统论的观点,影响与决定企业持续发展的六大关键能力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一个整体,即能力系统来共同影响与决定企业持续发展。通过规范研究以及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方法,本文指出:六大关键能力在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中的重要性是动态变化的,企业生命周期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主导能力和辅助能力,并进一步得到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能力组合演化路径,即企业能力模型与生命周期动态适配关系:TPEOSN(创业期)一POSTNE(成长期)一SEOTNP(成熟期)一STEPON(再生或衰退期),只有当二者的适配性最佳时,才能成功地促进企业成长。如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能建立与企业生命周期阶段性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能力,就四川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会对企业的持续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企业能力组合的动态演化决定和支撑着企业发展,另一方面,企业的发展又强化和提升了企业的能力,并促使企业能力组合亦随之演化。POSTEN模型与企业生命周期适配关系还得到了案例研究实证检验。 最后,为了科学地分析能力组合模型中六种关键能力与企业持续发展的关系,本文分别对每种能力在每个阶段的重要性进行理论与实证分析,详细剖析与阐释POSTEN模型中各个能力要素在企业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和适配关系。企业每种能力在不同生命周期的重要性都存在显着差异,如企业盈利模式运作能力在企业生命周期中的重要性从高到低依次为:成长阶段、创业阶段、成熟阶段、再生阶段。没有一种能力在企业整个生命历程中的重要性是一成不变的
参考文献:
[1]. 影碟机市场分析及四川企业的对策建议[D]. 刘晓宣. 西南财经大学. 2001
[2]. 移动通信行业分析报告[D]. 侯立静. 清华大学. 2004
[3]. IBM中国有限公司整合技术服务部的发展过程及前景分析[D]. 戴红宇. 清华大学. 2004
[4]. 中国审计市场结构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王敏. 东北财经大学. 2011
[5]. 基于能力组合模型的企业持续发展研究[D]. 余伟萍. 四川大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