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局限性_风险导向审计论文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局限性_风险导向审计论文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局限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局限性论文,导向论文,风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难以合理确定期望审计风险水平

运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首先必须确定期望审计风险。期望审计风险的大小反映了注册会计师能够承担风险的多少,其没有专门的理论框架或指南为此提供科学的依据,只是取决于审计人员的主观判断。

国外大多数的会计师事务所将期望审计风险水平定为5%,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颁布的《第47号审计准则说明》提出的指导性风险水平也为5%,基于此,有人建议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也可将期望审计风险水平定为5%,这意味着每签发100份审计报告只允许有5份有错误,对于目前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来说,恐怕难以承受此风险。但是如果要将期望审计风险水平降低,就必须增加审计成本,而审计收费又不能立即得到相应的提高,这样一来就会使得许多中小会计师事务所难以继续生存下去。

二、有限的法律风险会引起审计师道德风险问题

风险导向审计的目的就是缩小社会公众对审计作用的期望差距,规避审计风险,减少审计风险损失。从理论上来说,只要当审计师认为审计风险达到可以接受的水平,不会导致巨大的审计风险损失,就可以终止审计实施阶段并签发审计报告了。

因此,在法律风险有限的前提下,就会产生审计师的道德风险问题:当法律风险较高,可能引起较大的审计风险损失时,审计师可能执行更详细的审计程序来提高审计质量;当法律风险较小,不会引起明显的审计风险损失时,审计师可能会偷工减料,甚至对被审单位的违规问题视而不见。纵观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从诉讼资格、诉讼成本和诉讼收益来看,审计师所承受的法律风险极低,普遍实行风险导向审计会引起严重的审计师道德风险问题,并导致审计质量的下降。

三、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成本与效益问题

实施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前提是成本能得到补偿。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审计计划阶段和执行控制测试阶段,注册会计师关注的范围扩大,程度加深,导致工作时间和审计成本增加,在市场激烈竞争的情况下,成本的增加往往不可能过渡到收费的同步增加。此外,还需要一定的投入来培训注册会计师,使他们掌握业务流程和行业知识等。如果这些成本得不到补偿,就会使一部分中小会计师事务所在竞争中无法生存。

四、审计人员素质问题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有较高的风险分析和判断能力。由于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审计范围被大大扩展,会计师需要关注的是整个内部控制。审计范围没有边界从而导致了对会计师的专业能力要求也没有边界,这就要求会计师充分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

一般的会计师无法对客户的经营风险和舞弊风险做出正确的评估,并对评估风险采取个性化的审计程序(当然也缺乏实施的环境)。如果审计人员在风险判断上出现方向性错误,会导致其搜集不到充分有力的证据证明其审计结论,就极有可能导致审计无效率或审计失败。

五、信息系统的建设问题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重要特征是审计重心前移,注册会计师必须首先执行风险评估程序,充分了解客户整体经营环境,然后针对风险不同的客户、不同的风险领域,设计个性化的审计程序。因此,会计师事务所必须建立强大的信息系统,以便注册会计师在风险评估时了解企业的战略、流程风险管理、业绩衡量等。而目前国内很多事务所对行业风险和企业经营风险缺乏了解,客户的相关信息不够充分,信息系统的建设还达不到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要求,这就可能导致风险评估不准确。因此,风险导向审计的运用仅限于老客户,对新客户还是将大量时间用于实质性测试。

六、政府监管和司法执法的问题

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允许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在其认为能承受的风险水平下,省略部分常规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但在我国,各级政府监管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质量的检查中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在项目审计过程中是否执行了所要求的全部常规审计程序;在审计失败事故的检查处理中,这更是判定注册会计师审计责任至关重要的方面。这种只注重审计程序形式上完整的检查思路和方法,势必制约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推行。因此,要推行风险导向审计模式,政府监管部门的检查方法势必要进行适当的改革。

标签:;  ;  ;  ;  ;  ;  ;  ;  ;  ;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局限性_风险导向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